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漫游球菌致血流感染1例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勾雪梅 李姿瑾 +2 位作者 凌丰宇 王星月 张晓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9期195-196,F0003,共3页
目前国内外对河流漫游球菌致血流感染的研究报道有限。本文回顾1例河流漫游球菌致血流感染的病例。患者因“直肠恶性肿瘤伴畏寒、发热”就诊,入院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远低于正常范围,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升高,经验性给予哌拉西林... 目前国内外对河流漫游球菌致血流感染的研究报道有限。本文回顾1例河流漫游球菌致血流感染的病例。患者因“直肠恶性肿瘤伴畏寒、发热”就诊,入院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远低于正常范围,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升高,经验性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血培养鉴定结果为河流漫游球菌,患者继续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情况好转出院。本文详细描述了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检验检查等资料,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同时,通过文献复习为微生物检验人员提供了该菌的药敏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漫游球菌 血流感染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验室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及文档的规范管理 被引量:8
2
作者 刁奇志 左永艳 +2 位作者 曾强 莫展 汪开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2期174-176,180,共4页
按照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准则,确定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策划建立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体系需要,确定组织机构,配置必要资源,组织人员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文件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文件包括范围,对实验室内部文件及外... 按照医学实验室ISO15189认可准则,确定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策划建立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体系需要,确定组织机构,配置必要资源,组织人员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文件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文件包括范围,对实验室内部文件及外来文件的审核发布、受控、领用、保存、修改、改版、销毁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对电子文档访问授权、登录后离开计算机操作桌面超时的重新验证、数据备份及备份数据验证的管理。定期对文件进行内审、评审,适时修改更换文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室 质量管理体系 文档管理 ISO1518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检测尿液中细胞角蛋白20mRNA与尿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诊断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继旺 王建华 +1 位作者 唐治贵 袁永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用荟萃(Meta)分析评价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0 mRNA和尿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意义。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EMbase、CNKI、VIP、CBM数据... 目的用荟萃(Meta)分析评价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尿液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0 mRNA和尿细胞学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意义。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EMbase、CNKI、VIP、CBM数据库,查找关于用RT-PCR检测尿液中CK20 mRNA与尿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研究。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研究文献,涉及研究对象共1 6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T-PCR检测尿液中CK20 mRNA和尿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汇总及95%CI分别是0.80(0.78,0.83)vs 0.53(0.49,0.56)、0.93(0.91,0.95)vs 0.90(0.88,0.93)、12.46(5.22,29.75)vs 6.04(3.37,10.84)、0.22(0.18,0.28)vs 0.51(0.42,0.63)。RT-PCR检测CK20 mRNA和尿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增高。两种检测方法的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2 6和0.795 4,Q*指数分别是0.803 0和0.731 9。结论 RT-PCR检测尿液中CK20 mRNA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高于尿细胞学检查,更适于膀胱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细胞角蛋白20 尿细胞学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层析法测量糖化血红蛋白的不确定度评定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刁奇志 黄利君 +2 位作者 莫展 曾强 汪开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目的评定离子交换层析法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不确定度,以此为例探讨不确定度在临床诊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从分析前、分析中、生理变异及其他疾病影响因素等各个环节梳理离子交换层析法测量HbA_(1c)的不确定度来源,合成、计算其... 目的评定离子交换层析法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不确定度,以此为例探讨不确定度在临床诊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从分析前、分析中、生理变异及其他疾病影响因素等各个环节梳理离子交换层析法测量HbA_(1c)的不确定度来源,合成、计算其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举例探讨HbA_(1c)不确定度在临床诊疗上的应用。结果分析中的不精密度、系统误差、校准品不确定度、校准品复溶产生的误差、为HbA_(1c)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而分析前因素可通过分析前质量控制加以控制,生理变异及其他疾病影响因素仅针对个别群体,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均可以不予考虑。5.11及10.04两个室内质控水平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6.33%、4.54%,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32%、0.46%,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64%、0.92%。在5.11%和10.04%附近水平的同一患者前后两次测量结果差值分别大于0.45%、0.41%,结果才具有显著性意义。考虑到测量不确定度,HbA_(1c)<5.86%,可排除患糖尿病的可能,HbA_(1c)>7.14%可确诊糖尿病,HbA_(1c)值位于5.86%及7.14%之间,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需进一步检查确诊。结论测量的不精密度、系统误差、校准品赋值的不确定度、校准品复溶产生的误差是离子交换层析法测量HbA_(1c)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不确定度在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离子交换层析法 不确定度 评定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并发弓形体病误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永强 张先顺 +1 位作者 米永华 余莉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9期138-141,共4页
目的为提高艾滋病合并弓形虫感染的认识和弓形虫形态学识别能力,避免误诊。方法文献复习艾滋病合并弓形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弓形体病与黑热病的鉴别要点,以病原体图像比较利杜体、弓形虫形态特点。结果病例诊断为艾滋病合并弓形体病... 目的为提高艾滋病合并弓形虫感染的认识和弓形虫形态学识别能力,避免误诊。方法文献复习艾滋病合并弓形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弓形体病与黑热病的鉴别要点,以病原体图像比较利杜体、弓形虫形态特点。结果病例诊断为艾滋病合并弓形体病。结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将骨髓中弓形虫速殖子误判为利杜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骨髓 弓形虫 利杜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显兰 张继旺 +1 位作者 李远 袁永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09-710,共2页
目的观察空气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动脉血气标本按标准化检测程序在血气分析仪上检测,所得结果作为基准数据(无空气),将已隔绝空气检测过的1 m L血气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 目的观察空气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动脉血气标本按标准化检测程序在血气分析仪上检测,所得结果作为基准数据(无空气),将已隔绝空气检测过的1 m L血气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后再检测,所得的结果与基准数据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基准数据比较,混入不同空气量(0.1、0.2、0.3、0.4、0.5 mL)对pH影响的相对偏差均未超过1%;对PO_2的影响的偏差在1%~20%之间;对PCO_2影响的偏差在0.34%~5.40%之间。结论混入空气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主要在于PO_2,但混入少量空气(小于0.3m L)对PO_2的影响偏差在5%以内,少量混入空气对PCO_2、pH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动脉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肾脏疾病预后意义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方瑜 廖娟 +2 位作者 黄谦亦 韩华静 刁奇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106-11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肾脏病(CKD)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0年1月,搜集关于NLR对CKD患者预后...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肾脏病(CKD)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0年1月,搜集关于NLR对CKD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研究。利用Stata 14.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全因死亡率、不良心血管事件、终末期肾病的合并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本研究纳入19项研究,共120377例CKD患者。高NLR患者的全因死亡(HR=1.39,95%CI:1.13~1.70,P=0.002)、不良心血管事件(HR=1.25,95%CI:1.09~1.43,P=0.001)的发生风险高于低NLR患者;而两组终末期肾病的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46,95%CI:0.95~2.26,P=0.087)。结论高NLR是CKD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谦亦 管仲莹 +3 位作者 韩华静 杨方渝 施婷 刁奇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3期164-168,17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和CBM数据库中关于IMA诊断ACS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和CBM数据库中关于IMA诊断ACS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QUADAS-2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基于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4项研究,其中ACS患者1247例,非缺血性胸痛患者1377例。IMA诊断ACS的汇总灵敏度为0.77(0.68,0.84),特异度为0.68(0.57,0.77),阳性似然比为2.4(1.7,3.3),阴性似然比为0.34(0.24,0.49),诊断比值比为7(4,13)和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0.79(0.75,0.82)。结论IMA对ACS心肌缺血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诊断指标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LOD及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利君 常凡 +1 位作者 莫展 刁奇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7期149-152,共4页
目的验证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 Ag)的检出限(LOD),评价参考区间的合适性。方法自2017年10月~2018年1月对HBs Ag二级标准物倍比稀释后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配对检测,标准物浓度除以稀... 目的验证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 Ag)的检出限(LOD),评价参考区间的合适性。方法自2017年10月~2018年1月对HBs Ag二级标准物倍比稀释后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配对检测,标准物浓度除以稀释后检测结果出现阴性的上一稀释度为LOD,验证厂商的声明,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同一稀释度样品结果,评估厂商声明的参考区间的合适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EP17-A2规定的方法建立空白限(LOB)及LOD,评价已建立的LOD作为参考区间上限的合适性。结果时间分辨荧光法的LOD验证结果为0.1 U/m L,与厂商声明相符。如使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系统厂商声明的参考区间,标准物稀释3倍后结果判为假阴性,与ELISA检测结果不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检验科建立的HBs Ag的LOB及LOD分别为0.048 ng/m L及0.137 ng/m L,如以我院检验科建立的LOD制订参考区间,稀释3倍后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均为阳性。结论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系统声明的LOD可以接受,但厂商声明的参考区间不适宜,易导致假阴性。检验科应建立自己的LOD来制订参考区间。建议在对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时增加参考区间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Easy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 LOD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风疹病毒IgM抗体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昂 邓启明 +3 位作者 董林玲 余燕飞 刁奇志 丁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目的研制基于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检测风疹病毒IgM抗体(RV-IgM)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其分析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将风疹抗原固定于经氧化态石墨烯(GS)、壳聚糖(CHI)、多壁碳纳米管(MWCNT)、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NH2)... 目的研制基于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检测风疹病毒IgM抗体(RV-IgM)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其分析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将风疹抗原固定于经氧化态石墨烯(GS)、壳聚糖(CHI)、多壁碳纳米管(MWCNT)、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NH2)、金纳米离子、硫堇纳米材料等生物材料层层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并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封闭制得研究所用的电化学传感器。使用循环伏安法对层层修饰后的传感器电极进行测试,并对传感器进行优化实验,确定传感器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室条件下,对传感器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裸电极经多种生物材料层层组装后,电极峰电流逐渐增大;包被抗原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后,电极响应电流减弱。传感器的最佳p H值及H2O2浓度分别为7.0和8.0 mmol/L,最佳孵育温度及时间分别为35.0℃和30 min。传感器检测RV-IgM的重复性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4%、4.9%;线性范围为0.1~300 pg/m L,检出限为40 fg/m L;回收率为97.5%,抗干扰性强。结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组装电化学传感器与目前现有的检测风疹病毒方法比较,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和正确度较好、且快速简便、可定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传感器 风疹病毒 IG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SH1是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11
作者 詹钦文 李述 +1 位作者 王科 李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SASH1(SAM-and SH3-domain containing 1)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并对其潜在的预后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通过Oncomine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析SASH1在乳腺癌病人及正常组织中的转录水平;通过bc Gen Ex Miner ...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SASH1(SAM-and SH3-domain containing 1)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并对其潜在的预后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通过Oncomine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析SASH1在乳腺癌病人及正常组织中的转录水平;通过bc Gen Ex Miner v4. 0(breast cancer gene-expression miner v4. 0)分析SASH1与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验证乳腺癌组织中SASH1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其次使用在线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评估SASH1 mRNA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最后通过c Bio Portal分析SASH1突变情况及SASH1突变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Oncomine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均证实乳腺癌组织中SASH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SASH1 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Her2呈正相关,与SBR成负相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无关;免疫组织化学法也证实SASH1表达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肿瘤面积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生存分析发现SASH1高表达能延长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提高患者的预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6022-at数据集、213236-at数据集和41644-at数据集的HR分别为0. 78,0. 88和0. 87);然而,SASH1高表达与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之间尚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SASH1突变是否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P>0.05)。结论乳腺癌中SASH1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且与病人临床病理学参数密切相关; SASH1 mRNA表达下调将显著降低患者生存时间,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ASH1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法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2017—2021年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阳央 王建敏 +1 位作者 张晓丽 宫雪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情况与耐药特征,为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分离自患者血液的革兰阴性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主要病原菌... 目的:分析医院血流感染患者血标本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情况与耐药特征,为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分离自患者血液的革兰阴性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结果:患者血液中共收集到1102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56株(占50.5%)、肺炎克雷伯菌239株(占21.7%)、鲍曼不动杆菌45株(占4.1%)、阴沟肠杆菌43株(占3.9%)和铜绿假单胞菌38株(占3.4%),其中47.4%的大肠埃希菌、17.0%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40.0%);铜绿假单胞菌对研究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低(<20.0%),鲍曼不动杆菌对研究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30.0%);2017年—2020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持续上升,2021年开始有所下降,但其耐药率仍超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耐药情况与之相反;2017年—2019年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呈连续下降趋势,2020年后有上升趋势,2017年—2021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连续下降趋势。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耐药情况严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整体检出率较高,临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根据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革兰阴性菌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耐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烟曲霉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唑类耐药机制
13
作者 曾猛 周雪 +2 位作者 王睿 刘方燕 宋章永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 探究临床分离丝状真菌(命名AF70)的菌株生物学地位、生物学特性及其耐唑类药物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AF70菌株的生物学地位。采用稀释点板法、甲基四氮盐(XTT)还原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大蜡螟幼虫存活... 目的 探究临床分离丝状真菌(命名AF70)的菌株生物学地位、生物学特性及其耐唑类药物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AF70菌株的生物学地位。采用稀释点板法、甲基四氮盐(XTT)还原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大蜡螟幼虫存活试验探究AF70菌株的产孢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麦角甾醇含量和毒力。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AF70菌株对三唑类,棘白菌素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Sanger测序法明确唑类药物靶基因cyp51A的突变类型,并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CYP51A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分析。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麦角甾醇合成和药物外排泵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AF70菌株为烟曲霉菌株。与标准菌株AF293相比,AF70菌株生物膜形成和产孢能力增加(P<0.05),但麦角甾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结果表明AF70菌株对伏立康唑和艾沙康唑耐药,对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敏感。AF70菌株的cyp51A基因突变类型为TR46/Y121F/T289A,并存在CYP51A蛋白的支链空间结构改变。同时,AF70菌株cyp51A和外排泵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结论 烟曲霉AF70菌株是由cyp51A基因突变、过表达以及外排泵基因过表达共同介导对VRC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唑类药物 耐药 外排泵基因 cyp5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