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永川地区妇科门诊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晓静 袁瑞 代红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了解23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 maviruses,HPV)型别在永川地区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诊断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基于反向膜杂交的基因芯片技术对665例临床送检标本进行... 目的:了解23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 maviruses,HPV)型别在永川地区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诊断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基于反向膜杂交的基因芯片技术对665例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分型检测,所得数据用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PV总感染率为37.65%,23种基因型检出20种,其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27.25%,两型混合感染率为7.22%,3型(包括3型)以上混合感染率为3.18%。HPV亚型分布情况为:HPV16型9.92%、HPV6型5.74%、HPV11型4.36%、HPV33型1.32%、HPV58型1.05%、HPV43型1.02%、HPV18型0.75%,其余型别3.29%;高危型HPV在≤20、21~30、31~40、>40年龄组的感染率依次为14.1%、15.2%、17.2%、17.3%(χ2=3.0,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低危型HPV在各年龄组的感染率依次为20.3%、11.7%、10.1%、10.1%(χ2=23.28,P<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本地区人群HPV感染率较高,且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其中HPV16为高危型HPV感染主要的型别,低危型HPV感染以HPV6和HPV11为主;HPV各型别的感染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该结果为防治宫颈癌、尖锐湿疣等其它HPV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分布 宫颈癌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生化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 被引量:10
2
作者 贺勇 何禾 +5 位作者 唐治贵 刘容海 唐佳 高中燕 米永华 袁作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0-6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以检测系统1(X):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模块,迈克试剂,c.f.a.s.校准品和BIO RAD质...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以检测系统1(X):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模块,迈克试剂,c.f.a.s.校准品和BIO RAD质控品作为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系统2(Y1)和检测系统3(Y2)作为比较检测系统,在各自系统中通过检测病人新鲜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Urea)、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acid,UA)水平来计算比较检测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各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各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显著相关(r2>0.95),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中检测系统2(Y1)Urea低浓度水平时SE%>1/2CLIA’88TEa,与检测系统1(X)不具有可比性,其余各项测定结果偏倚评估临床可接受。结论:除低水平Urea外,AST、ALT、GGT、ALP、Cr、UA检测结果在我院3套检测系统间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对研究 质量管理 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中肝功能相关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继旺 唐治贵 袁永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20-522,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HBV携带者血清中肝功能相关蛋白胆碱脂酶(Ch 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铁蛋白(FRT)、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的水平,并且探讨这些蛋白对慢性HBV携带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 目的了解慢性HBV携带者血清中肝功能相关蛋白胆碱脂酶(Ch 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铁蛋白(FRT)、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的水平,并且探讨这些蛋白对慢性HBV携带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86例慢性HBV携带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Ch E、Alb、PA、TRF、FRT、CRP、CER等生化指标,并对部分观察组人群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ER水平分别为(0.20±0.04)g/L、(0.29±0.0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3),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中,肝脏炎症程度高或纤维化程度高的患者血清中CER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3±0.01)g/L vs(0.18±0.02)g/L,t=-2.6,P=0.01;(0.22±0.02)g/L vs(0.17±0.04)g/L,t=-3.2,P=0.004)。结论血清中CER水平的变化能反映早期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并可能成为慢性HBV携带者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功能试验 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结合血清NT-proBN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余莉华 吴永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以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98例COPD患者,按病程分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3例设为A组,COPD稳定期患者45例设为B组,...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以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98例COPD患者,按病程分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3例设为A组,COPD稳定期患者45例设为B组,另选同期在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C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PT、APTT、TT、Fbg、D-D、PaCO_2、PaO_2及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比较3组之间、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差异,并分析NT-proBNP与凝血相关指标和动脉血气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A组和B组PT、APTT均明显长于C组(P<0.05),且A组变化更显著(P<0.05)。(2)A组和B组的Fbg、D-D、PaCO_2、NT-proBNP均明显高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的PaO_2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3)治疗后,AECOPD患者的PT、APTT均短于治疗前(P<0.05),Fbg、D-D、PaCO_2及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PaO_2高于治疗前(P<0.05)。(4)A组患者的TT显著长于C组(P<0.05),而A与B、B与C组间及A组患者治疗前后T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COPD患者的NT-proBNP与APTT、Fbg、D-D及PaCO_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35、0.266、0.286及0.306,P均<0.05),与PaO_2呈显著负相关(r=-0.299,P<0.05),而与PT无明显相关性(r=0.176,P>0.05)。结论: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结合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可较好地判断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COPD患者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及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凝血功能 血气分析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血清IgM和IgG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莫展 余莉华 +5 位作者 冉季于 陈余 高中燕 曾猛 徐婷 张晓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病程中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检测试剂盒,对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专科病房2020年1-3月9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病程中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检测试剂盒,对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专科病房2020年1-3月9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病例的273份血清样本及99份健康医务人员血清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的检测.结果COVID-19发病后IgM和IgG阳性率随发病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上升,9~15 d达到峰值后回落.99份健康医务人员血清标本检测特异度为100%.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当天两组间IgM和IgG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发病后9~15 d检测,具有很高的阳性率;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可作为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或协同使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杰 李远 +3 位作者 龙文章 张爽 张晓丽 王建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4-999,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108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根据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好转组与预后不良组,通过... 目的:探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108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根据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好转组与预后不良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患者科室主要分布在ICU(19.4%)、感染科(13.9%)、肝胆外科(10.3%)、血液内科(8.4%);86.1%的患者存在基础疾病,主要为糖尿病(38.9%)、高血压(25.0%)、恶性实体肿瘤(14.8%)。108株引起血流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与1 631株非血流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比较显示,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3%、14.8%。根据转归不同,年龄、住院时间、入住ICU及贫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4,95%CI=0.002~0.083,P=0.038)、住院时间(OR=0.936,95%CI=-0.110~-0.023,P=0.003)、入住ICU(OR=8.794,95%CI=0.855~3.493,P=0.001)及贫血(OR=5.638,95%CI=0.684~2.775,P=0.001)为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CT升高(OR=0.094,95%CI=0.021~0.166,P=0.011)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贫血、入住ICU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及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胰蛋白酶原-2诊断胰腺炎的医学决定水平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刁奇志 董林玲 +1 位作者 廖娟 李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讨尿胰蛋白酶原2(TPS-2)诊断胰腺炎的医学决定水平,评价其阳性界值(50μg/L)作为诊断胰腺炎的确诊医学决定水平的可靠性,避免由此带来的误诊。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8月部分就诊患者及健康人群17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就诊... 目的探讨尿胰蛋白酶原2(TPS-2)诊断胰腺炎的医学决定水平,评价其阳性界值(50μg/L)作为诊断胰腺炎的确诊医学决定水平的可靠性,避免由此带来的误诊。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8月部分就诊患者及健康人群17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就诊患者的首诊疾病资料,对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尿TPS-2、血尿淀粉酶定量测定,结合CT扫描资料及临床症状,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胰腺炎;按就诊患者首诊疾病种类分组,统计分析包括胰腺炎的各类疾病组及健康人群组间尿TPS-2的浓度差异及各组按尿TPS-2的阳性界值诊断胰腺炎的误诊率。结果胰腺炎组的尿TPS-2浓度低于肾功能损害组,但高于健康人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消化道溃疡组、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TPS-2的阳性界值诊断胰腺炎,在消化道溃疡组、肿瘤组、肾功能损害组的误诊率分别为:100.00%、77.06%、98.00%。结论文献报道的尿TPS-2的阳性界值作为胰腺炎的待诊医学决定水平较为合适,不能作为胰腺炎的确诊医学决定水平。尿TPS-2诊断胰腺炎的确诊医学决定水平确定较为困难。尿TPS-2诊断胰腺炎的客观价值还需扩大无关疾病调查种类,进行大样本调查进行盲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胰蛋白酶原2 胰腺炎 医学决定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3b靶向PKM2基因对肺癌A549干细胞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米永华 何苗 刘北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6-38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miR-133b可抑制肺癌细胞生长,miR-133b表达水平在肺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miR-133b通过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基因提高鳞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但其机制尚未明了。本研...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miR-133b可抑制肺癌细胞生长,miR-133b表达水平在肺癌组织及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miR-133b通过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基因提高鳞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但其机制尚未明了。本研究通过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CD133^+/CD34^+干细胞,研究miR-133b对其增殖及顺铂类药物(cisplatin,DDP)敏感性的影响,探讨miR-133b与PKM2基因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肺癌干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使用miRBase和miRNAMap数据库进行miR-133b与PKM2基因的序列比对。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A549细胞中分选出CD133^+/CD34^+肺癌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转染miR-133b进入CD133^+/CD34^+细胞,qRT-PCR检测验证miR-133b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15μg/mL DDP处理转染miR-133b细胞,检测0 h、12 h、24 h、72 h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KM2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PKM2基因可能为miR-133b的靶基因;流式结果显示CD133^+/CD34^+细胞的纯度为(92.15+4.27)%。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33b后,miR-133b明显上调,miR-133b抑制表达后,miR-133b明显下调(P<0.05)。细胞增殖实验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133b mimics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PKM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抑制miR-133b表达则明显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及PKM2蛋白水平(P<0.05)。DDP处理12 h后miR-133b mimics组细胞的凋亡持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R-133b mimics+DDP组PKM2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miR-133b inhibitor组(P<0.05)。结论过表达miR-133b能够通过下调PKM2而抑制肺癌干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且可以增强肺癌干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3b A549 PKM2 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CRNDE通过下调miR-136-5p表达并上调MCM5表达促进U937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晨 刘北忠 +8 位作者 沈陈兰 楚璇 罗栩 余莉华 叶娇 熊玲 但文冉 李健 钟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7-995,共9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CRND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CRNDE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ML细胞系miR-136-5p、 CRNDE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敲低CRNDE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U937细胞,设为敲低CRNDE组(sh-CRNDE组)和阴性对照组(sh-NC组);分别转染miR-136-5p模拟物(miR-136-5p mimic)和miR-136-5p抑制物(miR-136-5p inhibitor)对U937细胞中的miR-136-5p进行过表达和敲低,设为miR-136-5p过表达组(miR-136-5p-mimic)、过表达阴性对照组(NC-mimic)、 miR-136-5p敲低组(miR-136-5p-inhibitor)和敲低阴性对照组(NC-inhibitor)。CCK-8法和细胞计数试验检测CRNDE和miR-136-5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RNDE和miR-136-5p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6-5p、 CRNDE及MCM5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CM5、 P53、 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RNDE在AML患者骨髓和细胞系中高表达。敲低CRNDE可以上调miR-136-5p,抑制MCM5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过表达miR-136-5p也可抑制MCM5核酸和蛋白水平表达。而敲低miR-136-5p则可以逆转以上作用。结论 CRNDE通过下调miR-136-5p和上调MCM5表达,进而促进U937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 miR-136-5p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1-3p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燕 甘世伟 胡礼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血清中miR-151-3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PN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2年住院的PNS患儿40例,根据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分为激素敏感型(steroid-sensitive n... 目的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血清中miR-151-3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PN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2年住院的PNS患儿40例,根据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分为激素敏感型(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SNS)组(30例)和激素抵抗型(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SRNS)组(10例)。同时,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组在治疗前后血清和尿液中miR-151-3p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151-3p与PNS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NS患儿血清中miR-151-3p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SSNS组治疗后血清中miR-151-3p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PNS患儿尿液中miR-151-3p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中的miR-151-3p水平与24 h尿蛋白量、血清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血浆中白蛋白含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NS患儿血清中miR-151-3p的高表达提示其具有作为PNS患儿治疗靶标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微小RNA miR-151-3p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程茹 王英 +4 位作者 李莹 张吉生 曾令怡 胡可望 张晓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9-216,共8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来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特征及流行情况,为感染控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某院ICU分离的51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多位点序列分...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来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特征及流行情况,为感染控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某院ICU分离的51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同源性,检测菌株耐药和毒力基因,接合试验验证质粒的转移性。结果药敏试验显示,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全部敏感,对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3.9%),其次是阿米卡星(49.0%)、多粘菌素(64.7%),对亚胺培南(96.1%)、美罗培南(98.0%)、左氧氟沙星(98.0%)和头孢他啶(100.0%)均高度耐药。51株CRKP中,mCIM试验阳性菌株49株(96.1%),eCIM试验阳性菌株1株(2.0%)。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2阳性菌株占96.1%。所有分离株中,高黏液表型阳性4株(7.8%),毒力基因阳性情况分别为:uge 100.0%,mrkD 94.1%,kpn 94.1%,fim-H 72.5%,aero 2.0%,rmpA 2.0%。ST11 CRKP在ICU中占98.0%(50/51),ST1373占2.0%(1/50)。检出1株ST1373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携带blaKPC-2基因菌株的接合试验成功率为12.2%。结论ICU存在产KPC-2的ST11 CRKP单克隆传播,同时携带一定的毒力基因。携带blaKPC-2基因的质粒可通过接合水平传播。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CRKP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分子流行病学 多位点序列分型 重症监护室 质粒接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经验公式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效梅 李新 贺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8-750,共3页
目的比较肾脏疾病饮食改良研究方程式(MDRD)、新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方程式(CKD-EPI)以及胱抑素C(Cys C)估算公式(eGFR-Cys)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预测性能。方法测定93例CKD患者的99mTc-二乙烯三胺戊乙酸(... 目的比较肾脏疾病饮食改良研究方程式(MDRD)、新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方程式(CKD-EPI)以及胱抑素C(Cys C)估算公式(eGFR-Cys)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预测性能。方法测定93例CKD患者的99mTc-二乙烯三胺戊乙酸(DTPA)血浆清除率(rGFR)作为GFR金标准,另用MDRD、CKD-EPI和eGFR-Cys公式分别计算GFR估测值(eGFR),并将rGFR与3种公式计算的eGFR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rGFR,CKD-EPI公式偏倚为-3.4±10.7ml/(min·1.73m2),eGFR-Cys公式为-4.8±11.9ml/(min·1.73m2),MDRD公式为-5.4±10.4ml/(min·1.73m2),三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rGFR测定值30%误差范围内GFR估测值的百分率,CKD-EPI公式e、GFR-Cys公式、MDRD公式分别为74.2%7、2.0%和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rGFR>60ml/(min·1.73m2)时,CKD-EPI公式30%准确度(75.7%±5.1%)明显高于MDRD公式(54.1%±7.7%,P<0.05)。以放射性核素法的GFR作为标准,以rGFR≤60ml/(min·1.73m2)作为GFR受损标准,进行3种eGFR诊断GFR受损性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DRD eGF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CKD-EPI为0.863,eGFR-Cys为0.877,3个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个公式对GFR的估算能力基本相似。CKD-EPI公式和eGFR-Cys公式是否可以取代MDRD公式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肾疾病 肌酸酐 西司他汀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S-RARα通过与importin α1/β1(KPNA2/KPNB1)结合入核并抑制U937细胞分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娇 刘北忠 +9 位作者 李健 熊玲 余莉华 但文冉 刘冬冬 姚娟娟 袁桢 钟鹏强 刘俊梅 钟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9-506,共8页
目的探究核定位信号-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异常的核定位对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其核转运机制。方法过表达带有血凝素(HA)标签的NLS-RARα慢病毒和空载体慢病毒转染HEK293T细胞和U937细胞,设为NLS-RARα过表达组(NR组)和阴性对照组... 目的探究核定位信号-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异常的核定位对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其核转运机制。方法过表达带有血凝素(HA)标签的NLS-RARα慢病毒和空载体慢病毒转染HEK293T细胞和U937细胞,设为NLS-RARα过表达组(NR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提取HEK293T细胞与U937细胞NC组和NR组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NLS-RARα的定位。同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NLS-RARα的定位情况。1α,25-二羟维生素D3(1,25D3)诱导U937细胞分化,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D11b、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在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质谱和免疫共沉淀技术(CoIP)筛选与NLS-RARα相作用的转运蛋白,并且通过小干扰RNA(siRNA)转染验证其对NLS-RARα的核定位作用。结果NLS-RARα主要位于细胞核中。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NLS-RARα组CD11b和CEBPβ的增加减少,说明NLS-RARα对1,25D3诱导的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质谱和CoIP结果发现核转运蛋白α2/输入蛋白α1(KPNA2/importinα1)和核转运蛋白β1/输入蛋白β1(KPNB1/importinβ1)与NLS-RARα有相互作用,敲低KPNA2/KPNB1则抑制NLS-RARα入核。结论NLS-RARα通过结合KPNA2/KPNB1入核,抑制U937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定位信号 维甲酸受体α(RARα) 细胞分化 核转运蛋白α2/输入蛋白α1(KPNA2/importinα1) 核转运蛋白β1/输入蛋白β1(KPNB1/importin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A8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茂林 徐婷 +2 位作者 何锦悦 刘胜伟 苏凤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肝细胞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疗效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8,CDCA8)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432例肝细胞癌样本的转录组数据... 目的:肝细胞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疗效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8,CDCA8)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432例肝细胞癌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及对应患者的临床信息下载自肿瘤基因表达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DCA8 mRNA差异;根据CDCA8 mRNA中位数将肝细胞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绘制生存曲线。采用Kruskal检验分析CDCA8与肿瘤分期、分级和T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CDCA8能否作为肝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探究CDCA8在肝细胞癌中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CDCA8在肿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01),CDCA8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1)。随着肿瘤分期(P<0.001)、分级(P<0.001)和T分期(P<0.001)增加,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增加,同时伴随CDCA8 mRNA水平增加。GSEA富集分析发现CDCA8高表达明显富集的通路包括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结论:CDCA8可作为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分子标志物,深入研究后有望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A8 肝细胞癌 TCGA GS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X线摄影与多排螺旋CT对肩胛骨骨折OTA最新分类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宦宣容 蒋刚 +3 位作者 刘辉建 陈均 徐利鸿 王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2期40-43,共4页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摄影(DR)与多排螺旋CT(MDCT)两种检查方法对肩胛骨骨折OTA最新分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确诊为肩胛骨骨折患者的DR与MDCT图像。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作为参照,分析DR与MDCT对肩胛骨骨折的检出率、骨...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摄影(DR)与多排螺旋CT(MDCT)两种检查方法对肩胛骨骨折OTA最新分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确诊为肩胛骨骨折患者的DR与MDCT图像。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作为参照,分析DR与MDCT对肩胛骨骨折的检出率、骨折各种类型的灵敏度及两种方法对骨折显示的差异性。结果 50例患者首次DR检出骨折38例(76%),阴性10例(20%),骨折可疑2例(4%),总阴性率为24%;MDCT检出骨折48例(96%),骨折可疑2例(4%)。DR、MDCT阳性率分别为76%、96%。MDCT对肩胛骨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DR(P<0.05)。50例首次检查DR阴性未分型12例,DR对肩胛骨骨折分型总灵敏度为76%,MDCT为96%。在各型骨折分类中,DR对肩胛骨体部型骨折的诊断灵敏度最高,低于MDCT的诊断灵敏度,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突起型骨折(17例)及关节盂型骨折(6例)的诊断灵敏度比较中,DR分区低于MDCT,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DR与MDCT检查对于肩胛骨骨折具有很高的检出率和诊断灵敏度,对于肩胛骨骨折OTA最新分型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经DR检查诊断肩胛骨体部型骨折的患者可不必再行MDCT检查进行分型,对于节省医疗资源及X线照射剂量,确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肩关节 肩胛骨 数字化X线摄影 多排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烟曲霉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唑类耐药机制
16
作者 曾猛 周雪 +2 位作者 王睿 刘方燕 宋章永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 探究临床分离丝状真菌(命名AF70)的菌株生物学地位、生物学特性及其耐唑类药物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AF70菌株的生物学地位。采用稀释点板法、甲基四氮盐(XTT)还原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大蜡螟幼虫存活... 目的 探究临床分离丝状真菌(命名AF70)的菌株生物学地位、生物学特性及其耐唑类药物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AF70菌株的生物学地位。采用稀释点板法、甲基四氮盐(XTT)还原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大蜡螟幼虫存活试验探究AF70菌株的产孢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麦角甾醇含量和毒力。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AF70菌株对三唑类,棘白菌素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Sanger测序法明确唑类药物靶基因cyp51A的突变类型,并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CYP51A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分析。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麦角甾醇合成和药物外排泵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AF70菌株为烟曲霉菌株。与标准菌株AF293相比,AF70菌株生物膜形成和产孢能力增加(P<0.05),但麦角甾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结果表明AF70菌株对伏立康唑和艾沙康唑耐药,对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敏感。AF70菌株的cyp51A基因突变类型为TR46/Y121F/T289A,并存在CYP51A蛋白的支链空间结构改变。同时,AF70菌株cyp51A和外排泵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结论 烟曲霉AF70菌株是由cyp51A基因突变、过表达以及外排泵基因过表达共同介导对VRC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唑类药物 耐药 外排泵基因 cyp5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