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潜类别分析及与居家照护安全的关系
1
作者 曹松梅 肖峰 +3 位作者 梁怡青 黄欢欢 柏素萍 赵庆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分析不同家庭照护类型对居家照护安全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436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atz指数量表、简明精神认知状态问卷、照护者负担简明问... 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分析不同家庭照护类型对居家照护安全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436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atz指数量表、简明精神认知状态问卷、照护者负担简明问卷、中文版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量表和居家照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的家庭照护类型进行潜类别分析,并通过稳健三步法探讨亚群划分的影响因素,采用Lanza方法探讨不同亚群的居家照护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识别出4种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轻失能良认知-强照护型(15.1%)、重失能-中照护型(32.8%)、重失能-弱照护型(15.1%)、重失能良认知-中照护型(36.9%)。老人年龄、慢性病种类、子女数量、家庭经济状况及照护者性别、照护者文化程度、照护负担是亚群分类的影响因素(均P<0.05);重失能-弱照护型发生居家照护不良事件的概率最高(P<0.05)。结论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存在异质性,其影响了居家照护安全结局。根据家庭照护类型采取针对性策略是提升居家照护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家庭照护者 居家照护 安全 照护能力 照护负担 不良事件 潜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静脉输液渗漏率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文君 李良兰 +2 位作者 唐万珍 蒋仁莲 廖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圈员对患者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培训静脉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改...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圈员对患者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培训静脉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改进操作环境,正确选用输液材料;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士静脉输液的理论水平,拓展药学知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输液渗漏率为9.05%,活动后为4.18%,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53.81%、目标达成率113.79%。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液体渗漏 品管圈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用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文君 唐万珍 +1 位作者 曾毅文 白攀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与2013级的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4级与2015级的2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在完成6个月的全脱产理论学习后,直接安... 目的探讨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与2013级的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4级与2015级的2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在完成6个月的全脱产理论学习后,直接安排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2年。观察组采取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培训。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及学校、医院、科室对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与科研成绩,以及学校、医院、科室对学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采用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满足医学发展及教育事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双轨双控 分阶段衔接模式 护理教育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护理平台的资源护士调配与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万珍 李文君 李良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护理平台的资源护士调配与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整合护士库,通过移动护理平台,制定及运行人力资源弹性调配方案,确立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结果实施后医生、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护理平台的资源护士调配与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整合护士库,通过移动护理平台,制定及运行人力资源弹性调配方案,确立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结果实施后医生、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纠纷及护理不良事件呈下降趋势。结论资源护士库的规范建立与科学应用,是应对护理岗位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护士 移动护理平台 岗位短缺 人力资源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结构与护士核心能力相关性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廖容 曾凡平 +2 位作者 张正洪 缪李丽 曾钦文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量化分析年龄结构与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性,掌握其现状。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368名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注册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得分均值为(171.04±2.39)分,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护士... 目的:量化分析年龄结构与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性,掌握其现状。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368名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注册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得分均值为(171.04±2.39)分,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护士的核心能力测评总分及各维度(除专业发展外)得分之间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不同年龄段护士核心能力的差异性,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核心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护士核心能力 调查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