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信息时代消化内科医师继续教育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波
李昱
+2 位作者
何平
田文广
高敏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期163-164,F0003,共3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极快,信息交换量大。本文就消化内科医师在信息时代如何做好继续医学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消化内科医师
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中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黎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该文主要探究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中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某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8名,按照学生学号的先后顺序一对一的分别纳入,即为第一组19名,第二组19名。第二组行PBL结...
目的该文主要探究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中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某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8名,按照学生学号的先后顺序一对一的分别纳入,即为第一组19名,第二组19名。第二组行PBL结合CBL教学模式,第一组行常规授课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均通过考试和调查评估其教学效果,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38名学生均参与调查和考试,第一组学生客观题平均分为(23.4±5.1)分,第二组学生客观题平均分为(23.7±4.9)分;第二组学生患者分析题平均分为(15.6±4.5)分,明显高于第一组的(10.9±3.7)分;第二组学生总成绩为(38.5±4.6)分,第一组学生总成绩为(32.2±4.0)分;而问卷调查结果分数比较,第二组学生明显优于第一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之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现今的医学教育之中,这种教育模式的推广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临床实习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抗酸染色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龚明峰
魏晓宇
+2 位作者
聂思瑶
田文广
丁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2期88-91,共4页
目的 分析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胸水常规、生化等检查结果分为病例组(结核性胸腔积液,35例)及对照组(非结核性胸腔积液,12例)。两组患者的胸水标本均进行传统抗酸染色...
目的 分析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胸水常规、生化等检查结果分为病例组(结核性胸腔积液,35例)及对照组(非结核性胸腔积液,12例)。两组患者的胸水标本均进行传统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观察传统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的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改良抗酸染色法与传统抗酸染色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例组传统抗酸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5.71%,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8.57%,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17.14%,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5.71%。传统抗酸染色法与改良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改良抗酸染色法诊断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100.00%;传统抗酸染色法诊断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100.00%。改良抗酸染色法与传统抗酸染色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一的检测方法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各有优劣势,价值有限,需要联合多种检测方法,以提高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由于本研究样本例数偏少,故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抗酸染色法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种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谭小瑞
田文广
万克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八种无创性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20年1-9月收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8例,患者均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纤维化程度不同分为肝纤维化2级及以上(≥S2)组22例、肝纤维化1级及以下(≤S1)组16例。检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八种无创性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20年1-9月收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8例,患者均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纤维化程度不同分为肝纤维化2级及以上(≥S2)组22例、肝纤维化1级及以下(≤S1)组16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羟基凝血酶原(DCP)、骨桥蛋白(OPN)、血小板生长衍生因子BB(PDGF-B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四个血清学指标水平;同时检测传统肝纤谱四项:透明质酸酶(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和IV型胶原(CIV)水平。观察八种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S2组的DCP、OPN、PDGF-BB和TIMP-1水平均高于≤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八个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S2的AUCs,由高到低分别为CIV(0.93)、 HA(0.91)、 PⅢP(0.89)、 OPN(0.88)、 DCP(0.87)、 TIMP-1(0.86)、 LN(0.85)、PDGF-BB(0.85)。结论:DCP、OPN、PDGF-BB和TIMP-1四个血清学指标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均呈增加趋势。OPN、HA、PⅢP、CIV为判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指标
肝纤维化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时代消化内科医师继续教育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波
李昱
何平
田文广
高敏娜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永川
医院
消化内
科
重庆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科
出处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期163-164,F0003,共3页
文摘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极快,信息交换量大。本文就消化内科医师在信息时代如何做好继续医学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消化内科医师
继续医学教育
Keywords
information era
gastroenterologists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中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黎黎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6期1-2,共2页
文摘
目的该文主要探究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中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某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8名,按照学生学号的先后顺序一对一的分别纳入,即为第一组19名,第二组19名。第二组行PBL结合CBL教学模式,第一组行常规授课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均通过考试和调查评估其教学效果,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38名学生均参与调查和考试,第一组学生客观题平均分为(23.4±5.1)分,第二组学生客观题平均分为(23.7±4.9)分;第二组学生患者分析题平均分为(15.6±4.5)分,明显高于第一组的(10.9±3.7)分;第二组学生总成绩为(38.5±4.6)分,第一组学生总成绩为(32.2±4.0)分;而问卷调查结果分数比较,第二组学生明显优于第一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之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现今的医学教育之中,这种教育模式的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临床实习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
应用分析
Keywords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al practice
PBL and CBL teaching model
Applic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R1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抗酸染色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龚明峰
魏晓宇
聂思瑶
田文广
丁静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2期88-91,共4页
基金
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cstc,2018nb0206)。
文摘
目的 分析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胸水常规、生化等检查结果分为病例组(结核性胸腔积液,35例)及对照组(非结核性胸腔积液,12例)。两组患者的胸水标本均进行传统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观察传统抗酸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的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改良抗酸染色法与传统抗酸染色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例组传统抗酸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5.71%,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8.57%,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17.14%,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5.71%。传统抗酸染色法与改良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改良抗酸染色法诊断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100.00%;传统抗酸染色法诊断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100.00%。改良抗酸染色法与传统抗酸染色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一的检测方法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各有优劣势,价值有限,需要联合多种检测方法,以提高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由于本研究样本例数偏少,故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改良抗酸染色法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价值
Keywords
Modifed acid-fast staining
Tuberculous pleurisy
Diagnostic value
分类号
R521.7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种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谭小瑞
田文广
万克强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永川
医院
体检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1期115-116,共2页
基金
重庆市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016nc5021)。
文摘
目的:探讨八种无创性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20年1-9月收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8例,患者均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纤维化程度不同分为肝纤维化2级及以上(≥S2)组22例、肝纤维化1级及以下(≤S1)组16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羟基凝血酶原(DCP)、骨桥蛋白(OPN)、血小板生长衍生因子BB(PDGF-B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四个血清学指标水平;同时检测传统肝纤谱四项:透明质酸酶(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和IV型胶原(CIV)水平。观察八种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S2组的DCP、OPN、PDGF-BB和TIMP-1水平均高于≤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八个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S2的AUCs,由高到低分别为CIV(0.93)、 HA(0.91)、 PⅢP(0.89)、 OPN(0.88)、 DCP(0.87)、 TIMP-1(0.86)、 LN(0.85)、PDGF-BB(0.85)。结论:DCP、OPN、PDGF-BB和TIMP-1四个血清学指标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均呈增加趋势。OPN、HA、PⅢP、CIV为判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关键词
血清学指标
肝纤维化
对比
Keywords
Serological indicators
Liver fibrosis
Contrast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信息时代消化内科医师继续教育
曾波
李昱
何平
田文广
高敏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中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黄黎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良抗酸染色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龚明峰
魏晓宇
聂思瑶
田文广
丁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八种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谭小瑞
田文广
万克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