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任春利 阮军 缪李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86-299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纳入氨溴索治疗AECOPD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 目的:系统评价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纳入氨溴索治疗AECOPD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5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能明显提高临床总体有效率[OR=4.11,95%CI(2.31,7.29),P<0.000 01]、缩短住院时间[OR=-3.60,95%CI(-4.66,-2.55),P<0.000 0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能明显提高AECOPD总体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大剂量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9通过Wnt/β-catenin途径驱动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秋琼 熊弢 +1 位作者 陈江勇 何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45-1349,共5页
目的:探究SRY相关的高迁移率族盒9(SOX9)通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途径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OE-NC组、OE-SOX9组、OE-SOX9+XAV-939组。其中OESOX9组通过转染SOX9pcDN... 目的:探究SRY相关的高迁移率族盒9(SOX9)通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途径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OE-NC组、OE-SOX9组、OE-SOX9+XAV-939组。其中OESOX9组通过转染SOX9pcDNA质粒上调SOX9的表达水平;OE-SOX9+XAV-939组在转染SOX9pcDNA质粒的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β-catenin抑制剂XAV-939(1.0μmol/L)。用qPCR检测SOX9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WB实验检测SOX9、β-catenin、E-钙粘蛋白(E-cadherin)、γ-连环蛋白(γ-caten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OE-SOX9组和OE-SOX9+XAV-939组的SOX9 mRNA和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OE-NC组(均P<0.05),且OE-SOX9组和OE-SOX9+XAV-939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OE-SOX9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高于OE-NC组,而OE-SOX9+XAV-939组显著低于OE-SOX9组(均P<0.05)。OE-SOX9组β-catenin蛋白水平显著高于OE-NC组,而OE-SOX9+XAV-939组β-catenin蛋白的水平低于OE-SOX9组(均P<0.05)。与OE-NC组比较,OE-SOX9组的上皮细胞表型标志物E-cadherin、γ-catenin水平下调并且间充质细胞表型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上调,而OE-SOX9+XAV-939组E-cadherin、y-catenin高于OE-SOX9组,且N-cadherin、vimentin低于OE-SOX9组(均P<0.05)。结论:SOX9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NSCLC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RY相关的高迁移率族盒9 A549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Wnt/β-连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TD SA数据的颅内动脉瘤模型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丹 曾鸣 +3 位作者 张翱 向波 李晓燕 吕发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据为基础,利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分割,得到颅内动脉瘤的真实三维形态模型,再将模型引入ANSYS 14.0,依...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据为基础,利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分割,得到颅内动脉瘤的真实三维形态模型,再将模型引入ANSYS 14.0,依据人体生理数据构建血管壁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对颅内动脉瘤流体模型与血管壁模型进行流固耦合分析计算。结果在整个心动周期内,动脉瘤腔内均存在明显的恒定类型漩涡流动,动脉瘤顶部存在低切应力区域,瘤颈部存在高切应力区域,动脉瘤顶部、体部及颈部分别存在较大变形和Von Mises应力分布区域。结论通过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探索动脉瘤内血液流动特性与瘤壁生物力学性能,可推测其易破裂的可能区域,进行破裂风险评估,为深入研究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流固耦合 壁面切应力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