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调节Egr-1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江兵 蒋幼凡 +1 位作者 秦光梅 李良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以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A549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以及对早期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表达的影响,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调节Egr-1的具体机制... 目的:以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A549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以及对早期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表达的影响,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调节Egr-1的具体机制,从分子水平上寻找COX-2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具体机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经25.0、50.0、100.0μmol/L浓度的塞来昔布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FCM)测定细胞周期,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Egr-1、Fas基因的表达。结果:25.0、50.0、100.0μmol/L赛来昔布作用24 h后,A549细胞不同程度的阻滞在G0/G1期,A549细胞凋亡指数分别是10.67%±1.46%、18.33%±2.54%、25.67%±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塞来昔布药物浓度的增加,Egr-1和Fas的mRNA表达量逐步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中Egr-1的表达,进而上调Fas的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最终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环氧化酶抑制剂发挥抗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抑制剂 肺癌 早期反应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干预肺纤维化大鼠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贺凤群 秦光梅 +3 位作者 曾鸣 王秋琼 罗华 廖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15只):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肺纤维化模型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造模。干预组造模后第7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模型组...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15只):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肺纤维化模型行气管内滴入博莱霉素造模。干预组造模后第7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模型组和对照组雾化吸入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组随机处死5只动物并分别保存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判断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模型组和干预组肺组织中TGF-β和CTGF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高(P<0.05),但干预组较模型组表达减少(P<0.05);模型组Ⅰ、Ⅲ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布地奈德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少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生成,最终抑制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结合血清NT-proBN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余莉华 吴永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以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98例COPD患者,按病程分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3例设为A组,COPD稳定期患者45例设为B组,...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以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98例COPD患者,按病程分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3例设为A组,COPD稳定期患者45例设为B组,另选同期在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C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PT、APTT、TT、Fbg、D-D、PaCO_2、PaO_2及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比较3组之间、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差异,并分析NT-proBNP与凝血相关指标和动脉血气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A组和B组PT、APTT均明显长于C组(P<0.05),且A组变化更显著(P<0.05)。(2)A组和B组的Fbg、D-D、PaCO_2、NT-proBNP均明显高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的PaO_2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3)治疗后,AECOPD患者的PT、APTT均短于治疗前(P<0.05),Fbg、D-D、PaCO_2及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PaO_2高于治疗前(P<0.05)。(4)A组患者的TT显著长于C组(P<0.05),而A与B、B与C组间及A组患者治疗前后T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COPD患者的NT-proBNP与APTT、Fbg、D-D及PaCO_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35、0.266、0.286及0.306,P均<0.05),与PaO_2呈显著负相关(r=-0.299,P<0.05),而与PT无明显相关性(r=0.176,P>0.05)。结论: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结合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可较好地判断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COPD患者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及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凝血功能 血气分析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对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唐琴 秦光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9-32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长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生... 目的:系统评价长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 Med,EMbase等,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0月,纳入NPPV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ev Man 5.2软件处理。结果:共纳入23个RCT,1 2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PPV治疗组患者Pa CO2降低、Pa O2升高;肺功能下降延缓;患者6 min步行距离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降低(OR=0.62,95%CI:0.47-0.82)。结论:NPPV可改善患者动脉血气,且应用NPPV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可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长时间治疗(≥2年)可延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无创正压通气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介导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雷霆 缪李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导管介导结核空洞内注药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纤支镜灌注治疗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进行痰涂片检查、胸部X线或者CT检...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导管介导结核空洞内注药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纤支镜灌注治疗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进行痰涂片检查、胸部X线或者CT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咯血症状明显改善,其痰菌转阴率87.0%、病灶吸收率83.8%、空洞闭合缩小率74.1%,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9.3%、56.2%、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7例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应用保肝降酶药后恢复正常。结论经纤支镜给药配合全身化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纤维支气管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阮军 缪李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4-88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SP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其... 目的:系统评价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SP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其他资料,纳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SPE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日期截至2013年6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共计8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溶栓联合抗凝疗法可提高SPE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5.97,95%CI=3.51~10.15,P=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溶栓联合抗凝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而且对呼吸频率及心率的改善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资料表明,与单纯抗凝治疗相比,溶栓联合抗凝疗法可提高SPE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此外,溶栓联合抗凝疗法的安全性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参差不齐,故仍需后期研究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大面积肺栓塞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贺凤群 秦光梅 +3 位作者 曾鸣 王秋琼 罗华 廖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4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对照组和布地奈德吸入组。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后第7、14、28天用随机数字表法处死5只,HE和Masson染色判断肺组织...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4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对照组和布地奈德吸入组。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后第7、14、28天用随机数字表法处死5只,HE和Masson染色判断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 fluid,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含量。结果①HE和Masson染色结果证实成功复制经典肺纤维化模型,肺纤维化主要发生在肺组织局部,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全身反应。②布地奈德吸入组和模型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严重(P<0.05),且布地奈德吸入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③ELISA法显示各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TGF-β和CTGF表达水平不同,BALF中TGF-β和CTGF表达水平较血清水平高。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布地奈德吸入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TGF-β和CTGF明显增加(P<0.05),布地奈德吸入组中TGF-β和CTGF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能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可能与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GF-β和CT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转化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TR在囊性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秋琼 秦光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433-3435,共3页
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是一种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由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突变致其编码的CFFR蛋白功能缺陷所致[1]。全球约70000名CF患者.... 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是一种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由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突变致其编码的CFFR蛋白功能缺陷所致[1]。全球约70000名CF患者.其中白种人最常见[2],临床资料显示该病在我国也有一定发病率。CF死亡率极高,中位生存期短[3],亟需找到有效治疗措施改善CF患者生存质量。针对CFFR基因突变及其编码的CFTR缺陷选择个性化治疗[4],是近年CF治疗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 CFTR 有效治疗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功能缺陷 基因突变 中位生存期 个性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烟雾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阮军 缪李丽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6-921,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和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雾化生理盐水,哮喘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并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哮喘+...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和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雾化生理盐水,哮喘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并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哮喘+烟雾暴露组于每日雾化激发OVA前给予香烟烟雾吸入。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测定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湿干重比值。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AQP5和MUC5AC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AQP5蛋白分布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AQP5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中MUC5AC的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哮喘组相比,暴露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和暴露组大鼠肺组织中AQP5表达明显减少,而MUC5AC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与哮喘组相比,暴露组大鼠肺组织中AQP5明显减少,而MUC5AC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组织中AQP5表达与肺组织BALF中MUC5AC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852和-0.895,P<0.05)。结论香烟烟雾暴露可导致哮喘大鼠肺组织AQP5表达减少而MUC5AC含量增加,进一步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反应,这可能为哮喘吸烟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暴露 支气管哮喘 水通道蛋白5 黏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凋亡素诱导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凋亡的研究
10
作者 阮军 任春利 缪李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0-285,共6页
目的:构建携带VP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p Adxsi-GFP-VP3),探讨凋亡素(Apoptin)在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中的表达及诱导凋亡效应。方法:以pc DNA3.1-VP3重组质粒为模板,经酶切将VP3基因连接至穿梭质粒,后转移至p Adxsi载体上,收获p Adx... 目的:构建携带VP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p Adxsi-GFP-VP3),探讨凋亡素(Apoptin)在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中的表达及诱导凋亡效应。方法:以pc DNA3.1-VP3重组质粒为模板,经酶切将VP3基因连接至穿梭质粒,后转移至p Adxsi载体上,收获p Adxsi-GFP-VP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进行病毒扩增和纯化,最后测定病毒滴度。将p Adxsi-GFP-VP3以最适感染复数转染入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利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poptin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 Adxsi-GFP-VP3,经酶切与测序鉴定证实连接正确,病毒滴度可达1.6×109 PFU/ml。RT-PCR显示转染48 h后Apoptin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证实转染72 h后Apoptin蛋白获得高表达。TEM观察发现NCI-H460细胞凋亡早期染色质聚集,线粒体固缩,凋亡中晚期出现凋亡小体等超微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显示转染后的NCI-H460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呈时间依赖性(F=93.384,P=0.000),与空病毒组和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27,P=0.003)。FCM法检测显示Apoptin能有效地诱导NCI-H460细胞发生凋亡(F=47.307,P=0.000),且凋亡率随时间呈逐渐上升趋势(F=303.237,P=0.000);细胞周期表现为S期细胞比例降低(F=80.240,P=0.000),G2/M期细胞比例增高(F=110.080,P=0.000)。结论:Apoptin可以有效地诱导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发生凋亡,这为Apoptin临床应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治疗的深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 大细胞肺癌 细胞凋亡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分泌黏蛋白MUC5ac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尹德锋 金明哲 +1 位作者 王宋平 熊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29-3132,共4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中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C57b 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IFN-γ5万IU组和IFN-γ10万IU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小鼠呼吸道阻力,刘氏染色法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肺组织中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C57b 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IFN-γ5万IU组和IFN-γ10万IU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小鼠呼吸道阻力,刘氏染色法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13的浓度,Ab-PAS染色计数气道上皮杯状细胞,PCR检测肺组织中MUC5ac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哮喘组小鼠呼吸道阻力、BALF中细胞数,IL-13浓度明显增加,肺组织中MUC5ac表达升高(P<0.05);IFN-γ能减轻呼吸道阻力、BALF中细胞数,降低BALF中IL-13浓度和肺组织中MUC5ac表达(P<0.05)。结论 :IFN-γ能调节哮喘小鼠Th1/Th2平衡,抑制杯状细胞增生和肺组织中MUC5ac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Γ-干扰素 杯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3 MUC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拉珠单抗治疗重症嗜酸粒细胞型哮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海燕 刘沙 江兵(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199-2205,共7页
目的:本拉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以白细胞介素5受体α亚基为靶点,使血嗜酸性粒细胞耗竭。本研究系统评价本拉珠单抗辅助治疗重症嗜酸粒细胞型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万方、中国知网(CNKI)... 目的:本拉珠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以白细胞介素5受体α亚基为靶点,使血嗜酸性粒细胞耗竭。本研究系统评价本拉珠单抗辅助治疗重症嗜酸粒细胞型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图书馆,搜集本拉珠单抗辅助治疗重症嗜酸粒细胞型哮喘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3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地、分别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资料,在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后,使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8个RCTs,共3946例患者。本拉珠单抗作为重症嗜酸粒细胞型哮喘患者的附加治疗与安慰剂相比,能显著降低哮喘年急性发作率[OR=0.54,95%CI(0.40,0.73),P<0.0001],提高患者FEV1[MD=0.15,95%CI(0.10,0.19),P<0.00001],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降低ACQ-6评分[MD=−0.22,95%CI(−0.29,−0.15),P<0.00001],提高AQLQ评分[MD=0.22,95%CI(0.13,0.30),P<0.00001],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与安慰剂对照组类似[OR=0.88,95%CI(0.76,1.03),P=0.12],严重不良反应较安慰剂组低[OR=0.76,95%CI(0.61,0.94),P=0.01]表明本拉珠单抗治疗哮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本拉珠单抗作为重症嗜酸粒细胞型哮喘患者的附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哮喘症状,控制哮喘症状的每年急性发作率,与安慰剂相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拉珠单抗 白介素5受体抗体 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