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EK/ERK/STAT3信号通路探讨丹皮酚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昌琴 陈江勇 +1 位作者 徐成 张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69-4173,共5页
目的 探究丹皮酚调节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皮酚... 目的 探究丹皮酚调节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皮酚组、丹皮酚+MEK/ERK激活剂(C16-PAF)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干预6周。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 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水平,以及MEK、磷酸化MEK (p-MEK)、 ERK、磷酸化ERK (p-ERK)、 STAT3、磷酸化STAT3 (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LVPWT、 LVEDD、 LVESD、心肌组织病理评分、 MDA、 TNF-α、IL-1β、 IL-6、 MCP-1水平和p-MEK/MEK、 p-ERK/ERK、 p-STAT3/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LVEF、 LVFS、NO水平和SOD、 NOS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LVPWT、LVEDD、 LVESD、心肌组织病理评分、 MDA、 TNF-α、 IL-1β、 IL-6、 MCP-1水平和p-MEK/MEK、 p-ERK/ERK、 pSTAT3/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LVEF、 LVFS、 NO水平和SOD、 NOS活性升高(P<0.05);C16-PAF可减弱丹皮酚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P<0.05)。结论 丹皮酚可通过抑制MEK/ERK/STAT3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糖尿病心肌病 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卢旻鹏 董靖 +4 位作者 邵高海 李波 余雨 王群波 焦春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37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57.6±5.8)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37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57.6±5.8)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ODI功能评分。结果本组病例都获得了临床随访,随访(18.5±5.5)个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自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前ODI功能评分(59.6±12.5)分,术后(34.6±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评分(36.3±6.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25.3±5.7)°矫正至术后(11.4±6.3)°,改善率平均为84.5%;骨融合率达到100%,无椎间融合器移位、椎间隙塌陷、断钉断棒等发生。结论后路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矫形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凸 短节段 固定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颖 赵小兰 +1 位作者 成雪兰 陈燕梅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及护理干预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前列地尔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红光治疗仪 前列地尔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若梅 魏晓 +5 位作者 王成潘 李志勇 唐倩 黄丹 杨刚毅 李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纳入PCOS患者60例及健康女性志愿者80例,测量血清激素、血清鸢尾素浓度等,用HOMA稳态模...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纳入PCOS患者60例及健康女性志愿者80例,测量血清激素、血清鸢尾素浓度等,用HOMA稳态模型抵抗指数评估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30 min胰岛素血糖与空腹胰岛素血糖差值的比(△Ins30/△Glu30)、胰岛素与血糖比值曲线下面积(AUCIns/Glu)评估β细胞功能,以及采用Pearson’s相关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血清鸢尾素与IR的关系。结果:PCOS患者血清鸢尾素较对照组升高(P<0.05);血清鸢尾素水平与体质指数(r=0.381,P=0.003)、空腹血糖(r=0.565,P=0.000)、空腹胰岛素(r=0.551,P=0.000)、餐后2 h胰岛素(r=0.299,P=0.020)、LH/FSH(r=0.802,P=0.000)、孕酮(r=0.349,P=0.006)、TG(r=0.306,P=0.018)、HOMA-IR(r=0.632,P=0.000)、AUCIns/Glu(r=0.317,P=0.014)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COS患者血清鸢尾素与HOMA-IR相关,与β细胞功能(HOMA-β,△Ins30/△Glu30,AUCIns/Glu)无相关(F=169.05,R2=0.945,P=0.00)。结论:PCOS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升高,可能在IR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鸢尾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颖 赵小兰 成雪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将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组采用新型敷料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足背动...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将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组采用新型敷料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踝肱指数(ABI)、溃疡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者患者足部动脉血流速度、ABI值及溃疡面分泌物细菌阴性例数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红外/红光治疗仪 新型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木脂素对糖尿病脑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昌琴 张莲琴 +1 位作者 李志勇 张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探讨杜仲木脂素对糖尿病脑病(D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DE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杜仲木脂素低剂量组(200mg/kg)、杜仲木脂素高剂量组(400m... 目的探讨杜仲木脂素对糖尿病脑病(D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DE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杜仲木脂素低剂量组(200mg/kg)、杜仲木脂素高剂量组(400mg/kg)、二甲双胍组(200mg/kg),每组12只。另选取12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次,连续6周。检测大鼠认知和记忆能力、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TNF-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组织海马区中Nrf2、HO-1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血清IL-6、TNF-α、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经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血清SOD水平、脑组织海马区中Nrf2、H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杜仲木脂素低、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血清IL-6、TNF-α、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经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血清SOD水平、脑组织海马区中Nrf2、H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杜仲木脂素低剂量组比较,杜仲木脂素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血清IL-6、TNF-α、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杜仲木脂素高剂量组经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血清SOD水平、脑组织海马区中Nrf2、HO-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杜仲木脂素低剂量组[(6.07±0.70)次vs(4.76±0.52)次、(30.96±2.96)svs(23.49±2.60)s、(77.02±6.51)U/mlvs(61.71±6.75)U/ml、(0.69±0.06)vs(0.49±0.05)、(0.74±0.07)vs(0.57±0.06),P<0.05]。结论杜仲木脂素能改善DE大鼠认知能力,提升其抗氧化能力并抑制炎性反应,保护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脂素类 杜仲 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 大鼠 Sprague-Dawley 模型 动物 糖尿病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泽华 肖蓉 +4 位作者 何煦 瞿文娟 杨刚毅 李伶 李志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3-956,共4页
目的:评估3种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双相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用于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73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3组:每日睡前1次地特胰岛素组(n=23),每日睡... 目的:评估3种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双相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用于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73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3组:每日睡前1次地特胰岛素组(n=23),每日睡前1次甘精胰岛素组(n=27)和每日早晚餐前各1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组(n=23),各组均联合使用口服降糖药,共治疗16周。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评估3组间HbA1c、FBG、PBG下降幅度、HbA1c达标率(<7%)和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HbA1c、FBG、PBG均无显著差异。经16周治疗,3组HbA1c、FBG、PB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BMI均无显著变化(P>0.05)。地特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双相门冬胰岛素30组HbA1c达标率(<7%)分别为43%、59%、5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地特胰岛素组、甘精胰岛素组、双相门冬胰岛素30组分别发生3例(13%)、2例(7%)、5例(22%)轻度低血糖,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各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有效控制FBG是HbA1c降低及达标的有效手段,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达到同样的降糖效果,并且体质量无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类似物 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双相门冬胰岛素30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锌α2糖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成潘 黄丹 +5 位作者 魏晓 陈燕梅 蒋先淑 程昌琴 李伶 李志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锌α2糖蛋白(Zinc-α2-glycoproteins,ZAG)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90例与正常健康者87例,记录一般临床指标;收集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清标本,酶法测定血脂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锌α2糖蛋白(Zinc-α2-glycoproteins,ZAG)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90例与正常健康者87例,记录一般临床指标;收集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清标本,酶法测定血脂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ZAG水平,Pearson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ZAG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血清ZAG水平降低[(59.69±12.97)vs.(36.07±12.15)mg/L,P=0.000],非超重T2DM组和超重T2DM组血清ZAG水平均降低[(60.95±13.05)vs.(38.93±10.59)mg/L,P=0.000;(56.36±12.42)vs.(33.78±12.92)mg/L,P=0.000]。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2DM组空腹血清ZAG与HDL-C(r=0.345,P=0.001)、BMI(r=-0.330,P=0.002)、HOMA-IR(r=-0.290,P=0.006)相关。以HDL-C=1.04 mmol/L分层分析显示T2DM患者HDL-C≥1.04组较HDL-C<1.04组的血清ZAG水平升高[(38.01±12.62)vs.(30.75±9.00)mg/L,P=0.011];对照组空腹血清ZAG水平与TC呈正相关(r=0.292,P=0.006),以TC=5.18 mmol/L为切点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对照组中TC≥5.18组较TC<5.18组的血清ZAG水平升高[(63.36±12.03)vs.(56.97±13.09)mg/L,P=0.022]。结论:脂肪细胞因子ZAG可能与T2DM脂代谢紊乱过程有关,并且ZAG对促进脂代谢稳态可能具有有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锌α2糖蛋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R的表达与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敏 李兴琼 +5 位作者 晏四斤 李腊梅 杜瑶 曾庆盈 潘利锋 龚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7-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活化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hosphoryla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EGFR)表达与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ed spinal cord injury,C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运用BBB... 目的探讨大鼠活化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hosphoryla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EGFR)表达与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ed spinal cord injury,C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运用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观察动物解压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pEGFR、total-caspase-3、active-caspase-3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双标(double-labeling immunoflurescence)检测pEGFR-NG2+、active-caspase-3-NG2+细胞的变化。结果CSCI解压后,BBB评分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pEGFR的表达、pEGFR-NG2+细胞的数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并于解压后14 d达到高峰,而total-caspase-3、active-caspase-3的表达和activecaspase-3-NG2+细胞的数量在解压后即达到高峰并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腹腔注射pEGFR抑制剂14 d后,pEGFR的表达、大鼠BBB评分较未注射pEGFR抑制剂组明显降低;total-caspase-3、active-caspase-3的表达和active-caspase-3-NG2+细胞显著增加。结论大鼠pEGFR的表达与CSCI解压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其机制可能在于pEGFR参与了Caspase-3信号通路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性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pEGFR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