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江莲 韩琳娜 +4 位作者 谢波 李一梅 曹桂琼 何芸芳 刘北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9-1301,共3页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的"基层医学",其学科精华,不在于疑难危重疾病的生物学诊治,而是贴近社区居民的健康照顾。全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设置与教材、临床与社区培训、导师队伍建设和亚专科分类...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的"基层医学",其学科精华,不在于疑难危重疾病的生物学诊治,而是贴近社区居民的健康照顾。全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设置与教材、临床与社区培训、导师队伍建设和亚专科分类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在制定与完善培养方案的时候必须予以充分考虑,文中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雨露 李一梅 +3 位作者 谢波 李琼 胡乾配 江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136-141,共6页
目的对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果对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Ovid、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为从建... 目的对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果对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Ovid、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为从建库至2016年4月。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出关于缬沙坦对比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1)缬沙坦与贝那普利相比,降低收缩压(MD=-0.86,95%CI=-2.83~1.10,P=0.39)和舒张压(MD=0.48,95%CI=-0.63~1.59,P=0.4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缬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果优于贝那普利[LVMI(MD=2.15,95%CI=0.62~3.70,P=0.006)、LVPWT(MD=0.14,95%CI=0.12~0.16,P<0.000 01)]。(3)缬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贝那普利(OR=0.32,95%CI=0.20~0.51,P<0.000 01)。结论与贝那普利相比,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现状 被引量:41
3
作者 刘静 谢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1期13-15,共3页
高血压病是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管理的慢性疾病。社区管理被证明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最重要的途径。本文综述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特点和危险因素,阐明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重点总结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主... 高血压病是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管理的慢性疾病。社区管理被证明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最重要的途径。本文综述我国高血压病的流行状况、特点和危险因素,阐明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重点总结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主要方法。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即协议管理、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高血压病的防治从现代预防医学的角度看就是三级预防,在社区管理中健康教育意义更突出。以社区全科医学团队合作开展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已显成效,是高血压社区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也指出了我国高血压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社区管理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相关PH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文建全 刘笑言 张春容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1期229-23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相关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0年7月,纳入关于PDE5i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相关PH的随... 目的系统评价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相关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0年7月,纳入关于PDE5i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相关P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Stata 13.1软件对效应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7项RCTs,包含553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PDE5i可改善慢性肺部疾病相关PH患者的6 MWD[MD=24.32,95%CI(7.52,41.12),P=0.005]、mPAP[MD=-2.74,95%CI(-4.32,-1.25),P<0.001]及PASP[MD=-5.63,95%CI(-9.18,-2.07),P=0.002],不能改善Borg呼吸困难指数[MD=-0.11,95%CI(-1.15,0.93),P=0.836]、SGRQ评分[MD=-7.14,95%CI(-17.55,3.26),P=0.178]及SF-36评分[MD=2.59,95%CI(-1.65,6.83),P=0.232],同时增加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RR=2.28,95%CI(1.29,4.02),P=0.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PDE5i可有效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相关PH,且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以上发现可能需要更多相关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