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骨水泥(PMMA/CPC)与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美超 张红军 +4 位作者 张中卒 徐海涛 屈一鸣 廖娟 邵高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5-662,共8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中采用混合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1∶1]与单独采用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中采用混合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1∶1]与单独采用PMM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1-8月在我科行PVP手术满2年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9例,其中36例填充物为混合骨水泥(混合组),33例填充物为PMMA(PMM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并发症(临近椎体骨折和骨水泥渗漏)以及放射学指标(椎体矢状指数和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期随访未出现严重的后凸畸形。混合组和PMMA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椎体分布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方面,混合组低于PMMA组(11.1%vs 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在骨水泥渗漏方面,混合组的渗漏多于PMMA组(27.8%vs 1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同时,随访CT发现混合填充物在椎体中有部分被骨组织吸收替代。结论 PVP采用混合骨水泥治疗OVCF安全有效,且混合骨水泥在减少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水泥 磷酸钙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