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CH PET/CT在原发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费子航 王政杰 +1 位作者 勾亚婷 庞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HPT 22例)。通过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生化指标、^(18)F-FCH PET/CT显像参数及其诊断效能等方面的差异,比较^(18)F-FCH PET/CT相关参数在PHPT与SHPT间的差异,同时探讨临床生化指标与PET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MTV总和、TLFM总和在PHPT与SHP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18)F-FCH PET/CT检测PHPT更具优势,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6.8%和74.6%)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和89.8%)均高于SHPT。血磷水平、SUV_(mean)总和鉴别诊断PHPT与SPHT的效能优于其他指标,其截断值分别为1.175(AUC=0.918)、3.4(AUC=0.8417)。PTH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等PET参数存在正相关性,其余临床指标与PET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在PHPT与SHP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ET/CT影像参数对PHPT的检测效能明显高于SHPT。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18)F-FCH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估胫股关节形态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影响
2
作者 王静宇 袁亮 +4 位作者 林小慧 杨海涛 吕云云 陶奉明 李晓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8-1064,共7页
目的:通过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探究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形态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撕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膝关节MRI平... 目的:通过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探究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形态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撕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膝关节MRI平扫检查的患者,最终选择81例ACL完全撕裂患者(病例组)和82例ACL正常患者(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股骨和胫骨相关解剖学参数,包括髁间窝高度(intercondylar notch height,INH)、髁间窝宽度(intercondylar notch width,INW)、股骨髁宽度(notch width,NW)、髁间窝角(intercondylar notch angle,INA)、股骨内侧髁宽度(medial condyle width,MCW)、股骨内侧髁前后径(medial condyle length,MCL)、股骨外侧髁宽度(lateral condyle width,LCW)、股骨外侧髁前后径(lateral condyle length,LCL)、胫骨内侧平台宽度(medial tibial plateau width,MPW)、胫骨内侧平台前后径(medial tibial plateau length,MPL)、胫骨外侧平台宽度(lateral tibial plateau width,LPW)、胫骨外侧平台前后径(lateral condyle length,LPL)、胫骨髁间嵴角(intercondylar eminence angle,IEA)、内侧胫骨平台角(medial tibial plateau angle,MPA)、外侧胫骨平台角(lateral tibial plateau angle,LPA),计算髁间窝宽度指数(intercondylar notch width index,NWI),采用MCW/LCW、MCL/LCL、MPW/LPW、MPL/LPL描述股骨及胫骨内外侧骨形态学的相对差异,采用MCL/MPL、LCW/LPW、LCW/LPW、LCL/LPL、INA/IEA描述胫股关节之间的一致性;对2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s联合建模,并行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结果:①病例组患者INW、NWI、INA、MCL/MPL小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MCL、MPL、MPW、MCL/LCL、MPL/LPL大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MCL/MPL、NWI是ACL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CL/MPL、NWI及联合模型对ACL撕裂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72、0.671、0.734;③2组患者NW、INH、MCW、LCW、LCL、LPW、LPL、MCW/LCW、MPW/LPW、MCW/MPW、LCW/LPW、LCL/LPL、INA/IEA、IEA、MPA、L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股关节形态与ACL撕裂具有相关性;MCL/MPL越大,NWI越小,ACL撕裂的危险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胫股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多平面重建术前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入路的可行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海 郭亮 +4 位作者 李晓兰 邓小丽 陈思浩 袁亮 叶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3-937,共5页
目的通过CT MPR评估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C2PSP)入路的可行性。方法对250例(500侧)患者头颈部CTA扫描数据行MPR,测量骨参数椎弓根直径(D)、椎弓峡部厚度(T)、内侧高度(H),动脉参数枢椎段椎动脉(IAVA)走行偏移方向[外侧(L)、垂直(N)... 目的通过CT MPR评估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C2PSP)入路的可行性。方法对250例(500侧)患者头颈部CTA扫描数据行MPR,测量骨参数椎弓根直径(D)、椎弓峡部厚度(T)、内侧高度(H),动脉参数枢椎段椎动脉(IAVA)走行偏移方向[外侧(L)、垂直(N)、内侧(M)];IAVA骑跨程度[下方(b)、之间(w)、上方(a)]。计算椎弓根狭窄、高骑动脉(HRVA)和IAVA分型发生率,并分析椎弓根狭窄、HRVA、IAVA分型及枢椎椎动脉沟(C2VAG)损伤的关系。结果椎弓根狭窄和HRVA分别为14.40%(72/500)和24.60%(12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84,P<0.001)。模拟C2PSP损伤C2VAG的发生率为19.40%(97/500)。椎弓根狭窄和HRVA患者中模拟C2PSP损伤C2VAG的发生率高于无椎弓根狭窄和无HRVA患者(P均<0.001)。椎弓根狭窄与HRVA同时伴发58侧(58/500,11.60%)。椎弓根狭窄、HRVA及C2VAG损伤在IAVA各型中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均以M-a型最多,分别为55.56%(40/72)、46.34%(57/123)、48.45%(47/97)。结论 C2VAG损伤多发于椎弓根狭窄、HRVA或IAVA M-a型的患者;MPR可综合评估骨性和动脉参数,为C2PSP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 螺钉植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血管脂肪瘤影像表现一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小丽 侯雪 +2 位作者 闫东 刘宝岳 程晓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78-779,共2页
患者,男,44岁,因“腰骶部疼痛3个月,加重伴疼痛1个月”入北京积水潭医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腰骶部疼痛,平卧症状不明显,行走后疼痛加重。入院查体:腰骶部无肿胀畸形,无红肿压痛。辅助检查:2015年3月13日CT示骶1右侧见类圆形溶骨性骨质破... 患者,男,44岁,因“腰骶部疼痛3个月,加重伴疼痛1个月”入北京积水潭医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腰骶部疼痛,平卧症状不明显,行走后疼痛加重。入院查体:腰骶部无肿胀畸形,无红肿压痛。辅助检查:2015年3月13日CT示骶1右侧见类圆形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晰,大小约29 mm×26 mm×25 mm,其内密度不均,内见脂肪密度及条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70~10 Hu,增强扫描见不均匀条状强化,强化区软组织影CT为53 Hu(图1A^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脂肪瘤 骶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2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小丽 闫东 +2 位作者 刘宝岳 程晓光 陈思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1,共2页
1病例简介病例1,女,3岁,主诉:左膝酸胀伴功能受限3个月。体格检查:左膝关节功能受限。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左膝关节正侧位片、CT及MRI示股骨远端骨骺及干骺端骨质破坏(图1A^E)。行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 1病例简介病例1,女,3岁,主诉:左膝酸胀伴功能受限3个月。体格检查:左膝关节功能受限。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左膝关节正侧位片、CT及MRI示股骨远端骨骺及干骺端骨质破坏(图1A^E)。行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lioma,KHE)(图1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CT引导下不同进针路径经皮肺穿刺活检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廖如云 江宇 +3 位作者 李晓兰 袁亮 隆金洋 陈思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进针路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部病变患者,根据规划进针路径是否与床面垂直分为垂直床面(PT)组与非垂直床面(NPT)组,是否与体表垂直分为垂直体表(PB)组与非...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进针路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部病变患者,根据规划进针路径是否与床面垂直分为垂直床面(PT)组与非垂直床面(NPT)组,是否与体表垂直分为垂直体表(PB)组与非垂直体表(NPB)组,测量各组实际进针路径与规划路径间的偏移角度、针尖偏移距离及进针深度,统计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术后气胸、针道出血例数。结果86例中,83例(83/86,96.51%)获得、3例未获明确病理诊断。术后气胸发生率12.79%(11/86),针道出血发生率33.72%(29/86)。实际进针时,各组角度均有不同程度偏移,PT组偏移角度小于NPT、PB、NPB组,针尖偏移距离小于NPT及PB组(P均<0.05);各组穿刺时间、进针深度、穿刺次数及术后气胸、针道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发生气胸与未发生气胸者之间,进针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针道出血与未出血者间进针深度、穿刺时间及穿刺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偏移角度与进针深度呈负相关(r=-0.37,P<0.01),针尖偏移距离与进针深度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时,使患者处于倾斜位,选择垂直于床面且进针较短的穿刺路径有助于减少偏移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针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MRI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小丽 杨莉 +1 位作者 陈思浩 袁亮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8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中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及频率选择饱和法(frequency-selective saturation,FS)脂肪抑制T2WI序列在评估骨质疏松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腰椎MRI及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 目的探讨常规MRI中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及频率选择饱和法(frequency-selective saturation,FS)脂肪抑制T2WI序列在评估骨质疏松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腰椎MRI及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骨密度测定的88例受检者资料,根据DXA骨密度结果分为正常组、骨质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另外,骨质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又归为骨质异常组。分析腰1至腰4椎体矢状面T2WI及FS-T2WI的信号强度差值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对骨质异常的诊断效能。结果各组信号差值分别为:正常组为103.95±34.08,骨质减少组为193.46±38.35,骨质疏松组为206.80±34.72,骨质异常组为202.65±35.99。正常组、骨质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9,P<0.01),骨质减少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正常组与异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信号差值=156.15时,区分骨质正常与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8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93.0%。结论常规MRI T2WI及FS-T2WI图像信号差值能通过检测骨髓脂肪组织含量间接反映骨质情况,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 频率选择饱和法 T2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