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锻炼通过调节自噬改善睡眠剥夺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1
作者 郭珊 唐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66,共7页
目的:自噬失调导致的神经元坏死是睡眠障碍引发认知功能降低的关键机制,体育锻炼是改善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但相关机制尚有待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对睡眠障碍相关自噬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C57BL/6雄性小鼠,采用睡眠剥夺模... 目的:自噬失调导致的神经元坏死是睡眠障碍引发认知功能降低的关键机制,体育锻炼是改善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但相关机制尚有待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对睡眠障碍相关自噬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C57BL/6雄性小鼠,采用睡眠剥夺模拟睡眠障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CON)组、运动对照(exercise,EX)组、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组及运动干预(EX+SD)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小鼠认知功能,HE染色及透射电镜评估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显著延长小鼠寻找隐藏平台的时间(P=0.000)、减少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P=0.000);形态学分析发现,睡眠剥夺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发生变性、出现细胞核固缩(P=0.000),而神经元超微结构中自噬体增加(P=0.000);蛋白免疫印迹发现,睡眠剥夺小鼠海马中Beclin-1(P=0.000)、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P=0.000)和p62(P=0.000)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体育锻炼可抑制睡眠剥夺诱导的Beclin-1(P=0.01)、LC3Ⅱ(P=0.018)和p62(P=0.036)上调,减少神经元中的自噬体数目(P=0.001),减轻神经元形态学损伤(P=0.002),改善实验小鼠认知行为学异常。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可诱发自噬启动,但自噬通量受阻,这可能是导致神经元损伤和认知障碍的重要病理环节,而运动锻炼可促进自噬流通畅、减轻神经元损伤和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睡眠剥夺 体育锻炼 认知功能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MR6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侵袭 被引量:4
2
作者 梁霄 陈虹宇 彭雪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目的 探究肌微管素相关蛋白6(myotubularin-related protein 6,MTMR6)对人肝癌细胞(HepG2)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GEO数据库中通过分析肝癌组织与非癌肝组织的测序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MTMR6,随后从癌症基因组图谱(... 目的 探究肌微管素相关蛋白6(myotubularin-related protein 6,MTMR6)对人肝癌细胞(HepG2)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GEO数据库中通过分析肝癌组织与非癌肝组织的测序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MTMR6,随后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对MTMR6与通路相关性评分进行Spearman分析,最后通过Genemania数据库分析MTMR6与信号通路蛋白的互作关系。比较MTMR6在人正常肝细胞系(LO-2)和肝癌细胞系(Huh-7和HepG2)中的蛋白表达情况;选取HepG2作为研究对象,沉默或过表达MTMR6基因,运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MTMR6、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 MTMR6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且MTMR6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呈正线性相关(P<0.01),MTMR6与PI3K、AKT、mTOR蛋白之间存在互作关系。与LO-2和Huh-7细胞相比,MTMR6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将HepG2细胞中MTMR6基因过表达,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1),而将HepG2细胞中MTMR6基因沉默,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沉默MTMR6基因导致PI3K、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MMP-2和MMP-9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过表达MTMR6则促进PI3K、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MMP-2和MMP-9表达水平升高(P<0.01)。使用特异性PI3K抑制剂LY294002阻断PI3K/AKT/mTOR通路下调MMP-2、MMP-9表达(P<0.01),但对MTMR6表达无影响。结论 MTMR6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发生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微管素相关蛋白6 PI3K AKT MTOR HEPG2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液及脑脊液相关炎性因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玲 陈莉芬 余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相关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50例为PD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血液和脑脊液,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TNF...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相关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50例为PD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血液和脑脊液,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TNF-α、IFN-γ水平变化。结果 PD组患者血清IL-1β[(19.35±7.91)mg/L vs(1.99±2.81)mg/L]、IL-6[(279.58±68.51)mg/L vs(25.43±18.29)mg/L]、TNF-α[(376.81±79.28)mg/L vs(159.53±121.5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脊液中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不同病程和严重程度患者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炎性因子水平与病情及病程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血液 脑脊髓液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SSA、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文高 洪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2-1826,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和降香)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和降香)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替米沙坦和芪参益气滴丸)和对照组(替米沙坦),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注射降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SSA、IL-6及TNF-α等指标的改变。停服芪参益气滴丸继续替米沙坦等治疗6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两组治疗后BP、FBG、HbA1c、血清SAA、IL-6、TNF-α、SCr、尿β2-MG及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的BP、FBG、SCr、HbA1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SAA、IL-6、TNF-α、尿β2-MG、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停服芪参益气滴丸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上述指标仍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能有效、持久地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其肾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炎症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替米沙坦 糖尿病肾病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BS过表达对Aβ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梦洁 陈秋霞 +5 位作者 高丹 乔沛丰 赵丰丽 晏宁 张华 晏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750-1754,共5页
目的探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过表达对Aβ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向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注射慢病毒构建CBS过表达模型,以空载病毒作阴性对照。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 目的探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过表达对Aβ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向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注射慢病毒构建CBS过表达模型,以空载病毒作阴性对照。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认知功能,敏感硫电极、免疫组化测定海马组织H2S、CBS、Aβ1-42含量。结果 1过表达CBS组小鼠脑组织内H2S含量显著增加(P<0.05);2过表达CBS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3过表达CBS组小鼠脑组织内Aβ1-42含量明显降低(P<0.01),所形成老年斑的数量和大小明显减少。结论增加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CBS表达含量可减少Aβ1-42生成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硫化氢 胱硫醚-β-合酶 Β淀粉样蛋白 认知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递增速率影响正常人心肺运动试验峰值呼吸交换率的初步观察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费家玥 孙兴国 +5 位作者 于辉 张也 葛万刚 李浩 邓维 赵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3687-3692,共6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在不同功率递增速率下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峰值呼吸交换率(RER)的影响,以探讨峰值RER能否作为判定受试者达到最大极限运动状态的依据和停止运动的指征。方法2016年10—12月选取6例在中国医学科学... 目的观察正常人在不同功率递增速率下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峰值呼吸交换率(RER)的影响,以探讨峰值RER能否作为判定受试者达到最大极限运动状态的依据和停止运动的指征。方法2016年10—12月选取6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习工作、无任何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CPET实验室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CPET。先后在两个不同工作日的同一时间段,分别在第1天直接用10 W/min完成低功率递增速率CPET;次日根据健康志愿者的年龄、性别和其预计值等,以30~60 W/min完成高功率递增速率CPET。分别计算并比较两次CPET的核心指标[运动时间,峰值运动时的呼吸交换率(RER)、摄氧量(O_2)、功率负荷(WR)、心率(HR)和脉搏(O_2P)、无氧阈(AT)、二氧化碳通气有效性平均90s最低值(V·E/V·CO_2-lowest 90s)和摄氧有效性峰值平台(OUEP)]和CPET各时段的RER。结果低功率递增速率CPET运动时间长于高功率递增速率CPET[(1 133±150)s与(491±81)s,P<0.001)],峰值RER、峰值WR低于高功率递增速率CPET[(1.13±0.08)与(1.31±0.14),P=0.004;(157±25) W/min与(212±48)W/min,P=0.010]。两次CPET在静息期、热身期和AT时R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功率递增速率CPET峰值时RER低于高功率递增速率CPET(P<0.05)。结论正常人选择不同的功率递增速率能显著地改变CPET的峰值RER。CPET临床实施中,既不能机械地以达到某个特定RER值作为停止运动的标准,也不能以峰值RER未达到某个特定值来否定受试者的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的CPET为极限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试验 呼吸交换率 功率递增速率 心肺运动试验 终止运动标准 安全与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狭窄和血尿酸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亚伦 宋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71-2072,共2页
进展性脑梗死( PCI )占急性脑梗死的20%~40%[1],常常发生在6 h ~7 d[2],临床上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既往对 PCI 相关危险因素报道较多,对血尿酸水平和颅内大动脉狭窄与 PCI相关性的报道甚少。故笔者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颅内血管狭窄 血尿酸水平 相关性 相关危险因素 急性脑梗死 PCI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TRAQ技术筛选儿童皮质发育障碍性癫痫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1
8
作者 覃璐 杨轶轩 +2 位作者 晏宁 陈阳美 陈莉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00-1405,共6页
目的筛选、鉴定儿童皮质发育障碍性癫痫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以儿童皮质发育障碍性癫痫脑组织、脑外伤术后的儿童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为对象,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 TRAQ)、双向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2D-LC-MS/MS)鉴定儿童皮... 目的筛选、鉴定儿童皮质发育障碍性癫痫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以儿童皮质发育障碍性癫痫脑组织、脑外伤术后的儿童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为对象,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 TRAQ)、双向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2D-LC-MS/MS)鉴定儿童皮质发育障碍性癫痫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对所获得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候选蛋白,最后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这些候选蛋白在儿童皮质发育障碍性癫痫中的表达。结果共鉴定出153种差异表达蛋白(64种蛋白上调,89种蛋白下调)。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提示这些差异性蛋白主要参与酶催化活性的调节,蛋白质功能相互作用网状图发现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α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ulin,A2M)、三磷酸腺苷酶(ATPase,ATP6V1A)、波形蛋白(vimentin,VIM)处于网状图的交叉点。运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验证,发现这5种蛋白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质谱结果一致(P<0.05)。结论采用i TRAQ结合2DLC-MS/MS技术,能有效地筛选出儿童皮质发育障碍性癫痫中差异表达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发育障碍 癫痫 蛋白质组学 ITRAQ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皂苷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哲 崔小川 +2 位作者 周高峰 孙红旭 唐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8-404,共7页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对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18只,随机均分为远志皂苷治疗组(连续8周每天腹腔注射8 mg/kg远志皂苷)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8周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对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18只,随机均分为远志皂苷治疗组(连续8周每天腹腔注射8 mg/kg远志皂苷)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8周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选取同月龄野生型小鼠9只作为野生型对照组(连续8周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8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脑内海马区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表达,硫黄素染色检测海马区老年斑水平,ELISA检测海马区β-淀粉样多肽(Aβ42)含量,Western blotting分析海马区PSD-95表达水平以及tau蛋白Ser231、Ser214、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自第2天起较野生型对照组小鼠明显延长(P<0.05);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自第3天起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在前4天无明显改变(P>0.05),在第5天时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空间搜索实验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定位目标位置花费时间较野生型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定位目标位置时间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改变(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较野生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大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改变(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海马PSD-95相对含量低于野生型对照组(P<0.05);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海马PSD-95相对含量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但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海马区内老年斑数量明显减少(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海马区内Aβ42含量明显减少[(2.859±0.864)ng/mg vs.(5.154±0.735)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海马tau蛋白Ser231、Ser214、Ser396位点磷酸化水平高于野生型对照组(0.947±0.131 vs.0.540±0.076、0.832±0.161 vs.0.305±0.088、0.819±0.053 vs.0.338±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脑组织tau蛋白Ser231、Ser214、Ser396位点磷酸化水平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568±0.051 vs.0.947±0.131、0.472±0.094 vs.0.832±0.161、0.452±0.071 vs.0.819±0.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志皂苷治疗组小鼠海马tau蛋白Ser214、Ser396位点磷酸化水平高于野生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志皂苷可上调AD小鼠PSD-95表达并改善认知损伤,其途径可能是通过减少Aβ沉积及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远志皂苷 认知功能 AΒ沉积 TAU蛋白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董艳 刘刚 +1 位作者 张力 唐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emodi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大黄素组和大黄素+LPS组。大黄素组和大黄素+LPS组在建模前30min给予20mg/kg大黄素预处理,其余两... 目的探讨大黄素(emodin)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大黄素组和大黄素+LPS组。大黄素组和大黄素+LPS组在建模前30min给予20mg/kg大黄素预处理,其余两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剂,LPS组和大黄素+LPS组用15mg/kgLPS刺激,其余两组在此期间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LPS注射后18h处死动物,采集脑组织和血浆标本。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检测血浆S100β蛋白表达以评估颅脑损伤程度,比色定量法检测脑组织中乳酸(LA)以评估代谢紊乱程度,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评估全身炎性反应的程度,ELISA法检测血浆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表达以评估神经炎性反应程度,比色定量法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以评估脑内乙酰胆碱(Ach)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出现明显脑组织病理损伤,大黄素组未出现明显脑组织病理损伤;与LPS组相比,大黄素+LPS组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LPS组脑组织中Ach-E和LA水平[分别为(1.09±0.10)U/mg protein、(0.35±0.03)mmol/g prote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4±0.09)U/mg protein、(0.16±0.03)mmol/gprotein,P<0.05];LPS组血浆中S100β、IL-6、TNF-α及NSE水平[分别为(0.52±0.06)ng/ml、(4207.23±90.76)pg/ml、(355.62±6.88)pg/ml、(9.02±0.78)ng/ml]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8±0.05)ng/ml、(501.60±74.18)pg/ml、(157.41±10.65)pg/ml、(5.41±0.89)ng/ml,P<0.05],而大黄素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大黄素+LPS组血浆中S100β[(0.44±0.06)ng/ml]、IL-6[(1479.50±50.53)pg/ml]、TNF-α[(213.48±9.19)pg/ml]、NSE[(6.74±1.12)ng/ml]水平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中L A[(0.25±0.03)mmol/gprotein]和Ach-E[(0.87±0.07)U/mgprotein]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素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和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炎症 脓毒症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髓鞘修复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若兰 谢友红 +2 位作者 晏宁 穆建坤 贺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04-1311,共8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介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1)、髓鞘碱性蛋白(MBP)、NG2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介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1)、髓鞘碱性蛋白(MBP)、NG2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3只SPF级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模型组、rTMS组、假手术组,每组21只,3组分别按术后1、3、10 d各分7只。模型组、rTMS组使用线栓法制备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tMCAO)模型,模型组建模成功后自然恢复,rTMS组建模成功后每24 h介入高频rTMS治疗,干预10 d。使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rTMS对大鼠运动功能影响。各组分别于建模成功后第1、3、10天取脑,通过对NG2、髓鞘碱性蛋白(MBP)进行免疫组织化染色,观察缺血侧纹状体中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增殖以及髓鞘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Olig1、MBP、NG2的表达量。结果rTMS降低tMCAO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rTMS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rTMS促进tMCAO后OPC的增殖和分化,其中rTMS组的NG2表达在第1、3、10天均高于模型组(P<0.05);Olig1表达在第3、10天高于模型组(P<0.05)。rTMS促进脑组织缺血后的髓鞘修复,模型组MBP表达始终低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后rTMS组MBP表达在10 d时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急性期rTMS治疗可促进OPC增殖和髓鞘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局灶性脑缺血 髓鞘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