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钛网在口腔种植骨增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季平 杨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一直以来是口腔种植修复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临床难点技术问题之一。近年来,钛网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固定支持作用在GBR治疗中应用广泛,但传统成品钛网无法完全贴合牙槽骨形态,易导致黏... 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一直以来是口腔种植修复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临床难点技术问题之一。近年来,钛网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固定支持作用在GBR治疗中应用广泛,但传统成品钛网无法完全贴合牙槽骨形态,易导致黏膜或伤口撕裂、钛网暴露等并发症。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omputer aided design,CAD/CAM)技术设计制作特定形状、厚度及孔隙大小的个性化钛网,在拥有传统钛网优点的同时更加贴合骨缺损部位,极大缩短手术时长及降低钛网暴露率,尤其适用于大面积、解剖形态复杂的骨缺损病例。本文就个性化3D打印钛网在口腔种植骨增量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钛网 骨增量 引导骨再生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风险筛查指导干预模式在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田境 胡琼 +1 位作者 粟洪艳 李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指导干预模式在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1年1~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择期外科手术的110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于围手术期开展常规...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指导干预模式在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1年1~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择期外科手术的110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于围手术期开展常规饮食护理指导,观察组56例患者于围手术期开展营养风险筛查指导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生活质量、营养指标、切口愈合情况和住院时间等。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存在营养风险的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当日和术后2周,2组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入院24 h,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组在术后2周的上述营养指标均高于手术当日,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2周,2组的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指导干预模式可降低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不良风险,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切口愈合,并改善营养指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围手术期 营养风险筛查指导干预模式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CT活体观察大鼠牙齿移动及复发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小淋 杨凤雪 +1 位作者 戴红卫 周建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Micro-CT活体扫描连续观察不同矫治力引起的牙齿移动及复发的规律。方法:选择10周龄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对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分别施加20g、50g、100g的矫治力,持续加载14d后卸载。在加力后的0、3、7、10、14d和停止加力后... 目的:Micro-CT活体扫描连续观察不同矫治力引起的牙齿移动及复发的规律。方法:选择10周龄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对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分别施加20g、50g、100g的矫治力,持续加载14d后卸载。在加力后的0、3、7、10、14d和停止加力后3、7、10、14、28、42d用Micro-CT对大鼠进行活体扫描,测量每个时间点牙齿移动的距离。结果:在加力后的0-3d各组的磨牙都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第3-10天,牙移动缓慢,第10天时20g和100g组移动距离快速增加。20g组在矫治力去除后的0-3d复发最多,50g和100g组在0-7d复发最多,28d几乎完全复发。结论:加载矫治力后牙齿呈现快速、缓慢、快速的移动规律,且轻力引起的牙移动更多。拆除加力装置的初期复发的最快,牙齿移动距离越大,复发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活体 牙齿移动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永凯 叶国 +1 位作者 向学熔 张浩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传统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的基础上联合应用Nd:YAG激光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方法通过选择3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以龈上洁治后1周为基线,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择左右侧作为A组(对照组)单纯龈下刮治及根面平... 目的:研究传统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的基础上联合应用Nd:YAG激光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方法通过选择3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以龈上洁治后1周为基线,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择左右侧作为A组(对照组)单纯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组和B组(实验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Nd:YAG激光治疗组。术后即刻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让患者对治疗产生的疼痛度进行评分;基线和治疗后1月、3月由另一名单盲牙周医师进行牙周指数的测量,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 achment loss,C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激光治疗组的VAS值(1.66?0.74)明显低于对照组(4.81±0.59),p<0.01;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患牙PD、CAL及BI指数及牙齿松动度于治疗后1月、3月相对于基线均有明显降低,激光组的PD和CAL指数在治疗后3月相对于治疗后1月有持续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d:YAG激光与常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相结合能有效提高侵袭性牙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同时改善治疗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YAG激光 侵袭性牙周炎 龈下刮治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板联合超激光及护理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段小燕 陈军 李艳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0,共3页
探究咬合板联合超激光及护理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的临床效果。将96例TM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8例)和实验组(n=48例)。对照组采取咬合板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激光照射。治疗3个月后,采用颞下... 探究咬合板联合超激光及护理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MD)的临床效果。将96例TM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8例)和实验组(n=48例)。对照组采取咬合板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激光照射。治疗3个月后,采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ion指数法),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状况及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2.9%,实验组总有效率95.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板联合超激光及护理治疗TMD,能缩短治疗时间,缓解TMD的各种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超激光照射 护理 Frictio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建立的难点与改善方案 被引量:4
6
作者 季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稳定的软组织封闭对于防止微生物入侵,维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由上皮附着与结缔组织附着两部分构成,与天然牙相比附着较弱,易被外界干扰因素破坏,增加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促进种植体周软组织封... 稳定的软组织封闭对于防止微生物入侵,维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由上皮附着与结缔组织附着两部分构成,与天然牙相比附着较弱,易被外界干扰因素破坏,增加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促进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形成并保持稳定对于维持种植体长期成功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种植体软组织封闭难以建立并维持稳定的原因,并总结目前用以促进软组织封闭的主要方法,以期为种植领域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软组织封闭 上皮附着 结缔组织附着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硅橡胶转移技术对间接粘结托槽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韩仪 董妮 +2 位作者 冯格 邓锋 张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接粘结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双层硅橡胶转移技术完成托槽从工作模型到牙面转移后托槽粘结的准确性,评价间接粘结技术对唇侧矫治托槽定位的影响,优化与简化间接粘结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 目的探讨间接粘结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双层硅橡胶转移技术完成托槽从工作模型到牙面转移后托槽粘结的准确性,评价间接粘结技术对唇侧矫治托槽定位的影响,优化与简化间接粘结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恒牙期正畸患者100例,其中拔牙组50例,非拔牙组50例,均采用间接粘结技术粘接唇侧矫治托槽,分别各测量3次托槽粘接在工作模型上的线距和角度,采用双层硅橡胶技术转移托槽到牙面后托槽的线距和角度,并运用SPSS13.0软件对前后同一测量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用间接粘接的唇侧托槽在用硅橡胶技术转移后,牙齿上实际位置的线距测量差值从―0.25mm到0.18mm,轴倾角角度测量差值从―2.7°到2.8°,托槽在垂直向、水平向以及角度的位置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接粘接技术能准确定位托槽,同时双层硅橡胶转移托盘能够把托槽精确地转移到患者的牙面上,为临床操作寻求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唇侧托槽转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粘结技术 唇侧 托槽定位 精确度 双层硅橡胶转移技术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的3D打印个性化钛网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白丽云 季平 +3 位作者 李显 李林林 高慧 王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不同厚度的个性化钛网在承力时其应力形变分布,为颌骨大面积缺损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提供生物力学指导。方法:选择1例32-42牙列缺损并且伴大面积颌骨缺损的患者,提取其颌骨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设计不同厚度... 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不同厚度的个性化钛网在承力时其应力形变分布,为颌骨大面积缺损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提供生物力学指导。方法:选择1例32-42牙列缺损并且伴大面积颌骨缺损的患者,提取其颌骨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设计不同厚度的个性化钛网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0.3、0.4、0.5mm三种不同厚度钛网的在承力时其应力形变分布。结果:随着钛网厚度的增加,钛网的应力形变均呈下降趋势,钛钉所受到的应力与钛网厚度无关,最大应力值均为260 MPa。结论:0.3mm厚度的钛网所能够承受的力量较小,对于较大面积的骨组织缺损特别是在后牙区域可能无法满足临床需求。0.4、0.5mm的钛网应力值在安全等效应力范围内,强度足够,可满足临床需要。考虑到厚度越厚对黏膜的刺激性越大,因此,0.4mm厚度的钛网更适用于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三维重建 个性化钛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方案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木志翔 刘婷 +2 位作者 陈陶 王超 黄元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以4颗种植体支持的两种固定修复方案的优劣。方法:建立方案模型:常规组模型为临床all-on-4方案,即2颗种植体垂直植入上颌骨的侧切牙区,另2颗种植体倾斜45°植入第二前磨牙区;而改良组模型...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以4颗种植体支持的两种固定修复方案的优劣。方法:建立方案模型:常规组模型为临床all-on-4方案,即2颗种植体垂直植入上颌骨的侧切牙区,另2颗种植体倾斜45°植入第二前磨牙区;而改良组模型与前者的区别是在第二前磨牙区应用两颗短植体的垂直植入取代前者的倾斜植入。随后通过加载不同的载荷条件(条件一:倾斜载荷于切牙区;条件二:倾斜载荷于磨牙区)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在两种载荷条件下,常规组及改良组中上颌骨及种植体的应力峰值均未超过其屈服强度。但在颌骨上,相较于改良组,常规组显示出更为集中的应力分布。结论:两种方案均可用于无牙颌上颌骨的修复重建。与常规all-on-4方案相比,改良组在上颌骨上表现出更为理想的von-Mises应力分布。上述结果为种植支持式全口固定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生物力学角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n-4 短植体 倾斜植体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色方案对复合树脂双层修复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洋阳 韦家强 +1 位作者 王璐 徐镔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牙釉质/牙本质树脂配色方案对复合树脂双层修复颜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个品牌(Z350,NG)按照牙釉质色与牙本质色一致(方案1),牙本质色比牙釉质色加深一个色号(方案2),牙釉质色统一为A3色(方案3)3种配色方案制作釉质层1.... 目的:研究不同牙釉质/牙本质树脂配色方案对复合树脂双层修复颜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个品牌(Z350,NG)按照牙釉质色与牙本质色一致(方案1),牙本质色比牙釉质色加深一个色号(方案2),牙釉质色统一为A3色(方案3)3种配色方案制作釉质层1.0mm厚双层修复树脂试样,分光光谱仪测量获取试样颜色参数并计算与Vita经典比色板的色差(ΔE)。结果:2种树脂品牌及3种配色方案的ΔE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Z350的ΔE值均小于NG。对于A1色,方案一的△E值最小;对于A2色,方案1、2的ΔE值小于方案3。结论:对于釉质层1.0mm厚的树脂双层修复,Z350颜色与比色板颜色更接近;对于A1色,牙釉质色与牙本质色一致的传统配色方案与A1色比色板颜色最接近;对于A2色,传统方案与牙本质色比牙釉质色深一个色号的配色方案与A2色比色板颜色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双层修复 配色方案 分光光谱仪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聚己内酯单分散电喷微球的制备与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雪 邵华英 +1 位作者 张琼月 吴小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3,共7页
用静电喷雾法制备单分散性良好、亲水性的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聚己内酯(PEG-b-PCL/PCL)电喷微球。将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PEG-b-PCL)、聚己内酯(PCL)与氯仿混合磁力搅拌3 h后,采用静电喷雾的方法,以双亲(PEG-b-PCL)含量、流速、电压为... 用静电喷雾法制备单分散性良好、亲水性的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聚己内酯(PEG-b-PCL/PCL)电喷微球。将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PEG-b-PCL)、聚己内酯(PCL)与氯仿混合磁力搅拌3 h后,采用静电喷雾的方法,以双亲(PEG-b-PCL)含量、流速、电压为变量,研究微球形态大小、粒径分布的变化,并研究微球亲水性随双亲含量的变化程度及微球在水中的分散性。双亲含10%~20%、流速1 mL/h、电压10 kV时能得到成球性佳、粒径5~6μm的单分散性良好的微球,粒径的变异系数为15%~21%;双亲含量增至30%,微球之间由较多的纤维连接;双亲含量由0增至20%时,接触角由126.2°±4.8°降至29.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改变双亲含量能有效改善微球的亲水性,同时,加入10%~20%双亲的微球在水中分散性佳,能形成均匀的混悬液。PEG-b-PCL/PCL能得到单分散、亲水性佳的微球,为进一步制备载药微球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 聚己内酯 单分散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技术优化纯钛义齿支架铸造参数
12
作者 童铃 王璐 +1 位作者 吴树洪 江晓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86,共2页
通过预测铸造参数对铸造缺陷的影响,应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ProCAST模拟铸造纯钛义齿支架的充型及凝固过程。结果表明:铸造成功率与铸造参数相关;通过对原铸造参数的改进,铸圈温度为150℃,铸造压力为0.2MPa时,保证了纯钛义齿支架的质量。
关键词 纯钛支架 铸造缺陷 铸造参数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