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修复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耘佟
李汶洋
向学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提取HucMSCs来源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鉴定其形态及大小,使用Western blot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提取HucMSCs来源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鉴定其形态及大小,使用Western blot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使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将外泌体(空白对照、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与BMSCs共培养,检测不同浓度的外泌体对BMSCs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选取SD大鼠通过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构建骨质疏松模型,在颅骨缺损模型建立的同时注射外泌体悬液,术后8周处死大鼠,取术区组织进行micro-CT扫描并进行骨量分析,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评价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潜能。结果: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HucMSCs来源外泌体形态及大小符合要求,表面蛋白标志物CD63及CD81表达均呈阳性。大鼠BMSCs表面标志物CD29高表达(99.86%)、CD90高表达(99.50%),CD45低表达(4.12%),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将60μg/mL的外泌体与BMSCs共培养5 d后细胞活力为对照组的(127.782±7.184)%(P=0.00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为对照组的(2.715±0.095)倍(P=0.003),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为对照组的(2.175±0.731)倍(P=0.140)。在OVX诱导的骨质疏松SD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修复中,micro-CT显示外泌体组相对于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骨愈合增加,骨量分析结果显示外泌体组骨组织比例为(11.000±1.708)%(P=0.008),骨小梁数目为(0.742±0.112)mm-1(P=0.014),骨小梁厚度为(0.175±0.008)mm(P=0.005),骨小梁间隙为(1.402±0.507)mm(P=0.022)。组织学结果显示新生骨的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为致密的板层样骨,有均匀的骨基质和骨陷窝。结论: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能够促进BMSCs的增殖活性及成骨向分化,具有修复骨质疏松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骨质疏松
颅骨缺损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修复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耘佟
李汶洋
向学熔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牙周科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口腔
医院
、口腔疾病
与生物医学
重庆市
重点
实验室
、重庆市
高校
市级
口腔
生物医学
工程
重点
实验室
颌面外一
科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
口腔
医院
、口腔疾病
与生物医学
重庆市
重点
实验室
、重庆市
高校
市级
口腔
生物医学
工程
重点
实验室
VIP中心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2071088)
重庆医科大学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W0095)。
文摘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提取HucMSCs来源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鉴定其形态及大小,使用Western blot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使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将外泌体(空白对照、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与BMSCs共培养,检测不同浓度的外泌体对BMSCs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选取SD大鼠通过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构建骨质疏松模型,在颅骨缺损模型建立的同时注射外泌体悬液,术后8周处死大鼠,取术区组织进行micro-CT扫描并进行骨量分析,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评价HucMSCs来源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潜能。结果:透射电镜及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HucMSCs来源外泌体形态及大小符合要求,表面蛋白标志物CD63及CD81表达均呈阳性。大鼠BMSCs表面标志物CD29高表达(99.86%)、CD90高表达(99.50%),CD45低表达(4.12%),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将60μg/mL的外泌体与BMSCs共培养5 d后细胞活力为对照组的(127.782±7.184)%(P=0.00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为对照组的(2.715±0.095)倍(P=0.003),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为对照组的(2.175±0.731)倍(P=0.140)。在OVX诱导的骨质疏松SD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修复中,micro-CT显示外泌体组相对于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骨愈合增加,骨量分析结果显示外泌体组骨组织比例为(11.000±1.708)%(P=0.008),骨小梁数目为(0.742±0.112)mm-1(P=0.014),骨小梁厚度为(0.175±0.008)mm(P=0.005),骨小梁间隙为(1.402±0.507)mm(P=0.022)。组织学结果显示新生骨的结构完整、层次清晰,为致密的板层样骨,有均匀的骨基质和骨陷窝。结论: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能够促进BMSCs的增殖活性及成骨向分化,具有修复骨质疏松骨缺损的能力。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骨质疏松
颅骨缺损
骨再生
Keywords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
osteoporosis
skull defect
bone regeneration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修复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研究
刘耘佟
李汶洋
向学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