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日间微创手术的麻醉前评估
1
作者 涂真真 徐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日间微创手术是日间手术的一种,麻醉前评估是确保儿童日间微创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日间微创手术的麻醉前评估既不能脱离日间手术的麻醉前评估,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常规日间手术的麻醉前评估。正确认识这一类日间手术的麻醉前评估,才... 日间微创手术是日间手术的一种,麻醉前评估是确保儿童日间微创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日间微创手术的麻醉前评估既不能脱离日间手术的麻醉前评估,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常规日间手术的麻醉前评估。正确认识这一类日间手术的麻醉前评估,才能在纳入和排除标准上做到既不过"松",也不过"严",充分发挥日间微创手术"日间"和"微创"的特点。儿童日间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就微创手术的麻醉而言,因患儿年龄小、气腹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大、留院观察时间短,导致手术麻醉的风险相对较高。本文旨在阐述儿童日间微创手术的麻醉前评估现状与发展、麻醉前评估时效性问题以及麻醉前评估内容的医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日间手术 微创 麻醉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四肢骨折术后早期运动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肖丹 李兰星 +2 位作者 林欣 李海粟 蒋小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探究学龄期儿童四肢骨折术后早期运动恐惧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骨科病房的16名四肢骨折患儿及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相关资料并凝练主题。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1... 目的:探究学龄期儿童四肢骨折术后早期运动恐惧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骨科病房的16名四肢骨折患儿及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相关资料并凝练主题。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10个副主题。①疼痛认知和灾难化思维:儿童疼痛感知与活动受限、家长疼痛感知与灾难化反应、不同身份间疼痛认知的交互影响;②诊疗教育与风险感知:再骨折风险感知与担忧、性格特征、问题求助与焦虑内化的关联、诊疗教育对风险感知的影响;③社会心理压力与自驱力:家庭成员对学业中断的态度、患儿的社交中断与媒介代偿、补偿性溺爱与患儿角色强化的相互影响、正向激励与患儿自驱力提升。结论: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儿童骨折术后早期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患儿的疼痛认知、性格特征以及康复需求向患儿及家长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与康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折手术 术后 恐动症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诱发儿童呛咳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斌兵 叶茂 +1 位作者 李大珍 柏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麻醉诱发患儿呛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2个月至15岁儿童197例,30 s内快速推注舒芬太尼1μg/kg,观察呛咳情况。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体表面积、舒芬太尼浓度和推注...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麻醉诱发患儿呛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2个月至15岁儿童197例,30 s内快速推注舒芬太尼1μg/kg,观察呛咳情况。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体表面积、舒芬太尼浓度和推注时间等可能影响呛咳的各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体表面积和舒芬太尼浓度6个因素未发现是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因素,推注时间是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主要相关因素。不同推注时间,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各反应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舒芬太尼诱发儿童呛咳受推注时间的影响,延长舒芬太尼的推注时间、减慢给药速度,应是临床控制呛咳反应发生的首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舒芬太尼 呛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高强聚焦超声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麻醉处理
4
作者 唐文 叶茂 +2 位作者 王珊 孔祥如 徐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超声疗法 肝母细胞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英 刘恩梅 +5 位作者 李渠白 罗征秀 赵华 袁小平 唐文 柏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58-1360,共3页
关键词 婴幼儿 纤维支气管镜 异丙酚 麻醉 呼吸道疑 难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纤支镜检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冯斌 刘巍 叶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782,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小儿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纤支镜检查术的1~3岁患儿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40):生理盐水组(NS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小儿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纤支镜检查术的1~3岁患儿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40):生理盐水组(NS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所有患儿检查前均雾化吸入2%盐酸利多卡因,Dex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给予1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NS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儿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鼻咽通气道给氧。分别记录麻醉后纤支镜进入前(T1)、进镜至咽部(T2)、进入声门(T3)、抵达隆突(T4)及第10分钟(T5)时的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RR)和无创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y blood pressure,MAP)、动脉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观察纤支镜检查期间有无呛咳、体动、声门痉挛、气道痉挛、严重缺氧、心肺复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记录患儿检查时间及苏醒时间,追加全身麻醉药的次数和剂量,离开手术室时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患儿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1比较,NS组T2、T3、T4及T5的MAP和T2、T3、T4的HR明显升高,Dex组在T4时MAP明显升高(P<0.05)。与NS组比较,Dex组T2、T3、T4及T5的MAP和T2、T3、T4的HR均明显降低(P<0.05);使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剂量以及追加次数明显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离室时PAED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静脉全身麻醉在婴幼儿纤支镜检查治疗且效果良好,获得更稳定的生命体征,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并降低术中不良事件的和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缩短检查和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小儿 纤支镜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亮 刘平元 +3 位作者 崔洁 陈贝贝 刘立正 唐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63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气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根据术中及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并通过比较两组患儿既往史...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63例行硬质支气管镜气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根据术中及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并通过比较两组患儿既往史、术前呼吸道感染率、异物存留时间、异物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效果等差异,分析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选263例患儿中31例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单因素分析提示,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儿比较,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患儿的术前呼吸道感染率更高,异物存留时间更长,手术时间更长,麻醉效果不佳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效果不佳(OR=11.07,95%CI:3.16~38.75)、术前有呼吸道感染(OR=2.99,95%CI:1.04~8.59)、手术时间越长(OR=1.07,95%CI:1.00~1.14)是儿童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手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麻醉效果不佳、术前合并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长的患儿,需警惕气道异物取出术围手术期发生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部分医院住院患者手术后疼痛现状的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金菊英 彭丽桦 +3 位作者 闵苏 李炜 徐颖 彭明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0-346,共7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住院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和治疗情况。方法:调查重庆地区18家医院在2015年3月18日0:00至3月21日0:00期间曾接受手术、且年龄≥9岁的住院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和治疗情况,调查在手术结束后48 h内完成。结果:实际调查患...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住院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和治疗情况。方法:调查重庆地区18家医院在2015年3月18日0:00至3月21日0:00期间曾接受手术、且年龄≥9岁的住院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和治疗情况,调查在手术结束后48 h内完成。结果:实际调查患者1 147例,实查率为98.12%。术后疼痛发生率约96.6%。调查当时各级医院总体中重度静息痛发生率18.3%,中重度运动痛发生率49.9%;术后曾经历的最剧烈静息痛和运动痛达到中重度的比例分别为42.0%和84.2%。其中,三级教学医院、三级非教学医院和二级医院手术患者术后最剧烈静息痛达中重度的比例分别为30.7%、42.5%和54.7%(P<0.01),最剧烈运动痛达中重度的比例分别为78.5%、80.7%和93.4%(P<0.01)。各级医院镇痛药物平均使用率77.8%,三级教学医院(81.6%)使用率高于三级非教学医院(74.4%)。三级教学医院多选择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消炎药联合镇痛,三级非教学医院和二级医院则以阿片类药物单一镇痛为主。各级医院镇痛方式均主要为患者自控镇痛,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结论:重庆地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其中三级教学医院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相对较低,以多种镇痛药物联合应用为主;而三级非教学医院和二级医院术后中重度疼痛较为普遍,以阿片类药物单一镇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勇刚 李洪波 +5 位作者 王刚 吴春 潘征夏 杨杰先 徐红珍 谭利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3-765,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8年4月行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172例。其中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充血性心力衰竭113例,低氧血症62例,其他危重情况5例...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8年4月行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172例。其中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充血性心力衰竭113例,低氧血症62例,其他危重情况5例。行根治手术149例,姑息手术23例。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15例,死亡率为8.7%(15/172)。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5h~31d(平均3.1±4.9d),ICU停留时间2~31d(平均5.8±2.5d)。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7例,肺不张12例,肺部感染35例,肺动脉高压危象5例,胸腔积液5例。随访2~73个月,晚期死亡2例,存活患儿心功能Ⅰ~Ⅱ级。结论: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是必要和可行的。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中成分输血与术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亮 陈贝贝 +3 位作者 崔洁 刘立飞 徐红珍 唐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患儿术中成分输血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028例接受CPB心脏直视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中成分输血与术后院内死亡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 02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患儿术中成分输血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028例接受CPB心脏直视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中成分输血与术后院内死亡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 028例患儿中,术后院内死亡45例(4.4%),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43例(13.9%),急性肾功能衰竭43例(4.2%),肺衰竭26例(2.5%),感染17例(1.7%),神经系统并发症28例(2.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PB时间、CPB最低温度、术后24 h儿童死亡风险(PRISM-Ⅲ)评分及术中红细胞输注量>中位输注量(20.3 ml/kg),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PB时间、术后24 h PRISM-Ⅲ评分、术后6 h纵膈引流量及术中红细胞输注量>20.3 ml/kg。结论:儿童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输注大量红细胞增加术后院内死亡及并发症风险,减少术中红细胞输注可能会改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术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并发症 体外循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舒芬太尼麻醉对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应激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涂然 王颖 +1 位作者 彭艳华 王寿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对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应激和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的患儿30例,年龄8~36月,体重5.8~14 kg,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15例(n=15),分别采用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对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应激和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的患儿30例,年龄8~36月,体重5.8~14 kg,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15例(n=15),分别采用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体外循环前、停机5 min、停机4 h、停机8 h和停机16 h测定血浆皮质醇、乳酸和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水平。结果:体外循环前,血浆皮质醇、乳酸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循环后,三项指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手术,能够更好地抑制应激反应,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应激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新生大鼠七氟烷麻醉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谭宇亭 刘兰 +2 位作者 廖芸茜 张攀 徐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0-606,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预处理对新生大鼠七氟烷(SEVO)麻醉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将新生6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ES组、SEVO组和SEVO+RES组。SEVO组及SEVO+RES组采用自制的麻醉箱将大鼠暴露于2.5%七氟烷中,持续3d,每天2h,建立...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预处理对新生大鼠七氟烷(SEVO)麻醉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将新生6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ES组、SEVO组和SEVO+RES组。SEVO组及SEVO+RES组采用自制的麻醉箱将大鼠暴露于2.5%七氟烷中,持续3d,每天2h,建立七氟烷暴露模型。将对照组及RES组暴露于除七氟烷以外其余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每次七氟烷暴露前30min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等量安慰剂(0.5%DMSO)或RES(30mg/kg)。于第3天暴露结束后(P8)立即处死,取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及叉头蛋白转录因子3α(FOXO3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SIRT1及半胺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蛋白的表达;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海马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第30天(P30)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EVO组神经组织明显疏松、水肿,部分胞质溶解,细胞核固缩、碎裂,SEVO+RES组也可见细胞水肿、核固缩等病理形态,但其程度较SEVO组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SEVO组SIRT1、PGC-1α、FOXO3αmRNA表达均降低(P<0.05),SOD活性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而与SEVO组相比,SEVO+RES组SIRT1、PGC-1α及FOXO3α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SOD活性增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EVO组与SEVO+RES组SIRT1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SEVO组caspase 3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增加(P<0.05);但与SEVO组比较,SEVO+RES组SIRT1表达升高(P<0.05),caspase 3表达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提示各组大鼠在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以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ES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轻七氟烷暴露所致新生大鼠脑损伤。但无论是否给予RES预处理,七氟烷暴露对新生大鼠远期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七氟烷 认知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麻醉方式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干预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文 王珊 +1 位作者 叶茂 徐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调控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麻醉方式。方法1~3岁ASAⅠ-Ⅱ腹腔镜手术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各20例。术中监测HR、MAP、SpO2、PETCO2、并于麻醉前5min(T0)、气... 目的探讨有效调控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麻醉方式。方法1~3岁ASAⅠ-Ⅱ腹腔镜手术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各20例。术中监测HR、MAP、SpO2、PETCO2、并于麻醉前5min(T0)、气腹前5min(T1)、气腹开始后5min(T2)、气腹开始后30min(T3)、气腹结束后30min(T4)及气腹结束后24h(T5),抽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IL-6及IL-10浓度。结果①与T0比较全麻组HR、MAP在T2、T3、T4时显著升高;GEA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9,t=10.349,t=13.632,t=10.051,P<0.01)。②E、NE均随手术进行逐渐升高,T5时E仍高于T0时,GEA组NET5时已明显下降。GEA组在T2、T3、T4、T5各时点E和NE含量均明显低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IL-6水平与T0时比较,T2、T3、T4时升高,T5时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10随手术时间升高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EA组较GA组T3~T5时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可致明显的应激反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较全麻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患儿苏醒快且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程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应激 腹腔镜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无创血气监测在儿童危重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林林 符跃强 刘成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血循环状态下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PctO_2)与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ctCO_2)与血二氧化碳分... 目的:分析不同血循环状态下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PctO_2)与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ctCO_2)与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CO_2)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从而了解PctO_2及PctCO_2在微循环障碍时的监测意义。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56例患儿进行PctO_2/PctCO_2监测,因病情需要,部分患儿不同时段予动态监测,共采集110份数据。分析微循环正常组(n=75)、轻度障碍组(n=20)及重度障碍组(n=15)间PctO_2与PaO_2及PctCO_2与PaCO_2的相关性及差异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 curve)评价PctO_2、PctCO_2诊断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相关性分析:在微循环正常组(n=75),PctO_2与PaO_2、PctCO_2与PaCO_2均有良好相关性(r=0.937、0.569,均P<0.05);在微循环轻度障碍组(n=20)及重度障碍组(n=15),患儿PctCO_2与PaCO_2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18、0.679,均P<0.05),而PctO_2与PaO_2无相关性(P=0.175、0.074)。氧分压差(△PO2):微循环正常组(n=75)、轻度障碍组(n=20)和重度障碍组(n=15)的△PO2分别为:(0.24±1.08)、(7.99±7.99)和(9.71±5.15)k Pa。ROC曲线分析:微循环正常组(n=75)中,PctO_2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9(95%CI=0.82~0.96,P=0.036),PctO_2=10.25 k Pa时诊断缺氧的敏感度是81.5%,特异度是83.3%。PctCO_2的AUC为0.77(95%CI=0.65~0.88,P=0.000),PctCO_2=5.45 k Pa时诊断二氧化碳潴留的敏感度是81.5%,特异度是66.7%。结论:在微循环正常时,PctO_2/PctCO_2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PaO_2/PaCO_2。在微循环轻度障碍及重度障碍时,PctCO_2监测可预测PaCO_2。PctO_2与PaO_2差别明显时往往提示微循环灌注不良,对于此类危重症患者,可结合PctO_2/PctCO_2监测与血气分析中PaO_2/PaCO_2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氧分压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血氧分压 血二氧化碳分压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胸腹裂孔疝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颖 叶茂 唐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提高对小儿先天性胸腹裂孔疝的麻醉和围术期特点的认识,并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小儿先天性胸腹裂孔疝病例资料,总结其麻醉和围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儿中,死亡3例,均为生后48h内的新生儿。结论小儿先... 目的提高对小儿先天性胸腹裂孔疝的麻醉和围术期特点的认识,并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小儿先天性胸腹裂孔疝病例资料,总结其麻醉和围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儿中,死亡3例,均为生后48h内的新生儿。结论小儿先天性胸腹裂孔疝手术和麻醉死亡率很高,合理的麻醉和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外科学 腹部 麻醉 手术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液胸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安全性的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洁 唐文 +3 位作者 王珊 叶茂 章均 孔祥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目的:评估在全身麻醉下人工液胸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1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在其右侧胸腔注入200~300 ml生理盐水... 目的:评估在全身麻醉下人工液胸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1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在其右侧胸腔注入200~300 ml生理盐水建立人工液胸。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0)、人工液胸建立后10 min(T1)、HIFU治疗30 min(T2)、1 h(T3)、2 h(T4)及治疗结束时(T5)记录有创血压(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IABP)、心率(heart rate,HR)、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胸肺顺应性(compliance of lung,Cmpl)、呼末二氧化碳(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PETCO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并在以上各时点及HIFU治疗后24 h(T6)作动脉血气分析。HIFU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行胸部X线摄片,观察双肺和胸水转归,治疗前后行彩超及增强MRI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在HIFU治疗过程中,患儿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保持稳定。Ppeak在建立人工液胸后较建立人工液胸前明显升高(P〈0.05),且持续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Cmpl在建立人工液胸后较建立人工液胸前降低(P〈0.05)。PETCO2在HIFU治疗30 min以后较注入胸水前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气分析中PO2及PCO2均较建立人工液胸前增高(P〈0.05),但pH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上呼吸参数改变均在临床安全范围内。胸片提示所有患儿胸水在术后7 d内全部吸收,且均未出现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检查(MRI或者增强CT)提示所有患儿病灶均达到预定消融效果。结论:全身麻醉下建立人工液胸辅助HIFU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人工液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改良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婴儿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立飞 谭延哲 王寿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辅助改良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婴儿腹股沟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4~12个月,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每组30例。骶管阻滞采用0.15%罗哌卡... 目的评价超声辅助改良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婴儿腹股沟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4~12个月,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每组30例。骶管阻滞采用0.15%罗哌卡因,推注速度0.5 m L/s,总量1 m L/kg,超声监测局麻药在硬膜外腔的扩散。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记录穿刺成功所需时间、穿刺次数、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情况以及局麻药在硬膜外腔达到的最高节段。结果所有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骶管阻滞效果完善。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局麻药达到腰1的比例分别为86.7%和83.3%。在传统方法组中,第1次穿刺成功率为83.3%,穿刺成功所需时间为(299.9±35.6)s,有3例误入血管和1例误入蛛网膜下腔。在改良方法组中,第1次穿刺失败率为96.7%,穿刺成功所需时间为(297.6±28.4)s,无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的病例。结论采用超声辅助改良骶管阻滞法,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阻滞效果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骶管 婴儿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儿童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大珍 石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00-1602,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儿童纤维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接受胃镜检查者12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60例,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阿托品0.01 mg/kg,F组给以芬太尼1μg/kg,S组给以...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儿童纤维胃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接受胃镜检查者12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60例,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阿托品0.01 mg/kg,F组给以芬太尼1μg/kg,S组给以舒芬太尼0.1μg/kg,两组给予异丙酚2 mg/kg,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记录麻醉诱导前、置镜时、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注射部位是否疼痛、完全清醒时间、术中不适、术后舌后坠、恶心呕吐、眩晕以及两组异丙酚用量等。结果:F组在置镜时HR、MAP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术中最低SPO2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S组HR、MAP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最低SPO2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组间比较,麻醉诱导前两组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镜时S组HR、MAP低于F组(P<0.05),术中最低SPO2高于F组(P<0.05),注射部位疼痛、完全清醒时间、术中不适、眩晕以及异丙酚的总用量均低于F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儿童纤维胃镜检查,HR、MAP更平稳,呼吸抑制轻,苏醒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异丙酚 芬太尼 舒芬太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婴幼儿漏斗胸矫正术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文 叶茂 舒仕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9-631,共3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婴幼儿漏斗胸矫正术麻醉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ASAⅠ~Ⅱ择期行先天性漏斗胸矫正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以舒芬太尼、芬太尼静脉诱导...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婴幼儿漏斗胸矫正术麻醉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ASAⅠ~Ⅱ择期行先天性漏斗胸矫正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以舒芬太尼、芬太尼静脉诱导及麻醉维持,两组均复合丙泊酚、维库溴铵。观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剥离肋软骨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苏醒期躁动、术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F组T1~T3时SBP、DBP、MBP升高,HR增快(P<0.05),SF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F组比较,F组T1~T3时SBP、DBP、MBP显著升高、HR明显增快(P<0.05)S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F组(P<0.05);与F组比较,SF组患儿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少。结论:与芬太尼复合麻醉相比,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影响小,是婴幼儿漏斗胸矫正术中比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麻醉 先天性漏斗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儿童淋巴管瘤穿刺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文 叶茂 舒仕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85,共1页
目的:观察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儿童淋巴管瘤穿刺治疗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6月~3岁患儿随机分为F(芬太尼)组、R(瑞芬太尼)组,均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情况。结果:两组体动发生率... 目的:观察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儿童淋巴管瘤穿刺治疗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6月~3岁患儿随机分为F(芬太尼)组、R(瑞芬太尼)组,均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情况。结果:两组体动发生率、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儿童淋巴管瘤穿刺治疗术镇痛、镇静效果好、苏醒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儿童淋巴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