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海冰
李明
+4 位作者
瞿向阳
曹豫江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男76例,女40例;左侧40例,右侧66例,双侧10例;年龄1.5~6.5岁,平均3.4岁;按Tonnis股骨头脱位程度:Ⅱ度6例,Ⅲ度72例,Ⅳ度38例,双侧脱位患儿首次手术后3~6个月行对侧手术。结果:术后随访2~4.6年,平均3.2年,临床随访结果按照M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75.40%,良19.84%,可3.97%,差0.79%,优良率95.24%,术后X线按照severin评分标准,优73.81%,良21.43%,可3.17%,差1.59%,优良率95.24%,术后有1例再脱位,1例半脱位,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SALTER骨盆截骨术
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仁欢
覃佳强
+4 位作者
南国新
王忠良
宿玉玺
刘星
张德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9—2011年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23例,术后外固定3周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结果:本组23例...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9—2011年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23例,术后外固定3周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结果: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23例,肘关节功能优20例,良3例,劣0例,优良率100%。结论: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能达到满意的骨折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效果。可吸收材料在体内随着时间推移自行分解对人体无害,不影响影像学检查,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材料。术后可行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效果肯定,不影响关节功能及骨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内上髁骨折
儿童
内固定术
可吸收钉
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海冰
李明
瞿向阳
曹豫江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
重庆
市
重点
实验室
、
重庆
市
儿童
发育
重大
疾病
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3-797,共5页
基金
小儿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编号:国卫办医函2013544)
文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男76例,女40例;左侧40例,右侧66例,双侧10例;年龄1.5~6.5岁,平均3.4岁;按Tonnis股骨头脱位程度:Ⅱ度6例,Ⅲ度72例,Ⅳ度38例,双侧脱位患儿首次手术后3~6个月行对侧手术。结果:术后随访2~4.6年,平均3.2年,临床随访结果按照M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75.40%,良19.84%,可3.97%,差0.79%,优良率95.24%,术后X线按照severin评分标准,优73.81%,良21.43%,可3.17%,差1.59%,优良率95.24%,术后有1例再脱位,1例半脱位,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儿童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SALTER骨盆截骨术
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Keywords
children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salter acetabular osteotomy
with proximal femoral rotation osteotomy
分类号
R682.17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仁欢
覃佳强
南国新
王忠良
宿玉玺
刘星
张德文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8-127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9—2011年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23例,术后外固定3周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结果: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23例,肘关节功能优20例,良3例,劣0例,优良率100%。结论: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能达到满意的骨折复位及牢固的内固定效果。可吸收材料在体内随着时间推移自行分解对人体无害,不影响影像学检查,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材料。术后可行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效果肯定,不影响关节功能及骨骺发育。
关键词
肱骨内上髁骨折
儿童
内固定术
可吸收钉
棒
Keywords
humerus epicondyle fracture
children
internal fixation
bioabsorbable screw and stick
分类号
R726.8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李海冰
李明
瞿向阳
曹豫江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
赵仁欢
覃佳强
南国新
王忠良
宿玉玺
刘星
张德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