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蔡文全 宿玉玺 +7 位作者 覃佳强 南国新 王忠良 何波 陈凯 顾凯 严格 梁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门诊手法复位失败的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15例,年龄8.5~16.2岁,平均12.3岁。右踝骨... 目的探讨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门诊手法复位失败的胫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15例,年龄8.5~16.2岁,平均12.3岁。右踝骨折39例,左踝骨折10例。手术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进行,行踝关节轴向牵引,根据骨折类型对患者足部进行内旋或外旋,达到解剖复位后行跨关节外固定架固定,远端螺钉固定于距骨颈与跟骨,近端固定于胫骨近端。如骨折断端嵌有软组织阻碍复位或牵引复位不成功,则行切开复位。术中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是否解剖复位,骨折间隙<2 mm为复位成功。术后无需石膏固定,术后1周开始下床负重,术后3周活动踝关节,并采用AOFAS评分系统评估整体疗效。结果49例中,闭合复位成功30例,有限切开复位固定19例。随访12~90个月,平均38个月。末次X线片检查提示49例均骨性愈合,未发现关节面不平整现象,无踝关节内外翻和短缩畸形,术后5~8周拆除外固定架。AOFAS评分系统判定结果:优39例,良9例,一般1例。患者均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结论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整体疗效满意,能有效恢复踝关节关节面的平整,避免踝关节僵硬,是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可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文全 覃佳强 +3 位作者 南国新 王忠良 宿玉玺 张德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8.5岁。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 目的:探讨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8.5岁。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7个月,22例均骨性愈合,无断钉、脱钉、钢板松动、断板及髋内翻、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于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可以有效改善传统保守牵引、克式针、弹性髓内钉固定及其他治疗方法的不足,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关节僵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髋骨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儿童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思 王忠良 幸亚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特点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病房收治的尺骨冠状突骨折患儿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15岁,平均9.9岁。按Regan-morrey方法分型,I型10例,Ⅱ...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特点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病房收治的尺骨冠状突骨折患儿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15岁,平均9.9岁。按Regan-morrey方法分型,I型10例,Ⅱ型7例,Ⅲ型3例;粉碎性骨折8例,伴其他部位骨折12例,伴肘关节脱位3例,无恐怖三联征及韧带断裂患儿;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14例;固定方式:空心钉1例,软骨钉7例,克氏针2例,缝线1例,清除碎骨块3例。结果:20例患儿均获9个月至5年随访,平均32个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6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儿童尺骨冠状突骨折发生率低,粉碎性骨折多见,恐怖三联征及韧带断裂的情况极少见;常规侧位片检查可减少漏诊,妥善治疗预后均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粉碎性骨折更推荐前侧入路软骨钉或克氏针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儿童 诊断 手术入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转子骨骺阻滞术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疗效
4
作者 陈国强 王忠良 +8 位作者 覃佳强 南国新 宿玉玺 蔡文全 何波 陈凯 顾凯 梁珣 严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评价大转子骨骺阻滞术(greater trochanteric epiphysiodesis,GTE)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 disease,LC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手术治疗的78例儿童股骨头缺... 目的:评价大转子骨骺阻滞术(greater trochanteric epiphysiodesis,GTE)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egg-Calve-Perthes disease,LC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手术治疗的78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X线是否存在大转子上移(overgrowth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OGGT)危象分为危象组与无危象组,危象组中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阻滞组与未阻滞组。阻滞组给予包容手术联合大转子骨骺阻滞术治疗,共14例16髋,未阻滞组仅给予包容手术治疗,共33例33髋。无危象组共31例31髋。对以上病例进行术后随访,通过调查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89个月,平均30.6个月。有危象未阻滞组大转子上移率(75.8%)较无危象组(6.5%)明显增加(P<0.001);阻滞组患儿大转子上移率(21.4%)较有危象未阻滞组(75.8%)明显降低(P=0.001)。阻滞组患、健侧大转子发育对比分析,阻滞侧平均每年大转子生长值较健侧减少约1.3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心钉阻滞可达约1.77 mm/年。临床疗效方面,阻滞组术后优良率也高于未阻滞组。结论:大转子上移早期X线危象对大转子上移具有确切的预判意义,可作为实施大转子骨骺阻滞术的手术指征;选择性大转子骨骺阻滞术可有效抑制大转子生长,避免大转子上移的发生,联合传统包容手术,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大转子骨骺阻滞术 大转子上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在小儿肱骨外髁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蔡文全 覃佳强 +3 位作者 南国新 王忠良 宿玉玺 张德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用于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本院诊断为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患儿183例,其中男100例,女83例,平均年龄6.5岁。结果:18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用于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本院诊断为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患儿183例,其中男100例,女83例,平均年龄6.5岁。结果:18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Hardacre的疗效判定标准,发生并发症骨愈合延迟1例,其余疗效均达到优,无延迟愈合,无外髁过度生长,无肘关节内外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术相比,小儿肱骨外髁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并发症显著下降,并未出现理论上存在的吸收钉损伤骺板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可吸收螺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儿童先天性脊柱半椎体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蔡文全 姚瑞翔 +3 位作者 宿玉玺 南国新 王忠良 覃佳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儿童先天性脊柱半椎体实体模型,探讨该模型在半椎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5月,诊断为先天性脊柱半椎体畸形并进行手术的患者40例,根据患者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分为两组,22例... 目的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儿童先天性脊柱半椎体实体模型,探讨该模型在半椎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5月,诊断为先天性脊柱半椎体畸形并进行手术的患者40例,根据患者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分为两组,22例未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组为对照组;18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置钉时间、置钉准确率、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02枚,平均置钉时间10~15 min,置钉准确率85.3%(87/102);实验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4枚,平均置钉时间5~8 min,置钉准确率94.7%(89/94);两组置钉时间和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未使用3D打印技术的徒手置钉技术相比,术前利用患者CT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脊柱半椎体模型可以缩短手术置钉时间,提高置钉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脊柱半椎体畸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足踝畸形诊治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南国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45-247,共3页
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型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在医学领域通常以CT或MRI等影像学数据为基础,构建计算机数字化模型文件,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并叠加不同形状的连续层方式,构造三维物体。
关键词 打印技术 足踝畸形 数字化模型 应用 诊治 儿童 快速成型技术 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DDH患儿初次开放复位术中股骨截骨必要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案 被引量:2
8
作者 何金鹏 郑晨 +11 位作者 梅海波 徐宏文 郭跃明 唐盛平 蒋飞 陈顺有 李进 沈先涛 李明 南国新 康晓鹏 邵景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2-287,共6页
回顾性研究发现,股骨截骨术并非低龄DDH患儿手术治疗所必须的,而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对于18个月至3岁DDH患儿是否要行股骨截骨术。FSODDH项目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研... 回顾性研究发现,股骨截骨术并非低龄DDH患儿手术治疗所必须的,而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对于18个月至3岁DDH患儿是否要行股骨截骨术。FSODDH项目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研究设计拟招募200名单侧低龄DDH患儿,随机分成股骨截骨组(n=100)和股骨不截骨组(n=100)。股骨截骨组患儿全部采取髋关节开放复位术、骨盆截骨术及股骨截骨术治疗;股骨不截骨组患儿全部采取髋关节开放复位术及骨盆截骨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至少2年。收集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髋关节正位X线影像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髋臼指数、股骨头坏死率、再脱位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将能为低龄DDH患儿是否需行股骨截骨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 截骨术/方法 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晏建森 南国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2-16,共5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3‰[1]。DDH患儿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DDH在早期被筛查出来。6个月...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3‰[1]。DDH患儿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DDH在早期被筛查出来。6个月以内的DDH通常采用挽具治疗,如Pavlik挽具;6~18个月的DDH通常采用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治疗。早期发现的DDH经过各种保守治疗,很多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手术治疗 Pavlik挽具 儿童 早期诊断 石膏固定治疗 DDH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照护模式下脊柱侧凸患儿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小平 颜莉 陈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照护模式与医护协同照护模式对脊柱侧凸患儿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寻找有利于提高脊柱侧凸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照护模式。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脊柱侧凸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矫正手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 目的:比较传统照护模式与医护协同照护模式对脊柱侧凸患儿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寻找有利于提高脊柱侧凸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照护模式。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脊柱侧凸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矫正手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种照护模式实施时间为分界点,将患儿分为传统照护模式组(对照组)和医护协同照护组(实验组)。分析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术后发热天数、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组患儿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无明显差异,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天数、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存在差异。结论:对脊柱侧凸手术患儿实施医护协同照护干预,能明显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术后发热天数、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护模式 医护协同照护 脊柱侧凸 儿童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和P物质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林 储瑞亮 +2 位作者 毕杨 何波 南国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6-872,共7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通道和P物质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8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90只)、ASCI组(108只)、双侧肾上腺切除组(15只)、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通道和P物质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8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90只)、ASCI组(108只)、双侧肾上腺切除组(15只)、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15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模型(打击锤质量为10 g,打击高度为25 mm)于T10脊髓节段制备ASCI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T10节段脊髓,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于肾上腺切除术5 d后制作ASCI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大鼠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取大鼠肺组织标本,计算肺湿干质量比以反映肺组织水肿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RPV1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脊髓损伤后2、6、12、24、48、72 h,ASCI组大鼠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脊髓损伤后24、48、72 h,ASCI组大鼠肺水肿和肺损伤组织病理学变化逐渐加重,损伤1周时开始恢复。脊髓损伤后24、48、72 h,ASCI组大鼠肺组织TRPV1蛋白表达量和P物质含量均较假手术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均<0.01)。脊髓损伤后72 h,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肺组织水肿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较ASCI组减轻。结论肾上腺素可能参与大鼠ASCI并发的肺水肿和肺损伤进程,这种效应可能与肺组织中TRPV1、P物质的表达上调有关;双侧肾上腺切除预处理可减轻ASCI并发的肺水肿和肺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肺损伤 肾上腺素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及保守治疗现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河舟(综述) 南国新(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58-363,共6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早期筛查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的重要环节,在日益成熟的筛查体系下,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等方法可尽早明确诊断,为早期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早期筛查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治的重要环节,在日益成熟的筛查体系下,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等方法可尽早明确诊断,为早期治疗提供条件。保守治疗适用于1.5岁以内的DDH患儿,包括佩戴髋关节外展支具和闭合复位。本文将围绕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和保守治疗的近期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生长和发育 筛查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