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的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馨心 左泽兰 杨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5-720,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学特点,为VAP的预防和...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学特点,为VAP的预防和呼吸机管路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目标性监测PICU接受MV治疗的患儿第4天和第7天VAP发生情况,分析其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的细菌定植规律及与MV时间的关系。结果:MV第4天组和第7天组在VAP发生率(P<0.05)、Y型接口处和冷凝水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菌落数(P<0.05)、下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细菌培养的一致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39.2%)为导致VAP的主要菌群,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47.3%)为呼吸机管路的最主要定植菌群。结论:VAP的病原学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密切相关,MV时间和细菌定植规律影响VAP的发生。尽早脱机、关注Y型接口处的细菌污染、规范化管理冷凝水以及有效控制呼吸机管路的细菌定植对临床预防VAP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管路 细菌定植 冷凝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燕 何玲 +6 位作者 陈欣 刘先凡 刘代松 赵磊磊 刘成军 刘恩梅 宋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总结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56例,男性43例,女性13例,年龄1个月至7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胸部CT表现特点。结果 56... 目的总结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56例,男性43例,女性13例,年龄1个月至7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胸部CT表现特点。结果 56例患儿鼻咽部脱落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抗原均阳性,临床均符合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中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胸部CT表现:肺实变56例,其中双侧受累45例,向心分布28例,团簇状影43例,胸膜病变28例,淋巴结肿大16例。气胸2例,纵隔气肿2例。在治疗过程中或随访中出现小气道改变40例。结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以多发团簇状肺实变为主要改变,可伴胸膜病变、气胸、纵隔气肿等肺外表现,如出现小气道改变应警惕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病毒肺炎 CT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慰 蒋莉 +2 位作者 洪思琦 符跃强 卢思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20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20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儿的短期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或死亡),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20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儿中,女11例,男9例,发病年龄(9.2±3.7)岁。首发神经系统症状以惊厥发作、精神行为异常为主,主要并发症为意识障碍(85.0%),癫痫持续状态(60.0%),中枢性低通气(40.0%),急性颅内压增高(35.0%),多脏器功能衰竭(20.0%),休克(20.0%),横纹肌溶解(15.0%),其中短期预后良好的患儿无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和横纹肌溶解发生。首次脑电图检查异常19例(95.0%),主要为慢波活动,短期预后良好的患儿均无痫样波及δ刷。所有患儿均接受一线治疗,包括甲泼尼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或血浆置换(TPE),2例患儿接受利妥昔单抗二线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前后GCS评分有所改善。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短期随访,发现4例患儿死亡,16例存活患儿遗留以认知功能减退(12例,75.0%)、语言障碍(10例,62.5%)及运动障碍(8例,50.0%)为主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mRS评分为(2.81±1.55)分。近期预后良好组入院到完善抗体检测的时间明显短于近期预后不良组(P=0.032)。结论儿童重症抗NMDAR脑炎除尽早完善抗体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尽快启动免疫治疗外,还应重视呼吸、循环及癫痫持续状态的管理;大部分患儿免疫治疗有效,但近期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 儿童 重症脑炎 抗NMDAR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和胸部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成军 王华华 +2 位作者 李静 许峰 何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1,共3页
腺病毒肺炎多数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可引起广泛的流行。重症患儿发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及缺氧表现,同时伴有肺外多系统如肝脏、心肌等损害。2011年1月至5月,重庆医科大... 腺病毒肺炎多数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可引起广泛的流行。重症患儿发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及缺氧表现,同时伴有肺外多系统如肝脏、心肌等损害。2011年1月至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共收治24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肺炎 重症 儿童 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氨基酸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代震宇 李军 +2 位作者 赵增辉 敖晓晓 蒋电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294-2299,共6页
目的初步评价新型骨修复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氨基酸(nano-hydroxyapatite and poly-amino acid,n-HA/PAA)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ISO10993-1标准中规定以自制n-HA/PAA为实验组进行以下实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采用L929成纤维细胞,完全... 目的初步评价新型骨修复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氨基酸(nano-hydroxyapatite and poly-amino acid,n-HA/PAA)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ISO10993-1标准中规定以自制n-HA/PAA为实验组进行以下实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采用L929成纤维细胞,完全培养基为阴性对照,苯酚为阳性对照,通过细胞形态学、MTT试验以及流式细胞进行细胞毒性评价;②全身急性毒性实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观察2组小鼠腹腔注射材料浸提液和生理盐水后72h内有无中毒和死亡现象;③致敏试验:白化豚鼠30只均分3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二硝基氟苯丙酮溶液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致敏区有无红肿和红斑,并记分;④溶血实验: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灭菌蒸馏水为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抗凝兔血后计算溶血率;⑤热源实验:新西兰大白兔3只,按10ml/kg注射材料浸提液,测量正常体温与注射后连续3h内每小时体温的差值;⑥遗传毒性实验:KM小鼠30均分3组,分别按100g/kg间隔24h注射材料浸提液、环磷酰胺及生理盐水2次,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及含微核小体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并计算微核率。结果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材料对细胞形态与生长无明显影响,MTT检测实验组细胞毒性为1级,流式细胞仪检测材料不会引起细胞凋亡;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实验组动物无中毒及死亡;致敏试验显示致敏区无水肿及红斑;溶血实验表明材料溶血率为0.71%,符合小于5%的实验标准;热源实验显示实验动物无明显体温升高;遗传毒性实验显示材料微核试验阴性,无遗传毒性。结论 n-HA/PA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氨基酸 L929 细胞毒性 凋亡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 被引量:9
6
作者 付红敏 许峰 +4 位作者 黄波 杨鸣 符跃强 方芳 匡凤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typeⅡ,AECⅡ)的分离、纯化及原代培养方法,为有关胎儿肺发育及新生儿肺部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胰酶结合胶原酶的消化方法,分离肺组织细胞成份,然后经差速离心和差速... 目的:探讨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typeⅡ,AECⅡ)的分离、纯化及原代培养方法,为有关胎儿肺发育及新生儿肺部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胰酶结合胶原酶的消化方法,分离肺组织细胞成份,然后经差速离心和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AECⅡ,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特点及形态特征,透射电镜鉴定,改良巴氏染色检测细胞纯度以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表面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c,SPC)的表达。结果:每3~5只胎鼠可获得AECⅡ(36±5)×106,活力98%±2%。镜下观察原代AECⅡ呈岛状生长,外观呈多边形或立方形。透射电镜可见特征性的板层小体,改良巴氏染色见胞质内有较多颗粒,纯度为96%±3%,呈现SPC绿色免疫荧光的细胞占96%以上。结论:利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以及差速离心和差速贴壁的方法可成功分离出高产量、高纯度的胎鼠AECⅡ,能满足体外进一步实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鼠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勇刚 李洪波 +5 位作者 王刚 吴春 潘征夏 杨杰先 徐红珍 谭利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3-765,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8年4月行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172例。其中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充血性心力衰竭113例,低氧血症62例,其他危重情况5例...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8年4月行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172例。其中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充血性心力衰竭113例,低氧血症62例,其他危重情况5例。行根治手术149例,姑息手术23例。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15例,死亡率为8.7%(15/172)。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5h~31d(平均3.1±4.9d),ICU停留时间2~31d(平均5.8±2.5d)。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7例,肺不张12例,肺部感染35例,肺动脉高压危象5例,胸腔积液5例。随访2~73个月,晚期死亡2例,存活患儿心功能Ⅰ~Ⅱ级。结论: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是必要和可行的。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积分数氧对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祝 方芳 +3 位作者 冉迎春 敖晓晓 姚兰 许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氧体积分数状态下,胎鼠原代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epithelial cell,AECⅡ)体外生长状态的变化。方法:原代培养胎鼠AECⅡ并用电镜鉴定;建立氧体积分数0.95组(95%O2)、氧体积分数0.4组(40%O2)和空气组(21%O2)3种... 目的:探讨不同氧体积分数状态下,胎鼠原代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epithelial cell,AECⅡ)体外生长状态的变化。方法:原代培养胎鼠AECⅡ并用电镜鉴定;建立氧体积分数0.95组(95%O2)、氧体积分数0.4组(40%O2)和空气组(21%O2)3种氧化损伤性细胞模型,各自暴露12、24 h和48 h;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结果:与空气组相比,氧体积分数0.4组在12、24 h存活率和凋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48 h后出现统计学差异,ROS在24 h即出现统计学差异;氧体积分数0.95组每组均和空气组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氧体积分数0.4组细胞的形态变化较氧体积分数0.95组损伤轻,但仍重于空气组。结论:体外40%O2的氧刺激在超过48 h以后,AECⅡ也会出现相应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高氧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