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某特教机构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营养情况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圆圆 杨亭 +3 位作者 刘娟 刘晓 陈洁 李廷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9-634,共6页
目的比较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营养状况,为后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名ASD儿童和42名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食物称重法结合膳食回顾法的膳食调... 目的比较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营养状况,为后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名ASD儿童和42名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食物称重法结合膳食回顾法的膳食调查、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A检测。结果 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身高的Z值未见明显差异( P =0.611),ASD组体质量与体质指数的Z值更低( P =0.032、0.035);膳食调查显示,ASD儿童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和3大营养素低于正常儿童( P <0.001),两组儿童每日摄入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钙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ASD组儿童每日摄入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的摄入不足率较对照组更高( P <0.001, P =0.001, P <0.001);两组儿童未见明显贫血与缺铁现象[贫血率比较 P =0.946,两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降低率比较 P =0.535、1.000、 0.946 ];ASD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比正常儿童缺乏更为严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07)。结论 ASD儿童存在更为明显的营养素缺乏,提示临床医师需对ASD儿童进行膳食干预,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营养调查 膳食摄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样中甘露醇和乳果糖浓度 被引量:11
2
作者 瞿平 胡燕 黎海芪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甘露醇和乳果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示差折光检测器、糖专用柱)检测研究尿液标本中甘露醇和乳果糖浓度.结果:该方法甘露醇和乳果糖能得到良好分离.检测甘露醇和乳果糖的平均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51%和3.03... 目的:建立甘露醇和乳果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示差折光检测器、糖专用柱)检测研究尿液标本中甘露醇和乳果糖浓度.结果:该方法甘露醇和乳果糖能得到良好分离.检测甘露醇和乳果糖的平均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51%和3.03%(n=4):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53%和5.52%;甘露醇的回收率在93%~98%之间,乳果糖的回收率在91%~97%之间.本方法测定甘露醇的最大检出限为25 mmg/L,乳果糖为12.5 mg/L.结论:HPLC检测甘露醇和乳果糖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样品前处理简便易行,是临床上检测甘露醇和乳果糖一种较好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乳果糖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核受体α的siRNA重组腺病毒构建及干扰效果初步鉴定
3
作者 龚敏 毕杨 +3 位作者 张赟 江伟 陈洁 李廷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构建视黄酸核受体a(RARa)的siRNA重组腺病毒,为反向研究RARa受体在全反式视黄酸(ATRA)抗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用的技术手段。方法:设计3对大鼠RA风的siRNA序列,将其分别克隆到pSES-HUS穿梭质粒;进而将重组穿梭质粒pSES-... 目的:构建视黄酸核受体a(RARa)的siRNA重组腺病毒,为反向研究RARa受体在全反式视黄酸(ATRA)抗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用的技术手段。方法:设计3对大鼠RA风的siRNA序列,将其分别克隆到pSES-HUS穿梭质粒;进而将重组穿梭质粒pSES-HUS-siRARa与pAdEasml在BJ5183感受态大肠埃希菌内同源重组以得到pAd-siRARa,PacI酶切线性化后转染HEK293进行包装扩增以得到重组腺病毒Ad-siRAR^Ad-siRARa感染大鼠PCI2细胞48h,提取各组mRNA和总蛋白,Real-timePCR和免疫印迹检测Ad-siRAR^-I、一2、一3对RARQ的抑制效率。结果:PCR、酶切及测序均证实RARa的siRNA序列正确克隆至腺病毒质粒载体,经过包装扩增得到大量高滴度重组腺病毒Ad-siRARa,而且对RARa的表达抑制效率接近70%。结论:成功构建视黄酸核受体RARⅡ的siRNA重组腺病毒,并具有下调PCI2细胞RARa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受体α 小干扰RNA 重组腺病毒 RNA干扰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膜电极的细胞电融合芯片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玲 杨军 +5 位作者 胡宁 侯文生 郑小林 谢琳 杨忠 陈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98-1702,共5页
构建了一种薄膜电极阵列结构的细胞电融合芯片,通过多聚物微通道底/顶层凸齿状的微电极,以及多聚物微通道侧壁上溅射形成的一层离散式金属薄膜电极,共同形成离散式"三明治"微电极结构.该微电极结构可在微通道内部形成与传统... 构建了一种薄膜电极阵列结构的细胞电融合芯片,通过多聚物微通道底/顶层凸齿状的微电极,以及多聚物微通道侧壁上溅射形成的一层离散式金属薄膜电极,共同形成离散式"三明治"微电极结构.该微电极结构可在微通道内部形成与传统凸齿状电极相似的非均匀分布的梯度电场,通过介电电泳效应进行细胞控制及排队.利用多聚物在芯片上填充了传统凸齿状电极的凹陷区,克服了细胞在凹陷区无法有效排队与融合的缺点.在芯片上利用K562细胞开展了基于介电电泳效应的细胞排队实验及基于可逆性电穿孔效应的电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能够较好地实现细胞排队及融合,融合所需控制电压低至10 V左右.细胞排队率达99%以上,几乎无细胞在绝缘物填充区(传统凸齿电极芯片的凹陷区)滞留,细胞两两排队高于60%,细胞融合效率约为40%,比传统的细胞电融合方法和凸齿电极芯片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极 细胞电融合 微流控芯片 排队 电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