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近15年住院的泌尿系统疾病谱变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翠萃 李秋 +2 位作者 王莉 陶红 阳海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5年来泌尿系统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儿资料。结果: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数逐年上升,男女比例=2.49:1,7~14岁患儿最多(3522例次,占50.14%)...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5年来泌尿系统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儿资料。结果: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数逐年上升,男女比例=2.49:1,7~14岁患儿最多(3522例次,占50.14%);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s,PGD)所占数量最大,但比例呈下降趋势,继发性、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紫癜性肾炎、IgA肾病、间质性肾炎构成比呈显著上升趋势;孤立性血尿呈下降趋势;泌尿系先天畸形、肾/尿路积水、结石住院数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系统疾病谱在15年中发生变迁。泌尿系专科医师应相应调整工作学习方向,以适应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 住院 疾病构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汉 尹梦笛 +4 位作者 吕筱航 张高福 王墨 阳海平 李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初发PN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高凝状态组、非高凝状态组,以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高凝状态下单纯型肾病组(SNS... 目的探讨儿童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伴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初发PN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高凝状态组、非高凝状态组,以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高凝状态下单纯型肾病组(SNS)和肾炎型肾病组(NNS)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7例患儿中,高凝状态组50例,非高凝状态组7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状态组的血小板数目(PLT)、血小板压积(PCT)、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凝状态组和非高凝状态组在PLT、Fib、D2、补体C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高凝状态患儿中,SNS组(32例)和NNS组(18例)的HCT、TC、LDL、PT、补体C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与补体C3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5),PLT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57例患儿经治疗后无血栓事件发生,病情好转。结论初发PNS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PLT、Fib、D2可作为高凝状态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补体系统激活与高凝状态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高凝状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现况及展望 被引量:15
3
作者 阳海平 杨霞 李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8-1013,共6页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病因。目前PN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对PNS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本文从该病发病的诱发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病因。目前PN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对PNS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本文从该病发病的诱发因素、特定遗传背景、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血浆循环因子、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等几个重要环节进行综述。目前PNS依然还有很多未解的临床及基础问题,但随着高通量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将有助于发现更多的新分子靶标及标志物,切实推动该病的临床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以最终改善该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防治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性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覃佳强 徐培菊 +1 位作者 张德文 瞿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91-1893,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K防治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对激素诱导性的骨质疏松肾病患儿(n=62)进行分组,了解其血液中特征性的骨转换的血清学指标(骨钙素及骨碱性磷酸酶等)、骨密度等变化规律以及给予维生素K或/和维生素D干预... 目的探讨维生素K防治儿童肾病综合征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对激素诱导性的骨质疏松肾病患儿(n=62)进行分组,了解其血液中特征性的骨转换的血清学指标(骨钙素及骨碱性磷酸酶等)、骨密度等变化规律以及给予维生素K或/和维生素D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肾病活动期患儿足量激素治疗1个月时,骨密度测量值均明显下降。加用维生素K治疗组其血清学指标高于未加用维生素K组(P<0.05)。血中骨钙素及骨碱性磷酸酶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儿童肾病继发骨质疏松时骨钙素是血中最敏感、可靠的骨形成指标。维生素K治疗后,血中关键骨形成指标明显提高,骨密度明显改善,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维生素K与维生素D合用更有协同作用,较单用维生素K的效果为好;维生素D不能明显提高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肾病综合征 维生素K 骨密度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ApoE/CD36/SR-A三敲除小鼠肾脏损害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珍娥 闫凤 +2 位作者 阮雄中 陈压西 李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28-1833,共6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1)、清道夫受体CD36、SR-A在脂质诱导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ApoE/CD36/SR-A三敲除小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高脂组。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1)、清道夫受体CD36、SR-A在脂质诱导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ApoE/CD36/SR-A三敲除小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高脂组。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IL-6、脂质水平及尿蛋白。油红"O"染色及酶法检测肾组织内脂质沉积情况。HE、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PAS)、马松(Masson)方法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定量PCR技术,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相关因子水平。结果高脂组脂质水平[TC(51.96±5.60)、LDL(16.79±4.80)mmol/L]显著高于普通组[TC(18.11±3.07)、LDL(3.27±1.79)mmol/L](P<0.05)。肾脏脂质的沉积明显升高,高脂组尿蛋白[(2.90±0.50)mg/ml]显著高于普通组[(1.85±0.18)mg/ml](P<0.05),肾脏病理改变显著,进一步检测发现高脂组上调了LRP1(增高2.23倍)、肾脏Ⅰ型胶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论 LRP1可能参与肾脏泡沫细胞的形成及肾脏的损伤,SR-A,CD36不能解释泡沫细胞形成的全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肾小球硬化 ApoE/CD36/SR-A敲小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结局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子衿 阳海平 +3 位作者 张高福 王墨 李秋 徐珍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出生日龄≤3天的VLBW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KDIGO改良的新生儿AKI标准,比较其中发生AKI(AKI组)与未发生AKI(NAKI组)新生儿的差...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出生日龄≤3天的VLBW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KDIGO改良的新生儿AKI标准,比较其中发生AKI(AKI组)与未发生AKI(NAKI组)新生儿的差异,并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及AKI婴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313例VLBW新生儿中126例发生AKI,发生率为40.3%。与NAKI组相比,AKI组的胎龄、出生体质量、5分钟Apgar评分、危重评分、平均动脉压更低,母亲年龄更大,发生胎膜早破更多,合并呼吸衰竭等发生率更高,入院时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值更大,白蛋白、血钠更低,出生时有创机械通气更多,机械通气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小、呼吸衰竭、出生时有创机械通气为VLBW新生儿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酸中毒程度越重、伴随肺出血是AKI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龄小、呼吸衰竭、出生时有创机械通气会显著增加VLBW新生儿发生AKI的风险,代谢性酸中毒程度重、伴随肺出血会显著增加AKI患儿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对高氧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姚兰 许峰 +4 位作者 罗冲 于攀 董欣鑫 孙学军 刘成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氢气对高浓度氧导致的早产大鼠肺泡型Ⅱ上皮细胞(AECⅡ)氧化应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培养的原代AECⅡ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对照组、空气+氢气组、高氧+氢气组。空气组和高氧组分别暴露在21%和95%氧气中,空气+氢气组和... 目的探讨氢气对高浓度氧导致的早产大鼠肺泡型Ⅱ上皮细胞(AECⅡ)氧化应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培养的原代AECⅡ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对照组、空气+氢气组、高氧+氢气组。空气组和高氧组分别暴露在21%和95%氧气中,空气+氢气组和高氧+氢气组细胞置于富氢培养基中。各组均于24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采用四甲基偶唑氮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JC-1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空气对照组比较,空气+氢气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高氧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细胞的△Ψ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氢气干预后,与高氧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活性和SOD活性均有所升高,△Ψ有所恢复,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氢气可显著减轻高氧导致的早产鼠AECⅡ的氧化损伤,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稳定细胞△Ψ,减弱高氧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高氧肺损伤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 Fc受体Fc α RI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罗晓燕 彭子湖 +5 位作者 陈静思 孙晨 曹国秀 阳海平 王华 李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56-1560,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期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及皮损组织IgA Fc受体FcαRI的表达,并探讨FcαRI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关系。方... 目的:观察急性期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及皮损组织IgA Fc受体FcαRI的表达,并探讨FcαRI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期HSP患儿50例,其中单纯型HSP 30例,紫癜性肾炎型(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20例,健康对照20例。采用Sandwich固相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IgA Fc受体(s FcαRI-IgA)水平;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20例HSP患儿皮损组织中FcαRI的表达和分布,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皮损组织中IgA、C3、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沉积;ELISA检测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结果:(1)急性期HSP和HSPN患儿血清IgA[(2.32±1.00)g/L,(2.42±1.02)g/L]、C3[(1.17±0.33)g/L,(1.11±0.19)g/L]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F=14.000,P=0.000;F=8.227,P=0.000),HSPN组血清s FcαRIIgA水平[(5.75±5.07)pg/mL]较正常对照组[(3.09±2.08)pg/mL]升高(F=2.891,P=0.022)。(2)FcαRI在急性期HSP患儿皮损表皮及真皮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附属器周围沉积,组化染色强度(HSCORE=205.00±41.86)及FcαRI蛋白表达(FcαRI/beta actin=0.23±0.07)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t=8.276,P=0.000;t=3.274,P=0.004)。(3)急性期HSP和HSPN患儿PBMC上清中TNF-α水平[(4.75±2.59)pg/mL,(6.37±2.87)pg/mL]较正常对照组[(3.12±2.01)pg/mL]增高(F=8.309,P=0.028,P=0.000),HSPN组升高较HSP更显著(P=0.030)。结论:IgA Fc受体参与急性期HSP发病,FcαRI可能作为急性期HSP的重要分子标记,但FcαRI通过何种机制参与HSP发病仍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IGA 受体 Fcα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高氧致肺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兰 刘成军 +3 位作者 罗冲 许峰 黄英 舒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对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来源的BM-MSCs移植入受体大鼠体内。将受体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BM-MSCs移植组、高氧对照组、高氧B...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对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来源的BM-MSCs移植入受体大鼠体内。将受体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BM-MSCs移植组、高氧对照组、高氧BM-MSCs移植组4组。实验第14天取各组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提取雌性大鼠肺组织DNA,PCR检测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表达。结果:高氧对照组肺组织结构紊乱,纤维化明显,羟脯氨酸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高氧BM-MSCs移植组病理改变较高氧对照组减轻,羟脯氨酸含量亦明显降低;PCR结果显示,正常BM-MSCs移植组和高氧BM-MSCs移植组均可检测到Sry基因,高氧BM-MSCs移植组较正常BM-MSCs移植组表达增高。结论:体内移植BM-MSCs可减轻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肺纤维化 高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实践指南决策树的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泉 罗旭飞 +7 位作者 石安娅 雷若冰 吕萌 侯天春 张姝 刘恩梅 李秋 陈耀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1081-1087,共7页
临床实践指南可以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是,指南在传播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障碍因素,导致其对临床实践的规范性及患者结局的有效性并未完全体现。主要障碍在于非结构化的文本指南不便于临床医生查阅和使用,阻碍... 临床实践指南可以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是,指南在传播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障碍因素,导致其对临床实践的规范性及患者结局的有效性并未完全体现。主要障碍在于非结构化的文本指南不便于临床医生查阅和使用,阻碍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决策树模型,阐述将文本化的指南转化为结构化决策树的方法,提出基于临床实践指南设计决策树的优点、难点及解决策略,为推动文本化临床实践指南的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实施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文献调查与评价--传播与实施情况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萌 罗旭飞 +8 位作者 刘云兰 任梦娟 刘萧 史乾灵 王子君 卢姝亚 刘辉 李秋 陈耀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673-678,共6页
目的分析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传播与实施情况,为推动我国临床实践指南的转化与落地提供建议。方法针对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传播与实施相关内容报告情况,以及指南多期刊、多版本、多语种发表情况进行... 目的分析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传播与实施情况,为推动我国临床实践指南的转化与落地提供建议。方法针对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传播与实施相关内容报告情况,以及指南多期刊、多版本、多语种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2019年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解读类文献的发表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指南的传播与实施现状。结果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共226篇,仅5.8%(13/226)报告了传播与实施相关内容。共报告了12种传播与实施策略,其中通过学术会议及多媒体平台促进指南传播与实施被报告的次数最多,在8篇指南中均进行了报告。在传播与实施策略的应用方面,12.4%(28/226)的指南在多本期刊上公开发表,9.3%(21/226)的指南发表了不同版本,8.4%(19/226)的指南分别以中、英文语种进行发表。对2019年中国指南的解读类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48篇文献,分别对30篇(13.3%,30/226)指南进行了解读。指南与解读类文献发表的中位时间间隔为5.5个月。结论2019年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中传播与实施的报告率及相关策略的应用率均较低,建议指南制订者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应制订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传播与实施策略,并在撰写时遵循相应的报告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传播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