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廓断裂伤的早期处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鸿雁 舒艳 +1 位作者 陈燕 吕彩凤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97,共1页
目的:探讨耳廓断裂伤的早期处理与再植成活的方法。方法:对64例(耳)例耳廓断裂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耳)经修复及再植后完全成活,温度及感觉正常,外观良好,成活率为82.8%。9例(耳)部分成活,占全部患耳的14.1%。2例... 目的:探讨耳廓断裂伤的早期处理与再植成活的方法。方法:对64例(耳)例耳廓断裂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耳)经修复及再植后完全成活,温度及感觉正常,外观良好,成活率为82.8%。9例(耳)部分成活,占全部患耳的14.1%。2例(耳)失败,遗留明显耳廓畸形,以后行Ⅱ期耳廓整形术,占全部患耳的3.1%。结论:对耳廓断裂伤,根据不同的损伤程度及范围,及早选择不同的修复及再植方法,术后注意控制感染,促进微循环建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断裂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洁 姚红兵 +3 位作者 周媛 李年琼 邹琳 邓小玲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与非GJB2基因突变且内耳结构正常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对37例经CT及MRI检查排除内耳畸形的聋儿术前行GJB2基因检查,根据结果分成A组(GJB2基因突变10例)和B组(非GJB2基因突变2... 目的比较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与非GJB2基因突变且内耳结构正常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对37例经CT及MRI检查排除内耳畸形的聋儿术前行GJB2基因检查,根据结果分成A组(GJB2基因突变10例)和B组(非GJB2基因突变27例),术后随访0.5~2年,进行术后的听阈.言语识别率及言语能力评估。结果37例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部成功,均建立了主观听性反应。A组的声场听阈水平平均为34.41±6.12dBHL,言语识别率平均为76%;B组的声场听阈水平平均为36.23±4.16dBHL,言语识别率平均为79%,两组均达到平均言语康复级别二级;两组听觉及言语能力测试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率高,可能是内耳结构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人群耳聋的主要致聋原因;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与非GJB2基因突变且内耳结构正常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基本一致,人工耳蜗植入可作为GJB2基因突变致聋患儿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2 人工耳蜗植入 听力语言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误诊原因分析
3
作者 陈鸿雁 舒艳 +1 位作者 陈燕 吕彩凤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7-97,共1页
目的:分析460例鼻咽癌患者的误诊原因。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46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误诊率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涕血、耳鸣重听、头痛、颈部包块和颅神经损害,首诊误诊率为8... 目的:分析460例鼻咽癌患者的误诊原因。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46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误诊率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涕血、耳鸣重听、头痛、颈部包块和颅神经损害,首诊误诊率为87.75%。结论:本文结果表明对具有上述症状的病人进行仔细的鼻咽部检查是降低鼻咽癌误诊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误诊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龚莉 苏述平 +4 位作者 田晓江 唐学文 季欢欢 蒙龙 贾运涛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0期969-97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并人工检索相关领域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0月3... 目的系统评价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并人工检索相关领域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0月31日,查找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聋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以痊愈、总有效性、不良反应为评价指标,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单用和联用、不同疾病程度的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随机对照研究,合计2 4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巴曲酶组与对照组相比,痊愈和总有效性总体合并效应量,以及单用和联用、不同疾病程度的亚组分析效应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所纳入文献中只有4篇报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原降低、头晕、恶心、紫癜、轻度转氨酶升高。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巴曲酶可单用或联用治疗突发性耳聋,但是否能作为一线药物尚需设计更严格更科学的临床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突发性聋 META分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