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杨舒涵 喻先海 +9 位作者 崔孔孔 刘秩源 陈静 余成军 蔡淼 张德迎 华燚 刘星 吴盛德 魏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6-441,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诊...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诊断为NB的16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泌尿系感染, 将患儿分为合并泌尿系感染组(n=90)和未合并泌尿系感染组(n=79)。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孕周、病程、住院时间、是否有肛门直肠手术史、是否有骶尾部手术史、是否有泌尿系手术史、是否有排尿困难、是否伴有尿频、是否伴有肾积水等临床症状, 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进一步识别导致NB患儿发生UT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发热、泌尿系手术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尿浑浊度、C反应蛋白、尿白细胞、血尿素氮等指标与NB患儿发生UTI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尿白细胞升高(OR=13.367, 95%CI:3.732~47.878)、血尿素氮升高(OR=1.102, 95%CI:1.019~1.193)、有泌尿系手术史(OR=2.118, 95%CI:0.999~4.490)、肾积水(OR=4.010, 95%CI:1.857~8.658)是NB患儿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尿素氮、尿白细胞、泌尿系手术史、肾积水与NB患儿发生UTI的关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 泌尿道感染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尿儿童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蔡淼 李琦 +4 位作者 吴盛德 刘星 张德迎 林涛 魏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遗尿患儿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排尿障碍诊治中心进行尿动力压力-流率检查的343例遗尿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动力检查结果将患儿分... 目的探讨遗尿患儿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排尿障碍诊治中心进行尿动力压力-流率检查的343例遗尿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动力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有膀胱功能障碍组(n=157)和无膀胱功能障碍组(n=186),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性别、父母文化、居住环境、睡前饮水、遗尿史、大便情况、日间症状、每周遗尿次数、膀胱容量、尿流率、残余尿、脊柱裂)、尿常规、泌尿系超声、X线骶尾椎平片、自由尿流率。结果343例遗尿患儿中,男性200例、女性143例,就诊年龄(7.85±2.36)岁。男性(OR=2.156,95%CI:1.085~4.285)、伴有日间症状(OR=4.471,95%CI:2.229~8.967)、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OR=20.651,95%CI:9.094~46.895)、遗尿次数每周超过4次(OR=2.339,95%CI:1.131~4.838)、尿流率降低(OR=3.196,95%CI:1.360~7.510)、隐性脊柱裂(OR=2.359,95%CI:1.160~4.794)是儿童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伴有日间症状、隐性脊柱裂、遗尿次数>4次、生理性膀胱容量减小以及尿流率降低可能与遗尿儿童发生膀胱功能障碍有关,这些遗尿患儿有必要常规行尿动力学检查了解膀胱功能,为规范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 膀胱功能障碍 尿动力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儿童异位肾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9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兴望 何大维 +6 位作者 唐悦 吴双霜 刘星 华燚 张德迎 李旭良 林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异位肾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评估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异位肾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9例患儿的临... 目的:探讨儿童异位肾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评估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异位肾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异位肾常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同侧肾发育不良(6/9)、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3/9)、同侧输尿管开口异位(5/9)、尿道阴道瘘(2/9),6例行腹腔镜下发育不良肾及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所有病例术前症状均有改善,随访肾积水无复发。结论:异位肾常伴其他泌尿系统畸形,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小、安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异位肾 泌尿系统畸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预防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魏仪 吴盛德 +10 位作者 王养才 林涛 何大维 李旭良 刘俊宏 刘星 华燚 陆鹏 张德迎 温晟 魏光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CAP)在预防儿童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应用疗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预防性使用抗生素(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CAP)在预防儿童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临床应用疗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截止到2015年5月)。评价文献质量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Jadad记分法,并用Rev Man5.1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所有已发表的关于比较预防性抗生素与空白(或安慰剂)对照预防原发性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的主要指标:复发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次要指标:新肾脏瘢痕发生率。结果 8项随机对照试验(抗生素组828例,对照组811例)纳入Meta分析,所有纳入文献均被评为A级质量。分析显示: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RR=0.69,95%CI:0.56~0.86,P〈0.05)。②对于Ⅰ~Ⅱ级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性尿路感染率(RR=0.57,95%CI:0.37~0.87,P〈0.05),对于Ⅲ~Ⅳ级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性尿路感染率(RR=0.76,95%CI:0.59~0.96,P〈0.05)。③5篇对于不同干预因素下UVR患者肾脏瘢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原发性输尿管反流的患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肾脏瘢痕出现的影响无意义(RR=1,95%CI:0.61~1.64,P〉0.05)。结论不论是对低等级还是高等级的反流,持续抗生素使用能有效预防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尿路感染发生,对于肾脏瘢痕的发生没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抗生素预防感染 肾盂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中CO2气腹对儿童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卞则栋 何大维 +4 位作者 刘星 华燚 刘丰 李旭良 林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中CO2气腹对儿童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完成的经腹腔镜及开放式肾盂输尿管成型术各64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并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中CO2气腹对儿童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完成的经腹腔镜及开放式肾盂输尿管成型术各64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并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完成的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26例,术毕采取用空气充分置换腹腔残余CO2措施,作为腹腔镜空气置换组。所有病例均于术后4 h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结果:腹腔镜组术后高碳酸血症发生率为35.9%,高于开放组(18.7%)(χ2=4.578,P=0.029)。婴幼儿组、学龄前组酸碱失衡发生率分别为91.3%、84.2%(腹腔镜组)及84.4%、76.5%(开放组),均高于学龄组(50.0%、33.3%)(P<0.05)。腹腔镜空气置换组术后高碳酸血症发生率为11.5%,低于腹腔镜组(35.9%)(P<0.05)。结论: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型术中腹腔残余CO2是导致儿童术后高碳酸血症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小,CO2气腹对机体酸碱平衡影响越大。术毕充分置换腹腔残余CO2是降低术后高碳酸血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盂输尿管成型术 酸碱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康青 何大维 +6 位作者 吴盛德 习林云 魏春 曾玉佩 苟云鹏 林涛 魏光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6年7月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儿43例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7.5月(16~168个月)。肾结石9例,左侧3例,右侧5例,双侧1例,3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输尿管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6年7月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儿43例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7.5月(16~168个月)。肾结石9例,左侧3例,右侧5例,双侧1例,3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输尿管结石34例,左侧19例,右侧13例,双侧2例。结果肾结石中转开放率44%(4/9),4例均为肾盏结石,其中2例为多发结石;输尿管结石中转开放率3%(1/34)。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手术时间85~300 min,平均159 min,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时间25~300 min,平均117.5 min。输尿管支架管梗阻1例,双J管梗阻1例。肾结石取净率100%(5/5),输尿管结石取净率97%(32/33)。随访27例,随访时间1个月~6年,平均14个月,均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方式,且具有微创的优势,可用于全段输尿管结石及肾盂结石的治疗,但不适用于肾盏结石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大维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9-411,418,共4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尿路梗阻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1886年Trendelemburg首次报道了肾盂成形术^([1])。1949年,Anderson和Hynes提出离断式肾盂成形术,1993年Schuessler等首次报道腹腔...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尿路梗阻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1886年Trendelemburg首次报道了肾盂成形术^([1])。1949年,Anderson和Hynes提出离断式肾盂成形术,1993年Schuessler等首次报道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laparoscopic dismembered pyeloplasty,LP),该术式得到了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腹腔镜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ANDERSON 儿童 先天性畸形 尿路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旭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2,共2页
根据1998年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的诊断标准,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i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是指年龄大于5岁,连续不问断发生夜间遗尿,每周总尿床3次,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儿童。此症在小儿中常见,其发病率报告虽有... 根据1998年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的诊断标准,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i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是指年龄大于5岁,连续不问断发生夜间遗尿,每周总尿床3次,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儿童。此症在小儿中常见,其发病率报告虽有差异,但大多数人认为,5岁儿童发病率约为15%,7岁儿童约为10%,虽每年以15%的比例逐渐减少,但仍有1%~2%的患儿症状持续至成年,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由于其病因至今仍不清楚,有自愈的可能,且大多未明显影响到患儿健康,因此临床上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目前对诊断标准不明者有之,在治疗前未弄清其基本病因,治疗时随意使用药物者也很常见,造成了疗效差,易复发的现状,因此,临床应重视PNE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有效治疗方法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儿童发病率 持续时间 症状持续 心理创伤 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一天 杨猛 +11 位作者 温晟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 张德迎 刘星 刘丰 吴盛德 石艳 倪园松 何佩儒 华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管组,双J管组采用常规术中输尿管,置入双J管引流肾盂内尿液至膀胱(n=108);支架管组采用F4输尿管支架管经肾盂至尿道外口,引流肾盂内尿液至体外(n=57)。通过术后并发症、有无非计划再手术、拔管后自觉症状、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在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从术后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4年。支架管组中4例发生术后感染,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4例出现术后血尿;双J管组中7例发生术后感染,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2例出现术后血尿,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上,双J管组低于支架管组。支架管组中4例因拔管后出现输尿管引流不畅,再次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2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双J管组中有4例术后感染,1例双J管堵塞,均行双J管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1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支架管组总体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0%,双J管组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中,1例管腔堵塞,2例支架管上移,1例双J管脱出体外,支架管组无一例管腔堵塞、移位及脱落情况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管组中拔管后,1例出现腹胀合并高血压,8例出现腹胀伴纳差,2例出现腹痛,双J管组拔管后有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腹胀。支架管组拔管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双J管组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8±1.9)d,支架管组为(8.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J管和支架管两种引流方式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手术率上并无差异,两者均为有效的引流方式。但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经济成本及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双J管引流均优于支架管引流。支架管引流在带管期间无堵塞、移位、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可避免二次入院,对于交通不便的患者可考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外科学 肾积水/外科学 引流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完全性重复肾伴输尿管囊肿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双霜 何大维 +5 位作者 肖兴望 唐悦 刘星 张德迎 陆鹏 林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完全性重复肾伴输尿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完全性重复肾伴输尿管囊肿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因上肾段发育不良行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34例;上肾段发育... 目的:探讨儿童完全性重复肾伴输尿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完全性重复肾伴输尿管囊肿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因上肾段发育不良行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34例;上肾段发育良好者中,合并重度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或非囊肿所在输尿管末端狭窄5例,行输尿管再植术,余21例行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引流术。通过临床表现、肾积水程度、输尿管扩张程度、输尿管囊肿大小、VUR、再手术率等指标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60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5个月,平均11.6个月。行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术34例中,术后尿路感染5例;再行输尿管囊肿开窗引流2例,余32例中,B超仍可见输尿管囊肿6例,囊肿直径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3.2±4.4)mm vs.(26.3±3.9)mm,P=0.004]。行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引流术21例中,术后尿路感染6例;再行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3例,再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余17例术后上肾段积水较术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8.2)mm vs.(24.9±10.8)mm,P=0.000],其中8例仍有输尿管扩张,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7.0±2.5)mm vs.(10.0±3.3)mm,P=0.007]。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5例中,术后尿路感染1例,无再手术者,上肾段积水较术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2.9)mm vs.(24.2±6.9)mm,P=0.004]。结论: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重复肾及输尿管切除和输尿管再植术均可作为完全性重复肾伴输尿管囊肿的治疗方式。对于上肾段发育不良者,建议行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术。若上肾段发育良好,且合并重度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其他输尿管末端畸形者,建议行输尿管再植术;而无其他合并畸形者,可选择创伤小的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重复肾 输尿管囊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支架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被引量:2
11
作者 苟云鹏 何大维 +7 位作者 刘星 华燚 张德迎 刘丰 陆鹏 吴盛德 林涛 魏光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579,共3页
目的:探索无支架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在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应用。方法:收集45例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因UPJO行无支架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无支架... 目的:探索无支架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在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中的应用。方法:收集45例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因UPJO行无支架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无支架组)。以患儿的年龄、积水程度、术前有无临床症状为指标,用逐一配对方法选取45例本院前期或同期行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置入双J管引流的病例(双J管组)为对照,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随访情况。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无支架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双J管组[(8.64±3.18)d vs.(9.05±1.28)d,t=-0.789,P=0.434],无支架组平均手术时间低于双J管组[(98.39±18.02)min vs.(106.93±25.77)min,t=-1.81,P=0.077],均无统计学差异;无支架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3/45)低于双J管组(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500);无支架组术后血尿发生率(5/45)高于双J管组(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500);无支架组术后尿外渗发生率(13/45)高于双J管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χ2=12.18,P=0.000)。远期随访患儿均无临床症状、肾盂积水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无支架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腹腔镜 支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随访结局的早期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兴望 何大维 +4 位作者 刘星 陆鹏 张德迎 李旭良 林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肾积水通过超声测量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renal pelvic diameter,APD)及初次就诊资料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 目的:分析儿童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肾积水通过超声测量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renal pelvic diameter,APD)及初次就诊资料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诊断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性别、侧别、初诊年龄及初诊积水程度进行病例分组,组间通过卡方检验验证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初诊APD值与初诊年龄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①随访结束时有效病例170例,共有41例患儿(24.11%)选择手术治疗,初诊APD值越高患儿手术率越高(χ2=42.534,P=0.000),不同性别、侧别组间患儿手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初诊APD值(χ2=34.465,P=0.000)与侧别(χ2=4.067,P=0.044)预测随访期间手术有统计学意义。③初诊APD值ROC曲线分析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94 (P=0.000;95%CI=0.826~0.962),最佳APD截断值1.75 cm,灵敏度82.9%,特异度86.8%;对于初诊年龄,AUC=0.345(P=0.003)。结论:初诊肾积水程度是儿童UPJO肾积水患儿手术决策重要相关因素。初次就诊APD值大于1.75 cm对于随访期间手术有预测价值,当初次就诊APD大于4 cm时,建议立即手术治疗。初诊超声检查对于儿童肾积水诊断治疗及手术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肾积水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侧UPJO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吻合口暂时性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哲思 何大维 +5 位作者 习林云 魏春 苟云鹏 曾玉佩 林涛 魏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发生吻合口暂时性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泌尿外科2007年7月至2015年6月实施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共360例。按照是否发生吻合口暂时性梗阻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吻合口暂...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发生吻合口暂时性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泌尿外科2007年7月至2015年6月实施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共360例。按照是否发生吻合口暂时性梗阻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吻合口暂时性梗阻与年龄、体重、性别、术侧、术前积水程度、有无息肉、病变段输尿管长度及引流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360例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暂时性梗阻24例(占6.7%),两组在年龄、引流方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72个月、肾造瘘管外引流以及输尿管支架管外引流可增加吻合口暂时性梗阻的发生率,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暂时性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与外引流是术后吻合口暂时性梗阻的危险因素。术中应避免肾盂内血凝块存留,适当延长外引流时间,以减少或避免因水肿所致吻合口暂时性梗阻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吻合口梗阻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的手术时机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超 张德迎 +9 位作者 杨银 王萱 钟庆涛 刘星 华燚 林涛 何大维 李旭良 钟朝晖 魏光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按照感染控制后距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1周,n=30)和延迟手术组(≥2个月,n=16),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热、腰痛、腹胀、血尿、高血压、尿外渗、尿路感染)、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肾积水程度、肾皮质改变、再手术)等差异。结果 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再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肾积水程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延迟手术组改善水平略优于早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早期手术组术后肾实质厚度改善28例(93.3%),延迟手术组10例(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伴感染早期或延迟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对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并发症及再手术无显著影响;延迟手术肾积水程度改善略优于早期手术,但肾实质厚度改善却明显不及早期手术,提示早期手术解除梗阻有利于肾实质恢复,可避免进一步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上尿路感染 手术时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尿路结石危险因素及早期复发原因分析
15
作者 钟庆涛 张德迎 +7 位作者 王萱 张力 何鑫 刘星 何大维 林涛 李旭良 魏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35-641,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上尿路结石(upper urinary tract calculi,UUTC)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UUTC患儿(结石组,n=129)以及同期住院的非UUTC患儿(非结石组,n=130)... 目的探讨儿童上尿路结石(upper urinary tract calculi,UUTC)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UUTC患儿(结石组,n=129)以及同期住院的非UUTC患儿(非结石组,n=130)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人口学特征、结石病家族史、饮食饮水及排尿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儿童UUTC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各因素对UUTC患儿早期复发的影响。结果129例UUTC患儿中,男性81例、女性48例,就诊年龄(7.58±4.02)岁。高钠饮食(OR=4.199,95%CI:1.418~12.440)、高钙摄入(OR=5.043,95%CI:1.720~14.788)、低饮水量(OR=2.691,95%CI:1.125~6.435)、低排尿量(OR=2.462,95%CI:1.108~5.470)、结石病家族史(OR=2.041,95%CI:1.137~3.664)、先天性上尿路畸形(OR=7.133,95%CI:1.420~35.817)是儿童UUT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石早期复发率为8.5%(11/129),早期复发原因依次是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6)、胱氨酸尿症(2/6)、低排尿量(1/6)。结论高钠饮食、高钙摄入、低饮水量、低排尿量、结石病家族史、先天性上尿路畸形与儿童UUTC发生有关;遗传代谢性疾病、低排尿量是儿童UUTC早期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症 危险因素 复发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的诊疗进展
16
作者 汪玲 吴盛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85-788,共4页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extraordinary daytime only urinary frequency,EDOUF)又称精神性尿频、假性尿路感染或日间尿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受过如厕训练的儿童仅在日间出现尿频,每小时至少排尿1次,平均每... 儿童特异性日间尿频(extraordinary daytime only urinary frequency,EDOUF)又称精神性尿频、假性尿路感染或日间尿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受过如厕训练的儿童仅在日间出现尿频,每小时至少排尿1次,平均每次排尿量少于预期膀胱容量的50%(常为10%~15%),入睡后症状消失,不伴尿急和遗尿。目前EDOUF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与焦虑或压力事件有关,也可能与饮食习惯、自身体质有关。其治疗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临床上以认知行为疗法、泌尿疗法及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骶旁神经电刺激疗法也被逐步应用。本文对儿童EDOUF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频/诊断 尿频/治疗 特异性日间尿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在儿童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王润五 刘俊宏 何大维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5-939,共5页
目前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治疗方式以腹腔镜肾盂成形术(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为主,但住院周期相对较长,而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方案管理下手... 目前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治疗方式以腹腔镜肾盂成形术(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为主,但住院周期相对较长,而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方案管理下手术住院周期较短,且经日间外科经验证实不会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本文就ERAS在儿童UPJO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推荐术前、术中和术后相对重要的ERAS要素和主要结局指标,推动ERAS方案在儿童LP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肾积水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3例儿童睾丸扭转的临床表现及诊治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超 刘星 +1 位作者 余星 魏光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表现,以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1990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住院阴囊急症患儿中103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睾丸扭转发病高峰年龄为1岁...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表现,以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1990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住院阴囊急症患儿中103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睾丸扭转发病高峰年龄为1岁以内及11~15岁,占85.4%。睾丸肿痛、提睾反射消失为主要临床表现;超声对诊断睾丸扭转有意义,主要表现为睾丸肿大(73.8%)、睾丸质地不均(75.7%)、血流减弱或消失(91.3%)。睾丸毁损与就诊时间及扭转度数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965及-0.953,P值分别为0.008及0.012)。获得随访的86例患儿均有对侧睾丸增大,但性激素水平及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不受影响。结论睾丸扭转的早期临床表现易与其他阴囊急症相混淆。超声检查帮助鉴别诊断,早期手术探查可提高扭转睾丸存活率。一侧睾丸缺失不影响其后的性激素水平及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阴囊急症 临床表现 超声检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诱导大鼠尿道下裂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明勇 陈柏林 +5 位作者 邱林 华燚 何昀 温晟 龙春兰 魏光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采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宫内暴露诱导建立大鼠尿道下裂模型,观察DEHP的外生殖器毒性作用。方法孕鼠40只,完全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DEHP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500、750、1 000 mg/(kg.d)]。在怀孕天数(GD)第1... 目的采用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宫内暴露诱导建立大鼠尿道下裂模型,观察DEHP的外生殖器毒性作用。方法孕鼠40只,完全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DEHP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500、750、1 000 mg/(kg.d)]。在怀孕天数(GD)第12~19天连续灌胃,出生后(PND)第1天即对新生鼠进行计数,称体质量和测量肛门至生殖器之间的距离(AGD);PND30测量阴茎长度,观察每组雄性仔鼠的尿道开口位置,判断有无尿道下裂及其严重程度并切取整个阴茎进行病理组织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DEHP暴露剂量增大,每窝产活仔数及雄性活仔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减少;同时仔鼠的体质量减轻、AGD和阴茎长度缩短明显(P<0.05,P<0.01)。DEHP低、中、高剂量组诱导出雄性仔鼠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10.7%、30.6%和37.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重型尿道下裂发生率分别为0、8.3%和22.2%;阴茎组织横截面石蜡切片HE染色予以验证。结论 DEHP大鼠宫内暴露成功建立尿道下裂模型,且对子代具有一定的发育和外生殖器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塑化剂 SD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肾积水尿EGF、MCP-1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洪 李旭良 +3 位作者 魏光辉 何大维 林涛 刘俊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肾积水肾盂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以探讨其与病肾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1例小儿肾积水病肾尿EGF、MCP-1水平,并测定肾盂尿肌酐(Cr),计算尿EGF/Cr、MCP-1...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肾积水肾盂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以探讨其与病肾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1例小儿肾积水病肾尿EGF、MCP-1水平,并测定肾盂尿肌酐(Cr),计算尿EGF/Cr、MCP-1/Cr比值,健肾尿检测值作对照;同时以病肾组织的病理分级(按Elder等标准分为Ⅰ~Ⅴ级)为标准,对病肾尿EGF/Cr、MCP-1/Cr进行分组,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病肾尿EGF/Cr较健肾低,Ⅱ~Ⅴ级病肾尿EGF/Cr与健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Ⅱ、Ⅲ级及Ⅲ、Ⅳ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肾尿MCP-1/Cr较健肾高,Ⅱ~Ⅴ级病肾尿MCP-1/Cr与健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各病理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病肾尿MCP-1/Cr、EGF/Cr与病肾组织损害程度均相关,其中尿EGF/Cr与病理分级负相关(r=-0.615,P<0.05);尿MCP-1/Cr与病理分级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4(P<0.01)。结论小儿肾积水病肾尿EGF/Cr检测部分反映病肾的损害程度;而病肾尿MCP-1/Cr水平检测能完全反映病肾的损害,可作为术前经尿液检测评定病肾损害程度的简单、可靠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表皮生长因子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