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丙酸氟替卡松在儿童哮喘升阶梯治疗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莉萍 卢姝亚 彭东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5-361,共7页
背景在成人哮喘研究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FSC)联合用药已被证实较单用丙酸氟替卡松(FP)疗效更好且安全性相当,但在儿童哮喘人群中仍缺乏可靠的临床研究证据。目的对FSC组和单用FP组在哮喘患儿升阶梯治疗中的文献行系统评价/Meta分... 背景在成人哮喘研究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FSC)联合用药已被证实较单用丙酸氟替卡松(FP)疗效更好且安全性相当,但在儿童哮喘人群中仍缺乏可靠的临床研究证据。目的对FSC组和单用FP组在哮喘患儿升阶梯治疗中的文献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探讨两组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在Cochrane、MEDLINE(通过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以FSC和单用FP治疗哮喘患儿的RCT。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偏倚风险评估和证据质量总结,通过R Studio1.4.1717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哮喘恶化、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FSC相关的不良事件。结果共纳入11篇RCT中的9438例哮喘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FSC组较FP组在治疗前后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MEF50)MD=0.17(95%CI:0.16~0.18,P<0.0001)、晨间呼气峰流速(PEF)MD=4.84(95%CI:4.53~5.15,P<0.0001)、治疗前后无哮喘症状天数%MD=1.39(95%CI:1.36~1.41,P<0.05)、无沙丁胺醇使用天数%MD=1.09(95%CI:1.06~1.12,P<0.05)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减少哮喘恶化发生RR=0.87(95%CI:0.70~1.09,P=0.22)、减少与ICS和FSC相关的不良事件RR=0.99(95%CI:0.61~1.60,P=0.95)和其他不良事件RR=0.98(95%CI:0.91~1.05,P=0.55)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哮喘升阶梯治疗中,FSC组与FP组在减少哮喘恶化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安全性相当,没有因沙美特罗的添加而带来额外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也没有增加其他不良事件;但FSC更能改善肺功能(MEF50、晨间PEF)和哮喘症状,并能减少治疗中沙丁胺醇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院多区双重视角下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的管理及成效
2
作者 王静 青秋琼 +2 位作者 左慧 古敏 徐芳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222-422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ORTCC模型的产科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及成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类试验研究,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产科区域2023年1月—6月收治11638例住院病人为对照组;2024年1月—6月收治14124例住院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基于ORTCC模型的产科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及成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类试验研究,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产科区域2023年1月—6月收治11638例住院病人为对照组;2024年1月—6月收治14124例住院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干预组给予围绕目标、规则、训练、检查与考核和文化5个要素的ORTCC模式实施不良事件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决策能力以及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发错药物隐患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病人发生不良事件及发药错误隐患事件少于对照组;护士临床决策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ORTCC模型形成集预防、处置、反馈、分析、改进的长效型闭环的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方案,可有效降低产科区域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决策能力,全方位保障母婴生命安全,为探索护理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CC模型 护理不良事件 一院多区 产科 护理质量 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_(2)对HDM预处理的气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李熙炫 彭东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5-1402,共8页
目的探究NaNO_(2)对经屋尘螨(house dust mite,HDM)预处理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经HDM预处理后用不同浓度NaNO_(2)染毒处理,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NaNO_(2)最适浓度及处理时... 目的探究NaNO_(2)对经屋尘螨(house dust mite,HDM)预处理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经HDM预处理后用不同浓度NaNO_(2)染毒处理,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NaNO_(2)最适浓度及处理时间;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随机分为3组(n=3):正常对照组、HDM组(HDM预处理)、NaNO_(2)组(HDM预处理后进行NaNO_(2)染毒处理)。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各组细胞Krü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s 2,KLF2)、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Notch1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微量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与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结果CCK-8实验确定NaNO_(2)最适干预方式为500μmol/L处理24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DM组KLF2蛋白和mRNA水平减少,HIF-1α蛋白和mRNA水平(P<0.01)、Notch1的蛋白(P<0.05)、mRNA水平和ROS含量升高(P<0.01),MDA、TNF-α和IL-6含量均增高,GSH含量降低(P<0.05);与HDM组比较,NaNO_(2)组KLF2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减少,HIF-1α蛋白和mRNA水平(P<0.01)、Notch1的蛋白(P<0.05)和mRNA水平、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P<0.05)、TNF-α(P<0.001)和IL-6含量显著增高,GSH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aNO_(2)可能通过调控KLF2的表达加重HDM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KLF2 气道上皮细胞 哮喘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周以下早产儿促甲状腺激素延迟升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卢晓燕 陈绍红 +5 位作者 陈影影 周文俊 周婵 宋燕 李禄全 唐文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75-679,共5页
目的 评估<34周早产儿促甲状腺激素延迟升高(dTSH)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9月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34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初筛和生后15~28天静脉血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结果 共纳入441例<3... 目的 评估<34周早产儿促甲状腺激素延迟升高(dTSH)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9月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34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初筛和生后15~28天静脉血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结果 共纳入441例<34周早产儿,男253例、女188例,平均胎龄(30.0±2.0)周。dTSH 17例(3.9%),其中暂时性高TSH血症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10例。初筛与生后15~28天,dTSH组的TSH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使用多巴胺、低出生体重、5分钟Apgar评分<7是dTS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34周早产儿存在dTSH现象,低出生体重、5分钟低Apgar评分,使用多巴胺更容易出现dTSH,对早产儿应注意甲状腺功能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TSH分泌延迟 新生儿筛查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