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黄静 刘晓晨 +3 位作者 高雄 李晓文 李广红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 目的评估早产儿脐血微量元素及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性,为NRDS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氧化因子丙二醛(MDA)及抗氧化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NRDS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各指标预测NRDS发病的价值。结果NRDS组脐血铜水平、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NRDS组SOD/MD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脐血锌、铜、SOD、MDA、SOD/MDA预测NRDS发病的AUC分别为0.728、0.917、0.627、0.780、0.824。结论脐血微量元素铜、锌水平降低及氧化/抗氧化因子失衡可能参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量元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危重新生儿协作网中重庆5家三级甲等医院危重新生儿数据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建辉 余加林 +5 位作者 钟晓云 易明 陈盛 伍剑 杜立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基于危重新生儿协作网(简称数据库)的数据,反映危重新生儿的诊治现状,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帮助。方法数据库上报小早产儿、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 h的新生儿,且在上报医院住院时间... 目的基于危重新生儿协作网(简称数据库)的数据,反映危重新生儿的诊治现状,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帮助。方法数据库上报小早产儿、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 h的新生儿,且在上报医院住院时间≥24 h。根据上述4种疾病情况,设置一般信息、围生期情况、动脉导管未闭、神经系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氧气支持或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感染、炎性指标、抗感染治疗、NEC、转归11个模块用于分析,协作医院均安排专人负责数据的收集及录入和审核,并行统一培训。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数据库纳入重庆5家三级甲等协作医院1 501例危重新生儿,小早产儿435例(29.0%),新生儿败血症814例(54.2%),NEC 343例(22.8%),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 h新生儿742例(49.4%),总体存活率为75.2%(1 129/1 501)。出生体重〈750 g、~999 g、~1 249 g、~1 499 g、≥1 500 g小早产儿存活率分别为50.0%(3/6)、56.5%(13/23)、65.4%(53/81)、74.9%(131/175)和82.0%(123/150);〈27、27~、28~、29~、30~、31~和≥32孕周的小早产儿存活率分别为23.1%(3/13)、65.0%(13/20)、69.4%(26/36)、71.2%(52/73)、71.8%(61/85)、80.9%(89/110)和81.6%(80/98)。315例(72.4%)小早产儿行头颅B超检查,其中生后3 d内完成检查占45.3%(197例)。264(60.7%)使用机械通气,163例有创机械通气,101例单纯n CPAP。217例(49.9%)小早产儿发生NRDS。165/217例(76.0%)使用PS。74/813例(9.1%)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时间〉2周,预防与非预防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存活率分别为88.9%(16/18),87.5%(4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1.000)。数据库上报的1 501例病例中NEC 343例(22.9%),174例在腹胀10 d内能做出NEC诊断,313例行腹部X线片检查,仅有44例描述具有确诊意义的X线征象(肠壁积气、肠穿孔和肝门积气)。742例(49.4%)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单纯无创机械通气180例,有创机械通气562例,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2/180)和17.4%(98/562)。结论危重新生儿协作网对了解和提高中国危重新生儿诊疗水平有积极的探索性意义。危重新生儿诊治在3 d内行头颅B超检查、无创通气和践行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使用CPAP技术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协作网 存活率 机械通气 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先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4期10-13,共4页
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免疫能力低下,护理工作中侵入性操作多,住院环境拥挤等,导致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危害极大。因此,我院新生儿诊治中心认真执行卫生部的相关制度,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拟定医院感染... 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免疫能力低下,护理工作中侵入性操作多,住院环境拥挤等,导致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危害极大。因此,我院新生儿诊治中心认真执行卫生部的相关制度,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拟定医院感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完善新生儿室的环境及器械消毒,规范基础护理以及机械通气、静脉全营养、PICC等特殊护理,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的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漫 李禄全 李晓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0-525,共6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临床资料,探索影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EO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满足新生儿改良KDIGO AKI诊断标准的患儿设为...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临床资料,探索影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EO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满足新生儿改良KDIGO AKI诊断标准的患儿设为AKI组,按照1∶2配对,纳入不合并AKI患儿设为NAKI组,比较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ESA-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AKI组70例,NAKI组140例。单因素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日龄大、母孕期高血压、窒息、入院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高,合并中重度贫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感染性休克,小剂量多巴胺、美罗培南暴露以及手术是AKI发病的危险因素,AKI组死亡或放弃治疗率高(P<0.05)。结论 在早发型败血症群体中,对于入院日龄大、窒息、母孕期高血压,入院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高,合并中重度贫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和感染性休克,使用多巴胺和美罗培南以及手术的EOS患儿,需警惕入院后AK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早发型败血症 危险因素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小琴 王永明 华子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33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根据病因明确及换血与否分别分组为病因明确组,病因不明组;换血组、非换血组。提取患儿血DNA...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33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根据病因明确及换血与否分别分组为病因明确组,病因不明组;换血组、非换血组。提取患儿血DNA,PCR扩增包括UGT1A1启动子区域、编码区第1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区域并测序,运用二分类变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关系。结果:病因明确210例,病因不明120例;换血组213例,非换血组117例。211G〉A总突变率、纯合突变率、杂合突变率在病因明确组分别为38.6%、6.2%、32.4%;病因不明组分别为49.2%、11.7%、37.5%,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病因明确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UGT1A1基因211G〉A突变对病因不明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及换血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的OR值(95%CI)分别为1.54(3.083-8.108)和2.64(1.278-4.508)。结论:重庆地区足月新生儿病因不明高未结合胆红素症可能与UGT1A1基因211G〉A突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UGT1A1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7
作者 吴静 张先红 +1 位作者 魏璐 朱小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2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关于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 目的系统评价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关于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文献进行归纳。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33个结果,归纳为12个新类别,合成4个整合结果: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倾向、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角色体验、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中的障碍、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中的需求。结论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面临艰难的决策选择,医护人员需与父母共同确定其在决策中的理想角色,制定个性化的沟通内容,社会、医院以及家庭需创造支持性的社会心理环境,给予父母信息及情感支持,提高临终新生儿父母在决策中的应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临终新生儿父母 决策参与 决策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
8
作者 吴静 张先红 +1 位作者 魏璐 朱小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癌症儿童安宁疗护服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对于提高癌症患儿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价体系,而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详细阐释癌症儿童安宁... 癌症儿童安宁疗护服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对于提高癌症患儿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价体系,而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详细阐释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估的概念和内涵,系统梳理国外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并针对中国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估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启示与改进策略,旨在为提高中国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儿童 安宁疗护 照护质量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高迁移率蛋白B1在早期诊断和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禄全 罗丽娟 +2 位作者 李鑫 李晓文 冉亚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粪便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在早期诊断和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纳入有腹胀、呕吐或肉眼血便,疑似NEC新生儿;以及同期住院无腹胀、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的住院患儿... 目的探讨粪便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在早期诊断和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纳入有腹胀、呕吐或肉眼血便,疑似NEC新生儿;以及同期住院无腹胀、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的住院患儿,分别为NEC组和对照组。收集患儿入院后1、3、5、7 d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MGB1水平。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有46例NEC患儿和15例对照组。NEC组中,29例在入院24 h内腹部平片证实为Ⅰ期,全部在入院后4 d内恶化为Ⅱ期,其中10例进一步恶化到Ⅲ期;17例在入院24 h内腹部平片证实为Ⅱ期,其中7例恶化为Ⅲ期;17例Ⅲ期NEC患儿中,11例手术治疗、6例放弃手术治疗,手术患儿中8例存活、3例死亡。NEC患儿入院后第1、3、5、7 d HMGB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EC患儿病情由Ⅰ期恶化至Ⅲ期,粪便HMGB1含量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NEC患儿病情恶化,粪便HMGB1含量逐渐增高,HMGB 1对于早期诊断NEC,以及在评估NE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高迁移率蛋白B1 粪便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与晚发型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秋宇 安瑶 +2 位作者 刘利 冉亚林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足月新生儿早发型及晚发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15年收治的253例足月NEC病例,NEC按照发病时间不同分为早发型(≤7天发病,n=150)及晚发型(>7天发病,n=103),比较两组围产期... 目的探讨影响足月新生儿早发型及晚发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15年收治的253例足月NEC病例,NEC按照发病时间不同分为早发型(≤7天发病,n=150)及晚发型(>7天发病,n=103),比较两组围产期情况、合并症、并发症等。结果早发型组平均胎龄大于晚发型组(39.2±1.2对38.8±1.11),早发型组Ⅲ期NEC患病率(27.3%对12.6%)、腹膜炎(20.7%对8.7%)比例均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发型组NECⅢ期手术治疗率、总病死率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发型组中,病死患儿Ⅲ期、腹膜炎、败血症、呼吸衰竭、肾功能损害、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比例均高于存活患儿;晚发型组中,病死患儿Ⅲ期NEC、腹膜炎、败血症、呼吸衰竭、休克比例均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发型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腹膜炎(OR=17.49,95%CI:5.89~51.93,P<0.001)及肾功能损害(OR=10.33,95%CI:2.7~154.17,P=0.003);晚发型组为腹膜炎(OR=20.58,95%CI:3.62~116.85,P=0.001)及呼吸衰竭(OR=12.03,95%CI:1.33~109.14,P=0.027)。结论足月儿早发型NEC病情较晚发型更重;腹膜炎、肾衰竭是导致足月早发型NEC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腹膜炎、呼吸衰竭则是导致晚发型NEC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足月儿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自发性肠穿孔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雪秋 陈师 +4 位作者 郭露 胡晓渝 王政力 贺雨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与自发性肠穿孔(SI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NEC发生肠道穿孔以及同期收治的SIP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相关指标,主要合并症或并发症,治疗结局等。结果共纳入...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与自发性肠穿孔(SI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NEC发生肠道穿孔以及同期收治的SIP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相关指标,主要合并症或并发症,治疗结局等。结果共纳入101例肠穿孔患儿,NEC组70例、SIP组3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比、生产方式、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宫内窘迫、早产和低体质量比例,以及发病日龄、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患儿病死率高于SIP组,合并或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败血症的比例均高于SI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最常见穿孔部位为大肠,其次为小肠;SIP组最常见穿孔部位为小肠,其次为大肠;NEC组与SIP组患儿穿孔部位及穿孔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IP患儿相比,NEC患儿更容易罹患败血症及低蛋白血症,病死率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自发性肠穿孔 败血症 低蛋白血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食物蛋白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欢 李禄全 包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63-2068,共6页
目的分析以血便为首发表现收治入院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与食物蛋白过敏性直肠结肠炎(food protein-induced proctocolitis,FPIP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本院门诊中收治的207... 目的分析以血便为首发表现收治入院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与食物蛋白过敏性直肠结肠炎(food protein-induced proctocolitis,FPIP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本院门诊中收治的207例以血便为首发症状的NEC及FPIPC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FPIPC 150例(72.5%),NEC 57例(27.5%)。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FPIPC组患儿较NEC组更易腹泻,粪便中更易出现脂肪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更明显(P<0.05);NEC组患儿较FPIPC组发病更早,更易出现腹胀、呕吐、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粪便中出现白细胞,肠壁积气或门脉积气(P<0.05)。结论以血便为首发表现的患儿中,NEC发病年龄更早,更易合并败血症。FPIPC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更明显,亦可出现肠壁积气及门脉积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便 食物蛋白过敏性直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百日咳临床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晓文 王雪秋 李禄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6年收治的29例新生儿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儿中仅1例有明确百日咳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有阵发性咳嗽29例(100.0%),咳嗽后呕吐22例(75.9%),痉挛性咳嗽伴青紫16例(55.2... 目的探讨新生儿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6年收治的29例新生儿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儿中仅1例有明确百日咳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有阵发性咳嗽29例(100.0%),咳嗽后呕吐22例(75.9%),痉挛性咳嗽伴青紫16例(55.2%),鸡鸣样回声7例(24.1%),呼吸暂停4例(13.8%)。15例患儿(51.7%)深部痰培养阳性,共培养出其他病原菌16株;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4株。所有患儿均采用阿奇霉素或克林霉素治疗,痊愈19例,好转出院8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新生儿百日咳传染源隐匿,往往无明确百日咳接触史;临床以阵发性咳嗽为主,少有鸡鸣样回声;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者不能完全除外新生儿百日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临床特征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社区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鸿羽 邓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因新生儿肺炎住院且痰培养阳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 564例CAP新生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 383株,其中细菌3 58... 目的探讨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因新生儿肺炎住院且痰培养阳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 564例CAP新生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 383株,其中细菌3 584株、病毒771、真菌7株及非典型病原体21株。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 045株(85.0%),细菌中排名前三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693株(89.9%)。在344例HAP新生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424株,其中细菌402株,真菌17株,呼吸道合胞病毒5株。细菌均为革兰阴性菌,未发现革兰阳性菌,排名前三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CAP与HAP新生儿中革兰阴性菌产ESBLs菌分别为26.9%、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HAP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HAP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除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外)的敏感性普遍低于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除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外)的敏感性普遍低于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还发现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结论新生儿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CAP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HAP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HAP致病菌的产酶率和耐药性均普遍高于CAP,且有多重耐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药敏分析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与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利 李秋宇 +2 位作者 安瑶 冉亚林 李禄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早产与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NEC临床资料,比较患儿围产期相关信息、NEC诊断后并发症、治疗情况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早产组94例,足月组... 目的:对比分析早产与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NEC临床资料,比较患儿围产期相关信息、NEC诊断后并发症、治疗情况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早产组94例,足月组244例,早产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足月组;早产组NEC诊断后并发败血症、呼吸衰竭高于足月组;早产组NEC诊断后多巴胺、IVIG使用率及输注红细胞高于足月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早产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Ⅲ期NEC(OR=6.725,95%CI=2.153~21.01,P=0.001)及并发败血症(OR=3.78,95%CI=1.204~11.873,P=0.023);足月组为Ⅲ期NEC(OR=7.762,95%CI=3.392~15.23,P=0.000)。结论:NEC在早产、足月儿人群发病的围产期因素、并发症、预后危险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早产儿并发症更多。Ⅲ期NEC是导致患儿预后不良的共同危险因素,并发败血症是导致早产患儿预后不良的额外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临床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心肌损伤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6
作者 薛丹 陈贻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1-894,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成活率的提高,新生儿心肌损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增加。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被忽略,是围生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就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临床诊断指标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成活率的提高,新生儿心肌损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增加。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被忽略,是围生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就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临床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诊断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维勤 肖甜甜 余加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412-419,共8页
目的探讨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至2011年7月),获得... 目的探讨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至2011年7月),获得CRP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的文献。采用QUADA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1.4和RevMan5.0软件检验各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20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9(95%CI:0.65~0.72)和0.87(95%CI:0.86~0.89),SROCAUC为0.88,Q*指数为0.81。CRP>8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2~0.92)和0.86(95%CI:0.81~0.90),SROCAUC为0.94,Q*指数为0.88;CRP≥8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95%CI:0.47~0.61)和0.81(95%CI:0.76~0.85),SROCAUC为0.80,Q*指数为0.74;两者合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95%CI:0.65~0.74)和0.83(95%CI:0.80~0.86),SROCAUC为0.88,Q*指数为0.82。在纳入文献中标本来源和检测方法的差异等非阈值效应因素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结论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新生儿 败血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生儿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婷 李晓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46-649,655,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了解影响新生儿AK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符合AKI诊断标准且临床资料齐全的105例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照治疗结局将患儿分为好转组和放弃或死亡组,比较两组临... 目的分析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了解影响新生儿AK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符合AKI诊断标准且临床资料齐全的105例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按照治疗结局将患儿分为好转组和放弃或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新生儿AKI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05例AKI患儿,好转组48例、放弃或死亡组57例。与好转组相比,放弃或死亡组患儿的出生体质量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高,最低尿量值低,尿量<1 mL/(kg·h)的比例高,休克、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量<1 mL/(kg·h)、合并呼吸衰竭是影响新生儿AK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1,95%CI:1.68~12.63,P=0.003;OR=17.88,95%CI:5.61~56.98,P<0.001)。结论新生儿AKI的病死率高,少尿、合并呼吸衰竭显著增加AKI新生儿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预后 危险因素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rin蛋白缺乏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浩 李春 +3 位作者 李晓文 余朝文 何晓燕 苗静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6-513,共8页
目的:分析citrin蛋白缺乏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30例NICCD患儿和同期诊治的30例特发性新生儿胆汁淤积症(INC)患儿的临... 目的:分析citrin蛋白缺乏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30例NICCD患儿和同期诊治的30例特发性新生儿胆汁淤积症(INC)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目标基因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和桑格-库森法验证结果。结果:NICCD与INC临床表现相似,但圆胖脸和陶土便在NICCD患儿中更为常见(均P<0.01)。NICCD组血糖、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纤维蛋白原、转氨酶水平较INC组低(P<0.05或P<0.01),而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血氨、甲胎蛋白、凝血功能标志物较INC组均升高(P<0.05或P<0.01);INC组血氨基酸水平多在正常值范围内,而NICCD组血瓜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及苏氨酸水平均升高(均P<0.01);INC组尿有机酸轻度升高或正常,而NICCD组尿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及苯乳酸浓度显著升高(均P<0.01)。NICCD组均存在SLC25A13突变,其中8例为纯合突变,9例为复合杂合突变,13例为单位点突变,以c.851_854del(53.19%)最常见,同时发现2个新的致病性突变c.1196T>A和c.919G>T。结论:对于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并伴有圆胖脸、陶土便的患儿应警惕NICCD,血氨、甲胎蛋白、瓜氨酸以及尿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苯乳酸水平升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目标基因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新生儿 Citrin蛋白缺乏 血氨基酸 尿有机酸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秦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0-954,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诊断为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诊断为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入院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儿为临床路径组,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入院但未实施临床路径为非临床路径组。对比2组患儿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情况、院内感染及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临床路径变异情况。结果:共1 074例患儿入选,其中临床路径组494例,非临床路径组580例。2组患儿入院年龄、性别、孕周、产重、胸片分级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患儿住院费用较非路径组患儿减少,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缩短,VAP发生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院内感染、家属满意度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4例路径患儿中,完成159例,变异315例。变异发生的主要原因为NRDS相关并发症,而并发症中动脉导管未闭又最为常见。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治疗效果和家属满意度得到保证,但NRDS并发症多,实施过程中变异率高,仍需进一步完善后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路径 评价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