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晨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高危因素,为BPD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从而降低BPD的发病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高危因素,为BPD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从而降低BPD的发病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新生儿诊治中心收治住院时间大于28 d的NRDS患儿共287例,根据有无并发BPD分为BPD组及非BPD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7例NRDS患儿中131例发生BPD,为BPD组,未发生BPD的患儿共156例,为非BPD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住院天数、母亲年龄、剖宫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使用次数≥2次、PS剂量、痰培养阳性、反复机械通气、呼吸机模式、吸氧浓度FiO2、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病率、临床治愈、放弃/死亡率、G-杆菌在2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PD组的Apgar1分钟、妊娠期并发症、PS使用率、使用PS的类型、首次PS使用时间、入院前3天血气分析结果、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肺气漏、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颅内出血、肺出血等则与非B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出生体质量、剖宫产为NRDS并发BPD的独立保护因素,而痰培养阳性率高、反复机械通气、长时间用氧、肺动脉高压为NRDS并发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及时行剖宫产、避免低出生体重儿、反复上机、长时间氧疗及肺动脉高压为减少BPD发生的最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滴脂多糖对新生小鼠肺发育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晗 邓春 +4 位作者 郭春宝 李晓梅 邓思俊 游瑶瑶 王永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16-1421,共6页
目的:观察鼻滴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新生小鼠肺发育的影响及NF-κB、MIP-1α和VEGFR-2的变化,探讨出生后肺部炎症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新生1 d内的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LPS组:... 目的:观察鼻滴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新生小鼠肺发育的影响及NF-κB、MIP-1α和VEGFR-2的变化,探讨出生后肺部炎症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新生1 d内的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LPS组:LPS组于出生后1 d(P_1)到出生后13 d(P_(13))每天鼻滴LPS 25 mg/kg,生理盐水组P_1到P_(13)每天鼻滴等量生理盐水。第14天收集2组小鼠肺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运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CD31的表达并进行肺微血管密度计数,qRT-PCR检测VEGFR-2、MIP-1α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65、IκBα、磷酸化P65(Ser536)、磷酸化IκBα(Ser32)及VEGFR-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LPS组HE染色表现为肺泡增大,血管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LPS组放射性肺泡计数(4.533±0.166)低于生理盐水组(8.377±0.290)(P=0.000),肺泡平均截距(54.890±2.074)高于生理盐水组(32.750±0.787)(P=0.000)。CD31免疫组化示LPS组肺微血管密度(3.387±0.007)低于生理盐水组(5.631±0.014)(P=0.000)。q RT-PCR示LPS组VEGFR-2 m RNA表达下降(P=0.000),MIP-1αm RNA表达升高(P=0.000)。Western blot示LPS组P65蛋白、磷酸化P65(Ser536)及磷酸化IκBα(Ser32)蛋白水平升高,IκBα蛋白及VEGFR-2蛋白水平降低(P=0.000)。结论:鼻滴脂多糖抑制新生小鼠肺发育,出生后肺部炎症可能参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其机制可能和VEGFR-2表达下降、NF-κB激活上调MIP-1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出生后肺部炎症 肺发育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至2014年我院新生儿肺炎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鸿羽 李媛媛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明确本地区病原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选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生儿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5年共检出病原菌4 310株,其中革兰...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明确本地区病原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选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生儿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5年共检出病原菌4 3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722株(86.4%),革兰阳性菌556株(12.9%),真菌32株(0.7%);产ESBLs菌1061株(32.2%),MRSA 37株(7.9%)。各年主要细菌构成变化不大,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216株,28.2%)、大肠埃希菌(859株,19.9%)、金黄色葡萄球菌(469株,10.9%)、阴沟肠杆菌(435株,10.1%)及鲍曼不动杆菌(432株,10.0%);各年产酶率略有变化,而MRSA检出率比较无差异。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波动性变化,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有下降趋势;总体对大部分β-内酰胺酶类高度耐药,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各年的耐药率无差异,未发现耐糖肽类及利奈唑胺的菌株。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时间差异,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虽近5年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但产ESBLs检出率仍较高,且已分离出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测结果的病程相关性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华雪莹 蔡方成 +1 位作者 赵智 余加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3-956,共4页
目的:观测分析初期病程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从2010至2014年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5所医院经住院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407例中,筛选腰椎穿刺前未曾使用任何抗生素... 目的:观测分析初期病程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从2010至2014年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5所医院经住院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407例中,筛选腰椎穿刺前未曾使用任何抗生素的足月儿38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测结果,分别计算各参数在不同病程时间段中位数,以分析在无抗生素干扰情况下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常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30/38,78.95%),仅约1/3病例具有神萎嗜睡(14/38,36.84%)和(或)抽搐(12/38,31.58%)等中枢神经受累表现。(2)起病24 h内患儿脑脊液各项主要指标大多仍在正常范围内,但随病程进展呈现一动态变化过程。即在起病一周内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逐日升高,在感染后的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脑脊液中糖的浓度逐渐降低,在感染后第3天出现最低值,继后上升。而脑脊液中的氯化物水平仅在感染第3天略有升高。结论:腰椎穿刺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关键性实验依据,但对起病早期患儿要警惕脑脊液检测假阴性可能性,病后2~3 d复查常可获得更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 脑脊液 诊断 病程相关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