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腹膜后结节型和混合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浩入 陈欣 +2 位作者 张黎 丁浩 何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比较儿童腹膜后结节型(GNBn)和混合型(GNBi)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GNBn(n=25)和GNBi(n=27)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组间比较INRGSS分期、区域淋巴结及骨髓转移等。组间比较病灶分布、横断面最... 目的:比较儿童腹膜后结节型(GNBn)和混合型(GNBi)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GNBn(n=25)和GNBi(n=27)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组间比较INRGSS分期、区域淋巴结及骨髓转移等。组间比较病灶分布、横断面最大径、形态、边界、钙化情况、超逾中线、强化方式、实质各期平均CT值、邻近结构关系等影像学表现。结果:GNBi多位于L1期,较少发生区域淋巴结及骨髓转移(P均<0.05)。组间病变分布、横断面最大径、钙化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GNBn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超逾中线(P均<0.05)。组间强化方式、静脉期实质平均CT值、邻近椎体骨质破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GNBn平扫期与动脉期实质平均CT值较高,易包埋邻近血管(P均<0.05)。结论:腹膜后GNB不同病理亚型的临床和CT表现存在不同,对腹膜后GNB进行影像学研究时应考虑其病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MYCN基因扩增状态腹部神经母细胞瘤CT表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浩入 陈欣 何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MYCN基因扩增状态的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CT表现。方法纳入172例腹部NB患儿,根据MYCN基因拷贝数分为MYCN组(n=47)及未扩增组(n=125)。比较组间肿瘤分布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界、钙化、囊变及坏死等CT征象差异;比较组... 目的观察不同MYCN基因扩增状态的腹部神经母细胞瘤(NB)CT表现。方法纳入172例腹部NB患儿,根据MYCN基因拷贝数分为MYCN组(n=47)及未扩增组(n=125)。比较组间肿瘤分布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界、钙化、囊变及坏死等CT征象差异;比较组间肿瘤实质的平均CT值及其与同一层面背部肌肉平均CT值差值的差异。结果组间肿瘤大小、分布部位、形态、钙化、囊变及坏死、跨越中线生长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静脉期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肿瘤与血管关系及邻近脏器侵犯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扩增组静脉期肿瘤实质平均CT值及与同一层面背部肌肉平均CT值差值均显著高于MYCN组(P均<0.05)。结论MYCN基因不同扩增状态的腹部NB肿瘤CT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部 神经母细胞瘤 MYCN基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新辅助化疗疗效与影像学危险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浩入 陈欣 +3 位作者 秦津洁 张黎 丁浩 何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疗效与其影像学危险因子(IDRF)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临床及CT资料,观察化疗后肿瘤原发灶体积缩小率及化疗前、后IDRF;将化疗效果分为...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疗效与其影像学危险因子(IDRF)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临床及CT资料,观察化疗后肿瘤原发灶体积缩小率及化疗前、后IDRF;将化疗效果分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和非VGPR,分析原发灶体积缩小率与化疗后IDRF丢失量及残余量的相关性。结果 化疗前原发灶体积20.16~1 083.89 cm^(3)、中位体积331.33(154.82,513.46)cm^(3),IDRF数量1~10个、中位数为5(4,6)个;化疗后原发灶体积为0.26~511.82 cm^(3)、中位体积为33.96(11.75,83.35)cm^(3),IDRF数量为0~8个、中位数为3(2,4)个。化疗后原发灶体积缩小率17.00%~99.00%、中位数87.00%(72.00%,95.00%),33例VGPR、51例非VGPR;IDRF丢失量为0~8个、中位数为2(1,3)个,残余量为0~8个、中位数为3(2,4)个。化疗后原发灶体积缩小率与IDRF丢失量呈正相关(r=0.549,P<0.001),而与IDRF残余量呈负相关(r=-0.452,P<0.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用于神经母细胞瘤效果与化疗后病灶IDRF丢失量及残余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新辅助治疗 影像学危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