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前儿童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灌注中的最佳标记后延迟时间 被引量:6
1
作者 唐世龙 何玲 +2 位作者 刘波 周瑜 刘先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探讨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对于学龄前儿童3D-动脉自旋标记(ASL)脑血流灌注图像的影响。方法收集常规MRI表现正常的250例学龄前儿童患者,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6个月、>6~12个月、>1~3岁、>3~6岁组,每组50例,行3D-ASL脑... 目的探讨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对于学龄前儿童3D-动脉自旋标记(ASL)脑血流灌注图像的影响。方法收集常规MRI表现正常的250例学龄前儿童患者,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6个月、>6~12个月、>1~3岁、>3~6岁组,每组50例,行3D-ASL脑灌注MR扫描,PLD分别设置为1 025ms、1 525ms和2 025ms,分析比较3D-ASL灌注图像的主观质量评价、SNR和脑血流量(CBF),其中甲级图像为SNR高、无伪影、脑沟无信号。结果 <1个月组和1~6个月组中,PLD值为1 025 ms时,图像以甲级为主,分别有43例和46例,脑CBF和SNR均高于PLD值为1 525 ms和2 025ms的图像。>6~12个月组、>1~3岁组和>3~6岁组中,PLD值为1 525ms时,图像以甲级为主,分别有43、45和43例,脑CBF值和SNR均高于PLD值为1 025ms和2 025ms图像。结论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3D-ASL脑血流灌注的最佳PLD值不同,≤6个月婴幼儿的最佳PLD值为1 025ms,对>6个月~6岁儿童PLD值宜选用1 525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后延迟时间 学龄前儿童 动脉自旋标记 颅脑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浩 陈欣 何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2-933,共2页
1病例简介,女,11岁,主诉:皮肤、巩膜黄染15个月,无白陶土样便,无尿色改变。体格检查:皮肤、巩膜轻至中度黄染,腹壁静脉显露,肝、脾肿大,质硬。实验室检查:①肝功能:总胆红素90.1μmol/L(参考值1.8~21.0μmol/L),谷丙转氨酶107.1 U/L(参... 1病例简介,女,11岁,主诉:皮肤、巩膜黄染15个月,无白陶土样便,无尿色改变。体格检查:皮肤、巩膜轻至中度黄染,腹壁静脉显露,肝、脾肿大,质硬。实验室检查:①肝功能:总胆红素90.1μmol/L(参考值1.8~21.0μmol/L),谷丙转氨酶107.1 U/L(参考值0~40 U/L),谷草转氨酶187.9 U/L(参考值0~45 U/L),碱性磷酸酶561 U/L(参考值100~360 U/L),谷氨酰转肽酶158.2 U/L(参考值0~25 U/L),多次复查仍持续升高;②免疫球蛋白:IgG 30.8 g/L(参考值5.28~21.9 g/L),IgM 3.03 g/L(参考值0.48~2.2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胆管炎 硬化性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诊断新生儿和婴儿胆道闭锁
3
作者 刘波 蔡金华 +2 位作者 郑鹤林 张云 王龙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新生儿和婴儿胆道闭锁(B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疑诊为BA或其他胆道疾病的患儿46例,以手术探查、腹腔镜探查、术中造影、病理检查或临床治疗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儿分为BA组与非BA组(non-BA组)。对所有患儿应...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新生儿和婴儿胆道闭锁(B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疑诊为BA或其他胆道疾病的患儿46例,以手术探查、腹腔镜探查、术中造影、病理检查或临床治疗结果作为金标准,将患儿分为BA组与非BA组(non-BA组)。对所有患儿应用1.5T MR扫描仪,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DTI序列(b值为1 000s/mm^2)行肝脏扫描,经后处理获得平均扩散系数(AvgDC)图及FA图,测量AvgDC值及FA值。结果 46例中,BA组24例,non-BA组22例,BA组的AvgDC值显著低于non-BA组[(1.27±0.16)×10^(-3) mm^2/s vs(1.43±0.15)×10^(-3) mm^2/s,P=0.001)]。在BA组中,不同肝脏纤维化分级患儿间AvgDC值、FA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F1~INF3级炎症分级患儿AvgDC值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P=0.14),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P=0.01)。应用AvgDC、FA值诊断BA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0±0.07、0.60±0.09;AvgDC界限值为1.33×10^(-3) mm^2/s时,诊断敏感度为75.00%(18/24),特异度为77.27%(17/22)。结论 DTI的AvgDC值可用于诊断新生儿和婴儿BA,但其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新生儿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与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韵 蔡金华 +1 位作者 朱进 秦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及ADC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髓母细胞瘤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其MRI表现,测量ADC值;根据2007年WHO标准对髓母细胞瘤进行病理分型,比较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 目的比较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及ADC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髓母细胞瘤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其MRI表现,测量ADC值;根据2007年WHO标准对髓母细胞瘤进行病理分型,比较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和ADC值的差异。结果 49例中,经典型髓母细胞瘤41例,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8例,常规MRI征象如肿瘤位置、T2信号、囊变、瘤周水肿及强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ADC值[(0.78±0.12)×10-3 mm2/s]低于经典型髓母细胞瘤[(0.88±0.10)×10-3 mm2/s;P<0.05)。结论经典型和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常规MRI表现无明显差异;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的ADC值低于经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