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和确定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用于诊断住院患儿压疮高风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对2014年1至6月在我院住院且Braden-Q量表≤24分的372例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追踪分析,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目的:评价和确定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用于诊断住院患儿压疮高风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对2014年1至6月在我院住院且Braden-Q量表≤24分的372例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追踪分析,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和评价Braden-Q量表诊断压疮高度危险的临界值。结果:372例研究对象中有37.73%的患者Braden-Q评分≤16分(最低11分),72.27%的患者Braden-Q评分17~24分;共发生院内压疮21例,其分值主要集中在13~16分。当Braden-Q量表诊断压疮高危的临界值为16分时,其预测压疮危险的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759,阳性预测值为0.185,阴性预测值为0.985,约登指数(0.585)较其他临界值更大,Braden-Q量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3。结论:Braden-Q量表16分是诊断儿童压疮高度危险的最佳临界值,能够很好地预测儿童发生压疮的风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评标准等方面对我院儿科MNS的临床教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改革,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改革前后儿科MNS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儿科MNS的核心能力总分由144.94(33.30)分提升至167.88(25.32)分,且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维度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维度的增幅最大。结论:改革后的临床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儿科MNS核心能力特别是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等能力的提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和确定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用于诊断住院患儿压疮高风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对2014年1至6月在我院住院且Braden-Q量表≤24分的372例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追踪分析,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和评价Braden-Q量表诊断压疮高度危险的临界值。结果:372例研究对象中有37.73%的患者Braden-Q评分≤16分(最低11分),72.27%的患者Braden-Q评分17~24分;共发生院内压疮21例,其分值主要集中在13~16分。当Braden-Q量表诊断压疮高危的临界值为16分时,其预测压疮危险的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759,阳性预测值为0.185,阴性预测值为0.985,约登指数(0.585)较其他临界值更大,Braden-Q量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3。结论:Braden-Q量表16分是诊断儿童压疮高度危险的最佳临界值,能够很好地预测儿童发生压疮的风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文摘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评标准等方面对我院儿科MNS的临床教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改革,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改革前后儿科MNS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儿科MNS的核心能力总分由144.94(33.30)分提升至167.88(25.32)分,且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维度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维度的增幅最大。结论:改革后的临床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儿科MNS核心能力特别是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等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