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调查 被引量:41
1
作者 付艳芬 郑显兰 +4 位作者 李平 孟玉倩 王虹 贺启莲 宋克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护士护理软技能的现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随机抽取重庆市8家医院护士,加入儿童医院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30名,共72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年龄、受聘形式、... 目的:了解重庆市护士护理软技能的现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随机抽取重庆市8家医院护士,加入儿童医院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30名,共72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年龄、受聘形式、工作年限、职称、行政职务和科室的护士的护理软技能存在差异(P<0.05)。(2)在年龄为31~40岁组、工作年限为11~15年、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行政职务为护理部主任、科室为精神科的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最高。(3)年龄从≤20岁组到41~50岁组,组织管理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呈增加趋势,但≥51岁组却减少;正编护士护理软技能高于合同聘用制护士;组织管理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随着工作年限增加、行政职务提升而增加;人际关系、职业情操和认知技能与科室有关。结论:重庆市护士护理软技能在年龄、受聘形式、工作年限、职称、行政职务和科室上存在差异。建议通过培训加强护理软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软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2
作者 冷虹瑶 王紫娟 +3 位作者 应本娟 石林 张湛美 郑显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7期1049-1055,共7页
目的:构建儿童慢性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儿童慢性病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评价指标条目池,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为框架形成专家函询问... 目的:构建儿童慢性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儿童慢性病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评价指标条目池,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为框架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1次专家论证会完成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67%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6和0.87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56和0.176(P<0.01);专家论证会对指标逐条解读和调整,形成了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56个的儿童慢性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儿童慢性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全面性和较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病 延续性护理 质量指标 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可靠性组织理论的护理病历无纸化质量控制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3
作者 唐方芳 崔璀 +2 位作者 魏晓琼 申雪兰 郑显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1654,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高可靠性组织理论的护理病历无纸化质量控制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提升护理病历质量与质量控制效率。方法:2023年2月,我院护理部开始实施护理病历全流程无纸化质量控制及归档系统,开展护理病历生成、质量控制、提交及... 目的:构建基于高可靠性组织理论的护理病历无纸化质量控制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提升护理病历质量与质量控制效率。方法:2023年2月,我院护理部开始实施护理病历全流程无纸化质量控制及归档系统,开展护理病历生成、质量控制、提交及归档环节信息化建设,分别比较系统应用前后各6个月的病历质量、质量控制时间、护士满意度、打印机维护费及耗材消耗费。结果:系统应用后,护理病历整体质量、护士应用满意度较前显著提升(P<0.05),病历质量控制时间、打印机维护费及耗材消耗费低于系统应用前。结论:基于高可靠性组织理论的护理病历无纸化质量控制系统聚焦实时监控及事前预警,加快数据利用及流转,可提高终末护理病历质量,保障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可靠性组织 病历质量控制 无纸化 护理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激-易感模型的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莉 莫霖 +2 位作者 刘洋 陶静 余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目的:基于应激-易感模型,探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目的:基于应激-易感模型,探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对180例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2.22%。自杀意念与疾病活动度、负性情绪均呈正相关,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负性情绪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与自杀意念中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分别为44.45%、20.66%。社会支持在疾病活动度与负性情绪间起调节作用,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疾病活动度对负性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就越弱。结论: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可直接或通过负性情绪间接影响其自杀意念,并受社会支持的调节。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水平,控制疾病活动,降低其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其自杀意念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青少年 自杀意念 应激-易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癫痫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文劲 崔璀 +4 位作者 郑显兰 李双子 赵应红 冉秦 陶秋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调查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的癫痫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28例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的癫痫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意向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调查其... 目的调查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的癫痫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28例儿童至成人过渡期的癫痫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参与健康照护意向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调查其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癫痫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总分(124.39±16.82)分,6个参与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参与就医决策、参与诉求、参与质询监督、参与信息互动、参与治疗照护和参与诊疗决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发作类型、共患疾病种类、家庭结构类型、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水平为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癫痫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和混合性发作疾病类型、流动家庭结构的青少年参与健康照护意向水平较高;提供多角度社会支持、提高自我效能,能增加癫痫青少年参与健康照的意愿,有利于该群体由儿童至成人医疗的顺利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癫痫 儿童至成人过渡期 参与健康照护行为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高危临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双子 李平 +2 位作者 郑显兰 吴利平 彭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评价和确定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用于诊断住院患儿压疮高风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对2014年1至6月在我院住院且Braden-Q量表≤24分的372例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追踪分析,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目的:评价和确定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用于诊断住院患儿压疮高风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对2014年1至6月在我院住院且Braden-Q量表≤24分的372例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追踪分析,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和评价Braden-Q量表诊断压疮高度危险的临界值。结果:372例研究对象中有37.73%的患者Braden-Q评分≤16分(最低11分),72.27%的患者Braden-Q评分17~24分;共发生院内压疮21例,其分值主要集中在13~16分。当Braden-Q量表诊断压疮高危的临界值为16分时,其预测压疮危险的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759,阳性预测值为0.185,阴性预测值为0.985,约登指数(0.585)较其他临界值更大,Braden-Q量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3。结论:Braden-Q量表16分是诊断儿童压疮高度危险的最佳临界值,能够很好地预测儿童发生压疮的风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en-Q 压疮 高度危险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疼痛管理循证实践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芳 郑显兰 +1 位作者 沈巧 冷虹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现状,为针对性改善儿科护士循证式疼痛管理行为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中国七个行政区域选取14所三级甲等专科儿童医院和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床位数200张以上)作为调查医院,以从... 目的了解中国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现状,为针对性改善儿科护士循证式疼痛管理行为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中国七个行政区域选取14所三级甲等专科儿童医院和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床位数200张以上)作为调查医院,以从事儿科护理的工龄满1年的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卡尔森循证式疼痛管理先决条件量表》(C-CPCIS)进行调查,计算C-CPCIS总分和分量表得分,考察影响总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2 983名护士参与了C-CPCIS调查,全部回收,有效问卷2 875份(96.3%)。专科儿童医院2 495份,综合医院儿科380份。其中女性占98.6%,平均年龄30.2(20-55)岁,平均从事儿科护理工作8.4(1-35)年,儿内科占31.2%,本科学历71.7%,护师职称占47.9%,有护士长管理经验者占9.1%,有疼痛知识培训经历占18.9%,常规评估疼痛占73.4%,使用最多的疼痛评估工具是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60.9%)。C-CPCIS总条目得分为3.26±1.14,既往实践、疼痛需求/问题、创新、工作规范4个分量表得分分别为3.68±1.28、2.70±1.001、3.06±1.09、3.24±1.09;条目16、19、12得分较低,分别为2.11±0.90、2.20±1.23和2.27±0.9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量表总得分与职称(β=0.077)、科室(β=0.160)、医院类型(β=0.100)、是否常规评估疼痛(β=-0.209)、有无护士长经历(β=-0.102)、有无疼痛学习经历(β=-0.125)有关。结论目前国内儿科护士疼痛管理循证实践水平较低,今后应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儿科护士循证式疼痛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儿科护士 循证 先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期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社会适应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倩 莫霖 +2 位作者 黄先巧 余璐 刘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索治疗期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易方式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Conners父... 目的探索治疗期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易方式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量表对163名治疗期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进行调查。结果女性患儿的负性情绪水平相对较高而行为问题较少,权威型、专制型教养方式患儿的负性情绪水平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创伤后成长均与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中,肯定与支持维度、陪伴与亲密维度与负性情绪、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满意度维度与抑郁、品行行为和心身障碍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冲突与惩罚维度与抑郁、品行行为维度呈显著正相关。链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负性情绪、行为问题之间具有链式中介的作用。结论治疗期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儿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效能感或创伤后成长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负向预测负性情绪或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青少年 儿童 社会适应 自我调节转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护士为主导的哮喘患儿延续护理实践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蓉 刘玉琳 +3 位作者 袁小平 赵智华 张萍 郑显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2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 :总结哮喘患儿延续护理方法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成立哮喘患儿管理团队,建立哮喘患儿档案,实施哮喘延续护理。便利抽取2016年1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的51例患儿,评估实施哮喘延续护理6个月后的效果。结果 :51例哮喘患儿的哮喘控... 目的 :总结哮喘患儿延续护理方法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成立哮喘患儿管理团队,建立哮喘患儿档案,实施哮喘延续护理。便利抽取2016年1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就诊的51例患儿,评估实施哮喘延续护理6个月后的效果。结果 :51例哮喘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由(19.54±3.87)分提高至(22.40±3.42)分(P<0.01),用药依从性由(3.90±1.02)分提高至(4.66±0.47)分(P<0.01),焦虑水平由(29.47±8.40)分降至(25.61±5.83)分(P<0.01),肺功能FEV1%由(69.35±9.97)上升至(90.47±9.68)(P<0.01),PEF%由(63.74±12.40)上升至(89.44±7.55)(P<0.01)。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有利于哮喘患儿管理,但存在着护理人力短缺、家庭访视缺失等问题,建议更多护士参与哮喘患儿延续护理工作。建议加强推广微信群、QQ群、哮喘管理软件等新兴延续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哮喘管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 被引量:8
10
作者 石林 莫霖 +3 位作者 郑显兰 张萍 崔璀 蒋小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 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评标准等方面对我院儿科MNS的临床教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改革,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改革前后儿科MNS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儿科MNS的核心能力总分由144.94(33.30)分提升至167.88(25.32)分,且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维度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维度的增幅最大。结论:改革后的临床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儿科MNS核心能力特别是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等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学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与临床护理专家发展概况及建议 被引量:37
11
作者 贺启莲 郑显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9期8-12,共5页
文献复习发现,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jalisf,CNS)在我国的翻译主要有“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两种。这种翻译上的差异导致了对国内外与两者相关的培养、认证等报道常造成歧义。国内报道的某些“专科护士”培训工... 文献复习发现,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jalisf,CNS)在我国的翻译主要有“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两种。这种翻译上的差异导致了对国内外与两者相关的培养、认证等报道常造成歧义。国内报道的某些“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按其培训目标及工作内容,可分为专科护士培训和临床护理专家培养两种,但由于两者都以“专科护士”为称谓报道,因而常常相互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专家 专科护士 护士培训 NURSE 文献复习 国内外 翻译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儿家庭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张嫒 沈巧 +5 位作者 张琴 冷虹瑶 王艳琴 李芮 陶芙蓉 郑显兰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8-823,共6页
目的 :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儿家庭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1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儿... 目的 :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儿家庭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1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儿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发放一般信息调查表、家庭管理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儿的家庭管理量表得分为(156.27±34.92)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是否服用心血管药物、心功能分级、居住地及家长工作是否因孩子疾病改变是家庭管理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度的45.6%。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儿的家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加强对CHF患儿家庭的支持,提供个性化和持续性的干预,以提升家庭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儿童 家庭管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癫痫发作行动计划的应用进展和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璀 郑显兰 +2 位作者 李双子 陈文劲 曾俊祺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0期1560-1565,共6页
对儿童急性癫痫发作行动计划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其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应用领域和效果、药物管理特点、智能化发展前景等,并提出儿童急性癫痫发作行动计划的本土化开发策略和建议,为我国慢性病儿童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对儿童急性癫痫发作行动计划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其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应用领域和效果、药物管理特点、智能化发展前景等,并提出儿童急性癫痫发作行动计划的本土化开发策略和建议,为我国慢性病儿童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计划 急性癫痫发作 健康管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力资源保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小利 郑显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7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护理人力资源短缺 资源保护 护理管理者 医院管理者 卫生行政部门 护理工作 整体护理 医学水平 护理人员 健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对儿科护理学的启示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显兰 杨锡强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2期1590-1594,共5页
随着基因组/基因组学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精准医学将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新形势下,医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儿科护理的整体化和个体化将得以真正实现。护理是医疗工作的终端服务,因而基因组学也必然改变护士... 随着基因组/基因组学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精准医学将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新形势下,医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儿科护理的整体化和个体化将得以真正实现。护理是医疗工作的终端服务,因而基因组学也必然改变护士的职业人生,护士将成为整合多学科的核心成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基因治疗中心的临床护理专家已展示出这样的角色。然而,当前大多数的执业护士包括儿科护士在护理病人中尚缺乏应用基因组学的技巧,不具备应用基因组/基因组学知识观察评估疾病风险,向病人及其家庭提供有关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今后应将基因组/基因组学内容纳入本科护理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并进行在职护士的强化培训。在近期能够培养出具有学术创新思维的带头人是开展基因组/基因组学护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基因组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利平 何山 +2 位作者 张平 朱昆 郑显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搜集我院8例儿童医源性假性股动脉瘤,进行回顾性成因分析,以期预防和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复习患儿的病历资料,结合家长和相关医疗人员访谈,对FAP的来源动脉、患儿凝血功能、穿刺术施行者状况、血管穿刺操作等四项资料进行分... 目的搜集我院8例儿童医源性假性股动脉瘤,进行回顾性成因分析,以期预防和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复习患儿的病历资料,结合家长和相关医疗人员访谈,对FAP的来源动脉、患儿凝血功能、穿刺术施行者状况、血管穿刺操作等四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有载瘤动脉记录的患儿,瘤体均来源于股动脉分支区域。7例行凝血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凝血功能异常。穿刺术施行者涉及6个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8例患儿的人均穿刺次数为3.5;术后按压时间均在5min以上,7例按压工具为棉签。结论儿童医源性假性股动脉瘤的诱因主要涉及操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穿刺位点过低、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必要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和医疗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医源性 病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贤 郑显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75-78,共4页
目的调查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对课程设置的态度,为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观察重庆医科大学2013级9名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为期1个月,并在课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了解研究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及研究生对课程设置的态度... 目的调查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对课程设置的态度,为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观察重庆医科大学2013级9名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为期1个月,并在课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了解研究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及研究生对课程设置的态度;问卷调查12名护理研究生对现行的课程设置和专家函询得出的新课程设置的态度。结果护理研究生在现行的10门课程中仅4门表现积极;访谈提炼现行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配比需要调整和有必要组建护理专业师资队伍三个主题;问卷调查结果示研究生新课程设置的赞成率更高。结论现行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研究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佳。应根据研究生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学术型研究生 课程设置 田野观察 访谈 问卷调查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在原发性抗体缺陷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君君 郑显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102-105,共4页
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是原发性抗体缺陷病的常规治疗方案,其治疗和护理的规范性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概括国内外指南及文献,对免疫球蛋白品种的选择、推荐的使用剂量和方案、输注过程中护理配合事项等进行阐述,旨在提高... 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是原发性抗体缺陷病的常规治疗方案,其治疗和护理的规范性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概括国内外指南及文献,对免疫球蛋白品种的选择、推荐的使用剂量和方案、输注过程中护理配合事项等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免疫球蛋白在原发性抗体缺陷病中的规范应用及护理,改善原发性抗体缺陷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抗体缺陷病 免疫球蛋白 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包干制”在儿科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利平 屈虹 郑显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索"责任包干制"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护理部制定"责任包干"三级培训计划:院级技能组资深教师"包项目"指导示范教师,示范教师"包项目"指导科室骨干,科室骨干"... 目的探索"责任包干制"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护理部制定"责任包干"三级培训计划:院级技能组资深教师"包项目"指导示范教师,示范教师"包项目"指导科室骨干,科室骨干"包项目"指导临床护士。培训流程:资深教师"一对一"指导示范教师→示范教师PPT讲授,操作示范伴同步视频传输→细节讨论→骨干护士操作练习,上交操作视频→示范教师点评视频→科室骨干培训科内护士。将培训模式改进前后的操作成绩进行比较,并对接受"责任包干制"培训的骨干护士做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责任包干制"培训模式的实施,临床护士操作平均成绩显著提高(P<0.05),骨干护士对新模式的满意度为98.9%。结论 "责任包干制"培训模式,能够有效完成培训计划,全面提升护士的临床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儿科技能培训 责任包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玉洁 吴利平 +2 位作者 林光燕 王燕 陈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伤口门诊就诊的感染伤口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换...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伤口门诊就诊的感染伤口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换药过程中分别给予手机视频干预和虚拟视频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第1~3天伤口换药的疼痛评分、心率、换药时长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1~3天,观察组换药中疼痛评分、伤口清创心率与换药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换药中疼痛评分、伤口清创心率,伤口包扎心率与换药时长方面,存在组间、时间及两者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减轻儿童感染伤口换药疼痛,缩短换药时长,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儿童 伤口护理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