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1至2017年某儿童专科医院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变迁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静 许红梅 +2 位作者 张明强 熊菀 赵瑞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27年儿童细菌性腹泻中肠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以腹泻起病的住院患儿,送检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情况。同一患儿同一次住院期间,如多次...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27年儿童细菌性腹泻中肠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以腹泻起病的住院患儿,送检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情况。同一患儿同一次住院期间,如多次送检粪便标本且分离出相同的菌株,仅纳入第1次的记录进行分析。截取患儿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粪便标本中阳性病原菌的类别和检出时间等。结果:33 957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肠道病原菌2 409株(7.09%),志贺菌属占78.83%(1 899株),其中以福氏志贺菌为主(87.36%,1 659/1 899株),又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多见(97.17%,1 612/1 659株);沙门菌属占13.24%(319株),其中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69.28%,221/319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5.06%(122株),其中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77.05%,94/122株)。1995年检出率27.67%(249/900株),2000年前(除1992年)检出率均>10%,2000年后检出率<5%;8~10月份病原菌株数和检出率最高。1991至1999年(n=1 860株)、~2008年(n=348株)、~2017年(n=201株)比较,福氏Ⅱ型志贺菌在所有肠道病原菌中的占比由80.48%降至0,鼠伤寒沙门菌占比由4.35%上升至58.71%。婴儿中鼠伤寒沙门菌的占比最高(29.58%),其他年龄段均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占比最高。结论:我院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1991至1999年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居多;~2017年以鼠伤寒沙门菌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菌性腹泻 病原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esxA、fbpB、Rv2660c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廷廷 黄延风 +1 位作者 杨震华 苏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68-1773,共6页
目的对抗原编码基因esxA、fbpB、Rv2660c进行测序,了解esxA、fbpB、Rv2660c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135株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临床分离株,运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esx A、fbp B、Rv2660c并进行测序,与结核标准... 目的对抗原编码基因esxA、fbpB、Rv2660c进行测序,了解esxA、fbpB、Rv2660c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135株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临床分离株,运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esx A、fbp B、Rv2660c并进行测序,与结核标准株H37Rv基因序列以及从免疫表位数据库(immune epitope database,IEDB)中查询到的表位序列进行对比,分析esx A、fbp B、Rv2660c基因序列中的变异特征。结果在135株菌株中,esx A、Rv2660c序列暂未发现基因变异。fbpB共66株(48.89%)发现了基因变异,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共造成8个(14.81%)T细胞抗原表位以及9个(24.32%)B细胞抗原表位序列的多态性。fbpB基因的d N值为0.000 120,d S为0.002 126,其中T细胞表位区与非T细胞表位区的d N值分别为0.000 067和0.000 408,d S分别为0.002 382和0.000 470,B细胞表位区dN和dS值分别为0.000 063和0.002 380,非B细胞表位区dN和dS均为0。结论 esxA、Rv2660c基因序列较保守,fbp B存在基因多态性,预测会对蛋白Ag85B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影响H56的免疫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esxA fbpB Rv2660c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0例儿童肺结核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丽燕 黄延风 +1 位作者 余雅 刘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结核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5年收治的920例肺结核患儿临床资料,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及非重症组,分析引起重症结核的危险因素。结果920例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7.66岁(9天~17岁7个月)。单纯... 目的分析儿童肺结核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5年收治的920例肺结核患儿临床资料,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及非重症组,分析引起重症结核的危险因素。结果920例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7.66岁(9天~17岁7个月)。单纯肺结核470例(51.1%),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450例(48.9%),其中以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多见(236/450,52.4%)。最常见症状为发热(80.4%)和咳嗽(71.3%)。T-SPOT.TB试验阳性率81.5%。胸部CT阳性率优于胸片。重症结核355例、非重症565例。与非重症相比,重症患儿中男性比例较低,农村患儿、PPD阴性以及年龄0~3岁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孩(OR=1.58,95%CI:1.03~2.42)、年龄0~3岁(0~1岁:OR=6.78,95%CI 3.66~12.56;1~3岁:OR=4.90,95%CI 2.68~8.98)、农村患儿(OR=2.49,95%CI:1.54~4.04)是重症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PPD阳性为保护因素(OR=0.31,95%CI:0.19~0.49)。结论儿童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学阳性率低,需重视接触史、卡介苗接种情况,并强调综合分析,提高对重症结核危险因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