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庆单中心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琼肖
许红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9-274,共6页
目的了解2014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传染病报卡的手足口病病例和住院的手足口病病例,描述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对住院并采集了粪便标本的手足口病病例,以RT-PCR...
目的了解2014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传染病报卡的手足口病病例和住院的手足口病病例,描述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对住院并采集了粪便标本的手足口病病例,以RT-PCR方法行肠道病毒DNA扩增和鉴定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进化树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 20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入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男∶女为1.5∶1,以散居及幼托为主(97.9%),发病中位年龄2.1岁(1 d至17岁),5岁以下患儿占94.2%;呈现4~6月和9~12月2个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年发病的36.9%和52.8%。364例住院且行病原学检测阳性的手足口病病例进入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其中239例为重症病例,EV71感染占64.4%;单纯EV71 195例(53.6%)、单纯CA16 18例(4.9%)、单纯CA6 23例(6.3%)、单纯CA10 6例(1.6%)、混合感染45例(12.4%)、其他肠道病毒77例(21.1%);EV71在1~6月检出率高,CA6在9~12月检出率高,EV71/CA6混合感染占9.3%。病毒序列分析显示2014年重庆地区分离到的EV71属于C4a亚型,CA16为B1b亚型,CA6与日本及西班牙等地的代表菌株同源性较高,CA10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 2014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流行呈双峰模式,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及幼托儿童为主。手足口病流行的病毒株为EV71 C4a亚型和CA16 B1b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特征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组织血型抗原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鄢小琼
许红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1-754,共4页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RV感染宿主细胞主要依赖于病毒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并与其发生结合,因此,受体是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组织血型抗原(HBGAs)可以作为RV的结合受体被病毒蛋白VP...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RV感染宿主细胞主要依赖于病毒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并与其发生结合,因此,受体是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组织血型抗原(HBGAs)可以作为RV的结合受体被病毒蛋白VP8识别。该领域的研究不仅部分揭示HBGAs在RV感染、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也提示了不同个体对RV易感性的差异,而且对于探索RV感染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RV感染与HBGAs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最佳疫苗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组织血型抗原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柯萨奇病毒A组6型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
20
3
作者
颜湘
刘泉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病原学确诊为EV71和CA6感染的病例,分为EV7...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病原学确诊为EV71和CA6感染的病例,分为EV71组和CA6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和预后。结果共确诊HFMD住院患儿887例,其中EV71组438例(49.4%),CA6组43例(4.8%)。1EV71组和CA6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7.6±8.7)和(27.2±18.2)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两组流行时间不同,CA6组以1~3月所占比例最大,EV71组主要集中于4~7月。3发热、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呕吐、惊跳及肢体抖动)在CA6组发生率明显低于EV71组(P均〈0.05),且意识障碍仅见于EV71组。4CA6和EV71组主要表现为手足疱疹、口腔疱疹和臀部皮疹,CA6组还更表现为躯干、四肢和口周皮疹。CA6组疱疹比例(23/43,53.5%)明显高于EV71组(49/438,11.2%)(P〈0.001)。5CA6组均痊愈,并完成随访;EV71组428例(97.7%)痊愈,1例(0.2%)死亡,347/437例(79.4%)完成随访。CA6组后期脱甲和脱屑的发生率均较EV71组明显增高(P均〈0.001)。CA6组均无后遗症;EV71组肢体瘫痪8/437例(1.8%),癫1/437例(0.2%)。结论EV71和CA6感染所致的HFMD好发于不同季节,与EV71感染相比,CA6感染患儿年龄偏小,皮疹广泛,形态多样,脱甲及脱屑发生率高,神经系统受累较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肠道病毒71型
脱甲
脱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中的价值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晓迎
黄延风
+4 位作者
潘云
朱朝敏
刘芮汐
黎梅花
苏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2-676,共5页
目的评价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儿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初步鉴定为结核病分支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分别经传统PNB/TCH鉴定,以及选择7基因位点16SrRNA、Rv0577、IS1561、Rv1510、Rv1970、Rv3877/8及Rv3120,...
目的评价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儿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初步鉴定为结核病分支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分别经传统PNB/TCH鉴定,以及选择7基因位点16SrRNA、Rv0577、IS1561、Rv1510、Rv1970、Rv3877/8及Rv3120,及4基因位点ropB、RD1、RD8(present)、RD8(deleted),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进行扩增和鉴定。结果共收集204株临床分离菌株,传统PNB/TCH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9株,牛结核分枝杆菌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株。4位点PCR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6株,牛结核分枝杆菌2株,卡介苗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3株。7位点PCR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1株,牛结核分枝杆菌2株,卡介苗3株,非洲分枝杆菌Ⅰ型4株,山羊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各1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株。结论两种PCR方法均较传统方法简便快捷,且均可较快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更多的亚种。7位点能鉴定出除非洲分枝杆菌Ⅱ型以外的所有儿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亚种。4位点在鉴定卡介苗菌株中更加迅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鉴定
分枝杆菌
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单中心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琼肖
许红梅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
儿童
发育
重大
疾病
诊治与预防国际
科
技合作基地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9-274,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212-003
文摘
目的了解2014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传染病报卡的手足口病病例和住院的手足口病病例,描述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对住院并采集了粪便标本的手足口病病例,以RT-PCR方法行肠道病毒DNA扩增和鉴定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进化树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 20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入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男∶女为1.5∶1,以散居及幼托为主(97.9%),发病中位年龄2.1岁(1 d至17岁),5岁以下患儿占94.2%;呈现4~6月和9~12月2个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年发病的36.9%和52.8%。364例住院且行病原学检测阳性的手足口病病例进入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其中239例为重症病例,EV71感染占64.4%;单纯EV71 195例(53.6%)、单纯CA16 18例(4.9%)、单纯CA6 23例(6.3%)、单纯CA10 6例(1.6%)、混合感染45例(12.4%)、其他肠道病毒77例(21.1%);EV71在1~6月检出率高,CA6在9~12月检出率高,EV71/CA6混合感染占9.3%。病毒序列分析显示2014年重庆地区分离到的EV71属于C4a亚型,CA16为B1b亚型,CA6与日本及西班牙等地的代表菌株同源性较高,CA10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 2014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流行呈双峰模式,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及幼托儿童为主。手足口病流行的病毒株为EV71 C4a亚型和CA16 B1b亚型。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特征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
Key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Epidemiology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nterovirus 71
Coxsackievirus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组织血型抗原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鄢小琼
许红梅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1-754,共4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o.2012ZX10004212-003)
文摘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RV感染宿主细胞主要依赖于病毒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并与其发生结合,因此,受体是病毒感染细胞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组织血型抗原(HBGAs)可以作为RV的结合受体被病毒蛋白VP8识别。该领域的研究不仅部分揭示HBGAs在RV感染、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也提示了不同个体对RV易感性的差异,而且对于探索RV感染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RV感染与HBGAs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最佳疫苗的研发。
关键词
轮状病毒
组织血型抗原
易感性
Keywords
rotavirus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
susceptibility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柯萨奇病毒A组6型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
20
3
作者
颜湘
刘泉波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基金
渝科发计字[2012]27号-cstc2012jjA10084
文摘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病原学确诊为EV71和CA6感染的病例,分为EV71组和CA6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和预后。结果共确诊HFMD住院患儿887例,其中EV71组438例(49.4%),CA6组43例(4.8%)。1EV71组和CA6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7.6±8.7)和(27.2±18.2)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两组流行时间不同,CA6组以1~3月所占比例最大,EV71组主要集中于4~7月。3发热、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呕吐、惊跳及肢体抖动)在CA6组发生率明显低于EV71组(P均〈0.05),且意识障碍仅见于EV71组。4CA6和EV71组主要表现为手足疱疹、口腔疱疹和臀部皮疹,CA6组还更表现为躯干、四肢和口周皮疹。CA6组疱疹比例(23/43,53.5%)明显高于EV71组(49/438,11.2%)(P〈0.001)。5CA6组均痊愈,并完成随访;EV71组428例(97.7%)痊愈,1例(0.2%)死亡,347/437例(79.4%)完成随访。CA6组后期脱甲和脱屑的发生率均较EV71组明显增高(P均〈0.001)。CA6组均无后遗症;EV71组肢体瘫痪8/437例(1.8%),癫1/437例(0.2%)。结论EV71和CA6感染所致的HFMD好发于不同季节,与EV71感染相比,CA6感染患儿年龄偏小,皮疹广泛,形态多样,脱甲及脱屑发生率高,神经系统受累较轻,预后较好。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肠道病毒71型
脱甲
脱屑
Key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Coxsackievirus A6
Enterovirus 71
Onychomadesis
Desquamation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中的价值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晓迎
黄延风
潘云
朱朝敏
刘芮汐
黎梅花
苏薇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感染
消化
科
儿童
发育
疾病
研究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儿科学
重庆市
重点
实验室
重庆市
儿童
发育
重大
疾病
诊治与预防国际
科
技合作基地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2-676,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儿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初步鉴定为结核病分支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分别经传统PNB/TCH鉴定,以及选择7基因位点16SrRNA、Rv0577、IS1561、Rv1510、Rv1970、Rv3877/8及Rv3120,及4基因位点ropB、RD1、RD8(present)、RD8(deleted),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进行扩增和鉴定。结果共收集204株临床分离菌株,传统PNB/TCH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9株,牛结核分枝杆菌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株。4位点PCR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6株,牛结核分枝杆菌2株,卡介苗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3株。7位点PCR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191株,牛结核分枝杆菌2株,卡介苗3株,非洲分枝杆菌Ⅰ型4株,山羊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各1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株。结论两种PCR方法均较传统方法简便快捷,且均可较快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更多的亚种。7位点能鉴定出除非洲分枝杆菌Ⅱ型以外的所有儿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亚种。4位点在鉴定卡介苗菌株中更加迅速简便。
关键词
菌种鉴定
分枝杆菌
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Keywords
species identiifcation Mycobacterium multi-locu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hild
分类号
R450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庆单中心手足口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王琼肖
许红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类组织血型抗原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鄢小琼
许红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柯萨奇病毒A组6型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比较
颜湘
刘泉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种多位点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鉴定中的价值
李晓迎
黄延风
潘云
朱朝敏
刘芮汐
黎梅花
苏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