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脓毒症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春燕 刘泉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其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105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脓毒症患儿,男74例(70... 目的:分析儿童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其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105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脓毒症患儿,男74例(70.5%),女31例(29.5%),3岁以内占65.7%。病程中临床表现多样化,易累及多部位感染,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64.8%)。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92.4%)、皮肤软组织(35.2%)、颅内(32.4%);最常见的器官功能障碍依次为:呼吸系统(54.3%)、血液系统(50.5%)、肝脏(44.8%);最常见的原发感染灶依次为肺部(41.9%)、皮肤软组织(21.0%)、消化系统(17.1%)。单因素分析显示器官功能障碍数目(Z=-5.940,P=0.000)、脓毒性休克(χ2=8.531,P=0.003)、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ount,WBC,Z=-2.100,P=0.036)、血小板总数(Platelet count,PLT,Z=-2.925,P=0.003)、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Z=-2.125,P=0.034)、D二聚体(D-dimer,DD,Z=-3.748,P=0.000)、电解质紊乱(χ2=5.899,P=0.015)、入院留取标本1小时后抗菌治疗(χ2=4.594,P=0.032)为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因素。经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仍然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器官功能障碍数目(OR=4.256,95%CI=0.112-0.493)及1小时后抗菌治疗(OR=5.027,95%CI=0.048-0.824)。结论:儿童脓毒症中3岁以内婴幼儿居多。临床表现多样化,易累及多部位感染,可导致MODS,最常见的器官功能障碍及感染部位均为呼吸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感染灶为肺部。器官功能障碍数增多及1小时后抗菌治疗为导致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临床表现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