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应激-易感模型的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莉 莫霖 +2 位作者 刘洋 陶静 余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目的:基于应激-易感模型,探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目的:基于应激-易感模型,探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负性情绪、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杀意念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对180例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2.22%。自杀意念与疾病活动度、负性情绪均呈正相关,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负性情绪在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与自杀意念中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分别为44.45%、20.66%。社会支持在疾病活动度与负性情绪间起调节作用,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疾病活动度对负性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就越弱。结论: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度、家庭功能可直接或通过负性情绪间接影响其自杀意念,并受社会支持的调节。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水平,控制疾病活动,降低其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其自杀意念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青少年 自杀意念 应激-易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儿科急诊患者院内交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70
2
作者 陶怡 蒋小平 +1 位作者 程晓红 李少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儿科急诊患者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3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头交接方式进行交接;选取2015年4-6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参照...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儿科急诊患者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3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头交接方式进行交接;选取2015年4-6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参照SBAR标准制定的急诊患儿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交接耗时、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交接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交接内容全面性、病情描述准确、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交接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交接耗时缩短,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急诊患儿交接安全,因此SBAR沟通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沟通模式 患者交接 儿科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10年急诊死亡患儿临床研究
3
作者 邹庆 杨鸣 +1 位作者 周璟 谭利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死亡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引起儿童急诊死亡的主要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 115例急诊死亡病例资料,在城乡分布、年龄、性别、入院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季节及原发疾病... 目的分析急诊死亡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引起儿童急诊死亡的主要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 115例急诊死亡病例资料,在城乡分布、年龄、性别、入院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季节及原发疾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死亡患儿男女比例为157∶100,农村患儿明显多于城市患儿(城乡比例为1∶2.64)。到院前死亡(death on arrival,DOA)占8.07%。新生儿死亡占37.49%,婴儿占26.10%,≤1岁死亡患儿高达63.59%,是急诊死亡患儿的主要年龄层。急诊死亡患儿以每年1月为高发季节(占13.63%)。急诊死亡前5位疾病分别为肺炎(14.71%)、先天性心脏病(10.40%)、呼吸窘迫综合征(9.24%)、意外伤害(8.70%)和窒息(误吸)(5.11%)。因此呼吸系统疾病占急诊死亡病例的23.95%。近年因意外伤害、手足口病死亡的患儿呈上升趋势。结论 1岁以内患儿是小儿急诊死亡的高危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是患儿急诊死亡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死亡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无创容量指标评价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液体反应性 被引量:7
4
作者 程玉薇 许峰 李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3-599,共7页
目的运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患儿液体治疗前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 目的运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患儿液体治疗前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校正血流时间(corrected flow time,FTc)及肌力指数(smith madigan inotropy index,SMII)等预测先心病术后患儿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应用USCOM对先心病术后患儿进行液体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根据液体治疗前后的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计算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率(ΔSVI),根据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情况计算出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notropic scores,IS)。定义液体治疗后ΔSVI≥15%为液体治疗有反应组,<15%为液体治疗无反应组;根据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情况分亚组:IS≤10组及IS>10组。结果 (1)全部患儿中仅SVV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具有评估液体反应性的价值(AUC为0.776,P<0.01);(2)亚组中:IS≤10组及IS>10组中也表现为仅SVV的AUC具有评估液体反应性的价值(AUC分别为0.732,P<0.05及0.813,P<0.01)。结论 (1)用USCOM监测的SVV可以预测先心病术后的液体反应性,而CVP、FTc及SMII均不能准确预测先心病术后的液体反应性;(2)亚组中,IS>10组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要高于IS≤10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 每搏量变异度 校正血流时间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46例唐氏综合征患儿相关皮肤黏膜疾病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庆生 朱文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46例唐氏综合征(DS)患儿的相关皮肤黏膜疾病。方法:对门诊确诊的46例DS患儿进行皮肤黏膜相关疾病诊断,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发现的皮肤黏膜疾病共计25种,其中湿疹发病率最高,为52.17%。裂纹舌发病率...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46例唐氏综合征(DS)患儿的相关皮肤黏膜疾病。方法:对门诊确诊的46例DS患儿进行皮肤黏膜相关疾病诊断,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发现的皮肤黏膜疾病共计25种,其中湿疹发病率最高,为52.17%。裂纹舌发病率为23.91%,且该病发病率随着患儿年龄增加而上升。结论:随着DS患儿的存活年龄增加,应加强对其皮肤黏膜疾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皮肤黏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苷对体外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NF-κB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徐静 王兴勇 +4 位作者 杨廷芳 胡语航 熊燚 周海银 何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脑损伤中NF-κB的表达及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7 d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PD组。AO/EB及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同... 目的探讨体外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脑损伤中NF-κB的表达及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7 d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PD组。AO/EB及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再灌注0、6、12、24、48 h细胞凋亡率、Bcl-2/Bax、NF-κB p65的动态变化。结果模型组可见凋亡细胞的特征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NF-κB p65的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P<0.05),24 h达高峰,随后渐降低,Bcl-2/Bax的高峰点位于6 h,之后降低(P<0.05);PD组细胞凋亡率及NF-κBp65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Bcl-2/Bax值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NF-κB p65的活化参与了体外I-R脑损伤的病理过程,PD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的表达,上调Bcl-2/Bax值,阻止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I-R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苷 缺血再灌注 NF—κB P65 BCL-2/BAX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JNK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符跃强 许峰 +2 位作者 卢仲毅 匡凤梧 王兴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状态下肺泡II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 Ⅱ epithelial cell,ATⅡ)存活、凋亡和JNK(c-jun NH2-terminal kinase)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刺激原代大鼠ATⅡ细胞,复制活性氧(Reactive oxy...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状态下肺泡II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 Ⅱ epithelial cell,ATⅡ)存活、凋亡和JNK(c-jun NH2-terminal kinase)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刺激原代大鼠ATⅡ细胞,复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攻击ATⅡ细胞损伤模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TⅡ细胞受500μmol/LH2O2刺激后磷酸化JNK的动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观察JNK抑制剂SP600125干预前后存活率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ATⅡ细胞在受H2O2刺激后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增加;H2O2刺激可导致JNK的磷酸化激活,使用SP600125后,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结论:H2O2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ATⅡ细胞凋亡,抑制JNK信号激活对氧化应激状态下的ATⅡ细胞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凋亡 c—Jun氨基端激酶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现状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美 郑显兰 +1 位作者 冷虹瑶 沈巧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24,60,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为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7大行政区域抽取863名儿科危重症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了解我国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现状,为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7大行政区域抽取863名儿科危重症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285.21±34.97)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评判性思维能力[(4.16±0.72)分],得分最低的维度是管理能力[(3.17±0.9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岗位类型、是否获得危重症专科护士证书是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我国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策略,全面提升儿科危重症护士核心能力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儿科 危重症 核心能力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泮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少军 谭利平 +4 位作者 许峰 郭鹏飞 邹庆 何富香 周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29-435,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间歇使用地西泮预防热性惊厥(FS)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7期)、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使用地...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间歇使用地西泮预防热性惊厥(FS)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7期)、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使用地西泮预防儿童FS复发的RCT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7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根据FS复发危险因素行亚组分析。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9篇RCT文献(n=1 578)进入Meta分析。纳入文献的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和盲法为高度偏倚,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结果的完整性和其他偏倚来源为低度偏倚。1随访6个月地西泮组与对照组FS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2(95%CI:0.34~1.13),P=0.12;RD=-0.07(95%CI:-0.16~0.02);对FS复发危险因素行亚组分析:地西泮低危险亚组与对照组FS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9(95%CI:0.40~1.21),P=0.20,中危险亚组与高危险亚组FS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分别为0.31(95%CI:0.15~0.62)和0.24(95%CI:0.10~0.56)。2随访12和24个月地西泮组FS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分别为0.59(95%CI:0.38~0.91)和0.54(95%CI:0.37~0.78);RD分别为-0.12(95%CI:-0.22^-0.02)和-0.17(95%CI:-0.27^-0.07)。对FS复发危险因素行亚组分析:地西泮低危险亚组与对照组FS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81(95%CI:0.47~1.42)和0.71(95%CI:0.45~1.11),中危险亚组与高危险亚组FS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个月:RR分别为0.39(95%CI:0.20~0.75)和0.27(95%CI:0.13~0.58);24个月:RR分别为0.43(95%CI:0.24~0.77)和0.35(95%CI:0.19~0.62)。3纳入文献均无地西泮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结论地西泮间歇给药可有效降低12和24个月FS复发率,对于FS中高危人群显示出较好疗效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补充研究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地西泮 抗惊厥药物 儿童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及耐药菌谱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贺引 王兴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耐药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127...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耐药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127例危重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43例发生VAP。利用统计分析VAP发生与患儿胎龄、出身体重、基础疾病关系。收集深部痰液样本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耐药分析。结果:胎龄(<28周)、低出生体重(<2 000 g)、感染性基础疾病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时间VAP患儿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分离培养病原菌发现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0.3%,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且多为耐药菌。结论:NICU中VAP发生与患儿胎龄、体重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最为敏感,治疗中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正确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机械通气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对早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及神经肽P物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波 付红敏 +3 位作者 杨鸣 方芳 匡凤梧 许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85-2288,共4页
目的探讨高氧对离体培养的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AECⅡ)的影响及感觉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分离纯化原代早产鼠AECⅡ18只,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高氧暴露组、SP干预空... 目的探讨高氧对离体培养的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AECⅡ)的影响及感觉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分离纯化原代早产鼠AECⅡ18只,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高氧暴露组、SP干预空气暴露组、SP干预高氧暴露组(n=36)。空气暴露组氧体积分数为0.21(21%),高氧暴露组氧体积分数为0.95(95%),SP干预组于暴露前加入SP 1×10-6mol/L,在置于氧体积分数为0.21(21%)和0.95(95%)中各组分别暴露12、24、48h,电镜观察AECⅡ的形态变化。XTT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增殖率和凋亡率。②剖宫取出SD大鼠孕21d(足月为22 d)早产鼠(n=36),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和高氧暴露组(n=18)。空气暴露组氧体积分数为0.21(21%),高氧暴露组氧体积分数为0.95(95%),分别于暴露3、7、14d后,取肺组织测定其SP含量。结果与空气暴露组比较,高氧组暴露12、24、48h后AECⅡ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增加,而SP干预后其增殖率明显增加,凋亡率明显下降,AECⅡ形态学也有明显的改善。高氧暴露3、7、14d与空气暴露组比较肺组织SP含量显著降低,且随高氧暴露的延长,SP含量降低明显。结论 P物质可促进AECⅡ的增殖并抑制AECⅡ的凋亡,在高氧暴露下对AECⅡ可起到保护作用,高氧暴露可导致肺组织SP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高氧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对高氧性肺损伤水通道蛋白5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璟 谭利平 +1 位作者 许峰 方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31-1236,共6页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三亚族ERK、p38、JNK对高氧性肺损伤异常表达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制备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通过不同信号途径抑制剂干预...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三亚族ERK、p38、JNK对高氧性肺损伤异常表达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制备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通过不同信号途径抑制剂干预。随机将Wistar实验大鼠分为8组(n=6):空气对照组(A)、高氧组(H)、高氧+ERK抑制剂PD98059组(H+PD)、高氧+p38抑制剂SB203580组(H+SB)、高氧+JNK抑制剂SP600125组(H+SP)及空气+抑制剂对照组(A+PD、A+SB、A+SP),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AQP5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AQP5 mRNA。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组AQP5蛋白呈较高表达,H组AQP5表达减弱(P=0.000),而H+SB、H+SP组较H组AQP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0),二者中尤以H+SB组其蛋白上调更明显,H+PD组与H组比较无统计学性差异(P=0.737);real-time PCR结果显示:H组AQP5 mRNA表达较空气对照组降低(P=0.000),H+SB、H+SP与H组比较AQP5 mRNA表达升高(P=0.000),二者中尤以H+SB组其mRNA上调更明显,但二者与A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H+PD干预组与H组比较,未见肺组织AQP5 mRNA表达的明显变化(P=0.796)。A组与A+抑制剂对照组(A+PD、A+SB、A+SP)在AQP5蛋白及mRNA表达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抑制剂SB203580及SP600125在高氧暴露后能增加AQP5蛋白和mRNA表达,因而推测MAPKs通路中p38、JNK可能参与了调控高氧肺损伤AQP5基因表达的下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高氧 水通道蛋白5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抗原-G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庆 杨帆 +4 位作者 王智惠 杨曦 陈昕 王成秀 余春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G(HLA-G)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6HBE细胞,采用RSV感染16HBE细胞。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感染组、转染组、感染+转染组,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1...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G(HLA-G)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6HBE细胞,采用RSV感染16HBE细胞。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感染组、转染组、感染+转染组,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16HBE细胞中HLA-G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16HBE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ELISA分析白细胞介素(IL)-4、IL-10和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和转染组16HBE细胞中HLA-G、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凋亡率及IL-4、IL-10和IFN-γ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感染组和转染组相比,感染+转染组16HBE细胞中HLA-G、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凋亡率及IL-4、IL-10和IFN-γ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结论抑制HLA-G能够减轻RSV感染的16HBE细胞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G 哮喘 支气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致SD大鼠年龄相关的肺损伤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宁巍 李静 +2 位作者 漆秀洁 许峰 方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62-1567,共6页
目的·观察新生鼠和幼鼠高氧肺损伤的异同,并初步探索Rho/Rock信号通路在年龄相关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SD大鼠(新生鼠)与3周龄SD大鼠(幼鼠)分为新生鼠空气组、新生鼠高氧组、幼鼠空气组、幼鼠高氧组,建立动物模型... 目的·观察新生鼠和幼鼠高氧肺损伤的异同,并初步探索Rho/Rock信号通路在年龄相关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SD大鼠(新生鼠)与3周龄SD大鼠(幼鼠)分为新生鼠空气组、新生鼠高氧组、幼鼠空气组、幼鼠高氧组,建立动物模型直至第14日,统计生存率、体质量变化,取SD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损伤程度评分、羟脯氨酸含量测定、SOD与MDA检测,以及ROCK1、p-MYPT1、MYPT1表达的检测。结果·①新生鼠高氧组较新生鼠空气组、幼鼠空气组、幼鼠高氧组生存率明显降低,幼鼠空气组与高氧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新生鼠高氧组较空气组、幼鼠高氧组较空气组体质量增长缓慢,且新生鼠高氧组较幼鼠高氧组体质量增长更为缓慢。②新生鼠高氧组、幼鼠高氧组出现啼组织损伤及纤维化改变,且新生鼠较幼鼠更为严重。③新生鼠高氧组较空气组、幼鼠高氧组较空气组MDA含量升高,SOD活力降低;与幼鼠高氧组相比,新生鼠高氧组SOD活力基础值较低且高氧后降低更为明显。④新生鼠高氧组较空气组、幼鼠高氧组较空气组肺组织ROCK1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p-MYPT1蛋白表达增强,且新生鼠高氧组较幼鼠高氧组p-MYPT1蛋白表达增强更为明显。结论·高氧肺损伤具有年龄依赖性,新生鼠对高氧耐受力明显弱于幼鼠,与其自身抗氧化能力弱有关;Rho/Rock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不同可能在年龄相关高氧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肺损伤 年龄相关 超氧化物歧化酶 氧化应激 RHO/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P物质对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波 李青 +1 位作者 匡凤梧 许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8-872,共5页
目的探讨高氧对离体培养的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的影响及感觉神经肽P物质(SP)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38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机制的关系。方法分离纯化原代早产鼠AECⅡ,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高氧暴露组、SP干预空气暴露组及S... 目的探讨高氧对离体培养的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的影响及感觉神经肽P物质(SP)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38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机制的关系。方法分离纯化原代早产鼠AECⅡ,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高氧暴露组、SP干预空气暴露组及SP干预高氧暴露组。空气暴露组氧体积分数为0.21(21%),高氧暴露组氧体积分数为0.95(95%),SP干预组于暴露前加入SP1×10-6mol/L,在置于氧体积分数为0.21(21%)和0.95(95%)中各组分别暴露12、24、和48h,电镜观察AECⅡ的形态变化;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增殖率和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磷酸p38MAPK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空气暴露组比较,高氧组暴露12、24、48h后AECⅡ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增加,而SP干预后其增殖率明显增加,凋亡率明显下降,形态学的损伤也有明显的改善。高氧刺激可导致p38的磷酸化激活,磷酸化p38在高氧损伤的AECⅡ表达明显增加,SP干预后,磷酸化p38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P物质可促进高氧暴露AECⅡ的增殖并抑制AECⅡ的凋亡,SP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激活对氧化应激状态下的AECⅡ细胞可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高氧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P38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Rock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漆秀洁 李静 +2 位作者 谭利平 许峰 方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3-1536,共4页
Rho/Rock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增殖和组织分化的重要信号通路,也是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过程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各种炎症因子的刺激下,通过激酶级联反应,Rho/Rock通路参与了细胞的收缩、趋化、黏附和浸润等生物学行为。Rho/Rock信号转导通... Rho/Rock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增殖和组织分化的重要信号通路,也是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过程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各种炎症因子的刺激下,通过激酶级联反应,Rho/Rock通路参与了细胞的收缩、趋化、黏附和浸润等生物学行为。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与肺纤维化密切相关,深入了解Rho/Rock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有可能为肺纤维化的防治找到新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 ROCK 信号通路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机制
17
作者 陈聪 许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3-6,共4页
  近年来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中起重要作用的几种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日益增多,如核因子-κ B(nuclear factor-κ B,NF-κ B),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丝裂原活化蛋白...   近年来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中起重要作用的几种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日益增多,如核因子-κ B(nuclear factor-κ B,NF-κ B),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途径和Notch信号途径,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分子AI-2通过密度感应系统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洪东 余加林 +2 位作者 谭利平 艾青 李兴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40-1444,共5页
目的研究信号分子AI-2对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野生株(PAO1)及其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基因lasR/rhlR缺失株(ΔlasRΔrhlR)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以PAO1和PAO1 LasRrhlR QS基因敲除菌... 目的研究信号分子AI-2对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野生株(PAO1)及其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基因lasR/rhlR缺失株(ΔlasRΔrhlR)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以PAO1和PAO1 LasRrhlR QS基因敲除菌株(P.aΔLasRΔrhlR)建立生物被膜模型后分4组进行实验:单独PAO1组、AI-2+PAO1组、单独P.aΔLasRΔrhlR组、AI-2+P.aΔLasRΔrhlR组。结晶紫染色测量各组细菌生物被膜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F形成;K-B纸片扩散法行药敏实验;氯仿萃取法、刚果红法分别测定不同组产生毒力因子绿脓菌素和弹性蛋白酶的量或者活性。结果AI-2的作用后,AI-2+PAO1组生物被膜形成、毒力因子的产生都显著高于单独PAO1组,抗生素抑菌圈直径显著小于单独PAO1组(P<0.05)。P.aΔLasRΔrhlR组生物被膜形成、毒力因子的产生都显著低于PAO1组,抗生素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PAO1组(P<0.05)。而单独P.aΔLasRΔrhlR与AI-2+P.aΔLasRΔrhlR两组相比,其生物被膜形成、毒力因子的产生和抗生素抑菌圈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I-2通过P.a QS系统表达促进其BF形成、毒力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QS系统 自诱导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对小鼠脓毒症肺损伤焦亡通路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羞 李少军 +3 位作者 伏春晓 周亮 邹志平 谭利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0-937,共8页
目的分析ghrelin蛋白对小鼠脓毒症肺损伤焦亡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8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n=24)、盲肠结扎穿刺模型组(the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n=78)... 目的分析ghrelin蛋白对小鼠脓毒症肺损伤焦亡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8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n=24)、盲肠结扎穿刺模型组(the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n=78)和ghrelin组(n=78)。使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模型,ghrelin组于造模后3、20 h腹腔各给药ghrelin 12 nmol/kg,其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120 h的生存率,分别留取术后6、12、24 h CLP组、ghrelin组和24 h sham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以及肺组织,检测BALF中总蛋白浓度和细胞总数,ELISA法检测ghrelin、IL-10、IL-6、TNF-α、IL-1β和IL-18,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GSDMD表达,qPCR、Western blot检测焦亡信号通路NLRP3、ASC、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的死亡率、肺组织病理改变以及炎症因子(IL-10、IL-6、TNF-α、IL-1β和IL-18)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ghrelin水平降低,NLRP3、ASC、Caspase-1和GSDMD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给予外源性ghrelin后,ghrelin组小鼠死亡率降低,肺组织病理结构损害减轻,炎症因子以及NLRP3、ASC、Caspase-1和GSDMD蛋白水平表达降低(P<0.05)。结论ghrelin改善脓毒症肺损伤小鼠生存率,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可能通过抑制焦亡途径、降低炎症反应等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脓毒症肺损伤 焦亡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