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GF/c-Met轴介导EPCs治疗大鼠HPAH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辉科 秦廷江 +5 位作者 杜明成 刘盈贝 何瑞靖 栾果 普金海 安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06-1512,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HPAH)大鼠对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HPAH)大鼠对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构建HPAH模型大鼠;大鼠骨髓原代EPCs提取、培养和鉴定;构建c-Met腺病毒并转染EPCs;将大鼠分为c-Met-EPCs细胞组、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前2组大鼠通过尾静脉分别输注c-Met-EPCs细胞和EPCs细胞,后2组大鼠输注生理盐水;饲养一周后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 PAP)和右心室肥大指数(right ventricle hypertrophy index,RVHI);透射电镜检测肺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小动脉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Griess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c-Met-EPCs细胞组、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和正常组4组大鼠的mPAP值分别为(23.17±3.07)、(30.85±3.15)、(33.55±5.47)、(20.30±1.99)mmHg;RVHI值分别为(32.48±2.38)%、(37.54±4.42)%、(38.53±2.81)%、(26.05±3.05)%;血清ET-1值分别为(69.45±6.32)、(95.76±7.31)、(99.14±8.39)、(62.35±6.06)ng/L;血清NO值分别为(99.63±11.40)、(56.07±3.32)、(48.83±6.56)、(125.50±12.26)μmol/L。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mPAP、RVHI和血清ET-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c-Met-EPCs细胞组较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明显降低(P<0.05)。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血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Met-EPCs细胞组较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明显升高(P<0.05)。透射电镜显示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内皮细胞中断不连续,而c-Met-EPCs细胞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不显著。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EPCs细胞组、肺动脉高压组肺血管重构明显,而c-Met-EPCs细胞组肺血管重构减轻。结论:HGF/c-Met轴介导内皮祖细胞移植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后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和和改善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T-1释放和促进NO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吊带的临床诊疗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录 安永 +7 位作者 吴春 潘征夏 李勇刚 杨杰先 李洪波 王刚 代江涛 雷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P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PAS患儿于我科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以反复咳嗽、吼喘等呼吸... 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P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PAS患儿于我科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以反复咳嗽、吼喘等呼吸道症状就诊,年龄2个月-3.5岁,体质量4.5-15 kg,按Cotton气管狭窄分期,Ⅰ期(管腔阻塞〈70%):14例,单纯行左肺动脉移植术,13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Ⅱ期(管腔阻塞70%-90%):0例,Ⅲ期(管腔阻塞〉90%):2例,行气管成形术,均死亡。结论:PAS患儿多为继发于异常走行血管压迫产生的Ⅰ期气管狭窄,不需要手术矫正气道狭窄;而合并Ⅱ、Ⅲ期气管狭窄,是否应积极行气管狭窄根治术,仍需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吊带 气管狭窄 诊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