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勇刚 李洪波 +5 位作者 王刚 吴春 潘征夏 杨杰先 徐红珍 谭利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3-765,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8年4月行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172例。其中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充血性心力衰竭113例,低氧血症62例,其他危重情况5例...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和亚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8年4月行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172例。其中术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充血性心力衰竭113例,低氧血症62例,其他危重情况5例。行根治手术149例,姑息手术23例。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15例,死亡率为8.7%(15/172)。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5h~31d(平均3.1±4.9d),ICU停留时间2~31d(平均5.8±2.5d)。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7例,肺不张12例,肺部感染35例,肺动脉高压危象5例,胸腔积液5例。随访2~73个月,晚期死亡2例,存活患儿心功能Ⅰ~Ⅱ级。结论: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是必要和可行的。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kg以下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潘征夏 杨杰先 +3 位作者 吴春 李洪波 王刚 李勇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总结5kg以下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5kg以下婴儿大型VSD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1月~11月,其中1~3月15例,3~6月14例,6月以上16例;体重2.5~5kg,平均4.1±0.... 目的:总结5kg以下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5kg以下婴儿大型VSD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1月~11月,其中1~3月15例,3~6月14例,6月以上16例;体重2.5~5kg,平均4.1±0.4kg。VSD均为单发,其中膜周型VSD36例,肺动脉瓣下9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合并PDA、ASD3例,合并PDA、主动脉缩窄(COA)1例,所有患儿均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术后并发症18例,发生率40%,其中低心排2例,心律紊乱3例,血胸1例,肺不张7例,肺炎5例,术后早期复查彩超,除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外,心功能及瓣膜关闭均正常,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低体重、小年龄的大型室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根治。术中减轻体外循环损伤、注重脏器功能保护,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低心排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修补手术 外科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腔积液2419例病因与诊断线索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晓勇 李勇刚 +1 位作者 潘征夏 吴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胸腔积液病因及诊断线索。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时伴有胸腔积液的患儿2419例,采集临床资料,并分成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19例患儿中男1523例、女896例,平均年龄(6.5±4.0)岁... 目的:探讨儿童胸腔积液病因及诊断线索。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时伴有胸腔积液的患儿2419例,采集临床资料,并分成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19例患儿中男1523例、女896例,平均年龄(6.5±4.0)岁,其中感染组2353例、非感染组66例。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更易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和中到大量积液的发生率低于非感染组(P均<0.01)。感染组中,不同类型感染性胸腔积液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吸虫性胸膜炎集中分布于3~7岁(64.0%),结核性胸膜炎在>7岁发生率较高(53.6%),而脓胸则好发于≤3岁(51.4%)。感染组的预后明显好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儿童胸腔积液以感染为主,病因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发病率、临床表现、积液量等线索,鉴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胸腔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病因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残余细胞类型、分子表达谱与质量评估的研究
4
作者 关万青 罗贵华 +6 位作者 撖菁萱 向群 安云飞 赵录 糜建红 冯泽清 吴玉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3-903,共11页
目的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解析移植前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的残余细胞类型和功能,并利用培养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特征建立胸腺组织切片质量评估方法。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 目的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解析移植前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的残余细胞类型和功能,并利用培养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特征建立胸腺组织切片质量评估方法。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18例先天心脏病患者废弃的胸腺制备成胸腺组织切片。体外培养14 d后,通过scRNA-seq鉴定残余的细胞类型,联合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残余细胞的功能,并查阅胸腺组织切片培养的相关文献筛选出指示胸腺细胞功能的分子标志物。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蛋白水平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定上清液分子标志物对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评估价值。将分子标志物判定为质量检测合格与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移植至6~8周龄Balb/c-nude雄性小鼠(体质量14~17 g)皮下(对照组不移植胸腺组织切片),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学检测分析移植后免疫重建效果。结果(1)scRNA-seq数据显示,胸腺组织切片中含有11种细胞,主要细胞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上皮细胞与趋化作用、上皮细胞发育、细胞基质粘附、紧密连接等条目相关;成纤维细胞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组织、上皮细胞增殖、负向调控细胞迁移、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条目相关;T细胞主要与T细胞分化、T细胞活化的调控、T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等条目相关。(2)筛选出CCL19、CCL21、CXCL12、CXCL16、IL16、SELL作为指示胸腺细胞功能的分子标志物,与第1天相比,CCL19、CCL21、CXCL12和CXCL16蛋白分泌量伴随体外培养显著增加(P<0.05),IL16和L-selectin(SELL表达分泌的蛋白)蛋白分泌量伴随体外培养显著下降(P<0.05)。联合IL16和L-selectin生成预测因子Pre1评估体外培养1 d的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联合CCL19、CCL21、CXCL12、CXCL16生成预测因子Pre2评估体外培养14 d的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3)裸鼠移植实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质量检测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能在体内发育成胸腺结构,并有效提升裸鼠外周血中T细胞的比例(P<0.01),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移植到裸鼠体内无法重建裸鼠的T细胞发育。结论移植前胸腺组织切片残留的组成细胞主要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IL16和L-selectin可作为判定胸腺原料质量的潜在指标。CCL19、CCL21、CXCL12和CXCL16可有效评估胸腺组织切片成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胸腺组织切片 残余细胞类型 分子标志物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录 安永 +7 位作者 吴春 潘征夏 李勇刚 李洪波 王刚 代江涛 雷洪波 夏世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疗效。方法:我科76例患儿成功行经食管心脏超声微创外科封堵术,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统... 目的:观察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疗效。方法:我科76例患儿成功行经食管心脏超声微创外科封堵术,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76例患儿手术顺利,无死亡及封堵器脱落发生。ASD患儿28例,年龄6月~12岁,平均体质量13 kg,平均总住院时间10 d,平均手术时间75 min,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平均193 min,术后随访心脏彩超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VSD患儿48例,年龄1岁~12岁10月,平均体质量15 kg,平均总住院时间11 d,平均手术时间93 min,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平均170 min,术后随访彩超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46例,2例极少量残余分流,1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微创外科封堵术是治疗儿童房、室间隔缺损的一种技术成熟,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控性高,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各年龄阶段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婴幼儿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创伤性支气管断裂诊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守亮 潘征夏 +5 位作者 李洪波 王刚 代江涛 安永 李勇刚 吴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外科诊治经验,探讨其临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例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患儿的病历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2.5~9.7岁(中位年龄6.5岁),体质量12~30 kg(中位体质量22 ... 目的:总结儿童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外科诊治经验,探讨其临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例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患儿的病历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2.5~9.7岁(中位年龄6.5岁),体质量12~30 kg(中位体质量22 kg),右侧支气管断裂2例,左侧6例。结果:8例患儿均在胸部CT或支气管镜检查后明确诊断。本组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右肺中叶切除、支气管袖式吻合术。本组无手术死亡,所有患儿治愈出院。门诊随访1~36个月,全组患儿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肺膨胀良好,5例患儿随访过程中尚存在轻-中度的支气管狭窄。结论:儿童创伤患者均需警惕支气管断裂的发生,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儿童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儿童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无论早期或延期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断裂 创伤/诊断 创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任璐 李洪波 +4 位作者 吴春 潘征夏 李勇刚 王刚 代江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6月30日至2017年5月2日由本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诊断、治疗、病理分型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6...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6月30日至2017年5月2日由本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诊断、治疗、病理分型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中,男童4例,女童12例;年龄范围为1.3个月至12.5岁,平均年龄为2.45岁;临床表现多以胸闷、气促为主;14例为单发肿瘤,2例为多发肿瘤;肿瘤位于左心房4例,左心室2例,右心房4例,右心室4例,室间隔2例;患儿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其中8例行心脏MRI检查,1例行CTA检查;12例心脏肿瘤完整切除,3例心脏肿瘤部分切除;1例行心脏肿瘤活检术;术后病理学诊断黏液瘤8例,纤维瘤3例,横纹肌瘤2例,婴儿型毛细血管瘤、脂肪瘤、脂肪母细胞瘤各1例。5例失访,11例随访3个月至6年,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肿瘤继续增长。结论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症状不典型,多在婴幼儿期诊断,心脏彩超是首选检查方法,部分需行心脏MRI检查,对有明显症状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以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状态为目的,可根据病变位置及大小选择行完整切除或部分切除,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教育对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代禄润 莫霖 +1 位作者 申玉洁 周雅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7-883,共7页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开展平行对照试验,动态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8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4)。对照组接受常规健...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开展平行对照试验,动态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8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4)。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实施赋能教育,干预期为3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生长发育、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家长疾病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生存质量总分高于干预前[87.50(79.32,97.22)vs.78.17(75.00,88.54)],在生理、心理情感、社会交往和学校角色领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存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87.50(79.32,97.22)vs.79.76(71.88,89.29)],在生理、心理情感、社会交往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体质指数[15.70(15.08,16.48)]优于干预前的[15.05(14.35,16.00)]和对照组的[14.85(13.60,16.00)],均P<0.05。结论:赋能教育能有效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生存质量,降低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以及吞咽困难和呛咳的发生频率,缓解术后并发症带给患儿的不适感受,提升患儿术后体质指数,提高家长疾病知识掌握度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教育 先天性食管闭锁 术后 儿童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721例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刚 吴春 +3 位作者 潘征夏 李洪波 李勇刚 杨杰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03-1605,共3页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治疗,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0月间收治的721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21例患儿中,男471例(65.3%),女250例(34.7%)。35例因病情危重...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治疗,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0月间收治的721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21例患儿中,男471例(65.3%),女250例(34.7%)。35例因病情危重直接镜检,686例均作胸透及胸片或CT检查。明确有呼吸道异物的721例。主气管和(或)双侧支气管异物66例,位于右主支气管内371例,位于左主支气管内284例。已经有肺不张42例,其中11例肺实变,经支气管内灌洗吸痰治疗而复张,3例合并支气管扩张,异物取出后经保守治疗无好转行肺叶切除,2例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镜检有异物,未取),716例1次镜检成功取出异物,占99.3%,3例行2次镜检取出异物。常见异物为花生、瓜子及豆类。结论: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可避免延误病情,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气管支气管 治疗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Ravitch术与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征夏 吴春 +3 位作者 何玲 李洪波 王刚 李勇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改良Ravitch手术与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漏斗胸,其中Nuss手术50例,改良Ravitch手术50例,将两种术式一般情况、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和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改良Ravitch手术与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漏斗胸,其中Nuss手术50例,改良Ravitch手术50例,将两种术式一般情况、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和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10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但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Nuss组少于Ravitch组,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时间Nuss组高于改良Ravitch组。Nus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包括2例气胸,2例皮下气肿,皮下积液1例,钢板移位2例,肺不张2例。Ravitch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分别为肺炎、皮下积液各1例。2组并发症均无严重致命性,且预后良好。结论如果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微创Nuss手术与改良Ravitch手术矫治小儿漏斗胸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外科手术方法 NUSS手术 Ravitch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成形术对漏斗胸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征夏 杨杰先 +3 位作者 吴春 龚财惠 李洪波 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漏斗胸术前术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婴幼儿漏斗胸病儿32例,用美国森迪斯公司生产的2600型肺功能仪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3月、12月的肺功能;井选择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与患儿匹配的正常婴幼儿32例作对照。同时评定... 目的:探讨婴幼儿漏斗胸术前术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婴幼儿漏斗胸病儿32例,用美国森迪斯公司生产的2600型肺功能仪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3月、12月的肺功能;井选择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与患儿匹配的正常婴幼儿32例作对照。同时评定手术矫形效果。结果:婴幼儿漏斗胸肺功能的指标V%-PF、25/PF、TE/TI术前存在障碍,术后3月改善不明显,术后1年上述指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随访除1例局部胸廓稍凹陷外,余胸廓形态良好,结论:漏斗胸早期手术不仅效果良好,而且肺功能的指标可完全恢复,为漏斗胸选择早期手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 漏斗胸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致婴幼儿脑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春 魏光辉 +1 位作者 代江涛 彭明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Cardopulmonary bypass,CPB)致婴幼儿脑扰动系数、血清中S100、NSE和脑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2岁的非紫绀型先心病儿40例分为实验A、B组,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部扰动系数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Cardopulmonary bypass,CPB)致婴幼儿脑扰动系数、血清中S100、NSE和脑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2岁的非紫绀型先心病儿40例分为实验A、B组,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部扰动系数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CPB期间血清中S100、NSE的水平。结果:A、B组患儿脑部扰动系数、S100和NSE在CPB开始至结束均显著增高(P<0.05),术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CPB开始后同一时间A、B组脑部扰动系数、S100和NSE分别比较,B组中左、右侧脑部扰动系数、S100和NSE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CPB致脑水肿损害可应用脑部扰动系数、血清中S100和NSE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术 扰动系数 S100 NSE 脑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切除对小鼠胸腺功能及外周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晓勇 安永 +1 位作者 李勇刚 吴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通过小鼠模型研究胸腺切除对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生期及幼龄期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行开胸手术并切除胸腺为手术组;除不切除胸腺外其余操作同前为假手术组。然后将2组再分别随机分为2个亚组,每组10只:一组于... 目的通过小鼠模型研究胸腺切除对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生期及幼龄期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行开胸手术并切除胸腺为手术组;除不切除胸腺外其余操作同前为假手术组。然后将2组再分别随机分为2个亚组,每组10只:一组于术后1个月,另一组于术后2个月,分别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评估胸腺功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手术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其亚群、TREC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期与幼龄期比较以及术后1月与术后2月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年个体在开胸手术中切除胸腺会造成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影响可能与手术时年龄无关,且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免疫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的管理 被引量:10
14
作者 崔洁 姚尧 +4 位作者 徐红珍 吴春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4-899,共6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CPB)的方法及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11至2016-11收治的先心病528例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情况。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CPB)的方法及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11至2016-11收治的先心病528例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情况。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畸形矫治手术,选用改良体外循环管路减少预充量,依据患儿术前红细胞压积(HCT)水平,选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技术,使用血液回收机行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减少血液丢失,依据体外循环情况行常规超滤、平衡超滤及改良超滤,实现无血体外循环。结果:528例不同体重患儿的预充量:<5 kg(160~180)ml,5~12 kg(220~250) ml,12~28 kg(300~350 ml),>28kg(600~650)ml;入室后的平均HCT(36.1±5.9)%,实施无血预充,体外循环5 min时HCT(24.3±3.1)%,停机前HCT(24.8±3.0)%,出室前HCT(32.1±3.8)%。其中有43例(8.1%)患儿体外循环过程中输注库存血,停机后有25例(4.8%)患儿输注库血。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的患儿共72例(13.6%),共放血15 520 ml。术中195例复杂先心病患儿中有189例(96.9%)使用血液回收机,333例单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中,仅有3例(9.0%)使用血液回收,且均为稀有血型患儿。体外循环过程中使用常规超滤223例(42.2%),平衡超滤211例(40.0%)及改良超滤247例(46.8%)。结论:小儿先心病手术的无血体外循环有其复杂性及特殊性。对于体重和HCT水平合适的患儿,使用改良体外循环管路,结合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及回收式自体输血、超滤技术,无血预充能够安全地在儿童先心病手术体外循环中实施,从而实现节约用血,减少异体输血的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儿童 节约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例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春 李勇刚 +3 位作者 杨杰先 潘征夏 李洪波 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Ⅰ期手术根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l月~2007年6月我科I期手术根治的87例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3组:A组11例(<3月),B组32例(3~12月)、C组44例(12~36月)... 目的:总结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Ⅰ期手术根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l月~2007年6月我科I期手术根治的87例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3组:A组11例(<3月),B组32例(3~12月)、C组44例(12~36月)。结果:全组死亡4例(死亡率4.6%),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1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症6例,残余分流3例,残余梗阻(>30mmHg)3例。存活83例,随访1~78月,无晚期死亡,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心功能I级(NYHA)74(89.2%)例,Ⅱ级9(10.8%)例。A组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ICU停留时间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较B组和C组长(P<0.05),随访超声显示C组患儿术后残余梗阻、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较A、B组高。结论:I期根治术是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择期手术最佳年龄为3~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婴幼儿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代江涛 吴春 +4 位作者 潘征夏 李洪波 王刚 李勇刚 安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总结我院13年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85例CDH的临床病例资料及术前、术后血气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85例CDH的病人中有男性57例,女性28例;... 目的:总结我院13年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85例CDH的临床病例资料及术前、术后血气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85例CDH的病人中有男性57例,女性28例;左侧膈肌缺失82例,右侧膈肌缺失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吐奶、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患侧叩诊为鼓音,偶可闻肠鸣音。胸片可见胸腔囊状气泡,未见膈面显示,纵膈及心影明显移位;消化道碘油造影未见膈面,胸腔见肠管显影。82例患儿经腹、3例经胸行膈疝修补,术后其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术后3 d动脉血pH、PCO2、PO2均恢复至正常[pH、PCO2、PO2值术前分别为:(7.29±0.05)、(7.06±0.16)、(9.70±0.28)kPa,术后3 d分别为(7.38±0.03)、(4.87±0.15)、(11.91±0.21)kPa,分别比较后,P均<0.05],无死亡病例。结论:新生儿膈疝诊断明确后应积极术前准备,经膈疝修补术后患儿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血气分析均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疝 新生儿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刚 吴春 +4 位作者 潘征夏 李洪波 李勇刚 代江涛 安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8-668,676,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 血管环 婴幼儿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征夏 杨杰先 +2 位作者 吴春 李洪波 王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09-1510,共2页
目的总结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采用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同时行先心病根治术;伴肺囊肿患儿同时行肺叶切除术;伴食道裂孔疝患儿同时... 目的总结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采用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同时行先心病根治术;伴肺囊肿患儿同时行肺叶切除术;伴食道裂孔疝患儿同时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除1例合并肺炎外,余恢复良好。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至5年,除1例胸廓局部稍凹陷外,余均有一个良好外观的胸廓。术前的心肺功能障碍恢复满意。结论先天性漏斗胸可早期手术,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骨悬吊术 婴幼儿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烷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明清 李远 +2 位作者 龚放 吴春 杨杰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观察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异氟烷预处理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42例年龄≤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异氟烷预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n=21),行快速麻醉诱导插管后,异氟烷预处理组持续吸入1~1.5 MA... 目的观察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异氟烷预处理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42例年龄≤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异氟烷预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n=21),行快速麻醉诱导插管后,异氟烷预处理组持续吸入1~1.5 MAC异氟烷,对照组不行异氟烷预处理。两组在术前(T1)、CPB开始5 min(T2)、阻断主动脉(T3)、CPB后30 min(T4)、CPB结束时(T5)、CPB结束后6 h(T6)、24 h(T7)分别采取血样,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S100β和NSE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氟烷预处理组S100β蛋白和NSE从CPB开始到结束后24 h内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S100蛋白及NSE水平与T4、T5及T6时间点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T7时间点相比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S100β蛋白在T5时间点达到最大值,NSE在T6时间点达到最大值。对照组在术后T4~T6时间点与异氟烷预处理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r=0.684)和异氟烷预处理组(r=0.648)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的变化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异氟烷预处理后能够显著降低婴幼儿CPB心脏直视手术中S100β和NSE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异氟烷 S100 NSE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先天性漏斗胸胸廓扁平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洪波 潘征夏 +3 位作者 吴春 王刚 李勇刚 代江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79,81,共2页
目的:探讨漏斗胸患儿胸廓扁平程度与年龄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本院住院的漏斗胸患儿140例,1岁至3岁50例,>3岁至6岁50例,>6岁40例,术前摄胸部标准正侧位片,测量胸... 目的:探讨漏斗胸患儿胸廓扁平程度与年龄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本院住院的漏斗胸患儿140例,1岁至3岁50例,>3岁至6岁50例,>6岁40例,术前摄胸部标准正侧位片,测量胸廓扁平指数。选择一般情况与患儿相当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不同年龄段对照组组间胸廓扁平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病例组与对照组胸廓扁平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病例组组间胸廓扁平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年龄越大,胸廓扁平指数越大。结论:各年龄组漏斗胸患儿胸廓较健康同龄儿童扁平,并且胸廓扁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漏斗胸应早期手术,以防止胸廓扁平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廓扁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