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外膜旁道2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元丽
许欣
+1 位作者
刘茜
吕铁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89,共5页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是儿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儿童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多为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严重者甚至出现晕厥。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以预激综合征最为常见,电生理发生机制为房室旁道介导的房室...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是儿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儿童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多为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严重者甚至出现晕厥。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以预激综合征最为常见,电生理发生机制为房室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呈预激现象,临床上有“突发突止、反复发作”的特征[1],射频消融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根治方案,大多数房室旁道位于房室瓣环附近,常规的心内膜标测消融心内膜旁道相对简单,成功率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道
预激综合征
希氏束
阵发性心悸
心内膜标测
十二导联心电图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射频消融治疗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单中心临床分析
2
作者
徐江珊
许欣
+3 位作者
何爽
刘茜
田杰
吕铁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7-413,共7页
目的 总结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临床特点,评价射频消融(RFCA)治疗该类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心内科就诊的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男2例、女4例)患儿发现心脏扩大时中...
目的 总结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临床特点,评价射频消融(RFCA)治疗该类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心内科就诊的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男2例、女4例)患儿发现心脏扩大时中位年龄2.0岁,所有患儿均存在无心动过速表现的显性心室预激,且正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恢复不满意。6例患儿均接受了RFCA,接受RFCA时的中位年龄为4.4岁,所有患儿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均证实存在右侧旁道,其中右侧游离壁旁道4例,右侧间隔旁道2例,其中2例为多旁道。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儿室壁运动不协调及室壁动度较前改善,术后心脏功能首先恢复,最短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心脏大小恢复较慢,最短1.7年恢复正常。结论 心脏扩大合并不伴有心动过速的心室预激临床多见,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尝试RFCA去除引起旁路预激的因素,RFCA不仅有助于该类疾病的诊断,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扩大
心功能不全
心室预激
射频消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外膜旁道2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元丽
许欣
刘茜
吕铁伟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
重庆
市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89,共5页
文摘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是儿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儿童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多为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严重者甚至出现晕厥。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以预激综合征最为常见,电生理发生机制为房室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呈预激现象,临床上有“突发突止、反复发作”的特征[1],射频消融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根治方案,大多数房室旁道位于房室瓣环附近,常规的心内膜标测消融心内膜旁道相对简单,成功率高[2]。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道
预激综合征
希氏束
阵发性心悸
心内膜标测
十二导联心电图
电生理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射频消融治疗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单中心临床分析
2
作者
徐江珊
许欣
何爽
刘茜
田杰
吕铁伟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7-413,共7页
基金
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工作室(渝卫发[2018]29号)。
文摘
目的 总结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临床特点,评价射频消融(RFCA)治疗该类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心内科就诊的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男2例、女4例)患儿发现心脏扩大时中位年龄2.0岁,所有患儿均存在无心动过速表现的显性心室预激,且正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恢复不满意。6例患儿均接受了RFCA,接受RFCA时的中位年龄为4.4岁,所有患儿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均证实存在右侧旁道,其中右侧游离壁旁道4例,右侧间隔旁道2例,其中2例为多旁道。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儿室壁运动不协调及室壁动度较前改善,术后心脏功能首先恢复,最短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心脏大小恢复较慢,最短1.7年恢复正常。结论 心脏扩大合并不伴有心动过速的心室预激临床多见,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尝试RFCA去除引起旁路预激的因素,RFCA不仅有助于该类疾病的诊断,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心脏扩大
心功能不全
心室预激
射频消融
儿童
Keywords
cardiomegaly
cardiac dysfunction
ventricular preexcit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hild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外膜旁道2例并文献复习
王元丽
许欣
刘茜
吕铁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射频消融治疗心脏扩大伴心室预激患儿的单中心临床分析
徐江珊
许欣
何爽
刘茜
田杰
吕铁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