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调海马区GluN3A表达对小鼠行为学及髓鞘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刘灿 张萌萌 +3 位作者 曹佳宁 窦霄云 孔祥如 修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5-1071,共7页
目的:探究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3A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type 3A,GluN3A)在焦虑、学习记忆和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7~8周龄雄性C57BL/6N小鼠30只... 目的:探究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3A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type 3A,GluN3A)在焦虑、学习记忆和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7~8周龄雄性C57BL/6N小鼠30只,随机分成GluN3A基因过表达组(GluN3A overexpression,GluN3A OE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过表达GluN3A病毒和对照空病毒至双侧海马,注射3周后,进行旷场实验、Y迷宫、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行为学测试,随后以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GluN3A、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和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Lineag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的表达情况;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少突胶质细胞发育状况。结果:旷场实验中,2组小鼠间总运动距离(P=0.256)、中心区域停留时间(P=0.4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Y迷宫实验中,GluN3A OE组小鼠进臂总次数低于对照组小鼠(P=0.015),但进臂交替率在2组小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1);强迫游泳实验(P=0.347)和悬尾实验(P=0.471)显示,不动时间在2组小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侧海马区域注射rAAV-GluN3A后,海马区GluN3A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5),海马区MBP蛋白(P=0.019)、MAG蛋白(P=0.022)和Olig2蛋白(P=0.022)表达降低,海马区MBP mRNA(P=0.043)、MAG mRNA(P=0.032)和Olig2 mRNA(P<0.001)的表达与蛋白表达下降趋势相一致,均降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GluN3A OE组小鼠海马区结肠腺瘤样息肉标记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密度降低(P<0.001),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标记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P=0.542)。结论:在双侧海马区域过表达GluN3A亚基基因并未引发小鼠出现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焦虑行为及抑郁样行为,仅引发海马区域髓鞘相关蛋白低表达及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A亚基 海马 行为学 髓鞘 少突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3A亚基基因敲除对小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文嵚 陈静 +4 位作者 张萌萌 孔祥如 蒋林 刘灿 修芸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3A亚基(NR3A)编码基因GRIN3A敲除对小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以探讨NR3A亚基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C57BL/6N小鼠GRIN3A基因第2个外显子,繁殖获得足够数量的各组小鼠。使用...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3A亚基(NR3A)编码基因GRIN3A敲除对小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以探讨NR3A亚基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C57BL/6N小鼠GRIN3A基因第2个外显子,繁殖获得足够数量的各组小鼠。使用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使用高架O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结果:雄性小鼠行为学显示:悬尾实验中GRIN3A^(-/-)小鼠不动时间比野生型小鼠长(P<0.01);糖水偏好实验GRIN3A^(-/-)小鼠糖水偏好(P<0.05)、总饮水量(P<0.01)和糖水饮用量(P<0.01)低于野生型小鼠,GRIN3A^(+/-)小鼠糖水偏好低于野生型小鼠(P<0.01),纯水饮用量高于野生型小鼠(P<0.01);高架O迷宫实验GRIN3A^(-/-)小鼠在封闭象限停留时间比野生型小鼠长;旷场实验GRIN3A^(-/-)小鼠粪便数多于野生型小鼠。雌性小鼠行为学显示:强迫游泳实验中GRIN3A^(-/-)小鼠不动时间比野生型小鼠长(P<0.01);糖水偏好实验GRIN3A^(-/-)小鼠糖水饮用量(P<0.01)和总饮水量(P<0.01)低于野生型小鼠。结论:雄性GRIN3A^(-/-)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雄性GRIN3A^(+/-)小鼠和雌性GRIN3A^(-/-)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3A亚基 GRIN3A基因 焦虑 抑郁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形成相关NMDA-R亚基在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中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静 孔祥如 +4 位作者 刘文嵚 窦霄云 赵怡 唐勇 修芸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髓鞘形成相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大脑中的变化。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处理组(MK-801),利用旷场实验、探孔实验及高架十字... 目的:探讨髓鞘形成相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大脑中的变化。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处理组(MK-801),利用旷场实验、探孔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大脑NMDAR亚基NR1的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髓鞘形成相关NMDA-R亚基NR1、NR2C和NR3A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MK-801处理组在旷场内10 min总运动路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 min及5 min内探孔次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在开臂内停留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NR1在小鼠神经细胞胞膜、轴突周围和髓鞘部位均有表达。大脑皮层、海马内的NMDA-R亚基NR1,NR2C及NR3A 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胼胝体区域NR1和NR2C mRNA表达在两组间同样无显著差异;但相较于对照组,MK-801慢性给药组小鼠胼胝体区域NMDA-R亚基NR3A 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NMDA-R在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等部位确有表达;胼胝体部位NR3A亚基上调可能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 精神分裂症 NR1 NR2C NR3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N3A基因缺失影响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内侧前额叶皮质与海马mRNA转录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萌萌 刘文嵚 +6 位作者 陈静 孔祥如 刘灿 曹佳宁 缪鹏 宋鸣睿 修芸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641-1650,共10页
目的 探究GluN3A基因缺失参与抑郁样行为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纳入成年雄性GluN3A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14只和同窝出生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15只,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后收集小鼠(每组5只)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 目的 探究GluN3A基因缺失参与抑郁样行为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纳入成年雄性GluN3A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14只和同窝出生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15只,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后收集小鼠(每组5只)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海马组织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以DESeq2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选取部分基因以qPCR进行验证,应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应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与WT小鼠相比,GluN3A KO小鼠糖水偏好(P<0.05)和糖水消耗量(P<0.05)显著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在GluN3A KO小鼠mPFC和海马组织中分别筛选出740个和666个差异基因;GO分析显示,mPFC中下调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血管生成、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等条目,海马中下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突触组装、轴突发育、树突发育、轴突引导、突触膜等条目,mPFC和海马中上调差异基因均主要与胞质核糖体和核糖体亚基有关;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mPFC和海马中核心基因大部分为核糖体蛋白基因。结论 GluN3A基因缺失可能通过调控血管生成、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突触形成及蛋白合成等途径参与抑郁样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N3A 抑郁 转录组学 内侧前额叶皮质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活体状态下大鼠肝癌模型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承 王珊 胡显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活体状态下对大鼠肝癌模型实现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将40只幼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间断性小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癌组(n=20只)。正常组自由饮用生理盐水,间断性给药组对大鼠给予0.2%DENA灌胃,按... 目的:探讨活体状态下对大鼠肝癌模型实现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将40只幼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间断性小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癌组(n=20只)。正常组自由饮用生理盐水,间断性给药组对大鼠给予0.2%DENA灌胃,按10mg/kg给药,每周5次。两实验组第15周停药。第20周所有大鼠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I)检查,称重,采集血液标本作甲胎蛋白(α-foetoprotein,AFP)和肝功能检测,所得数据导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取组织标本做HE染色病理标本。结果:实验组诱癌率为85%,MRI对肝癌诊断准确率为9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与大鼠是否成癌关系最为密切。结论:间断性给药法结合大鼠血浆ALT值的持续监测,对ALT异常的大鼠进行MRI检查,有利于在经费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早期诊断肝癌,避免建模中过高的死亡率和肝外转移率,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大鼠Wistar 二乙基亚硝胺DE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