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基层全科医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服务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巧 刘玉琳 +3 位作者 王崇杰 刘恩梅 符州 陈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80-2788,共9页
背景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因病程长、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儿童哮喘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全科... 背景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因病程长、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儿童哮喘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全科医生对该病的防治服务水平,可为基层儿童哮喘防治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建议。目的调查基层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的防治服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4—7月,从重庆市38个区(县)中随机抽取22个区(县),并对样本区(县)的基层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查阅相关指南及文献自行设计,并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包括知识、态度、行为和自评4个维度。调查基层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防治的认知、态度、行为及自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34名基层全科医师参与问卷调查。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防治的知识得分为(6.03±2.04)分,合格率为44.9%;态度得分为(49.42±4.94)分,合格率为100.0%;行为得分为(30.55±6.66)分,合格率为87.2%;自评得分为(21.57±5.30)分,合格率为85.0%。在转诊指征的选择上,有98.7%(231/234)的全科医师认为中度以上急性哮喘发作,经过紧急处理后仍无明显缓解的患儿需要转诊,有94.0%(220/234)的全科医师认为规范化治疗哮喘后仍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患儿需要转诊。在遇到症状控制不佳的患儿就诊时,33.8%(79/234)的全科医师会仔细分析控制不佳的原因,17.5%(41/234)的全科医师会告诫其谨遵医嘱、暂时观察并约好下次复查时间。33.8%(79/234)的全科医师对在基层进行儿童哮喘诊疗活动持有不确定或者反对的态度,影响因素主要为医护人员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储备和学习机会、家长不愿来基层就诊、儿科医患关系较成人紧张、该病种患儿较少、相关设施设备缺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和儿童哮喘知识培训经历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和基层工作年限是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儿科工作经验和儿童哮喘知识培训经历是行为和自评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庆市基层全科医师对哮喘患儿的防治有一定信心,但防治理论知识水平欠佳;态度较积极,行为积极性也尚可,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提示在做好基层儿科设施设备优化配置和提高居民信任度的同时,知识与实践培训仍是提升全科医师知识储备、防治自信和自身能力方面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全科医师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有效激励全科医师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层 全科医生 分级诊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车小燕 刘玉琳 +4 位作者 杨帆 杨姝晖 王倩 罗健 罗征秀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46,74,共5页
目的构建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康复相关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经课题组讨论形成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论证和修订。结果... 目的构建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康复相关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经课题组讨论形成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论证和修订。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系统评价11篇和随机对照试验27篇,最终构建了包含呼吸康复的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结论构建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居家呼吸康复方案过程严谨,内容科学,可为医护人员指导患儿进行居家呼吸康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呼吸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临床诊断不明呼吸系统疾病97例基因二代测序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峡 代继宏 +3 位作者 田代印 应林燕 符州 李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0-585,共6页
目的探讨基因二代测序在儿童呼吸系统疑难疾病中的诊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采用二代测序对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疑难疾病的诊断情况,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二代测序结果。结果进行基因二代测序的患儿共97例,均以... 目的探讨基因二代测序在儿童呼吸系统疑难疾病中的诊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采用二代测序对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疑难疾病的诊断情况,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二代测序结果。结果进行基因二代测序的患儿共97例,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或主要表现,中位年龄1.9(7.6)岁,男57例、女40例。确诊单基因病31例(诊断率32.0%),中位年龄4.0(7.6)岁;主要表现为慢性湿性咳嗽,部分患儿进展到后期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杵状指。其中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20例,18例为复合杂合变异(HYDIN 7例、CCNO 3例、CCDC402例、DNAH12例、DNAAF31例、DNAI21例、DNAH111例、RSPH4A 1例);1例为DNAI2基因纯合变异;1例存在X连锁PIH1D3基因半合子缺失。囊性纤维化4例,其中3例为CFTR基因复合杂合变异,1例为CFTR基因c.4056G>C纯合变异。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障碍3例,均为SFTPC基因杂合变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例,分别为PIK3CD基因变异致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1例、CXCR4基因变异致WHIM综合征1例。神经肌肉疾病2例,为MTM1基因变异致中央核肌病1例、SMN1基因纯合缺失致进行性脊肌萎缩症1例。66例基因检测阴性患儿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慢性咳嗽表现为主,伴或不伴支气管扩张;部分患儿表现为不明原因气促、呼吸窘迫,伴或不伴肺部广泛间质改变。结论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或主要表现的儿童单基因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基因二代测序的应用给诊治带来了新思路,扩展对疾病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儿童 呼吸系统 单基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儿童肺炎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琳 彭东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6-789,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不同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A)水平与肺炎及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的相关性,为我国临床VA的研究及补充提供更多证据。方法:选取646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400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研究儿童不同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A)水平与肺炎及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的相关性,为我国临床VA的研究及补充提供更多证据。方法:选取646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400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肺炎患儿,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的246名儿童,比较其血清VA水平,并随访肺炎患儿出院后1年内RRTI的发生情况。结果:肺炎组血清V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0),其V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0);重症肺炎组血清VA水平低于轻症肺炎组(P=0.029),其VAD发生率高于轻症肺炎组(P=0.039);急性肺炎组血清VA水平低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组(P=0.001);VAD组肺炎患儿出院后1年内RRTI发生率高于可疑亚临床型VA缺乏组及VA水平正常组(P=0.023)。结论:血清VA水平与儿童肺炎的发生、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儿童 肺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阮金平 符州 +2 位作者 颜攀 陈其慧 应林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7-502,共6页
目的 对比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SP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7例重症MPP和40例重症SPP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资料。结果 重症MPP患儿组男性48例(6... 目的 对比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SPP)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7例重症MPP和40例重症SPP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资料。结果 重症MPP患儿组男性48例(62.3%),年龄为44(24~78)月。重症SPP患儿组男性22例(55.0%),年龄为14(9~25)月。96.1%(74/77)的重症MPP患儿与80.0%(32/40)的重症SPP患儿在入院前使用抗生素(P=0.007)。与重症SPP患儿相比,重症MPP患儿出现发热、高热比例较高,出现喘息、神经系统症状比例较低(P均<0.05)。重症SPP患儿更易在肺部闻及湿啰音、哮鸣音,且双侧均出现体征患儿比例更高(P均<0.05)。与重症SPP患儿相比,重症MPP患儿WBC较低、LDH水平较高,胸部CT更易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均P<0.05)。两组患儿支气管镜镜下表现及肺泡灌洗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症MPP与重症SPP患儿临床特征常不典型,年龄、发热、高热、喘息、肺部体征、神经系统表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乳酸脱氢酶水平等对临床鉴别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链球菌 重症肺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哮喘儿童肺通气功能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易良琴 杨靖溢 +6 位作者 赵艳 张茜 何依婷 田小银 张光莉 刘莎 罗征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7-934,共8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哮喘肺通气功能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门诊首次诊断为哮喘的学龄前儿童的临床信息及肺通气功能资料。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分析肺通气功能分布类别特征,对不同类别组间资料行... 目的探讨学龄前哮喘肺通气功能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门诊首次诊断为哮喘的学龄前儿童的临床信息及肺通气功能资料。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分析肺通气功能分布类别特征,对不同类别组间资料行差异性分析,最后应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差异性因素与肺通气功能类别特征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学龄前哮喘患儿851例,中位年龄4.3岁,对肺通气功能参数FEV1、FEV1/FVC、PEF、FEF50、FEF75、FEF25~75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red)行潜在剖面分析,拟合出四类肺通气功能分布特征曲线:高于正常肺通气功能组118例(13.9%)、肺通气功能正常组269例(31.6%)、小气道功能下降组297例(34.9%)、小气道功能障碍组167例(19.6%)。这四类别组间肺通气功能参数值呈下降趋势,其中小气道功能参数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高于正常肺通气功能组及肺通气功能正常组相比,小气道功能障碍组年龄更大(P<0.00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占比更高(P=0.040),达到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时所需乙酰甲胆碱浓度更低(P<0.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P=0.036)、中度(P=0.008)及重度气道高反应(P<0.001)与学龄前哮喘患儿发生小气道功能障碍呈正相关。结论学龄前哮喘肺通气功能分布特征可分为:高于正常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正常、小气道功能下降、小气道功能障碍四类。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气道高反应性与学龄前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通气功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诊疗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娟 代继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78,共6页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是由细菌引起的支气管内膜持续感染性疾病。PBB是国内外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将其纳入慢性咳嗽指南并加以完善及更新。PBB的诊断包括基于临床和基于微生物学的诊断标准。现国际上推荐阿...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是由细菌引起的支气管内膜持续感染性疾病。PBB是国内外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将其纳入慢性咳嗽指南并加以完善及更新。PBB的诊断包括基于临床和基于微生物学的诊断标准。现国际上推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作为治疗PBB的首选药物,当患儿对青霉素过敏或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耐药时,可选择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尽管2周合适抗生素治疗后咳嗽缓解是诊断PBB的关键部分,但目前最佳的抗生素疗程暂未统一。PBB的预后整体较好,但频繁复发和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常见。同时,若PBB反复发作及合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则有进展为支气管扩张的风险。目前国内对于PBB的认识起步相对较晚,在诊断及治疗方面仍有不足。因此本文主要介绍PBB的诊断及治疗现状,指出目前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使PBB的诊治更加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 慢性咳嗽 诊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分析
8
作者 龚玲 舒畅 冉海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3-508,共6页
目的 分析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临床资料,提高对儿童CTD-IL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53例CTD-IL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53例CTD-ILD患儿中,23... 目的 分析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临床资料,提高对儿童CTD-IL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53例CTD-IL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53例CTD-ILD患儿中,23例诊断CTD的同时经HRCT评估诊断为ILD,4例以ILD起病,26例CTD诊断ILD的时间跨度为15天~7年余。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为咳嗽(47.2%)、气促(28.3%)和啰音(26.4%),但有21例患儿无呼吸道症状,依据HRCT诊断ILD。胸部HRCT显示斑片影(64.2%)、条絮/条片影(55.6%)、条索影(37.7%)、网格/蜂窝影(24.5%)、囊状低密度影(24.5%)、磨玻璃影(22.6%)等。肺功能异常以弥散功能下降(46.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9.5%)和小气道功能障碍(32.6%)为主。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后,48例患儿临床症状有好转。胸部HRCT:20例有好转,21例无明显变化,6例进展;肺功能:17例有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3例进展,8例正常。结论 儿童CTD-ILD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胸部HRCT及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病变,需积极完善检查并定期随访;治疗方案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制剂,但生物制剂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临床特征 胸部高分辨率CT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人类偏肺病毒感染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恩梅 王莉佳 +3 位作者 邓兵 黄英 符州 杨锡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在重庆地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感染情况,比较hMPV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用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方法,检测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RSV... 目的探讨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在重庆地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感染情况,比较hMPV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用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方法,检测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RSV、腺病毒(Ado)、流感病毒(Flu)A、B、副流感病毒(Para)1、2、3七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上述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MPV的L基因和M基因。结果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检出率为65%,在病毒阳性检出标本中RSV感染占63.4%(33/52例),Flu?B(3/52例)和Para?3(3/52例)均占5.77%,Para?1占1.92%(1/52例),Flu?A与Flu?B混合感染占3.85%(2/52例);80例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中发现10例为hMPVL和M基因同时阳性,其中单独hMPV阳性7例,3例为RSV与hMPV合并感染,hMPV阳性占病毒阳性检出标本的13.46%(7/52例),hMPV与RSV合并感染为5.77%(3/52例)。结论RSV仍然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首位病原,约为41.25%;hMPV感染在重庆地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居第二位,约占8.75%(7/80例),仅从临床表现上很难鉴别hMPV感染与RS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人类偏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燕 何玲 +6 位作者 陈欣 刘先凡 刘代松 赵磊磊 刘成军 刘恩梅 宋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总结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56例,男性43例,女性13例,年龄1个月至7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胸部CT表现特点。结果 56... 目的总结56例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56例,男性43例,女性13例,年龄1个月至7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胸部CT表现特点。结果 56例患儿鼻咽部脱落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抗原均阳性,临床均符合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中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胸部CT表现:肺实变56例,其中双侧受累45例,向心分布28例,团簇状影43例,胸膜病变28例,淋巴结肿大16例。气胸2例,纵隔气肿2例。在治疗过程中或随访中出现小气道改变40例。结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以多发团簇状肺实变为主要改变,可伴胸膜病变、气胸、纵隔气肿等肺外表现,如出现小气道改变应警惕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病毒肺炎 CT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诱导痰液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征秀 蒋永惠 +2 位作者 龚财惠 刘恩梅 符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55-756,762,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诱导哮喘儿童痰液的安全性。方法:52例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37例,缓解期15例)及1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高渗盐水痰液诱导,测定诱导前、诱导后20min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心率(HR)、呼吸频率(RR)...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诱导哮喘儿童痰液的安全性。方法:52例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37例,缓解期15例)及10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高渗盐水痰液诱导,测定诱导前、诱导后20min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心率(HR)、呼吸频率(RR)的变化,观察患儿出现的不适反应。结果:各组儿童诱导前后PEF、FEV1、HR、RR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不适反应发生率低,仅为6.5%。结论:对哮喘儿童进行高渗盐水痰液诱导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痰诱导 高渗盐水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重症百日咳患儿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光莉 田小银 +5 位作者 谷瑞雪 索风涛 李媛媛 骆学勤 罗健 罗征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重症百日咳患儿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重症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中位年龄2.80月龄(0.80~4.39月龄),≤6月龄61例(84.7%);春季发病31例(43.1%)、冬...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重症百日咳患儿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重症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中位年龄2.80月龄(0.80~4.39月龄),≤6月龄61例(84.7%);春季发病31例(43.1%)、冬季22例(30.6%)。62例(86.1%)未接种百白破疫苗。33例(45.8%)合并基础疾病,以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多见。65例(87.5%)白细胞增多。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呼吸衰竭(93.1%)、重症肺炎(84.7%)多见,肺外并发症则以心功能不全(18.1%)和百日咳脑病(18.1%)为主。社区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72.4%)为主;首位细菌病原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3.9%),其中院内感染优势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经抗感染、呼吸、循环支持及对症治疗,仍有20例(27.8%)死亡。死亡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峰值和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白细胞峰值>36.58×10^9/L对重症百日咳死亡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00及0.712,对应AUC为0.701。结论重庆地区开始百白破疫苗接种前的小婴儿,冬春季合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合并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或社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罹患百日咳后易发展为重症,发生低血糖和外周血白细胞峰值>36.58×10^9/L者死亡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呼吸道病原体 临床特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例儿童弥漫性肺泡出血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维 张慧 +4 位作者 田小银 张光莉 陈明 孟庆清 罗征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0-673,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及其常见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首次诊断DAH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138例患儿中男76例、女62例;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130例(94.2%),咳嗽86例(62.3%),发热74例(53.6... 目的分析儿童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及其常见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首次诊断DAH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138例患儿中男76例、女62例;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130例(94.2%),咳嗽86例(62.3%),发热74例(53.6%),气促67例(48.6%),咯血59例(42.8%),呼吸困难43例(31.2%);胸部影像学改变以斑片影及磨玻璃样影为主;痰液、胃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检出率90.8%(79/87)。引起DAH常见基础疾病分别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65例,血液系统疾病22例,血管炎性疾病15例,感染性疾病14例,心血管疾病5例。DHA患儿急性期病死率23.2%(32/138)。结论 DAH是危及生命的临床急重症,病因复杂多样,急性期病死率高,糖皮质激素是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泡出血 病因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质与慢性持续期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东伟 张光莉 +5 位作者 李俊奇 李颖 张慧 刘茹 刘莎 罗征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评估特异质对慢性持续期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时完成皮肤点刺试验和FeNO检测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52例,按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为非特异质组和特异质组,按有无合并过敏性鼻炎分为鼻炎组和无鼻炎组;另选... 目的评估特异质对慢性持续期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时完成皮肤点刺试验和FeNO检测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52例,按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为非特异质组和特异质组,按有无合并过敏性鼻炎分为鼻炎组和无鼻炎组;另选择7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FeNO水平;并比较32例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患儿的FeNO水平变化。结果 40例特异质组、12例非特异质组和对照组的FeN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3.29,P=0.000);特异质组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和非特异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无鼻炎组、41例鼻炎组和对照组的FeN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0.63,P=0.000);鼻炎组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组与无鼻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质组患儿FeNO水平与屋尘螨、粉尘螨皮肤点刺致敏风团直径无相关性(r=2.05、1.58,P均>0.05)。32例患儿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FeNO水平显著下降,与其治疗前第一次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P=0.041)。结论特异质对慢性持续期哮喘儿童FeNO水平有重要影响,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显著降低致敏哮喘儿童FeN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质 呼出气一氧化氮 支气管哮喘 慢性持续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卡他莫拉菌的分离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蓉 黄英 +2 位作者 刘岚 陈沅 杨永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818-1820,共3页
目的了解小儿卡他莫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预后,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重庆市儿童医院10442例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LRI)患儿进行痰培养;对分离出的卡他莫拉菌行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 目的了解小儿卡他莫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耐药性及预后,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重庆市儿童医院10442例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LRI)患儿进行痰培养;对分离出的卡他莫拉菌行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同时检测其他呼吸道病原。结果卡他莫拉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常见合并其他病原感染;该菌冬季分离率最高;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3.4%,其中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46.2%和43.4%,对头孢类及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耐药率不超过5.0%;临床治疗较顺利。结论小儿LRI中卡他莫拉菌的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关,产β-内酰胺酶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居第一,应对其耐药性及产酶率进行连续监测,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他莫拉菌 临床特点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方案的构建
16
作者 罗德艳 莫霖 +2 位作者 刘玉琳 郭蓉 王紫娟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构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方案,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提供参考。方法:以奥马哈系统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方案初稿,于2022年9月—11月通过2... 目的:构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方案,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提供参考。方法:以奥马哈系统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方案初稿,于2022年9月—11月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方案。结果:共17名专家完成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均>0.8。最终构建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方案包括评估、干预和评价3个部分,评估部分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干预部分包括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评价部分包括1个一级指标和2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居家照护指导方案较为科学、全面且易于操作,为护理人员及家庭照护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居家护理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游戏治疗改善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倩 张际 +4 位作者 梅其霞 黄英 刘玉琳 袁小平 胡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3-799,共7页
目的探讨团体游戏治疗对改善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的作用。方法将有行为问题的44例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19)。两组均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和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DI)分别对患儿进行试验前后测试... 目的探讨团体游戏治疗对改善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的作用。方法将有行为问题的44例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19)。两组均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和慢性病儿童应对方式量表(CODI)分别对患儿进行试验前后测试,所有成员均于干预前后接受2次量表测试。试验处理前,两组均接受前测。试验过程中,干预组成员接受为期3个月、两周1次、共6次的团体游戏治疗,对照组在此期间不接受任何试验干预。试验结束后,两组都接受后测。试验结束后评价团体游戏治疗对改善哮喘儿童行为问题和应对方式的作用。结果 44例患儿中脱落5例,实际完成研究39例(干预组20例,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父母婚姻、家庭结构等)和基线CBCL和CODI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团体游戏治疗,干预组CBCL量表中交往不良、社交退缩、抑郁、强迫行为、攻击性、不成熟等因子分和行为问题总分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干预组CODI量表中接受、逃避、负性情绪反应因子分及应对方式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团体游戏治疗可通过提高自信心、增强人际适应能力及情绪管理能力,可矫正行为偏差,改善应对方式,提高哮喘儿童心理应对能力,促进患儿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适应 心理学 游戏疗法 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及其与生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艳 黄英 +1 位作者 罗蓉 王冬娟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了解反复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及其与生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8例反复喘息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长、体质量等生长指标及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将反复喘息婴幼儿的生长水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进行对比,评估罹... 目的了解反复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及其与生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8例反复喘息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长、体质量等生长指标及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将反复喘息婴幼儿的生长水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进行对比,评估罹患反复喘息疾病患儿的生长情况;将纳入患儿分为非超重组75例、超重组43例,比较两组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特点。结果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反复喘息患儿体质量水平均高于WHO儿童生长标准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25,P均<0.05);而身长水平与WHO儿童生长标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1.24,P均>0.05)。超重组患儿的潮气量(VT)低于非超重组,吸呼比(tI/tE)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3.15,P均<0.01);反映气道阻塞指数的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1.31,P均>0.05)。结论反复喘息患儿的体质量水平高于WHO标准均值。超重的反复喘息患儿潮气量较非超重患儿下降,大小气道阻塞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喘息 潮气呼吸肺功能 肥胖 生长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我国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恩梅 陆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合理用药是当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效学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文章概述了儿童用药现状、国内外关于合理用药的定义与标准、世... 合理用药是当前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药效学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文章概述了儿童用药现状、国内外关于合理用药的定义与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在促进儿童合理用药领域所采取的措施等,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认识,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用药观念和习惯,提高社会安全用药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维护儿童健康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措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水平与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韩林 臧娜 刘恩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6-882,共7页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水平与感染患者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提示更高的感染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血红蛋白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临床指标,可能成为预测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水平与感染患者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提示更高的感染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血红蛋白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临床指标,可能成为预测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血红蛋白水平与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尤其是门急诊和基层医院医生)认识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从而更准确地识别高危感染患者,优化治疗及转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感染 不良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