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其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臧娜 谢晓虹 +5 位作者 邓昱 李思敏 倪科 罗艳 王莉佳 刘恩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24-1927,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其所致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环磷酰胺100 mg/kg腹腔注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白藜芦...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其所致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环磷酰胺100 mg/kg腹腔注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白藜芦醇腹腔注射组、白藜芦醇雾化组,每组8只。环磷酰胺处理5 d后,给予RSV滴鼻建立RSV感染模型,并在RSV感染1 h后给予白藜芦醇30 mg/(kg.d)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5 d后检测小鼠清醒状态下气道阻力,处死小鼠研究肺部RSV病毒滴度、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肺部病理组织炎症及评分。结果白藜芦醇不同方式给药,干预组肺部RSV病毒滴度均显著低于RSV感染组(P<0.01),BALF中细胞总数白藜芦醇干预组明显低于RSV感染组(P<0.05),而白藜芦醇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白藜芦醇干预组明显低于RSV感染组(P<0.01),白藜芦醇干预组清醒状态小鼠气道高反应(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12.5~50.0 mg/ml时)较单纯RSV感染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白藜芦醇不同方式给药均能够减轻RSV诱发的肺部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RSV感染后肺部病毒滴度,减少RSV在体内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RSV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和口咽吸入两种方法吸入二乙酰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华蓉 龚财惠 +4 位作者 袁小平 闫莉 耿刚 吴嘉彬 代继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8-58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吸入二乙酰(Diacetyl,DA)对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且稳定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将SPF级C57BL/6雄性小鼠(6~8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口咽吸入组...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吸入二乙酰(Diacetyl,DA)对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差异,探讨简单、易于操作、成功率高且稳定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将SPF级C57BL/6雄性小鼠(6~8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口咽吸入组(OPR)、气管插管组(ITI)、口咽吸入对照组(OPR-CON)、气管插管对照组(ITICON),每组10只。OPR组在初次口咽吸入DA(即400mg/kg,327mg/mL)1次,制作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ITI组通过气管插管吸入DA(400mg/kg,327mg/mL)1次,OPR-CON和ITI-CON分别经口咽和气管插管,给予等量的蒸馏水代替DA,其余实验条件相同。小鼠饲养于SPF级动物中心,第7天收集标本,分别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左肺行病理学检测。结果经肺功能、BALF计数和病理切片验证,采用口咽吸入和气管插管一次性给予DA(400mg/kg,327mg/mL)均可成功制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两种方法给予DA后肺功能显示气道阻力增加(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气道上皮损伤,管腔闭塞,支气管周围和血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但OPR组死亡率高达60%,造模成功率仅为20%,肠道HE显示上皮损伤。而ITI组死亡率仅约30%,造模成功率高达60%。OPR-CON组和ITI-CON均未有死亡。结论通过口咽吸入和气管插管两种方法一次性给予DA(400mg/kg,327mg/mL),都能成功构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但ITI组小鼠死亡率低,稳定性好,成功率高,值得实验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二乙酰 气管插管 口咽吸入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