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分析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与良好组织分化型(favorable histology,FH)Wilms’瘤(Wilms’tumor,WT)患儿的主要CT征象,以期发现可资鉴别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目的:比较分析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与良好组织分化型(favorable histology,FH)Wilms’瘤(Wilms’tumor,WT)患儿的主要CT征象,以期发现可资鉴别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病理确诊的22例CCSK患儿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以同一时期44例WT(FH)连续病例作为对照,提炼并分析2组疾病的8个CT主要影像特征。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 17.0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对P值进行Bonferroni校正。复习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像特征的患儿病理切片。结果:对2组患儿的8个CT影像征象的数据分析显示,仅"肿块边缘小囊征"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857,P=0.040,Bonferroni校正后),CCSK和WT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2~0.77和0.08~0.33,提示该征象可能对CCSK和WT的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病理研究显示,小囊状结构为水样囊腔,囊壁由单层上皮或复层上皮构成,符合集合小管或肾盏的解剖特点。结论:CCSK与WT(FH)有许多共同的CT影像特点,术前鉴别诊断困难。"肿块边缘小囊征"可能是诊断CCSK有潜在诊断意义的CT征象。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营养状况,为后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名ASD儿童和42名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食物称重法结合膳食回顾法的膳食调...目的比较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营养状况,为后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名ASD儿童和42名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食物称重法结合膳食回顾法的膳食调查、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A检测。结果 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身高的Z值未见明显差异( P =0.611),ASD组体质量与体质指数的Z值更低( P =0.032、0.035);膳食调查显示,ASD儿童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和3大营养素低于正常儿童( P <0.001),两组儿童每日摄入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钙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ASD组儿童每日摄入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的摄入不足率较对照组更高( P <0.001, P =0.001, P <0.001);两组儿童未见明显贫血与缺铁现象[贫血率比较 P =0.946,两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降低率比较 P =0.535、1.000、 0.946 ];ASD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比正常儿童缺乏更为严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07)。结论 ASD儿童存在更为明显的营养素缺乏,提示临床医师需对ASD儿童进行膳食干预,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分析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与良好组织分化型(favorable histology,FH)Wilms’瘤(Wilms’tumor,WT)患儿的主要CT征象,以期发现可资鉴别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病理确诊的22例CCSK患儿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以同一时期44例WT(FH)连续病例作为对照,提炼并分析2组疾病的8个CT主要影像特征。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 17.0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对P值进行Bonferroni校正。复习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像特征的患儿病理切片。结果:对2组患儿的8个CT影像征象的数据分析显示,仅"肿块边缘小囊征"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857,P=0.040,Bonferroni校正后),CCSK和WT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2~0.77和0.08~0.33,提示该征象可能对CCSK和WT的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病理研究显示,小囊状结构为水样囊腔,囊壁由单层上皮或复层上皮构成,符合集合小管或肾盏的解剖特点。结论:CCSK与WT(FH)有许多共同的CT影像特点,术前鉴别诊断困难。"肿块边缘小囊征"可能是诊断CCSK有潜在诊断意义的CT征象。
文摘目的比较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营养状况,为后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名ASD儿童和42名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食物称重法结合膳食回顾法的膳食调查、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A检测。结果 ASD儿童与正常儿童身高的Z值未见明显差异( P =0.611),ASD组体质量与体质指数的Z值更低( P =0.032、0.035);膳食调查显示,ASD儿童平均每日摄入的能量和3大营养素低于正常儿童( P <0.001),两组儿童每日摄入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钙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ASD组儿童每日摄入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的摄入不足率较对照组更高( P <0.001, P =0.001, P <0.001);两组儿童未见明显贫血与缺铁现象[贫血率比较 P =0.946,两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降低率比较 P =0.535、1.000、 0.946 ];ASD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比正常儿童缺乏更为严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07)。结论 ASD儿童存在更为明显的营养素缺乏,提示临床医师需对ASD儿童进行膳食干预,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
文摘目的分析急诊死亡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引起儿童急诊死亡的主要疾病谱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 115例急诊死亡病例资料,在城乡分布、年龄、性别、入院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季节及原发疾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死亡患儿男女比例为157∶100,农村患儿明显多于城市患儿(城乡比例为1∶2.64)。到院前死亡(death on arrival,DOA)占8.07%。新生儿死亡占37.49%,婴儿占26.10%,≤1岁死亡患儿高达63.59%,是急诊死亡患儿的主要年龄层。急诊死亡患儿以每年1月为高发季节(占13.63%)。急诊死亡前5位疾病分别为肺炎(14.71%)、先天性心脏病(10.40%)、呼吸窘迫综合征(9.24%)、意外伤害(8.70%)和窒息(误吸)(5.11%)。因此呼吸系统疾病占急诊死亡病例的23.95%。近年因意外伤害、手足口病死亡的患儿呈上升趋势。结论 1岁以内患儿是小儿急诊死亡的高危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是患儿急诊死亡的主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