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指南(2025年版)》内分泌代谢专业相关疾病专家共识
1
作者 《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指南(2025年版)》内分泌代谢专业相关疾病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 重庆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10 位作者 重庆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廖涌 郑宏庭 刘东方 崔龙 尹经霞 蒲丹岚 吴绮楠 宋萃 瞿华 杨梦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5-1004,共10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内分泌代谢疾病负担沉重,已成为医保管理、医保基金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自2002年推出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政策以来,距今已23年,其间相关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丰富,诊疗理念、...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内分泌代谢疾病负担沉重,已成为医保管理、医保基金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自2002年推出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政策以来,距今已23年,其间相关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丰富,诊疗理念、治疗技术已经历巨大变革和更新,原有医疗保险政策亟须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为患者提供更新、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因此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计划于2025年6月1日起实施新医保政策。为更好地促进政策实施,确保政策顺利运行,重庆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内分泌代谢及公共卫生专家,在重庆市医疗保障局指导下,对内分泌代谢专业相关门诊特殊疾病的诊断标准及报销范围相关新政策进行解读。将最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指南与重庆医疗实际相结合,通过多轮专家讨论,结合医保管理经验,就门诊特殊病种报销目录、疾病诊断路径优化、规范化诊疗实施等关键环节进一步细化、具体化,达成专家共识。拟推动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及疾病管理达标率,遏制不合理医疗支出,确保医保资金精准用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实现慢性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全面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庆行动,为全国医保改革提供区域性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医保政策 内分泌代谢疾病 特殊疾病门诊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婴幼儿女童乳房早发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曾燕 胡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与0~3岁婴幼儿女童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就诊并诊断为单纯... 目的探讨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与0~3岁婴幼儿女童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就诊并诊断为单纯乳房发育的女童60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女童60例为对照组。分别由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B超检查。由专业实验人员采集女童血清,测定其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双酚A(bisphenol 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等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较对照组的年龄、FSH和L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45、0.721、0.195),而病例组的E2分泌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5,P=0.017);病例组的BPA以及DEP的含量均远远高于对照组[(272.9±101.3)μg/L vs(21.8±18.4)μg/L;(0.8±0.3)mg/L vs(0.3±0.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病例组的BPA与DEP存在正相关性(r=0.601,P=0.002),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两种物质无相关性(r=0.302,P=0.102);各组性激素与两种分内分泌干扰物间的数据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内雌激素水平以及BPA和DEP等与0~3岁女童的乳房早发育具有重要关联,且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早发育 双酚A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羟化酶CYP27B1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
3
作者 杨静 熊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59-61,共3页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Autoimmune endocrinopathies)主要包括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桥本病(Hashimoto's thyroiditis,HT)、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及艾迪森病(Addison's disease,AAD),它们是...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Autoimmune endocrinopathies)主要包括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桥本病(Hashimoto's thyroiditis,HT)、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及艾迪森病(Addison's disease,AAD),它们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引发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否存在一个或几个主效基因尚未肯定,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的候选基因众多.……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市农村儿童肥胖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秦怡玲 熊丰 +8 位作者 赵勇 朱岷 罗雁红 王付丽 曾燕 吴利平 马勤香 杨彬 张亚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7-832,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及肥胖相关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86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7 411名学龄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再从中抽取2所城市...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及肥胖相关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86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7 411名学龄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再从中抽取2所城市学校和3所农村学校共4 400名儿童行肥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BMI法判定肥胖,将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设为肥胖组和对照组,对儿童肥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肥胖危险因素城乡差异。结果:(1)重庆地区学龄儿童总体肥胖率8.23%,城市9.70%,农村5.32%,城市高于农村(P<0.000 1)。(2)肥胖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13个因素与城市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肉食、油炸食品、饮料、零食摄入频率,母亲吸烟及肥胖家族史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蔬菜摄入频率及补充维生素是保护因素;共8个因素与农村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频率,父母BMI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3)城市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奶制品摄入频率高于农村,母亲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家族肥胖史比例高于农村,母乳喂养率低于农村(P<0.05)。结论:重庆地区儿童肥胖率城市高于农村,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母亲吸烟、母孕期营养、6月龄前喂养方式、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及肥胖家族史。控制儿童肥胖城市重点应倡导母孕期戒烟,加强母乳喂养,控制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农村儿童肥胖率虽低于城市,但增速大于城市,应改善儿童饮食方式,控制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预防儿童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率 影响因素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儿童肥胖症患病率及其与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曾燕 熊丰 +5 位作者 龙春利 蒋运春 罗晓琪 张豪 杨彬 张亚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90-592,613,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城市和农村儿童肥胖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地区37785名7~17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结果:(1)城市儿童中,超重13.16%,肥胖3.73%,农村儿童中,超重5.26%,肥胖0.90%。...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城市和农村儿童肥胖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地区37785名7~17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结果:(1)城市儿童中,超重13.16%,肥胖3.73%,农村儿童中,超重5.26%,肥胖0.90%。(2)男性儿童的超重肥胖患病率13.16%,女性8.39%。(3)超重肥胖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P90和P95者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重庆地区城市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高于农村儿童,男性儿童超重及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性,超重肥胖组儿童的血压升高者明显多于正常体重组,对超重肥胖儿童应加强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血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7~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组分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嫣嫣 熊丰 +7 位作者 张亚妮 杨彬 林琴 朱岷 曾燕 罗雁红 宋萃 朱高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9-1075,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7~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组分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5所中小学7~16岁在校生共4481名进行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重庆市7~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组分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5所中小学7~16岁在校生共4481名进行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法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对各代谢指标进行分析,对MS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MS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结果:(1)重庆地区7~16岁儿童青少年总超重率9.8%,其中男生12.0%,女生7.4%。总肥胖率5.4%,其中男生7.3%,女生3.4%。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P〈0.05)。(2)随着BMI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有升高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降低趋势(P〈0.05)。(3)MS总体检出率为0.45%。肥胖组MS的患病率(6.9%)明显高于超重组(0.5%)和正常组(0.0%)(P〈0.05),且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P〈0.05)。肥胖儿童MS出现单项异常的检出率依次为高腰围(37.9%)、高甘油三酯(22.7%)、低高密度脂蛋白(19.7%)、高非高密度脂蛋白(7.4%)、高血压(4.4%)、高空腹血浆葡萄糖(2.0%)。(4)MS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因素与MS相关:腰围、每次肉类摄入量、高血脂家族史均与M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男生高腰围、每次肉类摄入量≥3两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结论:MS组分异常已在重庆地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中发生。高腰围、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是重庆肥胖儿童最常见的代谢异常,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肥胖 代谢综合征 组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腰围百分位数值及曲线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郑玲玲 熊丰 +7 位作者 曾燕 龙春丽 王栋钢 王庆 罗雁红 罗顺清 朱岷 雷培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06-1910,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重庆地区儿童腰围年龄、性别特征,建立重庆青少年儿童腰围参考标准,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腰围参考标准的建立提供基本数据,并为中心性肥胖筛查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小学中学5~17岁学生... 目的:通过研究重庆地区儿童腰围年龄、性别特征,建立重庆青少年儿童腰围参考标准,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腰围参考标准的建立提供基本数据,并为中心性肥胖筛查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重庆市小学中学5~17岁学生7 326人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LMS方法计算腰围百分位数值及描绘百分位曲线。采用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arce,IOTF)儿童专组的标准定义超重及肥胖。结果:在15岁以前,男女孩腰围水平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5岁后,曲线趋于平坦;在总体趋势上,男孩各年龄段腰围均值及大部分百分位数都大于女孩。重庆地区与新疆及香港腰围第50百分位及第90百分位值比较,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本研究的数据相似于新疆的数据,高于香港的数据。结论:我们建立了重庆地区汉族儿童青少年腰围百分位曲线图,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提供基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肥胖 腰围 青少年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继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诊治进展
8
作者 周莛 朱高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8-711,共4页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功能提前启动,引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增加,导致性腺提前发育及功能成熟,可能引起...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功能提前启动,引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增加,导致性腺提前发育及功能成熟,可能引起成年终身身高受损及影响心理健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治进展 中枢性性早熟 继发性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和腰臀比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国梅 熊丰 +5 位作者 曾燕 王栋钢 龙春丽 蒋运春 张亚妮 张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明确各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大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重庆市2003~2004年主城区9所中学和15所小学,12个年级5~17岁的学生7326名(男3603名,女3723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 目的:探讨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明确各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大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重庆市2003~2004年主城区9所中学和15所小学,12个年级5~17岁的学生7326名(男3603名,女3723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值及腰臀比。血压与各人体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男童的血压异常率为4.61%,女童为3.06%,总体人群的异常率为3.86%。偏相关分析显示:腰围、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独立正相关,且腰围的正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腰围/身高比值,而腰臀比相关性稍差。以腰围≥90百分位,腰围/身高比值≥0.5,腰臀比女童≥0.85,男童≥0.90为异常,男女童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异常组的血压均值明显高于腰围、腰围/身高比值正常组的值。腰臀比正常和异常组之间的血压均值差距较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示:年龄、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均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因素。腰围、腰围/身高比值的影响较腰臀比大,其中腰围影响最大。校正的OR值显示男女童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值异常者血压异常的风险是正常者的6~7倍,明显高于腰臀比的风险。结论:腰围、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的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是预测血压水平变化的较好指标。其中腰围预测性最好,其次为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的预测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腰围 腰围/身高比值 腰臀比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早熟儿童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杨红 罗顺清 +7 位作者 唐芳 曾莉 程婷 朱岷 林琴 梁小华 吴迪 马勤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5-1800,共6页
目的:调查性早熟儿童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匹配原则为同年龄、同性别、长期居住地为重庆。病例组为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34例5~12... 目的:调查性早熟儿童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匹配原则为同年龄、同性别、长期居住地为重庆。病例组为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34例5~12岁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同期选择在重庆市市区某两所小学就读的210例正常发育、无慢性疾病的儿童为对照组。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进行调查。结果:除生理功能维度外,病例组儿童在PedsQLTM4.0量表总分及其余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其中情感维度得分差异最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是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心理、社交功能和学校表现的影响因素;患儿照护者职业类型是情感功能、社会心理和生活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治疗药物类型是社交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性早熟儿童治疗期间生活质量下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年龄段和不同药物治疗方式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加强对患儿主要照护者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提高性早熟儿童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儿童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特点 被引量:9
11
作者 余洁 熊丰 +6 位作者 朱岷 雷培芸 邓蕾丽 王付丽 罗雁红 曾燕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纳入2006年7月-2009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确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45例,同期80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体重指数(BMI),并检...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纳入2006年7月-2009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确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45例,同期80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体重指数(BMI),并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BMI和腰围再将肥胖儿童分为腹型肥胖组及非腹型肥胖组,比较各组间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差异。结果145例肥胖儿童中,腹型肥胖组127例(87.6%),非腹型肥胖组18例(12.4%)。腹型肥胖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压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非腹型肥胖组FPG、TC、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高于正常儿童(P<0.05)。腹型肥胖组检出胰岛素抵抗77例,空腹血糖受损14例,糖耐量受损7例,高TG血症24例,高TC血症13例,高LDL血症10例,血压升高者15例。非腹型肥胖组中仅检出胰岛素抵抗2例。结论儿童肥胖以腹型肥胖为主,腹型肥胖儿童比非腹型肥胖儿童更易出现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胰岛素抗药性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期及青春期1型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荣 宋萃 +8 位作者 熊丰 侯玲 程昕然 朱岷 陈龙 陈立黎 朱高慧 马勤香 王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评价1型糖尿病患儿生存状况,探讨学龄期(7~12岁)及青春期(≥12岁)1型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量表: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for Youths[1]评价2012至2014年度糖尿病夏令营儿童生存质量,现场采集糖化血红蛋白、身... 目的:评价1型糖尿病患儿生存状况,探讨学龄期(7~12岁)及青春期(≥12岁)1型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量表: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for Youths[1]评价2012至2014年度糖尿病夏令营儿童生存质量,现场采集糖化血红蛋白、身高、体质量、血压等指标。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AS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型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总分较低(66.55±13.30)。学龄期患儿生存质量高于青春期患儿(P影响度=0.019,P担忧度=0.030,P满意度=0.002,P自我评价=0.000,P总分=0.001)。糖尿病女童满意度领域生存质量低于同年龄段男童(P学龄期=0.030,P青春期=0.004)。青春期女童自我总体健康评价低于男童(P=0.000)。结论:青春期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低于学龄期患儿,特别是青春期女童在生活满意度领域及自我健康总体评价方面评分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学龄期 青春期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尿微量蛋白在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雁红 雷培芸 +3 位作者 熊丰 朱岷 王栋刚 杨渝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albumin,ALB)、尿Tamn-Horsfal蛋白(Tamn-Horsfal protein,THP)、尿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iobulin,β2MG)对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disease,AITD)早期肾...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albumin,ALB)、尿Tamn-Horsfal蛋白(Tamn-Horsfal protein,THP)、尿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iobulin,β2MG)对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disease,AITD)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93例AITD患儿(包括4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和48例慢性甲状腺炎患儿)尿ALB、THP、IgG、β2MG水平,并与35例单纯性甲状腺肿及33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甲状腺炎组患儿尿IgG均显著高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甲状腺炎组尿ALB明显高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AITD患儿及单纯性甲状腺肿组患儿尿β2M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ITD患儿及单纯性甲状腺肿组患儿尿TH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ALB、THP、IgG、β2MG是诊断AITD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白蛋白 Tamn—Horsfal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脂素、vaspin及脂联素与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洁 熊丰 +5 位作者 朱岷 雷培芸 邓蕾丽 王付丽 罗雁红 曾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不同体脂分布状态下血清内脂素、vaspin及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儿童腹型肥胖及代谢的关系。方法测量78例腹型肥胖儿童、18例非腹型肥胖儿童及75例正常儿童的人体学指标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不同体脂分布状态下血清内脂素、vaspin及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儿童腹型肥胖及代谢的关系。方法测量78例腹型肥胖儿童、18例非腹型肥胖儿童及75例正常儿童的人体学指标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三组儿童血清内脂素、vaspin、脂联素浓度。结果腹型肥胖组、非腹型肥胖组、正常组血清内脂素分别为(68.91±21.85)ng/ml、(51.18±20.06)ng/ml、(34.83±14.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5,P<0.01);血清vaspin分别为(1 869±56)pg/ml、(1 543±42)pg/ml、(1 581±45)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分别为(7.54±2.12)μg/ml、(9.12±2.53)μg/ml、(10.21±3.34)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P<0.05)。内脂素水平与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2 h胰岛素(2hINS)呈正相关;vaspin与FPG、2hPG、2hINS呈正相关;脂联素浓度与BMI、WC、FPG、2hPG、空腹胰岛素(FINS)呈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三种细胞因子均与FPG相关。结论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在儿童肥胖症中已发生改变,与腹型肥胖及糖代谢相关;vaspin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内脂素 VASPIN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Th1/Th2细胞极化偏移的研究
15
作者 林莉 熊丰 +1 位作者 赵晓东 王莉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从T淋巴细胞分化的多环节观察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Th1/Th2类细胞的极化偏移方向,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RT-PCR法同步检测GD(46例)和HT(64例)患儿的转录因子、细胞因子以及游离C... 目的从T淋巴细胞分化的多环节观察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Th1/Th2类细胞的极化偏移方向,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RT-PCR法同步检测GD(46例)和HT(64例)患儿的转录因子、细胞因子以及游离CD30(sCD30)水平,另设24例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结果GD、HT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bet、T-bet/GATA-3比值明显升高。GD、HT患儿PBMC产生IFN-γ水平和IFN-γ/IL-4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IL-4水平明显减少。GD、HT患儿sCD3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GD及HT患儿的前体T细胞具有向Th1分化发育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细胞因子 转录因子 游离CD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TH2细胞失衡的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杉 熊丰 +2 位作者 刘恩梅 朱岷 雷培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观察1,25(OH)2D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炎症及Th1/Th2细胞的干预效果。方法 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预防组(n=10),治疗组(n=10),阳性对照组(n=12)和阴性对照组(n=16)。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给予pTG免疫致敏... 目的观察1,25(OH)2D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炎症及Th1/Th2细胞的干预效果。方法 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预防组(n=10),治疗组(n=10),阳性对照组(n=12)和阴性对照组(n=16)。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给予pTG免疫致敏。预防和治疗组每只大鼠使用维生素D35μg/kg.,隔日腹腔注射,分别从建模0~6周和2~8周作干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应用花生油作对照。各组大鼠在处死后取甲状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检测血清自身抗体,及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阴性对照大鼠的甲状腺结构完整;阳性对照组大鼠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严重,部分滤泡萎缩或消失,1,25(OH)2D3干预组大鼠甲状腺结构保持较完整,萎缩滤泡减少,淋巴细胞浸润不明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预防组其自身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大鼠血清抗体水平与同时期的阳性对照相比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较阴性对照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IFN-γ及IL-12水平显著下降(P<0.05),IL-4和IL-10水平升高(P<0.01)。结论在EAT大鼠建模开始就使用1,25(OH)2D3可使大鼠甲状腺组织保持较完整形态,维持血清抗体及细胞因子正常范围。对EAT大鼠,1,25(OH)2D3有可能减缓病理损害,调整细胞因子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TH1/TH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案管理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燕 吴利平 +3 位作者 林琴 陈海燕 许桃英 盛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81,共4页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案管理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62例1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3例)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案管理照护,对照组(29例...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案管理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62例1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3例)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案管理照护,对照组(29例)实施儿童糖尿病临床路径照护,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凌晨血糖、空腹血糖、睡前血糖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儿凌晨、空腹和睡前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自评及代评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除生理功能外(P>0.05),其他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案管理有助于控制患儿糖代谢指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1型糖尿病 儿童 个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樊洪静 熊丰 +3 位作者 朱岷 王旭荣 雷培芸 邓蕾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ISS患儿,均接受rhGH治疗,治疗剂量为0.35~0.42 mg/(kg.周),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治疗1~3... 目的:探讨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ISS患儿,均接受rhGH治疗,治疗剂量为0.35~0.42 mg/(kg.周),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治疗1~3年,评价治疗前后患儿身高、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计数(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SDS)、骨龄(Bone age,BA)、预测成年身高(Predicted adult height,PAH)变化及副作用等。结果:(1)在中剂量rhGH治疗1、2、3年期间,96例患儿生长速率由治疗前4.46(4.07~4.68)cm/年分别提高到11.00(9.25~12.5)cm/年、8.10(7.00~9.50)cm/年和7.40(5.63~8.00)cm/年;身高SDS由治疗前-2.48(-2.83~-2.25)cm/年增至-1.58(-1.93~-1.17)、-1.00(-1.69~-0.58)cm/年及-0.52(-1.86~-0.13)cm/年;PAH由治疗前149.20(145.10~155.30)cm分别增加为155.90(150.30~162.70)cm、159.00(154.00~162.70)cm和160.05(153.18~166.80)cm(P<0.05)。(2)TannerⅠ、Ⅱ、Ⅲ期患儿治疗的促生长效果高于Ⅳ期。(3)BA增加值分别为1.10(0.80~1.30)岁、1.10(0.83~1.20)岁及1.10(0.98~1.30)岁(P>0.05)。治疗期间除少数有血糖暂时性升高,注射部位轻度反应外,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中剂量rhGH可促进生长,增加PAH,在治疗期间未影响生长潜能,无严重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剂量 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9
作者 胡玉娟 董文科 +4 位作者 王伟 熊丰 朱岷 雷培芸 邓蕾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34-1737,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就诊的ISS患者106例(男性52例,女性54例)。青春分期:TannerⅠ期75例,Ⅱ期31例。按照生长激素应用的剂量分为3组:低剂量组(每周0.26 mg/kg)、中剂量组(每周0.35 mg/kg)和高剂量组(每周0.41 mg/kg),每组分别为39、23例及44例。每周7 d睡前皮下注射rhGH,疗程1~2年。评价治疗前后身高(height,Ht)、生长速度(growth velocity,GV)、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 SDS)、骨龄(bone age,BA)、预测成年身高(predictive adult height,PAH)变化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1疗效观察:rhGH治疗第1年,3组患者GV由治疗前的(4.59±1.45)cm/年、(3.65±1.81)cm/年、(4.5±0.67)cm/年,分别提高到(8.22±1.93)cm/年、(9.97±1.95)cm/年、(11.48±1.63)cm/年,P〈0.01。rhGH治疗第2年,3组患者G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龄进展:3组治疗1、2年骨龄的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高剂量组有6例在治疗3个月后出现暂时性空腹血糖升高,分别为5.7、6.0、6.0、5.9、5.6、6.0 mmol/L,停用GH后血糖恢复正常。个别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膝部疼痛,不伴随其它临床和实验室异常,考虑生长痛,补充钙剂后疼痛消失。结论 rhGH治疗对ISS促生长效应效果明显,短期追赶性生长呈剂量依赖性;短期治疗不影响生长潜能;副反应偶见,剂量相对偏高者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剂量 特发性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效果观察 被引量:48
20
作者 张雪霜 熊丰 +5 位作者 朱岷 雷培芸 邓蕾丽 罗雁红 曾燕 王付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89-1894,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 GH)治疗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诊断为矮小症患儿200例,其中生长激素缺...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 GH)治疗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诊断为矮小症患儿200例,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患儿73例[男性43例,女性30例,年龄(9.5±3.3)岁],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儿56例[男性22例,女性34例,年龄(8.9±2.7)岁],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患儿50例[年龄(9.9±2.9)岁],宫内发育迟缓(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患儿21例[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6.3±2.2)岁],rh GH治疗2~4年,评价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身高变化、年生长速度(growth velocity,GV)、身高标准差分值(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Ht SDS)、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质指数标准差分值(BMI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BMI SDS)、骨龄(bone age,BA)、终身高(final adult height,FAH)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经rh GH治疗后,前述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年生长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长,且以第1年增长最明显,分别达到(11.23±2.63)、(9.91±1.67)、(8.45±1.83)、(9.78±1.72)cm/年;治疗第2~4年逐渐减缓。2经rh GH治疗后,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Ht SDS逐年改善,其中GHD患儿Ht SDS变化(ΔHt SDS)改善(2.12±1.12)优于ISS患儿(1.51±0.82)、TS患儿(1.23±0.73)及SGA患儿(2.07±1.04)。3随访部分已达终身高患儿,其终身高趋近于靶身高。4经rh GH治疗后,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BMI及BMI SDS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5随访2~4年,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骨龄及青春期无明显提前,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rh GH对GHD、ISS、TS、SGA患儿均有明显的促增长作用,但不同病因的矮小症患儿间rh GH疗效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