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斑秃与Th1/Th2型细胞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欧阳莹 王华 +1 位作者 蒋利萍 王莉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以及Th1型细胞功能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对45例斑秃患儿按其严重程度分为局限性斑秃(Localizef alopecia areat apatients,LAA)活动期组35例,全秃(Alopecia totalis patients,AT...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以及Th1型细胞功能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对45例斑秃患儿按其严重程度分为局限性斑秃(Localizef alopecia areat apatients,LAA)活动期组35例,全秃(Alopecia totalis patients,AT)及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 patients,AU)为一组10例,并以2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中IFN-γ、IL-12及IL-4、IL-10水平。结果:①斑秃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紊乱,表现为血清中IFN-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儿童,且AT/AU组明显高于LAA组;IL-12水平在LAA组与正常组儿童无显著差别,但AT/AU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在LAA组及AT/AU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②BCG-PSN治疗后可使斑秃患儿血清中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IL-12水平在LAA组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但AT/AU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而IL-4、IL-10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③血清中IFN-γ与IL-12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①斑秃的发病与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有关,表现为Th1型细胞反应亢进,其中可能主要与IFN-γ、IL-12水平有关。②血清IFN-γ、IL-12水平高低可以作为提示斑秃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TH1/TH2 IFN-Γ I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玮 蒋利萍 +3 位作者 谢娜 周超 战玉助 周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7-728,共2页
目的:建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外周血永生化B细胞系,保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特有的基因组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提供丰富实验材料。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加入环孢菌素A、EB病毒共培养以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 目的:建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外周血永生化B细胞系,保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特有的基因组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提供丰富实验材料。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加入环孢菌素A、EB病毒共培养以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成功建立14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外周血永生化B细胞系,建株成功率100%;对已建立的永生细胞株冻存和复苏,成功率为100%;转化前后制备细胞染色体和G显带核型分析无明显改变。结论:经EB病毒成功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永生细胞株,为进一步开展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EBV 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川崎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钟芳芳 蒋利萍 +1 位作者 沈文婷 李永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重庆地区汉族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分析130例重庆地区汉族川崎病患儿及147名健康儿童STAT3基因内含子11(rs2293152C/G和rs957970C/T)的SNP,统计学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川崎病组STAT3基因rs2293152C/G位点CC基因型频率(23.8%)显著高于对照组(10.2%),川崎病组rs2293152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45.4%)显著高于对照组(34.0%,P=0.006,OR=1.612,95%CI:1.144~2.272);而STAT3 rs957970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川崎病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庆地区汉族儿童的STAT3基因内含子11中rs2293152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易感性相关,携带rs2293152C等位基因者比G等位基因携带者易罹患川崎病,而STAT3 rs957970C/T位点多态性与该地区儿童川崎病的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率激活因子-3 单核苷酸多态性 川崎病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抑制EB病毒复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玉 蒋利萍 刘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链(CpG ODN)体外对EB病毒(E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CpG ODN体外预处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感染EBV,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培养后PBMC中EBV拷贝数和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了解不... 目的: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链(CpG ODN)体外对EB病毒(E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CpG ODN体外预处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感染EBV,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培养后PBMC中EBV拷贝数和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了解不同剂量、不同时间CpG ODN预处理PBMC中EBV复制和PBMC产生IFN-γ之间的关系。结果:(1)不同浓度CpG ODN预处理组的EBV拷贝数均低于未处理组(P<0.05),其中10mg/LCpG ODN预处理组EBV拷贝数最低,为(3.85±0.37)×108基因拷贝/L;(2)CpG ODN预处理48h组的EBV拷贝数(11.32±0.83)×108基因拷贝/L低于其余各预处理时间组的EBV拷贝数(P<0.05);(3)不同浓度CpG ODN预处理组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均高于PBMC组和PBMC+EBV组(P<0.05),其中10mg/LCpG ODN处理组IFN-γ量最高(66.27±6.29)ng/L;(4)CpG ODN预处理48h的PBMC+CpG ODN+EBV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51.74±4.09)ng/L高于其余各预处理时间组和PBMC组及PBMC+EBV组(P<0.05)。结论:CpGODN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在体外能有效抑制EBV复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PBMC产生IFN-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 EB病毒 复制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受体α链基因多态性与重庆汉族人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
5
作者 战玉助 蒋利萍 +4 位作者 王春艳 周超 解元元 朱朝敏 周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8受体α链(IL-18Rα)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分析重庆汉族人群中427例结核病患者和469名健康对照的IL-18Rα基因的-69C/T,-638C/T位点多态...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8受体α链(IL-18Rα)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分析重庆汉族人群中427例结核病患者和469名健康对照的IL-18Rα基因的-69C/T,-638C/T位点多态性,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IL-18Rα基因启动子-69和-638位点核苷酸均存在C、T二态性,都表现为CC纯合、TT纯合、CT杂合三种基因型;-69C/T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结核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C基因型频率(41.6%)明显高于结核组(30.4%)(χ2=13.011,P=0.001),结核组的等位基因T频率(44.8%)明显高于对照组(36.6%)(χ2=11.2,P=0.001);T等位基因在结核组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比OR=1.41。-638C/T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在结核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汉族人IL-18Rα基因的-69C/T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相关,携带-69T等位基因的人群更易患结核病,而-638位C/T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受体α 基因多态性 结核病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肉芽肿病高危儿产前诊断研究
6
作者 田雯 蒋利萍 +3 位作者 舒岚 刘玮 张璐颖 赵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0-526,532,共8页
目的探讨羊水脱落细胞基因分析及宫内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在慢性肉芽肿病(CGD)高危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基因分析确诊的6例CGD患儿[5例X连锁CGD(X-CGD),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GD(AR-CGD)]... 目的探讨羊水脱落细胞基因分析及宫内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在慢性肉芽肿病(CGD)高危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基因分析确诊的6例CGD患儿[5例X连锁CGD(X-CGD),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GD(AR-CGD)]家系中8例高危儿经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提取羊水脱落细胞RNA和DNA,经PCR扩增、测序分析CYBB或CYBA基因;其中2例高危儿在B超引导下,经皮采集胎儿脐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对上述基因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脱落细胞CYBB、CYBA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在5例X-CGD患儿家系的7例高危儿中,1例为正常女性胎儿,2例女性胎儿突变基因携带情况不明确,1例为正常男性胎儿,2例为X-CGD男性胎儿,1例为可疑X-CGD男性胎儿;1例AR-CGD患儿家系中的高危儿为可疑AR-CGD女性胎儿。上述2例可疑CGD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均异常低下,脐血基因分析验证1例为X-CGD男性胎儿,1例为AR-CGD女性胎儿。4例正常胎儿顺利出生,4例CGD胎儿行人工流产术。结论羊水脱落细胞基因分析与宫内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相结合,可为CGD高危儿提供可靠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脱落细胞 胎儿脐血 基因分析 呼吸爆发试验 慢性肉芽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丽 崔晶晶 +2 位作者 阳海平 刘伟 李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ATRA治疗组(ATRA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给药至10周。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ATRA治疗组(ATRA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给药至10周。免疫组化分析肾脏凋亡蛋白Fas抗原及Fas抗原配体(Fas ligand,FasL)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肾脏Fas抗原、FasL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尿蛋白、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in,TC),(3.09±0.89)mmol/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33±0.29)mmol/L]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小于0.05);ATRA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分别为([1.27±0.31)mmol/L、(1.12±0.45)mmol/L]明显降低(P均小于<0.05)。免疫组化分析: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Fas抗原、FasL表达增加,分别为(650.141 6±153.997 0)、(350.190 7±204.220 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Fas抗原、FasL表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分析,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肾组织的Fas抗原、FasL的表达明显升高,分别为(2.953 7±1.558 1)、(3.680 6±0.273 1)(P<0.05);ATRA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Fas抗原、FasL明显增强,分别为(0.601 3±0.249 9)、(0.729 9±0.730 4)(P<0.05)。结论:ATRA可能通过降低肾脏Fas抗原、FasL的表达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全反式维甲酸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急性期患者Th17细胞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沈文婷 蒋利萍 +3 位作者 李淑娟 刘玮 李欣 杨锡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者急性期Th17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43例,正常同年龄对照4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RORγt和IL-23p19mRNA的...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者急性期Th17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43例,正常同年龄对照4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RORγt和IL-23p19mRNA的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的mRNA表达分别为:(1.285±0.625)%、(M:5.62,Q:7.16),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0.584±0.407)%、(M:1.79,Q:2.55),(P<0.01)。KD患儿血清IL-6水平显著增高[病人:(M:36.42,Q:129.77)、对照:(M:2.39,Q:1.15)](P<0.01),且与Th17细胞比例成正相关(r=0.88,P<0.01)。IL-23p19的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病人:(M:2.12,Q:3.05)、对照:(M:1.73,Q:2.79)](P>0.05)。结论:急性期川崎病患者Th17细胞数量、血清IL-6水平升高;Th17可能作为急性炎症的启动因素,参与川崎病免疫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川崎病 IL-6 ROR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川崎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永钦 蒋利萍 +2 位作者 张璐颖 沈文婷 刘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川崎病IL-6介导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64例,感染发热患儿18例,正常同年龄对照42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6刺激前后总蛋白,核蛋白STAT3,pSTAT3的... 目的:探讨急性期川崎病IL-6介导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64例,感染发热患儿18例,正常同年龄对照42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6刺激前后总蛋白,核蛋白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s IL-6刺激前后及IL-6R抗体阻断后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期KD患儿PBMCs用IL-6刺激前、后总蛋白STAT3,pSTAT3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儿童;核蛋白则为IL-6刺激前KD患儿STAT3,pSTAT3表达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IL-6刺激后KD患儿STAT3,pSTAT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儿童。IL-6刺激前、后KD患儿STAT3 mRNA水平(1.15±0.19,1.74±0.59)均高于感染发热患儿(1.07±0.21,1.45±0.32)及正常儿童(0.56±0.37,1.03±0.51);KD冠脉损伤组(1.19±0.21,1.81±0.47)STAT3 mRNA高于冠脉未损伤组(1.13±0.29,1.73±0.48)。经IL-6R抗体阻断后,KD患儿STAT3 mRNA水平低于IL-6刺激前、后KD患儿及感染发热组(0.99±0.15)。结论:急性期KD患儿体内存在刺激STAT3表达和活化的因素,体外IL-6刺激能增强STAT3的表达和活化并进入细胞核;阻断实验提示IL-6在KD患儿STAT3过度表达、活化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为用IL-6R阻断剂治疗川崎病提供了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STAT3转录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淑娟 蒋利萍 +7 位作者 刘玮 赵耀 王墨 唐雪梅 朱朝敏 李欣 赵晓东 杨锡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X-CG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总结12例经CYBB基因序列分析诊断为X-CGD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X-CGD患儿及家系成员中性粒细胞氧化功能。结果 12例患儿均为男性,平均起病年龄4.08个月,平均诊断年... 目的探讨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X-CG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总结12例经CYBB基因序列分析诊断为X-CGD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X-CGD患儿及家系成员中性粒细胞氧化功能。结果 12例患儿均为男性,平均起病年龄4.08个月,平均诊断年龄2岁。12例患儿均有反复肺炎,结核感染7例,淋巴结炎6例,反复腹泻6例,溃疡性口腔炎5例,肛周脓肿3例。均有生长发育延迟。血清IgG、IgA及IgM均升高9例。四唑氮蓝试验(NBT)和中性粒细胞氧化功能均显著下降。6例(50%)患儿死亡。大多患儿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肺部、肝内肉芽肿形成;3例患儿有家族史。结论 X-CGD起病早,诊断较晚,病死率高;以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结核感染率高。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试验有助于X-CGD临床诊断,CYBB基因序列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 感染 中性粒细胞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清蛋白激发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T细胞功能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大庆 杨锡强 +3 位作者 王莉佳 李欣 刘恩梅 赵晓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卵清蛋白(OVA)雾化吸入激发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肺组织及脾脏中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的影响。方法: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菌群失调组、菌群失调加激发组、激发组、对照组。于实验第14天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肺组... 目的:探讨卵清蛋白(OVA)雾化吸入激发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肺组织及脾脏中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的影响。方法: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菌群失调组、菌群失调加激发组、激发组、对照组。于实验第14天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肺组织及脾脏中Th1、Th2、Th17以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结果:菌群失调加激发组小鼠肺组织中Th2、Th17细胞水平增高,脾脏中Th1、Th2、Th17均与对照组无差异;菌群失调组及菌群失调加激发组小鼠肺组织及脾脏中Tregs水平均降低。结论: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经卵清蛋白雾化吸入激发后,可产生Th2、Th17细胞优势的变应性气道反应,与Tregs调节功能不足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清蛋白 肠道菌群 气道变应性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伟 李秋 +1 位作者 王莉佳 杨锡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096-2099,共4页
目的观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在阿霉素肾病大鼠发生肾小球硬化过程中的表达,探讨辛伐他汀保护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 目的观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在阿霉素肾病大鼠发生肾小球硬化过程中的表达,探讨辛伐他汀保护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11周。免疫组化法观测肾组织中IL-1β的定位表达,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IL-1β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肾组织中IL-1β的水平,光镜观察肾小球硬化的情况。结果模型组肾组织IL-1β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伴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损害(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肾组织IL-1β的表达、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损害均减轻(分别P<0.05、P<0.01、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肾组织内IL-1β的表达,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大鼠 肾小球硬化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发育早期接触变应原对Th1/Th2亚群功能及哮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迟磊 符州 +3 位作者 戴继宏 王莉佳 蒋利萍 杨锡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母鼠及其子代接触尘螨点刺液(Derp)对发育后期个体Th1/Th2平衡及哮喘发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根据母体妊娠期及新生早期是否接触Derp随机分为对照组、母Derp-仔Derp-组(母鼠和其子代均未接触Derp)、母Derp+仔Derp+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母鼠及其子代接触尘螨点刺液(Derp)对发育后期个体Th1/Th2平衡及哮喘发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根据母体妊娠期及新生早期是否接触Derp随机分为对照组、母Derp-仔Derp-组(母鼠和其子代均未接触Derp)、母Derp+仔Derp+组(母鼠和其子代均接触Derp)和母Derp+仔Derp-组(母鼠接触Derp,其子代未接触Derp),分别皮下注射Derp或生理盐水,30d龄时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以卵白蛋白(OVA)为变应原致敏并雾化吸入,诱发哮喘发生。取血浆检测OVA特异性IgE抗体、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记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留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母Derp+仔Derp+组在哮喘建模后PBMC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母Derp-仔Derp-组,IL-4水平显著升高,IL-4/IFN-γ比值升高,OVA特异性IgE、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母Derp-仔Derp-组;母Derp+仔Derp-组与母Derp-仔Derp-组IL-4和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VA特异性IgE水平虽有增高,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Derp+仔Derp+组Th2优势显著高于母Derp+仔Derp-组。结论胎鼠对于Derp跨胎盘的致敏作用可通过母体妊娠期间的免疫来完成,这一过程会根本上导致Th2优势免疫的发生,增加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大鼠 哮喘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鼠和裸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模型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娟 胡敏 +3 位作者 王莉佳 崔玉霞 刘雪梅 杨锡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31-635,657,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BALB/c小鼠和裸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模型的特点,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BALB/c鼠和裸鼠感染RSV后不同时间空斑形成实验检测肺组织病毒滴度,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情况,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RS... 目的:比较研究BALB/c小鼠和裸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模型的特点,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BALB/c鼠和裸鼠感染RSV后不同时间空斑形成实验检测肺组织病毒滴度,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情况,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RSV抗原,光镜和电镜检查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感染后裸鼠肺组织RSV滴度明显高于BALB/c鼠,两者都在第3天达峰值,带毒时间分别为大于9天和6天,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到RSV抗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的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裸鼠明显重于BALB/c鼠。结论:裸鼠和BALB/c鼠RSV感染特点相似,感染程度更重,有利于抗RSV药物效果评价,是较理想的RSV感染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肾脏ABCA1介导的脂质外流途径的影响
15
作者 阳海平 陈科 +4 位作者 张萱 王莉 李翠萃 王莉佳 李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075-2079,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A缺乏(vitaminAdeficiency,VAD)大鼠模型肾脏脂质代谢状况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孕期开始,给予Wistar大鼠正常饮食(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含量为4000IU/kg的饲料),VAD饮食(VAD组,维生素A含量为400IU/kg的饲料),持续至8周后... 目的探讨维生素A缺乏(vitaminAdeficiency,VAD)大鼠模型肾脏脂质代谢状况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孕期开始,给予Wistar大鼠正常饮食(正常对照组,维生素A含量为4000IU/kg的饲料),VAD饮食(VAD组,维生素A含量为400IU/kg的饲料),持续至8周后VAD组继续补充维生素A(VAS组,维生素A含量为6500IU/kg的饲料)15d,每组6只。免疫组化分析肾脏载脂蛋白B100(Apo-B100)、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A1,ABCA1)表达,Real-timePCR技术检测肾脏ABCA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肝X受体α(LXRα)、视黄醇X受体α/β(RXRα/β)mRNA水平。结果免疫组化分析,第8周VAD组肾脏Apo-B100水平(14.27±0.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25±0.49)(P<0.05);与第8周正常对照组(37.44±0.46)比较,VAD组肾脏ABCA1表达(24.53±0.86)降低(P<0.05)。Real-timePCR检测,与正常组比较,第8周VAD组肾脏ABCA1表达上调,VAD组RXRα/β、LXRαmRN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ARα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以上改变随维生素A补充即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VAD可致PPARα/RXRs-LXRα/RXRs-ABCA1介导的脂质外流途径受损而导致大鼠肾脏脂质沉积增多,但及时补充维生素A能有效使肾脏脂质代谢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脂质代谢 肾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气道上皮细胞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变化
16
作者 俞海国 杨锡强 朱晓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578,共3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几乎所有2岁以下的小儿均有过RSV感染。黏附分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在RSV感染后局部气道炎症以及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RSV体外感...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几乎所有2岁以下的小儿均有过RSV感染。黏附分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在RSV感染后局部气道炎症以及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RSV体外感染气道上皮细胞模型,观察不同感染复制数的RSV所致病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合胞病毒 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高IgE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和基因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舒岚 蒋利萍 +8 位作者 战玉助 赵晓东 刘玮 栾佐 崔玉霞 张璐颖 王墨 吴道奇 杨锡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高IgE综合征(hyper-IgE syndrome,HIES)的临床特征和基因诊断价值。方法用NIH评分系统对2009年1-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疑似HIES患儿进行评分,总分大于40分为临床诊断标准。用RT-PCR及PCR直... 目的探讨高IgE综合征(hyper-IgE syndrome,HIES)的临床特征和基因诊断价值。方法用NIH评分系统对2009年1-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疑似HIES患儿进行评分,总分大于40分为临床诊断标准。用RT-PCR及PCR直接测序法,分析患儿STAT3基因。结果 4例患儿均有反复顽固的湿疹、肺炎、血清IgE异常增高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除例4外,其余3例均有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例1~4 NIH评分分别为60、48、72、48分。除例4无STAT3基因突变外,例1~3均有STAT3杂合的错义突变,包括1例新型突变,2例热点突变。结论临床诊断的4例HIES中3例有自发性STAT3基因突变,其中1例为新型突变。对临床怀疑HIES患者应进行NIH评分,超过40分者分析STAT3基因可确诊或排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高IgE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IGE综合征 NIH评分系统 STAT3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LYST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征 蒋利萍 +5 位作者 刘玮 肖剑文 王世一 朱朝敏 戴碧涛 赵晓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38-1842,共5页
目的探讨4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的临床特征和LYS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4例CHS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儿及父母等亲属外周血DNA和RNA;采用DNA-PCR/RT-PCR直接测序法分析患儿的致病基因LY... 目的探讨4例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的临床特征和LYS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分析4例CHS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儿及父母等亲属外周血DNA和RNA;采用DNA-PCR/RT-PCR直接测序法分析患儿的致病基因LYST;根据患儿突变点对亲属相应位点做PCR扩增和测序,确认携带者。结果 4例CHS患儿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岁2个月。均有色素减退,双眼震颤,显微镜见头发黑色素减少为小点状分布。病例1~3还有发热、血细胞2系以上降低、骨髓有核细胞巨大包涵体等特征,诊断Chediak-Higashi综合征(加速期)。病例4年幼,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CHS。病例1~3存在LYST基因突变,各含2个突变位点,病例1(c.3113C>T,Q980X和c.6788A>T,K2205X),病例2(c.5327C>T,R1718X和c.608C>T,R145X),病例3(c.5411-5414 del TTTC,L1741fsX1758和c.7975 C>T,R2596X)。6个突变均为新型突变。共确认8位携带者。病例4暂未发现LYST基因突变。结论 Chediak-Higashi综合征具有色素减退、双眼震颤、头发黑色素减少为小点状分布和骨髓有核细胞巨大包涵体的临床特征,通过LYST基因分析,发现其中3例存在6个新型突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DIAK-HIGASHI综合征 LYST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CYBB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淑娟 蒋利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X-CGD)的临床特征及CYBB基因突变。方法回顾分析1例X-CG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家系的CYBB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儿,新生儿期起病,以反复严重的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患儿无刺激组及脂多糖(LPS)刺激组四唑氮... 目的分析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X-CGD)的临床特征及CYBB基因突变。方法回顾分析1例X-CG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家系的CYBB基因检测结果。结果男性患儿,新生儿期起病,以反复严重的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患儿无刺激组及脂多糖(LPS)刺激组四唑氮蓝试验(NBT)均为0%,中性粒细胞氧化指数(NOI)为1.15。基因分析显示,患儿CYBB基因第6外显子出现缺失突变(579-582del ATTA),由此引起编码序列从189位异亮氨酸(I)发生移码突变,于212位氨基酸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I 189 fs X 212)。患儿母亲及外祖母均为突变基因携带者。患儿母亲下一胎羊水细胞的CYBB基因未发现相同缺失突变。结论基因诊断1例CYBB基因突变X-CGD患者及其家系,产前基因检测可避免X-CGD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 CYBB基因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