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小鼠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相关特性与成骨分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媛 钟海英 +7 位作者 董世访 黄璐 刘潇淇 廖雨滋 易勤 赵丽 杨珂 李娅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12-1522,共11页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组小鼠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衰老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方法将8只C57BL/6J小鼠分为青年组(4周...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组小鼠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衰老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方法将8只C57BL/6J小鼠分为青年组(4周龄,体质量约为10~15 g,n=4)和老年组(12月龄,体质量约为20 g~25 g,n=4),每组雌雄各半。分别从2组小鼠的整骨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2组BMSCs的表面标志物,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比较2组BMSCs的衰老程度,通过MTT和EdU掺入实验比较2组BMSCs的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分析2组BMSCs中周期蛋白CyclinD1、P21的表达情况。采用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及RT-qPCR评估2组BMSCs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使用RNA-seq分析比较2组BMSCs经BMP2诱导后的差异基因表达,并用流式分析验证测序结果。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小鼠BMSC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判定标准。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老年组BMSCs的衰老水平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而MTT和EdU掺入实验结果表明,老年组BMSCs的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BMSCs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较低,而细胞周期阻抑因子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及RT-qPCR检测结果显示,BMP2诱导后青年组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RNA-seq结果显示,BMP2诱导后,整合素αV重组蛋白(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51,CD51)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中的表达趋势相反。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青年组CD51^(+)细胞在CD45^(-)细胞中占比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组BMSCs中CD51^(+)细胞在CD45^(-)细胞中占比下降与CD51^(+)细胞对BMP2的成骨诱导响应性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分化 衰老 整合素αV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氏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阳亭亭 冯子娟 +1 位作者 黄轶 周虹宏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29,共7页
【目的】探究霍氏肠杆菌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预防和控制霍氏肠杆菌感染。【方法】本研究以霍氏肠杆菌为宿主菌,使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污水和淤泥中分离噬菌体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用透射电镜观察纯化后噬菌体的形态特征,测... 【目的】探究霍氏肠杆菌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预防和控制霍氏肠杆菌感染。【方法】本研究以霍氏肠杆菌为宿主菌,使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污水和淤泥中分离噬菌体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用透射电镜观察纯化后噬菌体的形态特征,测定噬菌体效价、温度稳定性、pH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及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霍氏肠杆菌噬菌体,并命名为H2;该噬菌体在双层琼脂平板上形成大小均一、圆形透明的噬菌斑;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噬菌体H2的头部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85 nm±2 nm,具有一长尾且有尾丝,尾部长190 nm±2 nm,归属于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噬菌体H2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结果显示,在35~55℃、pH 5.0~9.0范围内效价基本保持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根据最佳感染复数绘制一步生长曲线,测得噬菌体H2的潜伏期约为20 min,爆发期约为50 min,平均裂解量约为68 PFU/cell。【结论】噬菌体H2具有裂解能力强、热稳定和酸碱稳定等优点,本研究为后续霍氏肠杆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分离鉴定 霍氏肠杆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晏建森 南国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2-16,共5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3‰[1]。DDH患儿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DDH在早期被筛查出来。6个月...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3‰[1]。DDH患儿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早期诊断及治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DDH在早期被筛查出来。6个月以内的DDH通常采用挽具治疗,如Pavlik挽具;6~18个月的DDH通常采用闭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治疗。早期发现的DDH经过各种保守治疗,很多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手术治疗 Pavlik挽具 儿童 早期诊断 石膏固定治疗 DDH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门诊患儿临床特征、住院及再发喘息随访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高钰 王鹂鹂 +7 位作者 张瑶 莫诗 余漪漪 谢晓虹 胡兰 罗征秀 刘恩梅 任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门诊患儿临床特征、住院及再发喘息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2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门诊患儿临床特征、住院及再发喘息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2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LRI)患儿鼻咽抽吸物,采用PCR方法检测16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对比分析RSV检出患儿的临床特征。分别在入组2周和6个月后对患儿进行住院和再发喘息随访,对导致RSV感染住院和再发喘息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457例2岁以下的ALRI门诊患儿,400例(87.5%)患儿病毒检出阳性,其中单一RSV检出271例(59.3%),RSV混合其他病毒检出54例(11.8%),其他病毒检75例(16.4%),未检出病毒者57例(12.5%)。与后2组患儿比较,单一RSV检出和RSV混合其他病毒检出组更易出现发热、喘息及呼吸困难症状(均P<0.0083)。单一RSV检出患儿住院者有29例(住院率11.4%),其年龄显著小于未住院患儿(P=0.001)。Logistic分析示年龄(OR=0.766,95%CI=0.649~0.904,P=0.002)是单一RSV检出ALRI患儿住院的保护因素,而早产(OR=5.306,95%CI=1.106~25.459,P=0.037)是其危险因素。对216例6个月随访成功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析后发现,单一RSV检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个月内再发喘息和反复喘息的比例分别是25.9%和15.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产是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反复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OR=5.383,95%CI=1.127~25.705,P=0.035)。结论:RSV感染ALRI患儿易出现发热、喘息和呼吸困难。小年龄和早产是RSV相关ALRI患儿住院的危险因素;早产还是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后短期内反复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门诊 婴幼儿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调控Keap1-Nrf2通路减轻哮喘小鼠肺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薛坤娇 阮玲瑛 +3 位作者 胡婕 应林燕 邹文静 符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7-814,共8页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肺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为哮喘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将30只6-8周龄C57BL/6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组,利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s,HDM)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检测哮喘激发后或...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肺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为哮喘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将30只6-8周龄C57BL/6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组,利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s,HDM)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检测哮喘激发后或地塞米松干预后,各组小鼠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的表达水平。利用qPCR检测小鼠肺部氧化应激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肺部Nrf2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rf2-Keap1信号通路改变情况。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MDA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5);哮喘小鼠的GSSG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小鼠GSSG含量较哮喘组降低(P<0.05)。qPCR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Nrf2和HO-1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地塞米松组小鼠Nrf2和HO-1 mRNA表达较哮喘组降低(P<0.05)。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较哮喘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5),Keap1蛋白表达较哮喘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哮喘小鼠中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地塞米松可能通过调节Keap1-Nrf2通路,影响下游抗氧化反应元件的表达,从而抑制哮喘小鼠肺部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地塞米松 氧化应激 Nrf2-Kea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Brg1基因对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阮玲瑛 薛坤娇 +2 位作者 应林燕 符州 邹文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6-663,共8页
目的研究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核心催化亚基(Brahma-related gene 1,Brg1)对C57BL/6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6~8周龄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Wild type,WT)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 目的研究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核心催化亚基(Brahma-related gene 1,Brg1)对C57BL/6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6~8周龄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Wild type,WT)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Ⅱ,AECⅡs)上特异性敲除Brg1的C57BL/6小鼠(Brg1fl/fl)作为实验对象,每组选取8只小鼠,收取标本,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分析肺组织中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C,SFTPC)阳性的细胞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肺组织中表面活性物质蛋白C前体蛋白(prosurfactant protein C,pro SP-C)阳性的细胞(即AECⅡs)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pro SP-C、SFTPC、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SFTPA)、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D,SFTPD)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及增殖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蛋白EGFR、p-EGFR、PI3K、p-PI3K、AKT、p-AKT及NF-κB p65的活化水平。结果抗SFTPC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显示其在肺泡上皮表达较WT小鼠增多(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Brg1fl/fl组小鼠肺组织中pro SP-C+的细胞百分比较WT小鼠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ECⅡs的功能性蛋白pro SP-C、SFTPC、SFTPA及SFTPD在Brg1^fl/fl小鼠中明显增多;Brg1^fl/fl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及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增加,且p-EGFR/EGFR、p-PI3K/PI3K、p-AKT/AKT百分比显著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敲除C57BL/6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中的Brg1可促使AECⅡs数量和分泌功能的增加,其可能机制与敲除Brg1促进EGFR/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且与增殖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g1 AECⅡ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NF-ΚB P65 细胞周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詹兴星 包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12月住院治疗的18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2003 Fenton早产儿宫内生长曲线为标准评价宫内发育迟缓(IUGR)、EUGR。结果 IUGR较非IUGR更易发生EUGR;出... 目的探讨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12月住院治疗的18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2003 Fenton早产儿宫内生长曲线为标准评价宫内发育迟缓(IUGR)、EUGR。结果 IUGR较非IUGR更易发生EUGR;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恢复自身宫内生长水平时胎龄、性别、母亲妊高症在纠正胎龄40周及44周时的EUGR组与非EUGR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恢复自身宫内生长水平时的胎龄是早产儿在不同时期EUGR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纠正胎龄40周时,出生体质量、IUGR分别是EUGR发生的保护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发生EUGR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新生儿后期EUGR发生主要与围产期因素、出生体质量、住院期间营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宫外发育迟缓 随访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聚焦超声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杨楹 林森 +5 位作者 杨珂 姚欢 陈雪莹 朱慧 张亮 王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 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80只新生小鼠分为LIFU组(n=48)和假手术组(n=32)。对LIFU组小鼠以LIFU连续波辐照3天、每天5 min;将假手术组小鼠置入声场中,不施加声波。采用蛋... 目的 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80只新生小鼠分为LIFU组(n=48)和假手术组(n=32)。对LIFU组小鼠以LIFU连续波辐照3天、每天5 min;将假手术组小鼠置入声场中,不施加声波。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皮层NFIX蛋白表达,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Fos、NFIX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以EdU染色观察皮层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LIFU辐照后1.0、1.5、2.0、2.5及3.0 h, LIFU组小鼠大脑皮层c-Fos表达数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均<0.05),于1.5 h达峰,之后逐渐递减。辐照后1 h, LIFU组小鼠皮层NFI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辐照后1、2、3 h及1个月,LIFU组小鼠皮层NFIX数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均<0.05)。辐照后1个月,LIFU组小鼠大脑皮层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细胞呈星形,从胞体发出大量长突起。辐照后16、24 h, LIFU组EdU阳性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均<0.05),且增殖的EdU阳性细胞存在NFIX阳性细胞共表达。结论 LIFU可激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c-Fos表达,促进皮层中细胞增殖和GFAP星形胶质细胞增加,可能与NFIX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星形胶质细胞 大脑皮质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气道Club细胞发育特征分析
9
作者 简鼎 王艺颖 +4 位作者 朱琳 李媛媛 张光莉 陈诗懿 罗征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气道Club细胞的发育特征。方法收集新生期(1周龄)、幼年期(3周龄)、成年期(6周龄)BALB/c小鼠的肺组织及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检测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Club细胞的分布及表达丰度;流式细胞术检测气道上皮Club细胞百分比及增殖能力... 目的探讨小鼠气道Club细胞的发育特征。方法收集新生期(1周龄)、幼年期(3周龄)、成年期(6周龄)BALB/c小鼠的肺组织及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检测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Club细胞的分布及表达丰度;流式细胞术检测气道上皮Club细胞百分比及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肺匀浆、血清中Club细胞分泌蛋白(CC16)水平。结果各鼠龄期主支气管Club细胞表达位置参差不齐,细支气管Club细胞分布形态平坦且均匀。随着鼠龄的增长,主支气管Club细胞平均荧光强度(MFI)降低(分别为0.73±0.12,0.43±0.05,0.26±0.08),细支气管Club细胞MFI增强(分别为0.49±0.07,0.73±0.08,1.02±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期Club细胞占气道上皮细胞百分比(9.49%±2.38%)明显低于幼年期(15.45%±3.86%)和成年期(17.23%±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新生期增殖性Club细胞占比(6.12%±1.89%)明显高于幼年期(2.36%±0.98%)和成年期(1.94%±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期肺匀浆、血清CC16水平[(64.02±12.70)ng/ml,(13.91±3.36)ng/ml]均明显低于幼年期[(89.31±5.41)ng/ml,(25.77±4.68)ng/ml]和成年期[(95.74±3.31)ng/ml,(28.02±3.9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出生后Club细胞表达丰度不断增加的主要部位为小气道,新生期是气道Club细胞增殖及分泌CC16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上皮 Club细胞 Club细胞分泌蛋白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祖细胞移植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肝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丽 黄道超 +2 位作者 龚梦嘉 李娅莎 毕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4-469,I0003,共7页
目的:观察肝祖细胞(HPCs)移植后不同浓度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肝脏修复情况,评价HPCs对肝损伤的修复能力,为评估HPCs移植疗效建立理想的肝衰竭模型。方法:9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0.1%CCl4组、0.5... 目的:观察肝祖细胞(HPCs)移植后不同浓度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肝脏修复情况,评价HPCs对肝损伤的修复能力,为评估HPCs移植疗效建立理想的肝衰竭模型。方法:9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0.1%CCl4组、0.5%CCl4组、2.0%CCl4组、10.0%CCl4组)和实验组(0.1%CCl4+HPCs组、0.5%CCl4+HPCs组、2.0%CCl4+HPCs组和10.0%CCl4+HPCs组)。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CCl4。CCl4造模后1d,将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常规麻醉后切开腹腔,实验组小鼠经脾脏注射HPCs,阴性对照组小鼠注射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小鼠生命体征,监测其存活率;采血检测小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Hoechst33342标记外源性HPC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移植HPCs在肝脏中的分布情况及肝脏标志蛋白细胞角蛋白18(CK18)和白蛋白(ALB)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1%和0.5%CCl4组小鼠存活率、肝脏指数、AST和ALT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病理学检测,肝细胞有自我修复作用,HPCs移植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与2.0%CCl4组比较,2.0%CCl4+HPCs组小鼠AST和ALT活性及肝脏指数降低(P<0.01),存活率增加(P<0.01);病理学检测可见肝细胞再生和大量外源性肝细胞,CK18和ALB表达与内源性肝细胞相当,HPCs移植治疗有效。10.0%CCl4组和10.0%CCl4+HPCs组小鼠2d内全部死亡,无法评估HPCs的治疗效果。结论:HPCs移植可提高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存活率,改善AST和ALT活性,对肝损伤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且2.0%CCl4诱导的ICR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能有效反映HPCs移植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急性肝衰竭 肝祖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过表达miR-125b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光远 詹学 +1 位作者 张祯祯 李娅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8-962,967,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25b和靶基因Raf1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表达;观察miR-125b对巨噬细胞凋亡和细胞活力的调节。方法收集和分离肺结核患儿和健康儿童的PBMC,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b和R...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25b和靶基因Raf1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表达;观察miR-125b对巨噬细胞凋亡和细胞活力的调节。方法收集和分离肺结核患儿和健康儿童的PBMC,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b和RAF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AF1的蛋白水平。THP-1巨噬细胞分别转染miR-125b模拟物(miR-125b mimic)、阴性对照模拟物(NC-mimic)、miR-125b抑制物(miR-125b inhibitor)以及阴性对照抑制物(NC-inhibitor),共培养48 h;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HP-1巨噬细胞中RAF1表达,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在结核患儿PBMC的miR-125b表达下调,RAF1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升高。在THP-1巨噬细胞中过表达miR-125b时,RAF1表达下调,促进巨噬细胞凋亡,降低细胞活力;在THP-1巨噬细胞中miR-125b表达被抑制时,RAF1表达升高,抑制巨噬细胞凋亡,提高细胞活力。结论结核患儿PBMC中miR-125b水平降低,上调THP-1巨噬细胞miR-125b水平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 Raf1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 THP-1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中药单体成分体外抑制沙眼衣原体作用的筛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燕 鲜雨琦 +2 位作者 高磊琼 沈犁 华子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71-1278,共8页
目的利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菌株Ct-L2/Pomp A-GFP,快速筛查黄连素、雷公藤红素、黄芩苷、三羟黄酮体外抑制Ct作用。方法通过CCK-8检测药物细胞毒性作用,得出50%细胞毒性药物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 目的利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菌株Ct-L2/Pomp A-GFP,快速筛查黄连素、雷公藤红素、黄芩苷、三羟黄酮体外抑制Ct作用。方法通过CCK-8检测药物细胞毒性作用,得出50%细胞毒性药物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通过菌株Ct-L2/Pomp A-GFP快速筛查四种中药体外抑制Ct的效果,得出50%抑制率药物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IC50);使用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综合评估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选择安全药物浓度(≥90%细胞存活率),通过活细胞实时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和末端包涵体形成单位测定,再次确认药物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抑制Ct作用。结果黄连素、雷公藤红素、黄芩苷、三羟黄酮的CC50(mean±SD)分别为(97.0±2.2)、(2.0±0.08)、(557.1±29.1)、(205.8±9.1);IC50(mean±SD)分别为(2.73±0.09)、(0.60±0.02)、(260.0±10.2)、(60.9±3.8);TI分别为35.5、3.3、2.1、3.4,提示黄连素更安全有效。黄连素、雷公藤红素、黄芩苷、三羟黄酮安全药物浓度分别为10.0、0.2、80.0、10.0μmol/L,结果显示黄连素具有明显的Ct抑制作用(P<0.000 1),其他3种药物无明显抑制Ct作用。结论黄连素可能成为抑制Ct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连素 沙眼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例CDHR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人鼻病毒所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慧 任洛 +4 位作者 张瑶 余漪漪 高钰 龙鑫 刘恩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CDHR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es,HRV)所致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因HRV所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鼻咽抽吸物,提取RNA逆转录后,采用PCR方法扩增CDHR3基因片段,测... 目的探讨CDHR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es,HRV)所致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因HRV所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鼻咽抽吸物,提取RNA逆转录后,采用PCR方法扩增CDHR3基因片段,测序后进行rs6967330位点基因分型。利用PCR的方法扩增HRV的VP4基因进行测序分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RV载量测定,并回顾性分析rs6967330位点与患儿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00例患儿,其中AA/AG基因型30例(15. 0%),GG基因型170例(85. 0%)。HRV所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AA/AG基因型与GG基因型相比更容易出现喘息症状(86. 7%vs 57. 1%,P=0. 002),而且更易致重症肺炎(30. 0%vs 11. 2%,P=0. 018),一级亲属也更多具有特应性疾病病史(16. 7%vs 5. 88%,P=0. 03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s6967330 A是HRV感染患儿喘息(OR:4. 585,95%CI:1. 446~14. 541,P=0. 010)及发展为重症病例(OR:3. 379,95%CI:1. 009~11. 315,P=0. 048)的危险因素。而HRV病毒亚型及载量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HR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967330可能与HRV感染后的重症及喘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HR3基因 单核苷酸 多态性 人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 26b-5p靶向下调p300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作用
14
作者 李娅莎 杨珂 +5 位作者 朱静 毕杨 谭彬 田鹤锋 易勤 钟海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14-1618,共5页
目的探讨潜在microRNA靶向下调p300表达水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Firefly/Renilla Luciferase)系统筛选出作用于p300 3'... 目的探讨潜在microRNA靶向下调p300表达水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Firefly/Renilla Luciferase)系统筛选出作用于p300 3'UTR的目标microRNA,mimic转染UC-MSCs后RT-q PCR检测mi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300蛋白水平变化,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多潜能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UC-MSCs增殖能力的变化,并比较克隆形成能力的差异。结果证实mir 26b-5p通过不完全互补配对结合p300的3'UTR区,显著降低了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P<0.05);mir 26b-5p mimic转染后抑制p300蛋白表达水平(P<0.05),并下调Nanog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mir 26b-5p mimic转染后UC-MSCs的增殖受到抑制(P<0.05),克隆形成能力下降(P<0.05)。结论 UC-MSCs高表达mir 26b-5p能够显著抑制p300蛋白表达和干性相关基因Nanog的表达,并且抑制UC-MSCs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 mir 26b-5p NAN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修饰的相变型对比剂的制备及体内外光声/超声显像
15
作者 王颖 王冬 +5 位作者 张亮 陈雪莹 赵钕君 王志刚 李崇雁 杨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90-2196,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聚多巴胺修饰的光声/超声双模态对比剂(PFP@PLGA@PDAs),探究其体内外光声、超声显影效果。方法①采用单乳化法一溶液氧化法合成聚多巴胺表面修饰的全氟正戊烷高分子纳米粒(PFP@PLGA@PDAs),检测PFP@PLGA@PDAs的基本性...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聚多巴胺修饰的光声/超声双模态对比剂(PFP@PLGA@PDAs),探究其体内外光声、超声显影效果。方法①采用单乳化法一溶液氧化法合成聚多巴胺表面修饰的全氟正戊烷高分子纳米粒(PFP@PLGA@PDAs),检测PFP@PLGA@PDAs的基本性质;②以未修饰的相变型纳米粒(PFP@PLGAs)作为对照,应用琼脂糖模型测量纳米粒的体外光声和超声信号;③选取雌性BALB/c裸鼠(4~6周龄,体质量20g),构建裸鼠4T1乳腺癌动物模型,分为3组(PFP@PLGA@PDAs实验组,PFP@PLGAs对照组和PBS对照组,n=6),尾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探究体内增强实体肿瘤的光声成像和超声成像的效果。结果@PFP@PLGA@PDAs悬液呈深褐色,纳米粒为球形的壳一核结构,粒径(209.40±36.15)nm,显微镜下见温度达43。C以上时发生液一气相变,CCK一8实验结果提示良好生物安全性。②体外光声成像显示,PFP@PLGA@PDAs的光声信号随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强(P<0.05),PFP@LGAs始终不显影;体外超声成像显示,经激光辐照后,PFP@PLGA@PDAs在基波和谐波模式下的回声信号均明显增强,不同辐照时长的谐波声强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PLGAs的回声信号无明显变化。③体内光声成像显示,尾静脉注射PFP@PLGA@PDAs的荷瘤鼠的肿瘤部位在注射前和注射后1、4、24h的光声信号值分别为(0.12±0.03)、(0.22±0.04)、(0.67±0.08)、(0.37±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PLGAs和PBS组荷瘤鼠的肿瘤部位始终未见明显光声信号。体内超声成像显示,在激光辐照前,3组荷瘤鼠的肿瘤部位表现相似的超声回声信号,激光辐照后PFP@PLGA@PDAs组肿瘤的二维和造影图像均显示明显增多的点状高信号,而PFP@PLGAs和PBS组在辐照前后均未见明显回声信号改变。结论成功制备出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相变型对比剂,其具有作为一种分子探针实现肿瘤的体内外光声/超声双模态成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分子探针 光声成像 液气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均匀磁场提高聚乙烯亚胺-Fe3O4纳米颗粒复合物的磁转染效果
16
作者 谢丽娜 罗聪 +2 位作者 吴嘉敏 王昌绚 邬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47-1251,共5页
首次研究了不同均匀度磁场对磁转染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单边Halbach磁体和商品化96孔磁板的磁场均匀度。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PEI-Fe_3O_4),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首次研究了不同均匀度磁场对磁转染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单边Halbach磁体和商品化96孔磁板的磁场均匀度。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PEI-Fe_3O_4),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原子力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对其形貌、组成、DNA结合能力等进行表征。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均匀度磁场下人肾上皮细胞(HEK293)对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GFP)的质粒pDNA(pAdTrackOK)的表达效果,并采用TEM观察PEI-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过程。结果显示,所选取的两种磁场均匀度相差约100倍。制备的PEI-Fe_3O_4纳米复合物具有超顺磁性,对质粒pDNA(pAdTrack-OK)有较好的复合能力,其最佳结合氮磷比为0.5;流式细胞术显示转染效率为PEI-Fe_3O_4-pDNA+均匀磁场组(77.75%±0.07%)>PEI-Fe_3O_4-pDNA+不均匀磁场组(30.65%±0.49%)>PEI-Fe_3O_4-pDNA不加磁场组(7.90%±0.56%)(p<0.05);PEI-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能有效被细胞吞噬,且对细胞形态的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当磁场强度一定时,磁场均匀度越高,磁转染效率越高,单边Halbach磁体与磁转染结合可以作为一种提高转染效率的新手段,也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基因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转染 均匀磁场 不均匀磁场 超顺磁性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小鼠海马与皮层中的表达
17
作者 程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观察氯化锂-匹罗卡品所致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小鼠皮层和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变化,探讨MMP-2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48只,并随机分成... 目的:观察氯化锂-匹罗卡品所致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小鼠皮层和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变化,探讨MMP-2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48只,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锂-皮罗卡品制备SE模型,在确定模型成功后8 h采取动物标本进行检测。使用RT-PCR测定MMP-2 mRNA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MP-2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化观察MMP-2分别在海马与皮层的分布规律与特点。结果:(1)海马组织中,对照组与实验组MMP-2 mRNA的表达分别为0.155 5±0.018 1和0.743 1±0.014 4,皮层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204 9±0.018 5和0.871 6±0.037 0,实验组MMP-2 mRNA的表达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0,P=0.000;t=-71.83,P=0.000)。(2)MMP-2蛋白水平的表达,在海马组织中分别为0.084 5±0.009 6和0.728 4±0.245 1,在皮层组织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0.155 6±0.003 9和0.912 5±0.027 7,实验组MMP-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2,P=0.000;t=-6.99,P=0.000)。(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MMP-2在皮层广泛表达,在海马的表达增加主要以CA1、齿状回、CA3区为主。结论:SE后小鼠海马及皮层内MMP-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表达增加的区域以海马CA1、齿状回及CA3区为主,提示MMP-2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海马 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g1通过STAT6促进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 被引量:11
18
作者 蔡霜 邹文静 +6 位作者 王婷 王亚苹 丁凤霞 田代印 牛超 邹琳 符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研究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核心催化亚基(Brg1)对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周龄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和Brg1-/-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2s上特异性条件敲低Brg1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 目的研究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核心催化亚基(Brg1)对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周龄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和Brg1-/-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2s上特异性条件敲低Brg1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Brg1敲低对照组(Brg1-/-)和Brg1敲低后构建哮喘模型组(Brg1-/-+哮喘),每组10只。哮喘组和Brg1-/-+哮喘组用鸡卵清蛋白(OVA)制备过敏性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收取标本,用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黏蛋白MUC5AC和IL-13的表达。糖原染色检测小鼠气道杯状细胞的增生和黏液分泌,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和定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STAT6、p-STAT6的表达。结果 Brg1-/-+哮喘组较哮喘组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均显著减少,BALF中IL-13、MUC5AC表达明显降低,肺组织MUC5AC m RNA表达显著降低,同时肺组织STAT6和磷酸化STAT6显著下调。结论 Brg1-/-敲低的小鼠建立哮喘模型时气道黏液分泌较野生型小鼠减轻,其可能通过影响STAT6从而抑制黏蛋白MUC5AC的表达,抑制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表明Brg1具有促进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Brg1 MUC5AC STAT6 黏液高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肿瘤微环境中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向中平 崔向荣 +2 位作者 谭彬 田杰 朱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探讨C6脑胶质瘤细胞微环境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BMSCs与C6脑胶质瘤细胞非接触间接共培养7d,将细胞分为BMSCs组、共培养组、共培养+0.5ng/ml TNF-α组及共培养+5ng/mlTNF... 目的探讨C6脑胶质瘤细胞微环境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BMSCs与C6脑胶质瘤细胞非接触间接共培养7d,将细胞分为BMSCs组、共培养组、共培养+0.5ng/ml TNF-α组及共培养+5ng/mlTNF-α组(在共培养基础上分别加入0.5ng/mlTNF-α及5ng/mlTNF-α)。ELISA分别检测BMSCs、共培养细胞上清中游离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c-Myc、CyclinD1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中NF-κB/P65、c-Myc、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共培养细胞上清中游离TNF-α表达水平[(162.45±31.82)pg/ml]明显低于BMSCs细胞上清[(467.90±150.98)pg/ml](P<0.05)。BMSCs组细胞排列整齐,成纤维状生长,共培养+5ng/ml TNF-α组与BMSCs形态较一致,但凋亡细胞增多,而共培养组及共培养+0.5ng/mlTNF-α组细胞形态显著改变。共培养组细胞增殖能力、G2+S期细胞所占比例以及迁移能力均高于BMSCs组(P<0.05),且CyclinD1、c-Myc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也高于BMSCs组(P<0.05),而共培养+5ng/mlTNF-α组细胞增殖能力、G2+S期细胞所占比例以及迁移能力均明显低于共培养组、共培养+0.5ng/mlTNF-α组(P<0.05),CyclinD1、c-Myc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共培养组、共培养+0.5ng/mlTNF-α组(P<0.05)。结论 C6脑胶质瘤微环境使BMSCs产生肿瘤相关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且共培养后TNF-α表达降低可能是引发其生物学特性改变的重要因素,加入高浓度的TNF-α对于维持干细胞本身生物学特性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预计公式模型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夏林莺 刘莎 +1 位作者 龚财惠 符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50-2456,共7页
目的建立及评价西南地区婴幼儿(0-3岁)潮气呼吸肺功能预计公式。方法采用德国JAEGER体积描记肺功能仪(MasterScreen TM Babybody plethysmograph),对来自西南地区166名0-3岁婴幼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共12个指标的测定。通过SPSS1... 目的建立及评价西南地区婴幼儿(0-3岁)潮气呼吸肺功能预计公式。方法采用德国JAEGER体积描记肺功能仪(MasterScreen TM Babybody plethysmograph),对来自西南地区166名0-3岁婴幼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共12个指标的测定。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各个肺功能指标与肺功能影响因素作相关性分析。二分类资料对各个肺功能指标的影响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各个肺功能指标作为方程的因变量,以性别(s)、年龄(A)、身长(L)、体质量(w)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建立线性多元回归方程。将本研究构建的方程与国外文献中相应年龄范围的正常婴幼儿各个肺功能指标的方程进行比较,采用相对预测误差的平均值(%):∑|预计值-实测值|/预计值×100%/n,评价各预计公式的优劣。结果肺功能指标与年龄、体质量、身长及性别相关,婴幼儿呼吸频率与年龄呈直线负相关(r=-0.5),RR=30.30—0.06×A;婴幼儿潮气量与年龄呈直线正相关(r=0.8),VT=20.80+0.34×A+4.38×W+4.91×S;峰流速与潮气量的比与年龄呈直线负相关(r=-0.4),PTEF/VT=130.72—0.27×A-8.98×S;流速指标均与体质量呈直线正相关(r=0.5,0.5,0.6,0.6),PEF=25.62+6.88×W;TEF75:20.33+6.99×W;TEF50:23.07+6.39×W;TEF25=0.07+2.57×w+0.55×L。预计公式模型比较后显示,构建的预计模型及NguyenTF的模型对本研究群体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建立的婴幼儿各项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的预计公式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相关指标的预测。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与年龄和/或体质量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 潮气呼吸 多元线性回归 预计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