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发病时间特征及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天鑫 康权 +3 位作者 董姿杏 吕凤香 仇超 罗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TSH)发病的时间特征,及其发病情况与气候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1 401例TSH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同期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湿度、月平均风速、月日照总时数和月总降... 目的探讨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TSH)发病的时间特征,及其发病情况与气候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1 401例TSH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同期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湿度、月平均风速、月日照总时数和月总降水量等气象资料,采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分析TSH发病的时间特征,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方法探讨TSH发病与各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TSH发病以春夏季为主(P<0.001),3月份是发病高峰(P<0.001),10月份发病数最少(P<0.001)。TSH的月发病数与月平均湿度呈负相关(r=-0.466,P<0.001),与月平均风速、月日照总时数呈正相关(r=0.286、0.262,P均<0.05);逐步回归分析中只有月平均湿度对进入回归模型(β=-0.470,P<0.001)。结论 TSH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性,在低湿度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 气候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wi互作RNA的筛选及其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璋 张丹 +7 位作者 张朝霞 王钊颖 谭小军 卢虹旭 沈炼桔 龙春兰 魏光辉 何大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7-175,共9页
目的探讨Piwi互作RNA(piRNA)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Piwi样蛋白2(Piwil2)基因重编程人成纤维细胞所形成的肿瘤样干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piRNA,并利用miRanda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 目的探讨Piwi互作RNA(piRNA)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Piwi样蛋白2(Piwil2)基因重编程人成纤维细胞所形成的肿瘤样干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piRNA,并利用miRanda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采用qRT-PCR检测差异表达piRNA及其靶基因在34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差异表达piRNA及其靶基因与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出230个差异表达piRNA,利用miRanda软件预测出43个靶基因,经GO分析发现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调节细胞钙离子浓度,分子功能主要为参与ATP酶的活动及多聚A尾RNA结合。选取5个未知的差异表达piRNA及其靶基因检测其在肾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第13位未知上调piRNA(NU13)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中下调(P<0.01),其靶基因NOP56核糖核蛋白(NOP56)表达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58);第9位未知上调piRNA(NU9)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中下调(P<0.01),其靶基因40S核糖体蛋白S8(RPS8)基因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29);第5、7、9位未知下调piRNA(ND5、ND7、ND9)及其共同靶基因MT-RNR2样蛋白1(MTRNR2L1)基因的表达量在肿瘤组织中均下调(P均<0.01)。以上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组织中出现差异表达的piRNA及其靶基因与患儿年龄、性别、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piRNA NU9、NU13、ND5、ND7、ND9及靶基因MTRNR2L1在儿童肾母细胞瘤组织中出现差异表达,有望成为鉴别肾母细胞瘤与正常肾组织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肿瘤干细胞 Piwi互作RNA 肾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对APP23小鼠学习记忆及Aβ神经性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维涛 黄道超 +1 位作者 钟海英 赵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低剂量西酞普兰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和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APP23转基因小鼠30只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西酞普兰组给予西酞普兰10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腹腔注...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低剂量西酞普兰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和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APP23转基因小鼠30只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西酞普兰组给予西酞普兰10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3个月。最后一次药物干预后24 h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脑,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Aβ40和Aβ4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老年斑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Aβ前体(APP)、β位分解酶1(BACE1)和β-C末端片段(β-CTF)C99/C8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西酞普兰组小鼠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活动总路径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西酞普兰组小鼠脑组织内Aβ40和Aβ4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斑数量明显减少(P<0.05),但APP、BACE1和β-CTF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早期低剂量长疗程给予西酞普兰干预可改善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轻Aβ神经性病变,其机制可能与西酞普兰上调α分泌酶水平、促进APP在该切割途径代谢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学习记忆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无创容量指标评价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液体反应性 被引量:7
4
作者 程玉薇 许峰 李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3-599,共7页
目的运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患儿液体治疗前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 目的运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患儿液体治疗前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校正血流时间(corrected flow time,FTc)及肌力指数(smith madigan inotropy index,SMII)等预测先心病术后患儿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应用USCOM对先心病术后患儿进行液体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根据液体治疗前后的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计算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率(ΔSVI),根据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情况计算出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notropic scores,IS)。定义液体治疗后ΔSVI≥15%为液体治疗有反应组,<15%为液体治疗无反应组;根据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情况分亚组:IS≤10组及IS>10组。结果 (1)全部患儿中仅SVV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具有评估液体反应性的价值(AUC为0.776,P<0.01);(2)亚组中:IS≤10组及IS>10组中也表现为仅SVV的AUC具有评估液体反应性的价值(AUC分别为0.732,P<0.05及0.813,P<0.01)。结论 (1)用USCOM监测的SVV可以预测先心病术后的液体反应性,而CVP、FTc及SMII均不能准确预测先心病术后的液体反应性;(2)亚组中,IS>10组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要高于IS≤10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 每搏量变异度 校正血流时间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环境下丙泊酚可增加PC12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茫 沈炼桔 +4 位作者 刘阳 于晴 龙春兰 李上莹莹 涂生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丙泊酚对PC12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低氧对照组(CH组)、空气对照组(CA组)和氧气对照组(CO组),对照组加入脂肪乳浓度10μmol/L。丙泊酚低氧组(PH组...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丙泊酚对PC12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低氧对照组(CH组)、空气对照组(CA组)和氧气对照组(CO组),对照组加入脂肪乳浓度10μmol/L。丙泊酚低氧组(PH组)、丙泊酚空气组(PA组)和丙泊酚氧气组(PO组),丙泊酚浓度为10μmol/L。药物处理完毕后分别放入低氧(5%O_2),空气和氧气(35%O_2)环境的细胞培养箱培养,8 h后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和细胞SOD酶活力。结果与CA组比较,PA组细胞凋亡增加,活性氧簇(ROS)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强;与CH组比较,PH组细胞凋亡增加,ROS升高,SOD活力增强;与CO组比较,PO组细胞凋亡增加,ROS升高,SOD活力增强;与PA组比较,PH细胞凋亡增加,ROS升高,SOD活力增强;CO组、CA组和CH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环境下丙泊酚可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导致PC12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低氧 氧化应激 PC1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唐诗 王皓飙 +2 位作者 郭维 邹琳 刘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对支架蛋白ARRB1的转录调节及其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 GL3-ARRB1-luc、p CDNA3.1-SP1及其他可能结合的转录因子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ARRB1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结合;利...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对支架蛋白ARRB1的转录调节及其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 GL3-ARRB1-luc、p CDNA3.1-SP1及其他可能结合的转录因子质粒,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ARRB1启动子区与转录因子结合;利用慢病毒感染构建SP1过表达的稳定细胞株JK-SP1,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SP1与ARRB1表达的关系;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SP1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活性氧含量的作用。构建NCG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探讨SP1对白血病小鼠成模能力的影响。结果:p GL3-ARRB1-luc、p CDNA3.1-SP1质粒共转入HEK293T细胞后,虫荧光素高表达(P<0.00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稳定细胞株JK-SP1中ARRB1 m RNA水平、蛋白水平均增加(均P<0.01)。进一步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JK-SP1细胞凋亡比例更高(x=22.78%),细胞周期多阻滞于G1期(63.00%),活性氧含量增加。体内实验证明,尾静脉输注JK-SP1细胞的NCG小鼠生存时间更长(平均33.8 d),肝脾肿瘤细胞浸润相对较少。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直接结合于ARRB1启动子区,促进ARRB1转录与表达,进而延缓体内、体外T-ALL疾病进程。本研究完善了ARRB1调控T-ALL进程的机制并为新的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SP1 AR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调控Keap1-Nrf2通路减轻哮喘小鼠肺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薛坤娇 阮玲瑛 +3 位作者 胡婕 应林燕 邹文静 符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7-814,共8页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肺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为哮喘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将30只6-8周龄C57BL/6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组,利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s,HDM)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检测哮喘激发后或...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肺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为哮喘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将30只6-8周龄C57BL/6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组,利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s,HDM)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检测哮喘激发后或地塞米松干预后,各组小鼠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的表达水平。利用qPCR检测小鼠肺部氧化应激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肺部Nrf2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rf2-Keap1信号通路改变情况。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MDA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5);哮喘小鼠的GSSG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小鼠GSSG含量较哮喘组降低(P<0.05)。qPCR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Nrf2和HO-1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地塞米松组小鼠Nrf2和HO-1 mRNA表达较哮喘组降低(P<0.05)。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较哮喘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5),Keap1蛋白表达较哮喘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哮喘小鼠中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地塞米松可能通过调节Keap1-Nrf2通路,影响下游抗氧化反应元件的表达,从而抑制哮喘小鼠肺部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地塞米松 氧化应激 Nrf2-Kea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除Brg1基因对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阮玲瑛 薛坤娇 +2 位作者 应林燕 符州 邹文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6-663,共8页
目的研究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核心催化亚基(Brahma-related gene 1,Brg1)对C57BL/6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6~8周龄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Wild type,WT)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 目的研究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核心催化亚基(Brahma-related gene 1,Brg1)对C57BL/6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6~8周龄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Wild type,WT)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Ⅱ,AECⅡs)上特异性敲除Brg1的C57BL/6小鼠(Brg1fl/fl)作为实验对象,每组选取8只小鼠,收取标本,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分析肺组织中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C,SFTPC)阳性的细胞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肺组织中表面活性物质蛋白C前体蛋白(prosurfactant protein C,pro SP-C)阳性的细胞(即AECⅡs)数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pro SP-C、SFTPC、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SFTPA)、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D,SFTPD)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及增殖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蛋白EGFR、p-EGFR、PI3K、p-PI3K、AKT、p-AKT及NF-κB p65的活化水平。结果抗SFTPC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显示其在肺泡上皮表达较WT小鼠增多(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Brg1fl/fl组小鼠肺组织中pro SP-C+的细胞百分比较WT小鼠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ECⅡs的功能性蛋白pro SP-C、SFTPC、SFTPA及SFTPD在Brg1^fl/fl小鼠中明显增多;Brg1^fl/fl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及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增加,且p-EGFR/EGFR、p-PI3K/PI3K、p-AKT/AKT百分比显著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异性敲除C57BL/6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中的Brg1可促使AECⅡs数量和分泌功能的增加,其可能机制与敲除Brg1促进EGFR/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且与增殖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g1 AECⅡ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NF-ΚB P65 细胞周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fb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尿道下裂表型初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振忞 孔晓燕 +3 位作者 沈炼桔 龙春兰 刘星 魏光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目的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其相关蛋白9(Cas9)构建v-maf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B(Mafb)基因敲除小鼠,初步研究该基因缺失对尿道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CRISPR/Cas9技术原理构建Mafb基因敲除F0代C57BL/6J小鼠;经PC... 目的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其相关蛋白9(Cas9)构建v-maf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B(Mafb)基因敲除小鼠,初步研究该基因缺失对尿道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CRISPR/Cas9技术原理构建Mafb基因敲除F0代C57BL/6J小鼠;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阳性的F0代小鼠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交配繁殖,获得F1代Mafb基因敲除杂合子(Mafb^(+/-))小鼠;Mafb^(+/-)小鼠间进行交配繁殖,获得Mafb基因敲除纯合子(Mafb^(-/-))胎鼠。收集雄性Mafb^(-/-)胎鼠阴茎组织,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阴茎组织中Mafb蛋白表达情况及尿道缝处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阴茎组织形态。结果成功构建、繁育Mafb^(+/-)小鼠并得到雄性Mafb^(-/-)胎鼠。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雄性Mafb^(-/-)胎鼠阴茎组织中几乎不存在Mafb蛋白表达,且相较于野生型小鼠其尿道缝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α-SMA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及H-E染色显示雄性Mafb^(-/-)胎鼠为尿道下裂表型。结论成功构建Mafb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该基因敲除可导致小鼠出现尿道下裂表型及尿道缝处细胞中E-cadherin和α-SMA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af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B 基因敲除 基因型鉴定 尿道下裂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