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巴南地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永芳 龚敏 +5 位作者 陈立 江伟 刘友学 陈洁 瞿平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56-1458,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A(vitamin A,VA)营养状况,全血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水平,进一步探讨VA缺乏与贫血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在重庆市巴...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A(vitamin A,VA)营养状况,全血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水平,进一步探讨VA缺乏与贫血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在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7所规模>200名的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所中的所有3~6岁符合纳入标准的349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静脉血中血清VA浓度,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EPO浓度,氰化高铁法测量Hb浓度,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该地区学龄前儿童VA缺乏、边缘型VA缺乏及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72%、22.64%和22.64%;VA缺乏较VA正常儿童贫血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VA缺乏儿童的贫血发生率是VA正常儿童的2.32倍。Hb水平与EPO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贫血儿童较正常Hb水平儿童,EPO有显著差异(P<0.05)。在贫血儿童中,低VA水平(vitaminA<1.05μmol/L)儿童Hb浓度与EPO水平呈较强负相关(r=-0.46,P<0.05);在总体学龄前儿童中,低VA水平较VA正常儿童Hb浓度与EPO水平有较强的负相关性(r=-0.23,r=-0.16,P<0.05),Lg(EPO)与Hb回归方程斜率低VA较VA正常儿童增加0.0002。结论机体VA的营养水平影响Hb浓度对EPO的反馈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贫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生成素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三省市学龄儿童体成分与血压相关性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琴 彭支莲 +9 位作者 袁双贵 李兴贵 马军 安曦州 陈镜宇 罗顺清 贺向前 陈栏灵 黄道超 梁小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0-365,共6页
背景依靠BMI等传统指标难以全方位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健康风险,体成分分析能够更精准地反映儿童体内脂肪、肌肉、水分等成分的分布情况,为儿童健康状况的评估开辟了新途径。目的探讨中国西南三省市(四川、重庆、贵州)中小学生体成分... 背景依靠BMI等传统指标难以全方位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健康风险,体成分分析能够更精准地反映儿童体内脂肪、肌肉、水分等成分的分布情况,为儿童健康状况的评估开辟了新途径。目的探讨中国西南三省市(四川、重庆、贵州)中小学生体成分与血压的相关性,为儿童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西南三省市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青春期发育、家族疾病史、营养状况和儿童饮食等变量。统一体格测量、血压测量,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成分指标(体脂率、肌肉占比、含水率、蛋白质和无机盐占比)。对纳入分析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探讨体成分与血压偏高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结局指标体成分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西南三省市(四川、重庆、贵州)6所中小学8397人进入本文分析,其中小学生5722人,中学生2675人;城区4593人,乡村3804人;平均年龄(10.9±2.4)岁,男生4445人(52.9%),女生3952人;检出血压偏高784人(9.3%),血压偏高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超重肥胖儿童高于非超重肥胖、青春期发动高于未青春期发动、饮食偏咸高于非饮食偏咸(P均<0.05);体成分5项指标(体脂率、含水率、肌肉占比、蛋白质占比、无机盐占比)均与血压相关(P均<0.05);男女生的体成分指标与血压偏高风险呈现不同的关联模式,女生体脂率、含水率、肌肉占比、蛋白质占比与血压偏高风险呈线性相关,无机盐占比与血压偏高风险呈非线性相关;男生体脂率和无机盐占比与血压偏高呈现近似线性相关,肌肉占比、含水率和蛋白质占比与血压偏高均呈非线性关联。在体脂率、肌肉占比、含水率、蛋白质占比和无机盐占比5项体成分指标中,以男女生各自的中水平为参照,仅男生体脂率低水平、含水率和蛋白质占比高水平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均有显著升高或降低变化。结论中小学男女生体成分与血压偏高密切相关,将体成分分析纳入儿童心血管健康风险评估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儿童血压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体成分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在成年大鼠海马脑片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祖才 陈恒胜 +4 位作者 刘靓 周艳 唐波 陈国俊 王学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9-801,共3页
目的:制备成年大鼠海马脑片,使其适应于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并观察海马锥体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方法:选200 g左右的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四肢固定,剪开胸腔,夹闭下腔静脉,以0℃切片液进行心脏灌注,断头,取下全脑... 目的:制备成年大鼠海马脑片,使其适应于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并观察海马锥体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方法:选200 g左右的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四肢固定,剪开胸腔,夹闭下腔静脉,以0℃切片液进行心脏灌注,断头,取下全脑,置入0℃切片液中冰镇3 min,再修块,切片,厚度约350μm,移入37℃预热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1 h后,转入23℃水浴中孵育30 min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观察脑片的神经元形态;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脑片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结果:海马CA1区神经元光泽度好,立体感强且突起明显;在进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时,封接顺利,并且可以记录到电流和动作电位的变化图形。结论:本方法制备的成年大鼠脑片,可以耐受离体后缺血缺氧造成的损伤,保持电生理活性而适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钳 成年大鼠海马脑片 离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锌对学龄前儿童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永芳 陈立 +5 位作者 龚敏 江伟 刘友学 陈洁 瞿平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56-2459,共4页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补充维生素A(vitamin A,VA)、锌(Zinc,Zn),论证分析VA/Zn影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反馈调节机制。方法在重庆市近郊7所规模〉200人的幼儿园中随机选取2所中的所有...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补充维生素A(vitamin A,VA)、锌(Zinc,Zn),论证分析VA/Zn影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反馈调节机制。方法在重庆市近郊7所规模〉200人的幼儿园中随机选取2所中的所有3~6岁符合纳入标准的232名学龄前儿童,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幼儿园为单位,分成单独补VA组(A组)和补VA加Zn组(AZ组)。A组与AZ组儿童又按不同VA与Hb基础水平分组,干预前贫血合并VA不足的儿童定义为Ⅰ组,Hb正常合并VA不足的为Ⅱ组,贫血合并VA正常的为Ⅲ组。营养素补充6个月,补充干预前后分别检测Hb、VA、Zn和EPO水平。结果营养素干预6个月后,血清VA水平AZ组显著升高0.05 μmol/L(P〈0.05),但A组无明显变化。A组和AZ组儿童血清Zn水平干预前后分别显著升高了2.95 μmol/L和3.67 μmol/L(P〈0.05, P〈0.01);Hb和EPO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贫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 P〈0.01),但两组间变化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og10 EPO与Hb的直线回归方程斜率干预后显著下降了-0.009 9(P〈0.05),但AZ组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和Ⅲ组干预后H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Ⅲ组Hb水平升高较Ⅱ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儿童Log10 EPO水平变化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结论VA调节EPO的生成能力可受机体Hb水平的影响,机体VA的营养水平影响Hb浓度对EPO的反馈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维生素A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补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2α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构建及在BMPs诱导成骨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龚梦嘉 周建武 毕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1-1576,共6页
目的构建一种携带转录蛋白AP2α效应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应用于筛选BMPs对AP2α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4个串联的AP2α效应元件(AP2α-RE),将其克隆至经Bam HⅠ和MluⅠ双酶切的pBG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pBGLuc-AP2α... 目的构建一种携带转录蛋白AP2α效应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应用于筛选BMPs对AP2α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4个串联的AP2α效应元件(AP2α-RE),将其克隆至经Bam HⅠ和MluⅠ双酶切的pBG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pBGLuc-AP2α-RE载体。重组腺病毒Ad-AP2α及其两种显性负性突变体Ad-dnAP2α感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AP2α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EMSA检测AP2α的DNA结合能力。pBGLuc-AP2α-RE转染C3H10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同上各组AP2α的转录活性。Ad-BMPs感染pBGLuc-AP2α-RE转染的C3H10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筛选BMPs对AP2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AP2α-RE正确克隆至pBGLuc-AP2α-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Ad-AP2α感染能显著提高AP2α的表达及结合DNA的能力。显性负性突变体可以表达各自的突变体,EMSA结果显示Ad-dnAP2α-△bHLH组能显著抑制AP2α结合DNA的能力,而Ad-dnAP2α-△TAD组结合的DNA探针强于对照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提示AP2α过表达组能促进AP2α转录活性,而两种显性负性突变体均能抑制AP2α转录活性。重组腺病毒BMPs感染组的AP2α转录活性均有增高,其中BMP9最为显著。结论成功构建携带转录蛋白AP2α效应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用于检测AP2α的转录活性,并初步发现BMP9对AP2α的转录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蛋白AP2α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显性负性突变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教师队伍研究方法学知识能力的现状及需求调研 被引量:4
6
作者 梁小华 唐娴 +2 位作者 安曦洲 任艳玲 王凤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在倡导医教研并重的教学医院,提升临床教师的科研能力,契合当今国家对在校学生加强创新思维培养的主旋律。在调查临床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其研究能力的培训计划。方法: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的94名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在倡导医教研并重的教学医院,提升临床教师的科研能力,契合当今国家对在校学生加强创新思维培养的主旋律。在调查临床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其研究能力的培训计划。方法: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的94名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科研能力的现状、参与研究科研方法提升培训及需求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职称人员间的差异。结果:临床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为74.47%,主要研究类型为临床医学研究为65.71%,对数据分析方法(34.29%)、数据管理(32.86%)、论文撰写和发表(34.29%)及报告撰写(4.29%)的掌握程度不够。临床教师认为研究设计(90.43%)、数据分析方法(94.68%)、质量控制(62.77%)与样本量计算(60.64%)是统计学知识的重点并希望在该方面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临床教师希望科研培训可以安排在休息时间,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最佳。结论:临床教师对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有关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教育培训具有较强的需求。应针对需求并考虑其工作性质开设可提高科研知识应用能力的培训,提升其教学科研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人员 教育培训 科研能力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适合度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余春梅 赵晓东 赵耀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140-142,145,共4页
  RNA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细胞生物,几乎可以在所有生命体中找到.由于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缺乏严密的自我校正功能,因而具有高突变率,即使最新克隆出的病毒种群(Populations),也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位点不同、但基因组相近的病毒所组...   RNA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细胞生物,几乎可以在所有生命体中找到.由于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缺乏严密的自我校正功能,因而具有高突变率,即使最新克隆出的病毒种群(Populations),也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位点不同、但基因组相近的病毒所组成的混合群体[1].RNA病毒由于种群高度地异质性,形成由相关基因组构成的动态突变种群就叫作病毒准种(Quasispecies).正是由于病毒准种的存在,使得病毒种群能够在选择压力下生存.任何促进传染新宿主的疾病特性均可成为病原体正向进化选择压力的主体,当一种或一系列更适合在改变的环境中复制生存的突变产生后,病毒种群的适合度(Viral fitness)就增加了,流行也更加迅速了.……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促进尿源性干细胞迁移与融合能力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张楠楠 胡超群 +1 位作者 何昀 毕杨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467-2475,共9页
目的体外实验中探讨低氧对尿源性干细胞(Urine derived stem cells,USCs)迁移及融合能力的影响及该过程中细胞骨架结构和极性的改变。方法常氧(20%)或低氧(3%)条件下培养USCs 48h,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USCs迁移能力;共聚焦... 目的体外实验中探讨低氧对尿源性干细胞(Urine derived stem cells,USCs)迁移及融合能力的影响及该过程中细胞骨架结构和极性的改变。方法常氧(20%)或低氧(3%)条件下培养USCs 48h,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USCs迁移能力;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并测定USCs与肝细胞(HP14-19和HepG2)的融合能力;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鬼笔环肽荧光探针观察细胞骨架结构;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实验检测细胞极性相关蛋白RhoA、Cdc42及Rac1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USCs相比,低氧组USCs的迁移能力及与HP14-19和HepG2的细胞融合能力明显提升。透射电镜及鬼笔环肽荧光染色可见低氧处理后USCs细胞骨架重塑,微丝微管排列更加有序且规律。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结果提示,低氧组USCs极性相关蛋白RhoA、Cdc42及Rac1的表达量较常氧组明显增加。结论低氧处理USCs可促进细胞的迁移及融合能力,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骨架的重塑和细胞极性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源性干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融合 细胞极性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危重患儿预后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9
作者 董蜜兰 罗业涛 +2 位作者 刘文俊 陈应富 李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究血糖波动与危重患儿不良预后的关系,寻找代表血糖波动的最优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收治的280例危重患儿资料,以入PICU后2... 目的:探究血糖波动与危重患儿不良预后的关系,寻找代表血糖波动的最优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收治的280例危重患儿资料,以入PICU后28 d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入住PICU后72 h内的生理参数及结局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血糖波动指标中,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AUC=0.759,95%CI=0.688~0.830,P<0.001)和血糖不稳定指数(glycemic lability index,GLI)(AUC=0.752,95%CI=0.680~0.825,P<0.001)对预后具有更好的评价效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疾病严重程度、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心肺复苏等其他影响死亡率的混杂因素及平均血糖后,SD所代表的血糖波动(OR=3.356,95%CI=1.536~7.332,P=0.002),PIM(pediatric index of mortality)评分(OR=1.155,95%CI=1.023~1.303,P=0.020)及PICU住院时间(OR=0.895,95%CI=0.837~0.956,P=0.001)是PICU患儿28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2)进一步将平均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分层分析,高血糖波动组的死亡率均高于低血糖波动组,具有低平均血糖同时具有高血糖波动的患儿死亡率最高。结论:危重患儿血糖波动是独立于平均血糖的死亡危险因素,SD、GLI可能是代表血糖波动的优势指标。临床医生关注平均血糖水平的同时更要关注血糖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儿童 血糖波动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比较
10
作者 陈芸霞 邓洪荣 +5 位作者 刘蕙文 许皓 易勤 谭彬 田杰 朱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9-1085,共7页
目的:探讨低氧、低糖及血清剥夺(glucose and serum deprivation under hypoxia(1%O_(2)),GSDH)处理与H_(2)O_(2)处理在构建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当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用低氧(1%O_(2))、低糖(... 目的:探讨低氧、低糖及血清剥夺(glucose and serum deprivation under hypoxia(1%O_(2)),GSDH)处理与H_(2)O_(2)处理在构建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当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用低氧(1%O_(2))、低糖(1.0 g/L)及血清剥夺联合处理或200μmol/L的H_(2)O_(2)作用于心肌细胞24 h。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细胞凋亡试剂(annexinV-FITC/PI)、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BODIPY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染色检测细胞糖原合成能力;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ssay kit with JC-1,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能量代谢相关分子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及氧化应激相关分子NAD(P)H醌脱氢酶1(NAD(P)H quinone dehydrogenase 1,NQO-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GSDH处理组与H_(2)O_(2)处理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GSDH处理与H_(2)O_(2)处理都增加了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ROS和脂滴堆积水平增高、糖原消耗量增加且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但相比于H_(2)O_(2)处理组,GSDH处理组的细胞糖原消耗增多更明显,脂滴堆积也更明显,并且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低氧、低糖及GSDH处理与H_(2)O_(2)处理均能造成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但相比于H_(2)O_(2)处理组,GSDH处理组的效果更符合体内心肌损伤时的能量代谢转变,有望作为一种更简单便捷的心肌氧化损伤模型应用于科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低糖血清剥夺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体炎性暴露对子代小鼠受IRBP抗原诱导的葡萄膜炎的影响
11
作者 徐菲 刘健萍 +4 位作者 董世访 皇辉 龚心怡 胡开娇 陈飞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6,共10页
目的 探讨母体葡萄膜炎暴露对子代小鼠受光感受器间视黄醇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id-binding protein, IRBP)诱导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 EAU)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 从本课题组前期... 目的 探讨母体葡萄膜炎暴露对子代小鼠受光感受器间视黄醇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id-binding protein, IRBP)诱导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 EAU)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 从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受双亲EAU暴露的子代C57BL/6J小鼠眼球的RNA测序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的富集分析,确定这些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生物学途径。通过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分析交集基因以此鉴定出枢纽基因。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确定筛选出的异常表达的枢纽基因是否也在受母体葡萄膜炎影响的子代小鼠中差异表达,最后通过视网膜抗原IRBP_(651-670)诱导受母体活动期炎症影响的子代以评价母体葡萄膜炎对子代患葡萄膜炎的易感性以及相关免疫效应的影响。结果 从受双亲葡萄膜炎影响的子代小鼠眼球组织中鉴定出72个免疫相关差异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以及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进一步进行PPI网络互作分析,筛选出proteasome 26S subunit, ATPase 5 (Psmc5)、proteasome 26S subunit, ATPase 3 (Psmc3)、proteasome 26S subunit ubiquitin receptor, non-ATPase 4 (Psmd4)和proteasome 26S subunit, non-ATPase 8 (Psmd8)这4个枢纽基因。qPCR检测证实受母体葡萄膜炎影响的子代小鼠中也上调表达这4个枢纽基因。而且与健康子代相比,150μg IRBP抗原诱导可增加受活动期炎症影响的子代EAU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病理组织学损伤(P=0.0087,P=0.0410);另外,受母体活动期炎症影响的子代在IRBP诱导的EAU中脾T细胞增殖功能增强,其血清中产生的细胞因子IL-17和IL-6增加(P=0.0450,P=0.0300)。结论 母体活动性炎症暴露加剧子代小鼠受IRBP诱导的EAU疾病的严重性,增强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以及血清中IL-17、IL-6的产生,可能与受影响的子代上调表达的4个枢纽基因Psmc5、Psmc3、Psmd4、Psmd8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胚胎炎性暴露 子代 枢纽基因 炎症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论视角下217例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余璐 莫霖 +1 位作者 刘倩 罗业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4-480,共7页
目的:调查了解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现状,基于生态系统论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8~18岁青少年癌症患儿及健康青少年,采用DASS-21(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21)量表现场... 目的:调查了解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现状,基于生态系统论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青少年癌症患儿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8~18岁青少年癌症患儿及健康青少年,采用DASS-21(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21)量表现场调查,问卷数据双遍录入后进行分析。从生态系统论的微观、中观、外观、宏观系统分析患儿个体、家庭、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关联度及相互影响,以明确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调查青少年癌症患儿218人,进入研究分析217人,心理危机检出率为45.6%,其中抑郁检出率(26.7%)高于健康青少年(12.5%),焦虑检出率(45.6%)高于健康青少年(13.5%),压力检出率(24.4%)高于健康青少年(8.5%)。在各影响因素里面,男性抑郁检出率高于女性,独生子女抑郁、压力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专制型家庭教养患儿抑郁、压力检出率高于民主型家庭教养患儿,首诊及定期随访患儿焦虑检出率高于未定期随访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青少年癌症患儿发生心理危机风险最高。结论:青少年癌症患儿存在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危机,独生子女及专制型家庭患儿表现尤为突出,需要医院、家庭、社会、学校多方位联合,实施预防性干预,为患儿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论 青少年 癌症 心理危机 预防性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在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慢性缺氧适应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燕 田杰 +2 位作者 邓兵 李娅莎 张晓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例、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例,体外循环前留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例、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例,体外循环前留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右心耳组织中HIF-1α mRNA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右心耳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组织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与非青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组织HIF-1α蛋白表达量与非青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缺氧上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组织HIF-1α蛋白表达,该作用可能参与介导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慢性缺氧适应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发生蛋白9的siRNA筛选及功能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杨 文巍 +1 位作者 何昀 冯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9-663,共5页
目的筛选特异性沉默小鼠BMP9基因的siRNA序列,在BNLCL.2胚胎肝细胞及C3H10细胞进行功能鉴定。方法体外退火获得4组simBMP9双链DNA序列,克隆至含有BMP9靶基因的pSOS-BMP9质粒中获得pSOS-simBMP9质粒,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GFP检测筛选有... 目的筛选特异性沉默小鼠BMP9基因的siRNA序列,在BNLCL.2胚胎肝细胞及C3H10细胞进行功能鉴定。方法体外退火获得4组simBMP9双链DNA序列,克隆至含有BMP9靶基因的pSOS-BMP9质粒中获得pSOS-simBMP9质粒,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GFP检测筛选有功能的simBMP9片段,将筛选出的simBMP9构建腺病毒,感染BNLCL.2胚胎肝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BMP9的表达,simBMP9与BMP9腺病毒共感染C3H10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simBMP9对BMP9成骨诱导的抑制作用。结果在HEK293细胞中,四组simBMP9中有两组的GFP表达明显降低,同时,腺病毒介导的这两对simBMP9均能抑制胚胎肝细胞中内源性的BMP9表达,抑制率为50%~70%,BMP9能诱导C3H10细胞的成骨分化,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simBMP9与BMP9共感染组C3H10细胞的ALP活性均明显的低于BMP9组(P<0.01)。结论成功筛选出两对特异性沉默BMP9基因的siRNA片段,能有效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的BMP9表达,为研究BMP9在肝细胞成熟分化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提供重要的分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9 RNA干扰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2α在BMP9诱导C3H10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15
作者 龚梦嘉 李娅莎 毕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转录蛋白2(activator protein 2,AP2)α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9诱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重组腺病毒Ad-BMP9感染小鼠C3H10细胞,显性负性突变体AP2α-△b ... 目的:研究转录蛋白2(activator protein 2,AP2)α在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9诱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重组腺病毒Ad-BMP9感染小鼠C3H10细胞,显性负性突变体AP2α-△b HLH和AP2α-△TAD抑制AP2α转录活性,通过RT-PCR、real-time PCR检测AP2α、BMP9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茜红素染色实验观测C3H10成骨分化。结果:BMP9具有强促成骨分化的作用,对AP2α的表达水平无影响,AP2α显性负性突变体可抑制BMP9诱导的成骨基因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OPN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增高(OC:F=56.929,P=0.000;OPN:F=54.789,P=0.000;OPG:F=159.451,P=0.000),ALP活性(F=69.776,P=0.000)及红色钙盐沉积减少。结论:BMP9可能通过影响AP2α的转录活性调控成骨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蛋白AP2α 显性负性突变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9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肝癌细胞Hepa1-6成熟和分化过程中的自噬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姝煜 崔洁洁 +3 位作者 龚梦嘉 何昀 张敬芳 毕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7-53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成熟分化及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小鼠肝癌细胞Hepa1-6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0.1、1、10μmol/L浓度的ATRA处理,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成熟分化及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小鼠肝癌细胞Hepa1-6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0.1、1、10μmol/L浓度的ATRA处理,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吲哚菁绿(ICG)及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检测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的成熟功能,透射电镜观测细胞连接及自噬小体,选择最适的ATRA作用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ptf LC3质粒转染细胞后共聚焦观察自噬流变化,检测自噬流是否通畅。结果相较于空白对照组,ATRA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前体标志蛋白AFP的表达,并促进肝细胞成熟标志ALB、CK18、TAT和Apo B的表达,ICG及PAS染色提示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透射电镜结果显示ATRA诱导组的紧密连接和细胞骨架明显增多,可见高尔基复合体以及较多的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均以10μmol/L组最为显著,作为最适终浓度。自噬相关标志蛋白LC3-II、Beclin-1、RAB7、P62的表达不同程度增高,LC3-Ⅱ/LC3-Ⅰ的比值明显增加(P<0.05),激光共聚焦可见10μmol/LATRA处理组细胞胞浆内绿色亮点的自噬小体及红色亮点的自噬溶酶体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ATRA可诱导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的成熟分化,并促进细胞自噬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全反式维甲酸 自噬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