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9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景春梅 王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临床菌13 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 560株,占65.3%,革兰阳性菌4 549株,占34.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67.1%。MRSA中有93.1%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0.2%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四环素除外)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为55.7%、43.5%和11.6%,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绝大多数菌株的耐药率低于16.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5%和9.4%。与2014年相比,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广泛耐药菌检出率有所上升。结论细菌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广泛耐药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新引领为魂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学科发展之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耀 梁绍燕 李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5-1140,共6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6月由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它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6月由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它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医学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儿科学 国际科技合作 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级甲等 国家重点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流感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苏若伊 彭东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7-960,共4页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后共13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9 632例痰标本中有1 573例HPIV抗原阳性(8.01%),其中HPIV3 1 369例(6.97%),HPIV1 184例(0.94%),HPIV2 20例(0.10%);男1 002例(8.21%),女571例(7.69%)(χ~2=1.660,P=0.203);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占11.32%、13.21%、5.27%、3.35%,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53,P=0.000);婴儿组1 065例(8.80%),幼儿组406例(9.97%)(χ~2=5.054,P=0.025);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者所患疾病:支气管肺炎92例,支气管炎17例,百日咳综合征16例,毛细支气管炎11例。结论:(1)HPIV是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以HPIV3感染多见。(2)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春夏为好发季节,婴幼儿多发。(3)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的患儿居前4位的呼吸道疾病依次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多数患儿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儿童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
4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48-548,共1页
关键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重庆医科大学 医院急诊科 急救培训 院前急救 PICU 布局合理 卫生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近15年住院的泌尿系统疾病谱变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翠萃 李秋 +2 位作者 王莉 陶红 阳海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5年来泌尿系统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儿资料。结果: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数逐年上升,男女比例=2.49:1,7~14岁患儿最多(3522例次,占50.14%)...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5年来泌尿系统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儿资料。结果: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数逐年上升,男女比例=2.49:1,7~14岁患儿最多(3522例次,占50.14%);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s,PGD)所占数量最大,但比例呈下降趋势,继发性、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紫癜性肾炎、IgA肾病、间质性肾炎构成比呈显著上升趋势;孤立性血尿呈下降趋势;泌尿系先天畸形、肾/尿路积水、结石住院数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系统疾病谱在15年中发生变迁。泌尿系专科医师应相应调整工作学习方向,以适应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 住院 疾病构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医科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代安琼 刘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6-947,956,共3页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面临困境。文章从分析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探索将"无形"渗透与"有声"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大医精诚无形,医德教育有声"的...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面临困境。文章从分析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探索将"无形"渗透与"有声"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大医精诚无形,医德教育有声"的医德教育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教育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2年重庆地区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变迁
7
作者 赵洁 余小燕 景春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22年从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肺炎链球菌的临床特征,用商品化药敏测试自动化仪...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22年从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肺炎链球菌的临床特征,用商品化药敏测试自动化仪器和E试验进行药敏测定,按CLSI 2022年折点标准判读药敏结果。结果 12年共分离肺炎链球菌26 668株,在临床分离病原菌中占16.0%,在革兰阳性菌中占46.4%;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97.1%),其次是血液标本(1.5%)。肺炎链球菌在婴儿组的分离率最高(38.2%),其次是幼儿组(32.4%)、学龄前期(22.9%)、学龄期(5.6%)、青春期(0.6%)、新生儿期(0.4%)。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中自脑脊液分离38株,约占0.1%,对青霉素全耐药,对头孢噻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7%、32.4%。临床非脑脊液分离26 630株,占总数的99.9%,青霉素敏感株(PSSP)、中介株(PISP)、耐药株(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71.9%(16 083株)、25.1%(5 610株)、3.0%(674株);在PRSP中,婴幼儿和学龄前期时段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非脑脊液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在95%以上,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2%、0.2%、0.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肺炎链球菌。结论 不同标本类型和不同年龄组儿童中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情况有差异,青霉素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可为重庆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变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基层全科医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服务评价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巧 刘玉琳 +3 位作者 王崇杰 刘恩梅 符州 陈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80-2788,共9页
背景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因病程长、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儿童哮喘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全科... 背景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因病程长、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儿童哮喘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全科医生对该病的防治服务水平,可为基层儿童哮喘防治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建议。目的调查基层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的防治服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4—7月,从重庆市38个区(县)中随机抽取22个区(县),并对样本区(县)的基层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查阅相关指南及文献自行设计,并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包括知识、态度、行为和自评4个维度。调查基层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防治的认知、态度、行为及自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34名基层全科医师参与问卷调查。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防治的知识得分为(6.03±2.04)分,合格率为44.9%;态度得分为(49.42±4.94)分,合格率为100.0%;行为得分为(30.55±6.66)分,合格率为87.2%;自评得分为(21.57±5.30)分,合格率为85.0%。在转诊指征的选择上,有98.7%(231/234)的全科医师认为中度以上急性哮喘发作,经过紧急处理后仍无明显缓解的患儿需要转诊,有94.0%(220/234)的全科医师认为规范化治疗哮喘后仍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患儿需要转诊。在遇到症状控制不佳的患儿就诊时,33.8%(79/234)的全科医师会仔细分析控制不佳的原因,17.5%(41/234)的全科医师会告诫其谨遵医嘱、暂时观察并约好下次复查时间。33.8%(79/234)的全科医师对在基层进行儿童哮喘诊疗活动持有不确定或者反对的态度,影响因素主要为医护人员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储备和学习机会、家长不愿来基层就诊、儿科医患关系较成人紧张、该病种患儿较少、相关设施设备缺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和儿童哮喘知识培训经历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和基层工作年限是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儿科工作经验和儿童哮喘知识培训经历是行为和自评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庆市基层全科医师对哮喘患儿的防治有一定信心,但防治理论知识水平欠佳;态度较积极,行为积极性也尚可,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提示在做好基层儿科设施设备优化配置和提高居民信任度的同时,知识与实践培训仍是提升全科医师知识储备、防治自信和自身能力方面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全科医师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有效激励全科医师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层 全科医生 分级诊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7年重庆儿童医院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点与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白华 刘恩梅 +2 位作者 陆彪 邓昱 王莉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重庆儿童医院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点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1月共2365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抽取鼻咽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比较常见呼吸道病... 目的:分析比较重庆儿童医院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点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1月共2365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抽取鼻咽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比较常见呼吸道病毒临床表现。结果:病毒的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季节有关系,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PIV)3型与婴幼儿哮喘发作有一定关系,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PIV3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引起有先天性心脏病、气管软化和先天性气道发育畸形等基础病患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腺病毒(Adenovirus,ADV)可引起幼儿哮喘发作。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RSV与PIV3在7种常见病毒中是引起重庆地区婴幼儿反复喘息的主要病毒病原。除RSV与婴幼儿哮喘关系密切外,PIV3与婴幼儿哮喘也有一定的相关性。ADV也是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但无严重临床表现。ADV还可引起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A型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病毒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婴儿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康宇 梁小华 +2 位作者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35-1739,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儿保门诊婴儿早于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门诊招募健康婴儿,问卷调查婴儿断奶时间和断奶原因,以6月龄前后断奶为界,对早于6月龄断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有... 目的调查并分析儿保门诊婴儿早于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门诊招募健康婴儿,问卷调查婴儿断奶时间和断奶原因,以6月龄前后断奶为界,对早于6月龄断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939份,其中,441名(46.96%)婴儿在6月龄前完全断离母乳。在6月龄前停止母乳喂养的婴儿中,38.10%(168/441)在≤1月龄停止母乳喂养,13.38%(59/441)、13.58%(58/441)、11.11%(49/441)、12.93%(57/441)、11.34%(50/441)的婴儿分别在>1~2,>2~3,>3~4,>4~5,>5~6月龄停止母乳喂养。母亲认为母乳不够,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是导致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首位原因(74.60%,329/441),其他原因依次为母亲必须返回工作(6.58%,29/441)、婴儿吸吮乳头困难(6.12%,27/441)、母亲疾病(5.44%,24/441)、婴儿疾病(5.44%,24/441)、母亲认为可以断奶(0.91%,4/441)、其他原因(0.91%,4/441)。母亲认为母乳不够(OR:22.317,95%CI:15.629~31.867)是6月龄前断离母乳的相关因素,产假时间长(OR:0.493,95%CI:0.35~0.693)是保护因素。结论6月龄前断离母乳与母亲认为母乳不够、产假时间短于6个月相关,建议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和指导,提高母亲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推广生长曲线图的使用,指导喂养,适当延长哺乳母亲产假时间,促进母乳喂养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断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5年重庆某医院门诊儿童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高馨 田杰 宋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通过了解2014—2015年重庆某医院门诊儿童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儿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合理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2—5月,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软件调取于2014—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 目的通过了解2014—2015年重庆某医院门诊儿童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儿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合理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2—5月,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软件调取于2014—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传染性疾病患儿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第一诊断、就诊日期等,根据ICD-10对诊断统一编码,分析不同年龄组、就诊月份儿童主要传染性疾病构成比的差异。结果 2014—2015年该院诊断儿童传染性疾病共242 843例,其中2014年诊断115 012例,2015年诊断127 831例。2014、2015年手足口病、感染性胃肠炎、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寻常疣构成比居前6位。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不同年龄组主要传染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份手足口病、感染性胃肠炎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好发在幼儿期,主要发生于5—6月和10—11月;感染性胃肠炎好发在婴儿期,主要发生在7—12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寻常疣好发在学龄期,水痘主要发生在5—6月和10—12月。结论儿童主要传染性疾病为手足口病、感染性胃肠炎、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寻常疣等,各疾病具有明显的好发年龄和好发时间。应针对儿童主要传染性疾病谱和流行特征,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引导合理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儿童 年龄分布 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儿童医院112例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健 刘恩梅 +7 位作者 邓昱 魏金凤 徐文飞 陈杰华 王莉佳 刘玮 杨锡强 符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46-2250,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BoV和其他10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及其流行特征变化。方法收集2006-2008年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BoV和其他10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及其流行特征变化。方法收集2006-2008年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首先通过直接免疫荧光进行呼吸道常见7种病毒筛查,然后提取鼻咽分泌物病毒的DNA和RNA,用PCR/RT-PCR的方法检测HBoV等其余1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相应基因片段。结果①两时间段患儿的年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临床症状中,发热、呕吐、气促的发生例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情况差异均不显著;②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共检出十余种呼吸道病毒,112例患儿呼吸道标本中共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84例(75%),其中单一病毒阳性45例(40.18%),2种或2种以上病毒合并阳性39例(34.82%),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检出情况不同;③112例患儿中最常见的为RSV,其余依次为PIV3,RV等,检出HBoV10例,均为合并感染。结论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检出率高,病毒种类复杂,合并感染率高。而且每年的病毒检出情况、合并感染情况、流行季节变化可能与不同年份患儿临床特征不同有关;②在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中新近发现HBoV感染,以合并感染为主,但其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RSV和hM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病毒感染 人类博卡病毒 人类偏肺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5年重庆市某三甲儿童医院新生儿感染细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谢伟 景春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了解2010-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所在地区新生儿感染细菌的变迁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期间检出病原菌的构成和前几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 目的了解2010-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所在地区新生儿感染细菌的变迁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期间检出病原菌的构成和前几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BD Phoenix 100仪器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0-2015年检出病原菌10 5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 540株,占80.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29.3%、16.7%、9.9%、8.6%、3.3%。革兰阳性菌1 490株,占14.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8%、2.2%、1.8%。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10%,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0%,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均>20%;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比例分别接近8.4%和2.9%。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菌。结论该医院所在地区新生患儿感染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居多,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余细菌未见趋势性变化。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细菌变迁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1年重庆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燕 张群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5-614,共10页
目的了解2018—2021年重庆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全自动仪器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 目的了解2018—2021年重庆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全自动仪器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8—2021年共收集临床分离株578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0%,革兰阳性菌占38.0%。分离病原菌主要来自于下呼吸道标本,各年龄组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分布不同,新生儿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婴幼儿期主要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新生儿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检出率(26.8%和11.5%)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检出率(22.8%和15.6%)则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婴儿期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的检出率最高(7.3%);青春期组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儿童各个年龄组之间细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儿童年龄进行分组分析,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院感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富山大学附属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模式介绍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顺清 郑显兰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1期77-78,共2页
介绍日本富山大学附属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构成,差错事故的填报、分析、处理、改进措施,以及日本医院对差错事故处理的发展方向,以供广大护理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 医疗安全管理 日本 医疗制度 护理管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瘤治疗对儿童及青少年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敏 王珊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6-311,共6页
近年来,随着控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善,儿童及青少年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率显著提高。因此其远期生存质量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女性患儿,由于生育需求,内分泌生殖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控瘤治疗可能导致卵巢功能不全,影响青春期发育、生殖功... 近年来,随着控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善,儿童及青少年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率显著提高。因此其远期生存质量逐渐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女性患儿,由于生育需求,内分泌生殖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控瘤治疗可能导致卵巢功能不全,影响青春期发育、生殖功能等,目前尚缺乏研究系统性地阐述控瘤治疗对患儿卵巢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根据已有文献资料,总结控瘤治疗对儿童及青少年卵巢功能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保护措施,论述目前此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和未来突破点,期望能促进控瘤治疗策略的完善,保留患儿的生殖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瘤治疗 卵巢功能 机制 保护措施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儿童耐药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龙晓茹 杨汝铃 +3 位作者 张祯祯 许红梅 赵瑞秋 郑改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8-87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重庆地区耐药结核病(DR-TB)患儿的耐药谱、耐药位点及临床特征。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集的296株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及其对应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DST)检...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重庆地区耐药结核病(DR-TB)患儿的耐药谱、耐药位点及临床特征。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集的296株结核分枝杆菌(MTB)菌株及其对应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DST)检测耐药性,用全基因组测序(WGS)检测耐药位点。回顾性分析DR-TB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经比例法DST检测,17.2%(51/296)菌株为DR-TB,WGS未发现新的耐药位点。敏感组240例,耐药组51例。耐药组女性、复治、重症结核病、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使用二线药物、治疗失败或死亡比例均高于敏感组,但卡介苗接种率低于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288例患儿完成胸部CT检查,与敏感组相比,耐药组累及双侧肺部比例更高,累及肺叶数量也更多,更容易累及右下叶,坏死比例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敏感组相比,耐药组患儿抗酸染色涂片≥1次阳性的比例更高,T-SPOT.TB阳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地区儿童DR-TB比例较高,耐药位点与成人相近。女性、复治、未接种卡介苗可能与DR-TB相关,DR-TB患儿肺野受累更广,更易出现肺坏死、扩散至肺外器官并进展为重症,且治疗失败或死亡比例较高。DR-TB患儿整体病原检测阳性率更高,但免疫学检查阳性率偏低,可能存在免疫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耐药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治疗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1例报告
18
作者 叶泽慧 姜小丽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的临床特征与诊疗策略,以提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改善患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综合治疗方... 目的探讨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的临床特征与诊疗策略,以提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改善患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该患儿接受西罗莫司口服治疗3年,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明显改善。结论西罗莫司治疗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改善患儿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 西罗莫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属儿童医院2016两江国际儿科论坛隆重开幕
19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砥砺奋进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载。喜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建院60华诞!
关键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论坛 儿科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疼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霞 郑显兰 +2 位作者 沈巧 冷虹瑶 林紫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02-3508,共7页
[目的]调查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疼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定循证及疼痛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汉化版循证实践知信行问卷和儿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系统调查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 [目的]调查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疼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定循证及疼痛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汉化版循证实践知信行问卷和儿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系统调查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27名医护人员的疼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结果]医护人员循证问卷条目均分为(4.18±1.27)分,循证实践行为维度条目均分为(4.09±1.37)分,循证态度维度条目均分为(4.54±1.26)分,循证知识技能维度条目均分为(4.09±1.19)分;医护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得分为(17.78±3.53)分,正确率为42%;疼痛基本知识、疼痛评估、镇痛药物及镇痛措施维度正确率分别为50%、18%、43%、37%;循证实践知信行的影响因素为专业态度、最高学历、是否接受过循证培训、职称,4个因素能够解释循证知信行得分22.3%的变异。[结论]医护人员疼痛与循证实践知识态度不足,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循证式疼痛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护人员 儿科 疼痛 循证实践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 影响因素 培训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