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LASIK、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维锋 杜之渝 +3 位作者 赵武校 黄正 刘玺 向一旻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兔Epi-LASIK、PRK术后研究,探讨Epi-LASIK手术在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及其机制。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Epi-LASIK和PRK模型,观察术后1周、4周、8周角膜Haze的变化、角膜组织形态学结构... 目的通过对兔Epi-LASIK、PRK术后研究,探讨Epi-LASIK手术在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及其机制。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Epi-LASIK和PRK模型,观察术后1周、4周、8周角膜Haze的变化、角膜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4周Epi-LASIK组Haze(1.07±0.49、3.38±1.26)比PRK组(2.38±1.04、5.00±1.95)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57、Z4=-2.41,P均<0.05),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8=-0.96,P>0.05);组织形态学:Epi-LASIK组角膜上皮细胞的紧密性,角膜上皮基底膜的完整性、上皮与基质黏合程度,胶原排列规则性比同时间段PRK组都具有优越性;Epi-LASIK、PRK角膜上皮TGF-β2表达:1周、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Epi-LASIK组表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5);1周、8周Epi-LASIK、PRK角膜基质TGF-β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周Epi-LASIK表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结论Epi-LASIK手术在减轻Haze方面较PRK具有优越性,其上皮瓣的保留对减少Haze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PR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周希瑗 杜之渝 +3 位作者 尹宏民 郑晴 郭红 张大勇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419-420,共2页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近视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