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斛碱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Ht2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道航 向菲 +3 位作者 王钰淳 王倩 饶江燕 董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探讨石斛碱(dendrobium alkaloids,DNLA)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作用的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22细胞系,同时将细胞随机分为9组:无任何处理的正... 目的:探讨石斛碱(dendrobium alkaloids,DNLA)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作用的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22细胞系,同时将细胞随机分为9组:无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OGD/R组、OGD/R+DNLA治疗组(0.03 mg/mL)、OGD/R+DNLA治疗组(0.3 mg/mL)、OGD/R+DNLA治疗组(3 mg/mL)、OGD/R+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的抑制剂VX765组(10 ng/mL)、OGD过程中培养基加入聚乙二醇PEG3000(1%)后再灌注组(OGD/R+PEG3000→Media)、OGD/R后培养基中加入PEG3000(1%)组(OGD/R+Media→PEG3000)、PEG3000(1%)组。对Ht22细胞OGD 2 h后复糖复氧24 h建立OGD/R模型;DNLA自OGD前12 h开始即加入并持续到复氧复糖结束;VX765则自氧糖剥夺开始即加入并持续到复糖复氧结束。MTT法检测细胞死亡率及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损伤率,选取DNLA最佳剂量组(3 mg/mL)进行后续检测,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 FIFT/PI双染测细胞焦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GSDMD和GSDMD-C的表达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t22细胞Caspase-1的表达情况,扫描电镜观察Ht22细胞的焦亡情况。结果:在OGD/R诱导Ht22细胞损伤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胞焦亡现象,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细胞活性下降(P=0.008),细胞损伤率升高(P=0.009),细胞焦亡率升高(P=0.005),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P=0.000)、GSDMD(P=0.001)及GSDMD-C(P=0.00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炎症因子IL-1β(P=0.006)、IL-6(P=0.004)、IL-18(P=0.000)的表达量亦增加,PEG3000组细胞存活率和损伤率均无明显变化(P=0.005,P=0.007);与OGD/R组相比,3个不同剂量的DNLA组细胞活性均有升高,细胞损伤率明显降低,细胞焦亡率递减,以DNLA组(3 mg/mL)最为明显(P=0.005,P=0.009,P=0.003),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GSDMD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05,P=0.008),GSDMD-C蛋白表达量升高(P=0.002),炎症因子IL-1β(P=0.005)、IL-6(P=0.000)、IL-18(P=0.007)的蛋白表达量降低,VX765抑制剂组的细胞存活率也有所上升(P=0.007),细胞损伤率降低(P=0.002),焦亡率也明显降低(P=0.008),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P=0.006)、GSDMD(P=0.007)蛋白的表达量有所降低,GSDMD-C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04),炎症因子IL-1β(P=0.006)、IL-6(P=0.004)、IL-18(P=0.001)的蛋白表达量亦降低,有趣的是OGD/R+PEG3000(1%)→Media组较OGD/R+Media→PEG3000(1%)组细胞存活率增加(P=0.007,P=0.006),损伤率下降(P=0.006,P=0.003)。结论:OGD/R作用后的Ht22细胞存在细胞焦亡现象,DNLA对OGD/R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碱 Ht22细胞 焦亡 氧糖剥夺/再灌注 CASPASE-1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