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超声辐照犬心肌组织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袁侨英 黄晶 +2 位作者 朱正伟 邓辉胜 李进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2,128,共4页
探索导管超声在活体犬心腔内辐照心肌的可行性,及辐照后对心肌组织、细胞的生物效应.研制超声辐照导管在X线影像引导下经介入法进入活体犬左心室腔,在心腔内以频率4.3MHz、声能1w/cm2的超声照射心肌1min;即刻观察超声照射后血流动力学... 探索导管超声在活体犬心腔内辐照心肌的可行性,及辐照后对心肌组织、细胞的生物效应.研制超声辐照导管在X线影像引导下经介入法进入活体犬左心室腔,在心腔内以频率4.3MHz、声能1w/cm2的超声照射心肌1min;即刻观察超声照射后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和细胞病理形态、超微结构的变化.导管超声辐照后光镜见心肌轻微充血,电镜发现线粒体普遍轻微肿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宽,肌浆网扩张;血流动力学检测则显示有心肌收缩增强的趋势.超声辐照导管在心腔内辐照活体心肌安全可行,具有增加细胞膜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等生物效应、并且未产生毒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超声辐照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黏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进嵩 张春晓 +4 位作者 邓辉胜 江永红 朱悫 袁侨英 黄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活体检测急性梗死后梗死心肌黏弹性的改变并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通过应用介入超声印压检测系统(intervention ultrasound indentation system,IUIS)分别在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梗死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目的:活体检测急性梗死后梗死心肌黏弹性的改变并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通过应用介入超声印压检测系统(intervention ultrasound indentation system,IUIS)分别在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梗死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1 h、3 h用印压法检测舒张心肌蠕变试验,以三参量黏弹性模型提取梗死前(NAMI组)、急性心肌梗死1 h(AMI-1组)、急性心肌梗死3 h(AMI-3组)黏弹性参数。随后对梗死心肌的微管蛋白、结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分析其与黏弹性参数的关系。结果:AMI后1 h、3 h表征心肌硬度参数E∞较梗死前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5.30±0.48)k Pa、(5.73±0.32)k Pa vs.(4.31±0.40)k Pa,同样参数E1较梗死前也明显增加(P<0.05),分别为(6.78±0.41)k Pa、(11.67±0.39)k Pa vs.(5.05±0.29)k Pa;AMI后1 h、3 h与黏性形变相关参数E_2较梗死前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3.07±0.28)k Pa、(10.94±0.64)k Pa vs.(29.67±0.63)k Pa,同样参数η较梗死前也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0.60±0.04)Pa·s、(0.65±0.05)Pa·s vs.(0.74±0.07)Pa·s;AMI后3 h松弛时间常数τ较梗死前明显增加(P<0.05),分别为(58.91±4.52)ms vs.(23.34±0.43)ms。与梗死前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后3 h结蛋白和微管蛋白明显减少(P<0.05)。反映舒张心肌持续形变能力参数E_2、τ与微管改变相关程度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梗死心肌硬度增加,黏性组分降低,心肌持续形变依赖更长舒张期。心肌舒张能力降低原因之一是微管蛋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蠕变试验 黏弹性参数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离体心室肌粘弹性特性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进嵩 黄晶 +7 位作者 张春晓 郑永平 邓昌明 刘地川 邓辉胜 袁侨英 江永红 王志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5-358,409,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探讨印压检测心肌粘弹性的可行性及心肌梗死后心肌粘弹性改变。方法:通过结扎前降支方法建立犬陈旧性心肌梗死模型(N,8只)。应用印压实验装置,对正常和陈旧性梗死离体心室肌试件进行蠕变试验。结果:正常心肌组粘...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探讨印压检测心肌粘弹性的可行性及心肌梗死后心肌粘弹性改变。方法:通过结扎前降支方法建立犬陈旧性心肌梗死模型(N,8只)。应用印压实验装置,对正常和陈旧性梗死离体心室肌试件进行蠕变试验。结果:正常心肌组粘弹性特征参数:E164±9kPa、E2565±148、E∞57±7kPa、η1.7±0.9×105kPa.s;陈旧性梗死组:E1130±30kPa、E21076±466kPa、E∞113±27kPa、η2.8±1.0×105kPa.s。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印压可检测心室肌粘弹性特性。心肌梗死后弹性模量和粘性阻力都增高,心肌顺应性下降。应用基于导管超声的印压方法可望在活体研究不同病理状态下舒张期心肌粘弹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离体心室肌 印压蠕变 粘弹性特征参数 陈旧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