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黏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进嵩
张春晓
+4 位作者
邓辉胜
江永红
朱悫
袁侨英
黄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活体检测急性梗死后梗死心肌黏弹性的改变并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通过应用介入超声印压检测系统(intervention ultrasound indentation system,IUIS)分别在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梗死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目的:活体检测急性梗死后梗死心肌黏弹性的改变并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通过应用介入超声印压检测系统(intervention ultrasound indentation system,IUIS)分别在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梗死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1 h、3 h用印压法检测舒张心肌蠕变试验,以三参量黏弹性模型提取梗死前(NAMI组)、急性心肌梗死1 h(AMI-1组)、急性心肌梗死3 h(AMI-3组)黏弹性参数。随后对梗死心肌的微管蛋白、结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分析其与黏弹性参数的关系。结果:AMI后1 h、3 h表征心肌硬度参数E∞较梗死前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5.30±0.48)k Pa、(5.73±0.32)k Pa vs.(4.31±0.40)k Pa,同样参数E1较梗死前也明显增加(P<0.05),分别为(6.78±0.41)k Pa、(11.67±0.39)k Pa vs.(5.05±0.29)k Pa;AMI后1 h、3 h与黏性形变相关参数E_2较梗死前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3.07±0.28)k Pa、(10.94±0.64)k Pa vs.(29.67±0.63)k Pa,同样参数η较梗死前也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0.60±0.04)Pa·s、(0.65±0.05)Pa·s vs.(0.74±0.07)Pa·s;AMI后3 h松弛时间常数τ较梗死前明显增加(P<0.05),分别为(58.91±4.52)ms vs.(23.34±0.43)ms。与梗死前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后3 h结蛋白和微管蛋白明显减少(P<0.05)。反映舒张心肌持续形变能力参数E_2、τ与微管改变相关程度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梗死心肌硬度增加,黏性组分降低,心肌持续形变依赖更长舒张期。心肌舒张能力降低原因之一是微管蛋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蠕变试验
黏弹性参数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黏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进嵩
张春晓
邓辉胜
江永红
朱悫
袁侨英
黄晶
机构
四川省医
学
科
学
院、四川省人民
医院
心
内科
重庆
交通
大学
土木建筑
学
院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9-120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371361、30527001)
四川省卫生厅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10210)
文摘
目的:活体检测急性梗死后梗死心肌黏弹性的改变并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通过应用介入超声印压检测系统(intervention ultrasound indentation system,IUIS)分别在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梗死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1 h、3 h用印压法检测舒张心肌蠕变试验,以三参量黏弹性模型提取梗死前(NAMI组)、急性心肌梗死1 h(AMI-1组)、急性心肌梗死3 h(AMI-3组)黏弹性参数。随后对梗死心肌的微管蛋白、结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分析其与黏弹性参数的关系。结果:AMI后1 h、3 h表征心肌硬度参数E∞较梗死前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5.30±0.48)k Pa、(5.73±0.32)k Pa vs.(4.31±0.40)k Pa,同样参数E1较梗死前也明显增加(P<0.05),分别为(6.78±0.41)k Pa、(11.67±0.39)k Pa vs.(5.05±0.29)k Pa;AMI后1 h、3 h与黏性形变相关参数E_2较梗死前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23.07±0.28)k Pa、(10.94±0.64)k Pa vs.(29.67±0.63)k Pa,同样参数η较梗死前也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0.60±0.04)Pa·s、(0.65±0.05)Pa·s vs.(0.74±0.07)Pa·s;AMI后3 h松弛时间常数τ较梗死前明显增加(P<0.05),分别为(58.91±4.52)ms vs.(23.34±0.43)ms。与梗死前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后3 h结蛋白和微管蛋白明显减少(P<0.05)。反映舒张心肌持续形变能力参数E_2、τ与微管改变相关程度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梗死心肌硬度增加,黏性组分降低,心肌持续形变依赖更长舒张期。心肌舒张能力降低原因之一是微管蛋白减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蠕变试验
黏弹性参数
病理机制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reep test
viscoelastic parameters
pathomechanism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黏弹性实验研究
李进嵩
张春晓
邓辉胜
江永红
朱悫
袁侨英
黄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