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砂仁挥发油抗炎镇痛止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赵锦 董志 +2 位作者 朱毅 陈国彪 刘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研究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炎、镇痛及止泻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以及对番泻叶和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目的:研究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炎、镇痛及止泻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以及对番泻叶和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结果: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与吲哚美辛相当。海南砂仁挥发油对热致痛小鼠可延长其痛阈时间,高剂量组较为明显;对醋酸致痛小鼠,各剂量组可减少其扭体次数,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海南砂仁挥发油对番泻叶所致腹泻有效,对蓖麻油所致腹泻无效。结论:海南砂仁挥发油有一定的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砂仁 挥发油 抗炎 镇痛 止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苦苷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关丽 陈露露 +2 位作者 蔡江辉 袁红梅 刘颖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研究龙胆苦苷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形成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40只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组、CLP模型组、CLP+龙胆苦苷(25 mg/kg、50 ... 目的:研究龙胆苦苷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形成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40只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组、CLP模型组、CLP+龙胆苦苷(25 mg/kg、50 mg/kg)治疗组。记录一般情况并检测CLP术后12 h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龙胆苦苷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脓毒症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ALT及AST含量,降低肝组织NO和MDA含量及iNOS和MPO活性,病理切片显示龙胆苦苷治疗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均较模型组减轻。结论:龙胆苦苷对CL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苦苷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砂仁挥发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抗氧化和抗NO自由基作用(英文)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锦 朱毅 +2 位作者 董志 陈国彪 刘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4-1338,共5页
目的:考察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氧化及抗NO作用,对海南砂仁挥发油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自由饮用4%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建立UC模型。生化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海南砂仁挥发油高、中、低剂... 目的:考察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氧化及抗NO作用,对海南砂仁挥发油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自由饮用4%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建立UC模型。生化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海南砂仁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及SASP阳性药对照组小鼠肠组织中SOD、MDA以及NO水平;免疫组化考察各组的iNOS表达。结果:海南砂仁挥发油中高剂量给药可以显著降低模型组肠组织中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并且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NO及iNOS水平。结论:海南砂仁挥发油具有抗氧化及抗NO作用,其可通过抑制iNOS表达,减少NO过量生成,是海南砂仁挥发油发挥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砂仁 挥发油 溃疡性结肠炎 抗氧化 NO INOS DSS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对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夏海坚 刘丹 +4 位作者 钟东 夏永智 晏怡 唐文渊 孙晓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9-1573,共5页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电纺纳米纤维的拓扑线索对于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生长能力及方式的影响,为脊髓损伤后植入性细胞支架的构建提供前期基础。方法构建具有随机或有序拓扑结构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电纺纳米纤维的拓扑线索对于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生长能力及方式的影响,为脊髓损伤后植入性细胞支架的构建提供前期基础。方法构建具有随机或有序拓扑结构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分离并纯化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利用PMMA薄膜作为对照,利用慢病毒技术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显色手段,分析在星形胶质细胞不同拓扑结构纤维支架上的生长特点。结果随机及有序PMMA电纺纤维均能支持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其拓扑结构能够显著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方式,在有序纤维系统上细胞突起的生长方向能够和基质纤维的延伸方向保持高度一致;通过绿色荧光蛋白和基质纤维的合成图,发现在两种拓扑结构的纤维系统上,细胞突起均能依附在纤维上向远处延伸;较之PMMA薄膜,在有序纤维上的星形胶质细胞能生成更长的细胞突起(P<0.01),而在随机纤维上的细胞则形成更短的突起(P<0.01)。结论 PMMA电纺纳米纤维的拓扑结构能够显著影响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生长能力及方式,其作为植入性支架具有减轻脊髓损伤后损伤灶胶质瘢痕形成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培养 接触引导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徐露 董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是否具有抗衰老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一组为空白组,另4组用D-半乳糖致衰老。这4组分为模型组及三个不同剂量ASP组(100mg/kg、150mg/kg、200mg/kg)。ASP组每日各自...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是否具有抗衰老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一组为空白组,另4组用D-半乳糖致衰老。这4组分为模型组及三个不同剂量ASP组(100mg/kg、150mg/kg、200mg/kg)。ASP组每日各自灌胃不同剂量的ASP进行干预。测量小鼠脾脏指数,测定小鼠血清和脑组织SOD、MDA、GSH-PX含量及活性,测定小鼠脑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P可拮抗脾脏的萎缩、增强血清和脑组织SOD活力、减少MDA含量、提高GSH-PX活性、降低脑细胞凋亡指数。结论:当归多糖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D-半乳糖 跳台法 MORRIS水迷宫 TUNEL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乙醇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梦华 刘颖菊 +2 位作者 周歧新 尚京川 母昭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87-1690,共4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EFE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露 董志 +1 位作者 陈洪 易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行为学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血清和脑组织SOD、MDA值,观察脑细胞形态学变化,脑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P可明显提高...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行为学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血清和脑组织SOD、MDA值,观察脑细胞形态学变化,脑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P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力、增强小鼠血清和脑组织SOD活力、减少MDA含量、改善脑细胞变性和坏死情况、降低脑细胞凋亡指数。结论:当归多糖能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延缓脑组织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D-半乳糖 跳台法 MORRIS水迷宫 TUNEL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8
8
作者 余华荣 杨贵忠 +2 位作者 杨俊卿 周岐新 汤为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2-394,40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较理想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低浓度、短时间胰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皮层神经元悬液,进行培养。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神经元结构特征明显,并能形成典型的神经元网络。结论:...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较理想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低浓度、短时间胰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皮层神经元悬液,进行培养。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神经元结构特征明显,并能形成典型的神经元网络。结论:本方法适合普通实验室进行大鼠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培养的 神经系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β mRNA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表达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庄瑞春 杨俊卿 +2 位作者 肖小华 潘永全 张云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9-112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PPARβ mRNA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RT-PCR检测大鼠海马PPARβ... 目的探讨PPARβ mRNA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低血压的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RT-PCR检测大鼠海马PPARβ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神经元核固缩;与假手术组相比,全脑缺血/再灌注后2h时PPARβ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48h时达表达高峰,15d时表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在30d时其表达略高于假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海马PPARβ mRNA表达明显增加,此升高可能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β MRNA表达 全脑缺血/再灌注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羟基积雪草苷的浓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欣玮 刘颖菊 +1 位作者 朱丽莎 高丽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羟基积雪草苷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固相萃取法对样品进行纯化处理后,选用Welchrom-C18柱(250mm×4.6mm,5μm),水-乙腈(24∶76)为流动相测定药物含量;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25nm;柱温:30℃;内标:...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羟基积雪草苷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固相萃取法对样品进行纯化处理后,选用Welchrom-C18柱(250mm×4.6mm,5μm),水-乙腈(24∶76)为流动相测定药物含量;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25nm;柱温:30℃;内标:葫芦素B。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羟基积雪草苷和内标葫芦素B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11min和8.14min。线性范围为5μg/ml~1.5mg/ml(r=0.9998),最低检测浓度为1μg/ml。方法回收率在90.21%~95.65%,提取回收率在80.65%~87.04%。日内与日间精密度的RSD在1.31%~3.07%(n=5)。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可靠,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符合常规生物样品检验的要求,可用于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积雪草苷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给予喹啉酸对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动物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缨 余华荣 +1 位作者 杨菊 周岐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45-847,共3页
目的:考察喹啉酸对小鼠急性和亚急性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或者Wistar大鼠,分别进行喹啉酸对二甲苯耳壳肿胀小鼠模型、羧甲基纤维素(CMC)囊法大鼠模型、醋酸-伊文思兰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的影响,以及... 目的:考察喹啉酸对小鼠急性和亚急性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或者Wistar大鼠,分别进行喹啉酸对二甲苯耳壳肿胀小鼠模型、羧甲基纤维素(CMC)囊法大鼠模型、醋酸-伊文思兰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的影响,以及对小鼠碳粒廓清法模型的影响。结果:喹啉酸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CMC所致大鼠背囊内白细胞聚集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碳粒廓清法测得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亦有抑制作用。结论:喹啉酸对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酸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过负荷致小鼠脑神经元退变与脑单胺氧化酶B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柯 周歧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5-128,133,共5页
目的:采用铝负荷致小鼠脑损伤模型,探讨铝致神经元退行性变与脑单胺氧化酶B代谢失衡的关系。方法:每鼠侧脑室内分别注射浓度为0.125%、0.25%、0.5%的AlCl3 3μl,连续给药5天,建立不同量铝过负荷致脑损伤小鼠模型。于给药后第10天、第20... 目的:采用铝负荷致小鼠脑损伤模型,探讨铝致神经元退行性变与脑单胺氧化酶B代谢失衡的关系。方法:每鼠侧脑室内分别注射浓度为0.125%、0.25%、0.5%的AlCl3 3μl,连续给药5天,建立不同量铝过负荷致脑损伤小鼠模型。于给药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测定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病理形态学改变、单胺氧化酶B(Monoamine oxidase B,MAO-B)活性。结果:铝过负荷致小鼠脑内MAO-B活力显著升高和CA1区出现明显神经元丢失及核固缩;上述指标均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改变。结论:铝过负荷致神经元退变可能与其干扰脑单胺氧化酶B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过负荷 神经元退变 MA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神经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峥 董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外源性补充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I/R模型,采用低血压并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外源性补充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I/R模型,采用低血压并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0 min再灌注1 d后,测行为学指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神经生长因子-β(Nerve growth factor-β,NGF-β)的表达。结果:MT脑室注射给药(1.4、4.2 mg/kg)能剂量依赖性的减轻大鼠行为学症状,增加大鼠海马神经元NGF-β的表达(0.46、1.4、4.2 mg/kg)。同时病理组织学观察还发现,MT(0.46、1.4、4.2 mg/kg)能显著减少I/R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固缩,增加存活细胞的数量,减轻脑损伤。结论:MT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机制为促损伤神经元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 脑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合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俊伟 杨俊卿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8-561,共4页
为了考察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抗菌活性,对恩诺沙星和硫酸粘菌素单一药物和联合使用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茵、巴氏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MIC值... 为了考察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抗菌活性,对恩诺沙星和硫酸粘菌素单一药物和联合使用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茵、巴氏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0.755,0.755,0.377,1.509μg/mL;硫酸粘菌素对以上4种菌的MIc值分别为:0.375,0.375,0.375,50μg/mL;联合应用对上述4种菌的FTC指数分别为0.125,0.188,0.375和0.75。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对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用的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金黄葡萄球菌为相加作用;通过2药物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复方制剂与恩诺沙星单方制荆进行比较试验,复方制剂其抑菌效能明显高于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硫酸粘菌素 MIC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β1、β2及β3肾上腺素受体细胞株的鉴定
15
作者 曾凡新 董志 +3 位作者 傅洁民 邓杰 刘晓海 杨佳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对稳定转染有携带人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质粒的CHO-K1细胞(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进行鉴定,以为将这几种细胞用于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和放... 目的:对稳定转染有携带人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质粒的CHO-K1细胞(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进行鉴定,以为将这几种细胞用于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和放射性配体结合法对3种细胞进行鉴定。结果:β1-CHO、β2-CHO和β3-CHO3种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均出现明显的棕黄色免疫阳性反应;经免疫荧光检测,3种细胞内均有明显的荧光;3种细胞提取的蛋白质经Western blot检测均出现预期的受体蛋白条带,且均可与不同浓度的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125I-cyanopindolol呈饱和结合。结论: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分别稳定表达有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蛋白,可以用于特异性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 Β1肾上腺素受体 Β2肾上腺素受体 Β3肾上腺素受体 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细胞来源exosome的制备和免疫相关蛋白组成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张尧 张家摸 +2 位作者 何百成 罗春丽 吴小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分离纯化肾癌细胞分泌的exosome,检测exosome免疫相关蛋白的组成,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培养人肾癌细胞株RC-2。用超滤和蔗糖重水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纯化exosome,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blot检测其免... 目的:分离纯化肾癌细胞分泌的exosome,检测exosome免疫相关蛋白的组成,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培养人肾癌细胞株RC-2。用超滤和蔗糖重水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纯化exosome,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blot检测其免疫相关蛋白的组成。结果:用超滤和蔗糖重水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成功分离出exosome。透射电镜下exosome为类圆碟形,具有双层膜结构,直径30~100nm。exosome表达肾癌特异性抗原G250、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结论:超滤和蔗糖重水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可以分离纯化肾癌细胞分泌的exosome,exosome表达免疫相关蛋白G250、HSP70、ICA-1。其负载肾癌特异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可望成为治疗肾癌的新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EXOSOME 免疫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GR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7
作者 李秀英 徐晓玉 +2 位作者 孙锦帆 陈林 杨国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43-945,共3页
目的:构建糖皮质激素GR的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GR与中医肾阳虚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以GR基因为靶基因,以pBS/U6-Neo质粒为载体,设计构建重组体,根据GR mRNA基因序列,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2对寡核苷酸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BS/U6-Neo,转化DH5... 目的:构建糖皮质激素GR的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GR与中医肾阳虚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以GR基因为靶基因,以pBS/U6-Neo质粒为载体,设计构建重组体,根据GR mRNA基因序列,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2对寡核苷酸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BS/U6-Neo,转化DH5a菌株,提取质粒,进行PCR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经PCR鉴定筛出的重组体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相同,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可成功构建小干扰RNA重组体,为后续稳定转染及培育转基因小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受体GR RNA干扰 pBS/U6-Neo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硝基咖啡酸苯乙酯对ISO诱导的心肌损伤保护作用
18
作者 游莉 路晓钦 董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57-2061,共5页
目的研究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对硝基咖啡酸苯乙酯(CAPE-NO2)对ISO诱导的心肌缺血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简单随机化法将SD大鼠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药物对照组(CAPE-NO2组),模型对照组(ISO组),CAPE对照组(CAPE+ISO组),CA... 目的研究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对硝基咖啡酸苯乙酯(CAPE-NO2)对ISO诱导的心肌缺血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简单随机化法将SD大鼠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药物对照组(CAPE-NO2组),模型对照组(ISO组),CAPE对照组(CAPE+ISO组),CAPE-NO2实验组(CAPE-NO2+ISO组)。CAPE(50μg/kg)和CAPE-NO2(50μg/kg)分别腹腔注射大鼠7 d后,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85 mg/kg)诱导心肌损伤,用苯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大鼠,检测心电图,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梗死面积和检测生化指标。结果 ISO诱导大鼠ST-段显著抬高(P>0.05),QRS段延长(P<0.05),梗死面积增大(P<0.01),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NO产生增多(P<0.01)。与ISO组比较,CAPE和CAPE-NO2均能明显降低由ISO引起的ST段抬高(P<0.05,P<0.01)和QRS段延长(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P<0.01)和NO的产生(P<0.05,P<0.01),其中CAPE-NO2对大多数指标的影响比CAPE更显著。CAPE对ISO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无显著影响,而CAPE-NO2能够增加这些酶的活性。结论 CAPE-NO2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优于CAPE,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阻止氧化应激和硝化应激的发生,减少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咖啡酸苯乙酯 心肌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对脓毒症小鼠的肾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利 答喆 +2 位作者 徐关丽 陈露露 刘颖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and puncture,CLP)所致脓毒症小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给小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分别用川芎嗪注射液(55mg/kg),参麦注射液(500mg/kg)或参麦注射液(500mg/kg...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and puncture,CLP)所致脓毒症小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给小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分别用川芎嗪注射液(55mg/kg),参麦注射液(500mg/kg)或参麦注射液(500mg/kg)联合川芎嗪注射液(55mg/kg)进行干预。造模后24h检测肾损伤程度和炎症反应强度,72h统计小鼠存活率。结果:川芎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以及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可使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提高,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 Cr)水平降低,肾损伤减轻;同时使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下降,其中以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的效果最佳。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较单一给药对脓毒症小鼠具有更好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参麦 川芎嗪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其与PTEN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培 伍秋香 +4 位作者 袁霜雪 王东旭 刘映孜 何百成 孙文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采用We...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和PCR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内Akt1/2及PTEN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TEN过表达或沉黙表达,分析Res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及其与PTEN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处理组HCT11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P<0.01),G1期细胞比例也随Res浓度增加而升高,同时PCN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Res能明显促进HCT116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和PCR分析结果显示,Res对Akt1/2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Akt1/2的磷酸化水平,同时促进PTEN表达。外源性过表达PTEN能增强Res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而沉黙PTEN表达能部分逆转Res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Res对HCT116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其凋亡;Res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促进PTEN表达,抑制PI3K/Akt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结肠癌 增殖抑制 凋亡 PTEN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