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EB增强巨噬细胞自噬功能及逆转内毒素耐受的作用
1
作者 杨婷 刘鑫 +5 位作者 蒋青松 王宇洁 时新惠 杨雄 刘思佳 李小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4-806,共13页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在内毒素耐受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内毒素耐受细胞模型,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组(Medium组)、5ng/mLLPS组(LPS5组)、100ng/mLLPS组(LPS100组)、5ng/mLLPS...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在内毒素耐受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建立内毒素耐受细胞模型,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组(Medium组)、5ng/mLLPS组(LPS5组)、100ng/mLLPS组(LPS100组)、5ng/mLLPS+100ng/mLLPS组(Tolerance组)。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以及TFEB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分布;通过慢病毒过表达TFEB或siRNA敲低TFEB后,观察耐受细胞的自噬水平和细菌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LPS 100组相比,Tolerance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水平以及细菌清除能力显著降低(P<0.01);LC3水平降低,P62水平升高,细胞质和细胞核中TFEB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TFEB可显著上调Tolerance组细胞中LC3水平,降低P62水平,并增强细菌清除能力(P<0.01)。siRNA敲低TFEB对Tolerance组LC3和P62水平以及细菌清除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过表达TFEB能恢复内毒素耐受细胞的自噬功能,增强细菌清除能力,从而改善脓毒症的免疫抑制状态,有望成为脓毒症防治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抑制 内毒素耐受 转录因子EB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联合方案耐药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构建及机制探讨
2
作者 刘明菩 王红梅 +2 位作者 伍元丽 周端方 周维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92-2100,共9页
目的构建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化疗方案(EP联合方案)耐药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株H446/EP,并进行耐药特性鉴定及机制探讨。方法以药物浓度递增法,使用VP-16联合DDP处理NCI-H446细... 目的构建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化疗方案(EP联合方案)耐药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株H446/EP,并进行耐药特性鉴定及机制探讨。方法以药物浓度递增法,使用VP-16联合DDP处理NCI-H446细胞构建H446/EP细胞株。以H446/EP与NCI-H446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计算H446/EP细胞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细胞克隆实验、Incucyte细胞增殖(无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转录组学测序后,对2种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耐药、DNA损伤修复(repair of DNA damage,DDR)、自噬标志分子的蛋白表达量。结果MTT结果显示,H446/EP细胞对VP-16、DDP与DOX的RI分别为6.14、3.43与1.96;细胞克隆实验与Incucyte细胞增殖(无标记)法结果显示,H446/EP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NCI-H446细胞(P<0.01);转录组学测序、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肿瘤化疗耐药、DDR、自噬相关通路富集;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NCI-H446细胞,H446/EP细胞MRP1、BCRP、RAD51、γ-H2AX及LC3-II/LC3-I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EP联合方案耐药的SCLC细胞株H446/EP构建成功,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外排转运蛋白表达量增加、DDR及自噬水平升高可能是SCLC对EP联合方案产生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多药耐药 顺铂 依托泊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梁文馨 周维英 +4 位作者 李菲 徐娟 白楠 蔡芸 王婷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住院患者两性霉素B的临床用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1—12月血液病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罹患恶性血液病合并IFD并使用... 目的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住院患者两性霉素B的临床用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1—12月血液病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罹患恶性血液病合并IFD并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影像学检查、真菌实验室检查、两性霉素B药品的用法用量等资料。结果共纳入131例患者,其中临床诊断26例(19.85%),拟诊52例(39.69%),未确定53例(40.46%)。28.57%(34/119)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阳性,13.45%(16/119)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44.64%(50/112)患者真菌培养阳性。共培养64株真菌,以念珠菌属居多(55株)。两性霉素B用法用量情况:111例(84.73%)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d-AmB),61例(46.56%)患者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13例(9.92%)患者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55例(41.98%)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作为治疗前用药。109例(83.21%)患者采用抗真菌联合用药方案,以d-AmB联合伏立康唑居多。用于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的d-AmB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均<1.00,用于静脉滴注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DUI值为1.04。结论该院两性霉素B使用合理,在溶媒的选择上还需要提高,以期获得更高的临床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侵袭性真菌病 血液病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发挥抗ER^(+)乳腺癌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烈 周维英 +2 位作者 周端方 刘旭 李小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065-2073,共9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发挥抗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ER^(+))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ER+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与T47D为研究对象,采用MTT与细胞克隆实验检测Cel对细...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发挥抗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ER^(+))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ER+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与T47D为研究对象,采用MTT与细胞克隆实验检测Cel对细胞活力与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el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el对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建立MCF-7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Cel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MTT与细胞克隆实验结果显示,Cel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CF-7与T47D细胞活力与增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el可上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PARP与BAX表达,并下调BCL-2表达(P<0.05);RT-qPCR结果显示,Cel可上调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IRE1α、ATF6、PERK、ATF4、CHOP、BIP的表达水平(P<0.05);Cel可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BIP表达升高,PERK通路相关蛋白p-PERK、p-eIF2α、ATF4、CHOP表达增加,IRE1α通路相关蛋白p-IRE1α、XBP1s表达增加,ATF6通路中的Cleaved ATF6水平增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Cel能显著降低裸鼠原位移植瘤的体积(P<0.05),且对裸鼠体质量无明显的影响。结论Cel具有一定的抑制ER^(+)乳腺癌MCF-7及T47D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ER^(+)乳腺癌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调控信号通路以及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亮 廖勇群 +2 位作者 夏秦川 周诗侗 李小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27-234,共8页
铁死亡(ferroptosis)是具有铁依赖性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的主要特征包括脂质活性氧积累、铁离子积累和脂质过氧化。铁死亡的主要机制和信号通路较为复杂,与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铁死亡抑制... 铁死亡(ferroptosis)是具有铁依赖性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的主要特征包括脂质活性氧积累、铁离子积累和脂质过氧化。铁死亡的主要机制和信号通路较为复杂,与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铁死亡抑制蛋白1、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等密切相关。本文就现有铁死亡的调控机制进行整理,并对铁死亡与肿瘤、非酒精性脂肪肝、帕金森综合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铁离子代谢 脂质过氧化 癌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3表达水平对ER;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旭 李小丽 +11 位作者 周端方 陈波 宋燚 何起臣 于晓萍 曾鸿芳 张欢 吴秋亚 吴丽红 张丽梅 郁甜 周维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14-2422,共9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3(serum-and glucocorticoid-regulated kinase 3,SGK3)对ER^(+)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及T47D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3(serum-and glucocorticoid-regulated kinase 3,SGK3)对ER^(+)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及T47D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癌症公共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中乳腺癌组织(breast cancer tissue,BRCA)及对照样本中SGK3蛋白的表达水平,基于TCGA数据库中的BRCA患者样本进行生存分析;选取SGK3可诱导表达乳腺癌细胞系MCF-7-Tet-On-SGK3及T47D-Tet-On-SGK3为研究对象,在诱导SGK3过表达后,用MTT法检测过表达SGK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过表达SGK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分子的变化。利用SGK3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敲低SGK3后,MTT法检测敲低SGK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分子变化。结果 TCGA数据库共有1 084例BRCA样本及492例乳腺对照样本,与对照组乳腺组织相比,SGK3在BRCA中显著高表达。GEPIA的生存曲线分析表明,SGK3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较低表达患者缩短。在MCF-7-Tet-On-SGK3和T47D-Tet-On-SGK3细胞中,诱导SGK3过表达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减少细胞凋亡水平(P<0.05)。在分子水平,过表达SGK3能够下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PARP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P<0.05)。在MCF-7和T47D细胞敲低SGK3能够抑制细胞增殖活力和增加细胞凋亡(P<0.05)。在分子水平,敲低SGK3能够增加Bax蛋白水平,降低Bcl-2表达和上调Cleaved-PARP水平(P<0.05)。结论在ER^(+)乳腺癌细胞中,SGK3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其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GK3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