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元胶囊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婵娟 李荣亨 杨俊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6-919,共4页
目的:观察动物对复元胶囊的急性及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的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给药组和对照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复元胶囊最大耐受量。(2)长期毒性试验: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 目的:观察动物对复元胶囊的急性及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的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给药组和对照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复元胶囊最大耐受量。(2)长期毒性试验: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采用3个剂量(9.0、3.0、1.0g/kg)ig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90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14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口服复元胶囊的最大耐受量为30g/kg。大鼠连续给药90d时,高剂量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肌酐值比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肝肾重量系数增大(P<0.05);2只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局部中度水肿,轻度脂肪变性溶解,管腔稍增大,肾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1只大鼠肝细胞局部脂肪变性溶解。停药14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行为活动、血象、重要器官脏器系数均正常,病理学检查,各组各脏器均未发现明显的改变。结论:复元胶囊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胶囊 急性毒性 小鼠 长期毒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的生物等效性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肖小华 刘颖菊 +3 位作者 丁敏 周岐新 杨俊卿 邱红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968-1970,共3页
目的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与盐酸罗哌卡因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实验,4只犬单次静脉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10μmol/k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罗哌卡因浓度。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T1/2α(3.83&... 目的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与盐酸罗哌卡因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实验,4只犬单次静脉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10μmol/k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罗哌卡因浓度。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T1/2α(3.83±1.89)m in,T1/2β(41.08±4.47)m in,AUC0-200(148.67±87.51)μg.m l-1.m in-1,Cm ax(3.96±1.50)μg/m l,CL(s)(0.030±0.014)L.kg-1.m in-1。盐酸罗哌卡因T1/2α(3.09±1.19)m in,T1/2β(38.43±4.41)m in,AUC0-200(125.80±81.06)μg.m l-1.m in-1,Cm ax(3.72±1.31)μg/m l,CL(s)(0.030±0.013)L.kg-1.m in-1。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有相当的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发热的预防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章卓 万敬员 +3 位作者 李洪忠 罗福玲 周岐新 张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索积雪草苷的解热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和积雪草苷3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每只大鼠ip细菌脂多糖(LPS)100μg.kg-1制备大鼠发热模型,连续6h监测大鼠体温变化,6h后取... 目的探索积雪草苷的解热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和积雪草苷3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每只大鼠ip细菌脂多糖(LPS)100μg.kg-1制备大鼠发热模型,连续6h监测大鼠体温变化,6h后取血、肝脏和脑组织标本。积雪草苷3个剂量组造模前连续3dig积雪草苷(5,15和45mg.kg-1),每日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溶媒对照组给予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对乙酰氨基酚组于造模前30min一次性给予对乙酰氨基酚(50mg.kg-1,ip)。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MPO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脑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O-1活性用Morita法检测。结果注射LPS后,模型组出现3相热,最高升温幅度为2.01℃。积雪草苷5,15和45mg.kg-1组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45mg.kg-1组与对乙酰氨基酚组相当。与模型组比较,3个积雪草苷剂量组发热后6h肝组织MPO活性、脑组织COX-2蛋白表达和血浆中PGE2的产生明显降低,肝组织HO-1活性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积雪草苷具有预防发热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COX-2/PGE2系统,并抑制炎症因子MPO活性、增强炎症保护因子HO-1的活性和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脂多糖类 发热 炎症 镇痛药 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脂代谢及血管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邱红梅 杨发建 +3 位作者 张琴 何琦 金磊 杨俊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1-664,共4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和血管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月建立高脂兔动物模型。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普食组)、高脂模型组、高脂+Ber组[28、112mg/(kg....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和血管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月建立高脂兔动物模型。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普食组)、高脂模型组、高脂+Ber组[28、112mg/(kg.d)]、高脂+非诺贝特组[30 mg/(kg.d)]。2月后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基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和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B type 1,SR-B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普食组相比,高脂模型组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内膜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形成,iNOS和SR-B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高脂+Ber处理组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粥内膜脂质沉积减轻,泡沫细胞明显减少,iNOS和SR-B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Ber具有明显的调血脂和抗血管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NOS和SR-B1基因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动脉粥样硬化 调血脂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B类1型清道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苦苷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露露 徐关丽 +2 位作者 袁红梅 蔡江晖 刘颖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392-2394,共3页
目的观察龙胆苦苷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小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80只18~22 g雄性昆明小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龙胆苦苷低剂量组(25 mg/kg)、龙胆苦苷高剂量组(50 mg/... 目的观察龙胆苦苷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小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80只18~22 g雄性昆明小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龙胆苦苷低剂量组(25 mg/kg)、龙胆苦苷高剂量组(50 mg/kg),每组20只。各组于术前30 min尾静脉注射龙胆苦苷或生理盐水。术后12 h收集肺泡灌洗液检测其中炎症因子(TNF-α、IL-6)及总蛋白含量,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龙胆苦苷低、高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含量及总蛋白含量,肺组织中MDA、MPO、iNOS、NO水平均较低(P<0.05,P<0.01),且病理学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结论龙胆苦苷能减轻炎症反应,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苦苷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维来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丁丽君 董志 +1 位作者 乐乐乐 秦黄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I/R组和西维来司钠低、中、高剂量(10、30、90 mg.L-1)组及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I/R组和西维来司钠低、中、高剂量(10、30、90 mg.L-1)组及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损伤模型,西维来司钠各组于再灌注0、3、6 h腹腔注射西维来司钠溶液(sivelestat sodium,SIV,ONO-5046),假手术组和I/R组给予等体积的NS。再灌注24 h,采用改良的Zea 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进行缺血脑组织形态学观察及SOD、MDA、MPO活性测定。免疫组化检测缺血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1(ICE)的表达,ELISA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匀浆NE的含量。结果西维来司钠可以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组织学损伤,并且升高SOD活性,降低脑组织中MDA、MPO活性,减少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1(ICE)的表达和NE的含量。结论西维来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维来司钠 脑缺血/再灌注 保护作用 抗炎 抗氧化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Caspase-3 Caspase-1(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与丹参对脑梗死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血液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颜陶 周岐新 +2 位作者 费慧芝 胡小娅 杨秋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比较疏血通与丹参在改善脑梗死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血流状态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2000-2011年国内发表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符合研究条件的文献13篇,用Meta分析方法处理文献中的数据。结果:疏... 目的:比较疏血通与丹参在改善脑梗死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血流状态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2000-2011年国内发表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符合研究条件的文献13篇,用Meta分析方法处理文献中的数据。结果:疏血通组与丹参组比较:全血高切黏度(mPa.s):WMD=-0.53,95%CI(-0.76,-0.31),P<0.05;全血低切黏度(mPa.s):WMD=-1.40,95%CI(-2.05,-0.74),P<0.05;血浆黏度(mPa.s):WMD=-0.27,95%CI(-0.39,-0.15),P<0.05;纤维蛋白原(g/L):WMD=-0.75,95%CI(-0.97,-0.52),P<0.05;红细胞压积:WMD=-0.05,95%CI(-0.08,-0.01),P<0.05。结论:疏血通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均优于丹参,但文献的异质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 丹参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拓扑结构对于PC12细胞神经突生长能力和方向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海坚 刘丹 +4 位作者 钟东 晏怡 夏永智 唐文渊 孙晓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拓扑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电纺纳米纤维对于PC12细胞神经突生长能力及生长方向的影响。方法构建具有随机或有序拓扑结构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并评估其生物相容性;利用PMMA薄膜作为对照,利用... 目的探讨不同拓扑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电纺纳米纤维对于PC12细胞神经突生长能力及生长方向的影响。方法构建具有随机或有序拓扑结构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并评估其生物相容性;利用PMMA薄膜作为对照,利用慢病毒技术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显色手段,分析PC12细胞在纤维支架上的神经突生长能力和生长方向,以及神经突与纤维结构的依存关系。结果 PMMA电纺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C12细胞能够在电纺纤维上顺利贴壁并分化;在PMMA薄膜、随机或有序纤维系统上,PC12分化生成的神经突的长度分别为(60.2±29.9)、(64.1±32.5)、(85.7±39.8)μm,和培养在薄膜及随机纤维上的细胞相比,培养在有序纤维上的PC12细胞能够分化出长度更长、且与纤维延伸方向一致的神经突(P<0.01);相比随机电纺纤维,有序纳米纤维对PC12神经突更具引导作用。结论有序电纺纳米纤维具有作为神经损伤后植入性细胞支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C12细胞系 细胞培养 接触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侵袭影响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兴华 孙文娟 +1 位作者 周岐新 马凤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体外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8.34μmol/L氨氯地平处理肿瘤细胞,以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小室(Transwell)观察氨氯地平对MDA-MB-231细胞侵袭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体外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8.34μmol/L氨氯地平处理肿瘤细胞,以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小室(Transwell)观察氨氯地平对MDA-MB-231细胞侵袭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的表达。结果8.34μmol/L的氨氯地平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侵袭抑制率为36.27%;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在MDA-MB-231细胞中亦明显降低。结论氨氯地平对MDA-MB-231细胞体外侵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与降低肿瘤细胞的MMP-9和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 肿瘤侵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不同拓扑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细胞支架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海坚 刘丹 +4 位作者 钟东 晏怡 夏永智 唐文渊 孙晓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构建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电纺纳米纤维,并探讨其作为植入性细胞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具有随机或有序拓扑结构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利用PMMA薄膜作为对照,以其为基... 目的:构建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电纺纳米纤维,并探讨其作为植入性细胞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具有随机或有序拓扑结构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利用PMMA薄膜作为对照,以其为基底培养PC12细胞,探讨PC12细胞在纤维支架上的神经突生长能力以及神经突对局部拓扑环境的反应。结果:成功制作表观良好的随机或有序PMMA电纺纤维,在2种拓扑结构的纤维系统上,纤维均在纳米层级,直径无统计学差异(t=1.079,P=0.474);PC12细胞能够在其上顺利贴壁、生长并分化,并能对电纺纤维的拓扑结构作出准确反应,在有序纤维系统上分化的神经突能够和纤维方向保持高度一致,且与在PMMA薄膜或随机电纺纤维上的细胞相比能够生成更长的神经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5.36,P=0.006;q=29.23,P=0.009)。结论:有序PMMA电纺纳米纤维具有作为神经损伤后植入性细胞支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支架 PC12细胞系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_3肾上腺素受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_3-AR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凡新 董志 +1 位作者 傅洁民 刘晓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构建人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使之表达该受体蛋白。方法以pENTR_ADRB3-Stop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出人β3-AR cDN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 目的构建人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使之表达该受体蛋白。方法以pENTR_ADRB3-Stop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出人β3-AR cDN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3-AR。将该质粒转染HEK293真核细胞,通过RT-PCR检测β3-AR mRNA在HEK293细胞内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β3-AR蛋白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均证实重组质粒含有人β3-AR编码区全长。在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β3-AR的HEK293细胞中检测到了β3-AR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产物。结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成功构建了β3-AR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β-AR,为进一步建立β-AR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用于筛选高效、高选择性β-AR激动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受体 真核表达载体 HEK29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对慢性铝过负荷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鹏 杨俊卿 苏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5-LO抑制剂咖啡酸对慢性铝过负荷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灌胃给予大鼠葡萄糖酸铝(Al3+200mg.kg-1),1d1次,每周5d,持续20wk,建立慢性铝过负荷致大鼠脑损伤、神经元退变动物模型;5-LO抑制剂咖啡酸(30、10mg.kg-1)分别在每... 目的探讨5-LO抑制剂咖啡酸对慢性铝过负荷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灌胃给予大鼠葡萄糖酸铝(Al3+200mg.kg-1),1d1次,每周5d,持续20wk,建立慢性铝过负荷致大鼠脑损伤、神经元退变动物模型;5-LO抑制剂咖啡酸(30、10mg.kg-1)分别在每次大鼠铝给予1h后灌胃。以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海马病理形态学变化以及脑组织MAO-B、AChE、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铝过负荷明显导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神经元损伤、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MAO-B和AChE活性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给予咖啡酸能明显改善慢性铝过负荷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明显减轻铝过负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明显阻遏铝过负荷大鼠海马MDA含量的增加、AChE和MAO-B活性升高以及SOD活性的降低。结论5-LO抑制剂咖啡酸对慢性铝过负荷大鼠脑脑损伤、神经元退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海马神经细胞 铝过负荷 保护作用 脑损伤 咖啡酸 慢性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海马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婧婧 周泽文 +3 位作者 颜陶 伍翔 王润华 易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143-1150,共8页
目的:评价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参考文献追溯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或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对照试验(CCTs... 目的:评价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参考文献追溯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或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对照试验(CCTs)的文献。结果:通过筛选纳入22个研究。疗效评价,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与单药组合治疗初治肺结核在2月末痰菌阴转率、6月末痰菌阴转率比较RR值及其95%CI分别为1.02(1.01,1.03)、1.01(1.00,1.02),P<0.05;复发率比较RR值及其95%CI为1.72(0.98,3.02),P>0.05。安全性评价,两组在副反应总发生率、皮肤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肝胆副反应发生率及副反应停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敏感性分析,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和肝胆副反应发生率的结果不稳定。结论: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肺结核疗效较单药组合好,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不稳定,需要更多可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量复合剂 肺结核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野 郭建增 +1 位作者 杨俊卿 周岐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和活性变化在脑缺血/再灌注(I/R)致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以40g.L-1水合氯醛400mg.kg-1ip麻醉,从颈总静脉抽取并回输约40%总血量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min,建立脑I/R损伤模...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和活性变化在脑缺血/再灌注(I/R)致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以40g.L-1水合氯醛400mg.kg-1ip麻醉,从颈总静脉抽取并回输约40%总血量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min,建立脑I/R损伤模型。3组小鼠于建模前16h分别予以脑室内注射150μmol.L-1氯化正铁血红素(Hemin)、150μmol.L-1锌原卟啉Ⅸ(ZnPPIX)或人工脑脊液(ACSF)3μl/只。假手术组仅麻醉并分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总静脉20min。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HO-1蛋白表达;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海马HO活性和脑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结果Hemin组海马HO-1表达明显增强,HO活性升高,脑XO活性、MDA和ROS含量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减少(vsACSF,P<0.05);ZnPPIX组海马HO-1表达无变化(vsACSF,P>0.05),HO活性降低,脑XO活性升高伴脑MDA、ROS含量增加及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多(vsACSF,P<0.05)。结论HO-1表达升高对脑I/R致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脑损伤 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素E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丽 随何欢 黄家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42-1348,共7页
目的研究葫芦素E(Cu E)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并探讨Cu E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0.001、0.01、0.1、1、10μmol/L的Cu E分别处理培养的Caco-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细胞跨膜实验检... 目的研究葫芦素E(Cu E)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并探讨Cu E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0.001、0.01、0.1、1、10μmol/L的Cu E分别处理培养的Caco-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细胞跨膜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荧光法检测细胞F-actin与G-actin相对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F-actin,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ofilin、p-cofilin、LIMK2及p-LIMK2蛋白表达。结果 CCK-8法、划痕实验与Transwell跨膜实验显示:0.1、1、10μmol/L的Cu E对Caco-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呈现出剂量与时间依赖性;荧光法表明0.1μmol/L的Cu E能增加Caco-2细胞G-actin含量(P<0.05),引起F-actin/G-actin的动态平衡失调,并在0.1μmol/L的Cu E处理1、2、6、12、24 h后,对细胞骨架F-actin有明显的破坏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Cu E处理Caco-2细胞后,cofilin、p-cofilin及p-LIMK2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LIMK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Cu E可能通过抑制LIMK/cofilin信号通路而损害细胞骨架actin,从而导致结肠癌Caco-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E CACO-2细胞 增殖 迁移 F-肌动蛋白 G-肌动蛋白 LIM激酶2 COFI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铝盐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砚 杨俊卿 谢灵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建立氯化铝致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观察咖啡酸对神经元铝盐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24h内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7d后用免疫组化鉴定纯度;并分成空白对照组(NaCl200μmol.L-1)、铝负荷模型组(AlCl3200μmol.L-1)、... 目的建立氯化铝致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观察咖啡酸对神经元铝盐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24h内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7d后用免疫组化鉴定纯度;并分成空白对照组(NaCl200μmol.L-1)、铝负荷模型组(AlCl3200μmol.L-1)、铝和不同浓度的5-LO抑制剂咖啡酸(10-6、10-7、10-8mol.L-1)混合处理组。以HE染色,MTT测定,LDH漏出率,SOD活性和MDA含量为观测指标。结果神经元纯度超过95%。铝负荷致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神经元突起减少变短,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活力降低,LDH漏出明显增多,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咖啡酸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铝盐所致的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提高神经细胞的活力,减少LDH漏出,明显阻遏铝负荷所致的神经元SOD活性的降低和MDA含量的升高。结论咖啡酸对铝负荷所致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5-LO活性,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LO 咖啡酸 原代培养 海马神经元 铝负荷 保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文静 李卫平 孙文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35-1640,共6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周期、周期蛋白相关基因及产物表达的影响,探讨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p21mRNA...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周期、周期蛋白相关基因及产物表达的影响,探讨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p2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p21的蛋白表达。结果氨氯地平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IC50为14.439μmol.L-1。经7.22μmol.L-1(1/2IC50)、14.439μmol.L-1(IC50)、28.88μmol.L-1(2IC50)的氨氯地平作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48h,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使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cyclinD1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21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结论氨氯地平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并使细胞阻滞于G1期。其G1阻滞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p21mRNA及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人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进程中自由基水平和SOD-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野 杨俊卿 周岐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神经元退行性变自由基和SOD-1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 NIH小鼠160只,分为I/R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0只。抽取并回输约40%总血量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 min建立I/R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5、1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神经元退行性变自由基和SOD-1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 NIH小鼠160只,分为I/R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0只。抽取并回输约40%总血量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 min建立I/R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5、15、30、60 d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损伤;Morris水迷宫评价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计法检测SOD-1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SOD-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MDA含量、SOD-1活性及蛋白、mRNA表达分别为(0.549±0.049)nmol/mg、(55.134±4.076)U/mg、30.413±2.962和104.541±18.82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术后5、15、30、60 d脑组织MDA含量[(0.673±0.087)、(0.782±0.101)、(0.719±0.094)、(1.084±0.140)nmol/mg]进行性显著升高(P<0.05);术后5 d和15 d I/R组SOD-1活性[(42.522±3.701)、(37.011±4.843)U/mg]和蛋白表达(23.145±3.476、15.746±2.344)显著降低(P<0.05);术后30 d和60 d I/R组SOD-1活性[(51.801±6.706)、(50.202±6.488)U/mg]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SOD-1蛋白表达(40.587±6.154、44.263±6.597)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SOD-1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检测显示I/R组海马出现进行性神经元核固缩加重和神经元丢失。结论 I/R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与SOD-1表达和功能异常和氧化应激进行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神经变性疾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自由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对慢性铝超负荷致神经元退变大鼠海马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苏强 杨俊卿 张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神经元退变大鼠海马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慢性铝超负荷模型、美洛昔康1和3mg·kg-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ig给予葡萄糖酸铝(Al3+200mg·kg-1·d-1),每周5d,连续20周...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神经元退变大鼠海马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慢性铝超负荷模型、美洛昔康1和3mg·kg-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ig给予葡萄糖酸铝(Al3+200mg·kg-1·d-1),每周5d,连续20周。给药组大鼠在每次给予铝盐后30min分别ig美洛昔康。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RT-PCR检测大鼠海马COX-2 m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COX-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铝超负荷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神经元核固缩,海马COX-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同时给予美洛昔康可明显改善慢性铝超负荷导致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并明显抑制慢性铝超负荷导致的海马COX-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增加。结论美洛昔康对慢性铝超负荷导致的神经元退变大鼠海马COX-2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提示COX-2抑制剂对神经元退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环氧化酶2 铝超负荷 慢性 神经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二型大麻受体激动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媛 董志 +3 位作者 肖晓秋 唐红 王乐乐 程玉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基于二型大麻受体(CB2)的信号传递通路,建立体外高通量筛选CB2受体激动剂的药物模型。方法:将目的基因质粒pIRES2-EGFP-CB2、报告基因质粒pGL4.29[luc2P/CRE/Hygro]、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CHO细胞,通过检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 目的:基于二型大麻受体(CB2)的信号传递通路,建立体外高通量筛选CB2受体激动剂的药物模型。方法:将目的基因质粒pIRES2-EGFP-CB2、报告基因质粒pGL4.29[luc2P/CRE/Hygro]、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CHO细胞,通过检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来筛选人CB2受体的激动剂。并对加入激动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优化及考察模型的稳定性。结果:给予10μmol/L JWH-015 6 h后能取得最大相对诱导率。成功建立CB2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模型Z'因子为0.81,表现为良好的稳定性。结论:成功地建立了CB2受体激动剂的筛选模型,为从中药中高通量筛选有效物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2受体 报告基因 高通量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